集安,吉林省通化市县级市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夏、商之时,此地属冀青二州。舜分青为营,此地转营州属。

周武王灭商,公元前300年前后,此地转属燕之辽东郡。燕国置二龙湖古城、真番障塞管辖。并建有辽东郡吉林燕长城。

秦统一后,属秦辽东郡。

汉初,在今集安设不尔县,治所不耐城(今集安市)。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西汉增设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不耐城属玄菟郡高句丽县管理。汉武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自夫余来浑江流域高句丽县境内建立卒本夫余地方政权(即后来的高句丽)。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自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迁都国内城(不耐城音转,今集安市)。集安成为高句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

王莽新朝期间,因高句丽不服调遣,贬高句丽县为下句丽县。

东汉后期改设丸都县。高句丽在今集安为王都期间,除维修国内城外,在今集安及附近修建尉那岩城(丸都山城)为王都,尚有在国内城附近筑平壤城、东黄城为王都的记载。

汉末至曹魏属于公孙度东国。

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西晋置平州,辖辽东、玄菟、带方诸郡,重新划今集安隶属玄菟郡高句丽县。

东晋之后,高句丽臣属南北朝的中原各王朝。公元427年,自国内城迁都平壤。今集安为高句丽别都,仍名国内。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收复集安,在今集安辖域岭前、岭后分设国内、苍岩二州,结束了集安作为高句丽别都239年的历史。公元668年,高句丽亡。唐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在今集安改设哥勿州,境内地区设丸都县。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于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建立“震国”。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封其为渤海郡王,“震国”更名渤海,哥勿州暨丸都县渐入其境。渤海于今集安设正州,亦称沸流郡。正州迁治后建为渌州,渌州迁至今临江一带,今集安又改为桓都县;渤海强盛时期,设5京15府62州。于今集安设西京鸭绿府,不久迁至今临江一带。西京鸭渌府领神、桓、丰、正四州。今集安改设桓州,领桓州(先称丸都县、桓都县)、神水、淇乡3县。

公元918年,民众以西京鸭渌府为中心反抗渤海,建立“定安国”,今集安仍为桓州。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立东丹国,后改称辽国。公元984年,“定安国”被辽所灭,仍复集安为桓州。改鸭渌府为渌州,桓州(今集安)为辽属县。

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辽建东京道于辽阳。桓州(今集安)属东京道辽阳府。

公元1125年,金太祖灭辽,设19路分镇各地,东京路设于辽阳,桓州转归东京路婆速府管辖。

公元1233年,蒙古军灭金,桓州归蒙古所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蒙古设“总管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桓州仍属元前之蒙古。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元在东北置辽阳行中书省,辖辽阳等7路,桓州属辽阳路东宁府。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明设立辽东都指挥使司,桓州归东宁府。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增设奴尔干都司,下设卫、所,桓州隶属南迁后的建州卫,为鸭渌江部,并渐为女真人的主要居住地区。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州卫都督佥事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清朝前身),定都赫图阿拉(新宾老城),今集安为其近辖之地,属建州女真满州部。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定都北京后,陆续在东北设宁古塔、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今集安在地域上归吉林将军管辖,军事、行政由盛京将军指挥。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清置奉天府,今集安先后属奉天府尹、奉天巡抚管理。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清为保护“龙兴之地”,对东北东部进行首次封禁。康熙二十年(1681年)始,正式在辽东修筑柳条边墙,将今新宾汪清门、通化县英额布以东的辽阔地域列入禁区,今集安在其封禁之内。此后历近200年于咸丰十年(1860年)解禁。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分岫岩东边地增设通化、宽甸、怀仁(今桓仁)3县。属奉天省兴京厅(清宣统元年改为兴京府),今集安地域岭前属桓仁县,岭后属通化县,清于今集安通沟添置巡检衙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通化、怀仁析出各5保共59牌,建辑安县(辑安,取“和安”之意。语出《史记·马相如传》“陛下继位,臣服天下,辑安中国”)。县城设鸭绿江北岸通沟口,治所通沟,属奉天省兴京府管辖,同时将巡检衙门迁往县属外岔沟门。1904年,划通化县滋生保岭东四牌为辑安太和保(1944年划归临江县)。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知县衙门由通沟口迁入国内城旧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翌年建立中华民国,实行省、道制,县衙门改称县公署,辑为三等县。民国二年(1913年),辑安隶属奉天省东边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辑安隶属辽宁省东边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成立东北政务委员会,废除道制,辑安直属辽宁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8日,日军侵占辑安。10月,辑安隶属奉天省,成立辑安县公署,定为丙类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2月,伪政权将东北肢解为14省,辑安县属伪安东省。

集安市地图(3张)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1日,又增设通化等5省,辑安县改隶伪通化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武装接收伪通化省公署。9月26日,成立通化民主政府。10月,建立安东省通化地区专员督查公署。11月20日,辑安成立民主政府,辑安隶属安东省通化地区专员督查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成立民主政权吉辽省通化分省,辑安隶属通化分省。2月10日,通化分省升格为省,属之。并于3月设通化地区专署。5月,辑安县随通化市、通化县合署后的通化市专员督查公署转隶安东省。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14日,辑安县民主政府改为辑安县政府。5月,通化市县合署设治的通化市转属辽宁省,辑安脱离通化公署,直接隶属安东省。12月,通化市、县分署设治,划回安东省。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4日,辑安隶属安东省通化地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辽宁省部分市县与安东省合并,改为辽东省。5月18日,辑安县随同通化地区专员公署改隶辽东省。集安街景

1952年6月,撤销通化行政督查公署,辑安县直属辽东省。

1954年8月,辑安县划归吉林省。8月20日,成立通化地区专员公署,辑安县隶属吉林省通化地区专员公署。

1965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3月8日省政府通知辑安县更名为集安县。

1985年2月4日,通化地区行署撤销,实行市管县,集安县归属通化市管辖。

1988年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4月4日吉林省政府通知撤销集安县建制,设立集安市(县级),直接领导乡镇,所辖地域不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集安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25°34′33″~126°32′48″,北纬40°52′7″~41°35′18″之间。东与白山市接壤;东南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慈城郡、楚山郡、渭源郡、满浦市相望;西南与辽宁省的宽甸、桓仁两县毗邻;西北与通化市、通化县以浑江为界。最东点始于青石镇石湖村桦皮甸鸭绿江国境线,最西点止于大路镇古马岭村二股流附近浑江河道中心,最南点起于凉水朝鲜族乡杨木村鸭绿江与浑江交汇处,最北点止于头道镇砬子沟村砬子沟岭口。市境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75公里。边境线长203.5公里。集安市城区距通化市公路距离103公里,距省会长春市公路距离422公里,距辽宁省大东港公路距离260公里,集安市面积为3354.90平方公里(2002年)。山区风景

自然气候

集安市整体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岭南具有明显的半大陆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风早度,秋霜晚至。每年3月上中旬起,气候明显转暖,始为春季,为60天左右;

从5月下旬起,雨量明显增加,转入夏季;7月中旬~8月上旬,气温最高,降雨量多,时为盛夏,整个夏季为120天左右;9月气温转凉,雨量相应减少,时为初秋;9~10月,温和晴朗,秋高气爽,为60天左右;11月,北风频繁,先偶有雨雪天气,后常见雪花纷飞,至次年的2月,是漫长的冰封雪飘的严冬季节,为120天左右。

境内由于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形成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横贯集安市,抵御北来寒风,使温暖湿润的海洋气流,沿鸭绿江溯源而来,造就了集安市岭南、岭北两个小气候区。岭南、岭北冷暖转换时差10~15天。岭南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雨充沛、风力弱小的特点极为突出,素有吉林小江南之美誉。

地形

集安属中低山区,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山多地少。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05年,集安境内探明矿床、矿点、矿化点202处,其中大型矿床1个,中型矿床6个,有大量小型矿床分布。查明并开采利用矿藏28种,分别为贵重金属、有金属、黑金属、非金属、建材原料和水汽矿藏。查明的金属矿藏有金、银、铜、铁、铅、锌;非金属矿藏有硼、石灰石、硅石、重晶石、大理石、钾长石、石墨、透辉石、水镁石、白云石、石榴子石、云母、石棉、滑石、高岭土、方解石、花岗岩、蛇纹石、硫化铁、电气石等;水汽矿藏有矿泉水。

土地资源

截至2005年初,集安市有耕地22027.2公顷,2005年末实有耕地22029.3公顷,其中水田3918.5公顷。按自然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村级行政区划完整性和改善现有土地生态结构等原则,集安市分为4个利用区:(1)西北部低山参、林、药土地利用区;(2)中北部中山林、参土地利用区;(3)中南部中山水源涵养林土地利用区;(4)东南部低山果、药、渔土地利用区。

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间点汇总数据:1.耕地18856.04公顷(28.30万亩)。2.种植园用地8624.80公顷(12.93万亩)。3.林地285538.21公顷(428.32万亩)。

林业资源

集安市境内原始植被是以红松、柞、杨为主的针阔混交原始森林。截至2005年,有天女木兰、红豆松、银杏等珍贵稀少树种在内的250多个树种。近20年间,累计造林13.2万公顷。林业产值从1996年的2117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3899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1%。2005年,集安市有林地面积282406公顷,森林覆盖率81.4%,活立木蓄积量1740.7万立方米。

水资源

集安境内地表水占水资源总量80%以上。截至2005年,集安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30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94万千瓦,已开发79.36万千瓦,其中:鸭绿江(集安段理论蕴藏量120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89.4万千瓦,已开发79万千瓦;浑江理论蕴藏量3.6万千瓦,可开发2.4万千瓦。集安市内河水能蕴藏量大于500千瓦的河流有7条(不包括鸭绿江),水能理论蕴藏量达7.4万千瓦,可开发2.9万千瓦,已开发0.6万千瓦。根据吉林省水文总站监测数据,集安市山川河流(不含鸭绿江)多年平均降雨量924.2毫米;集安市水资源总量17.65亿立方米,按80%保持率计算,径流量可保持14.12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资源8.7亿立方米,全部可利用水资源(含地下水)11.24亿立方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集安市辖4个街道团结街道、黎明街道、通胜街道、城东街道,
9个镇青石镇、榆林镇、花甸镇、头道镇、清河镇、台上镇、财源镇、大路镇、太王镇,
2个乡麻线乡、凉水朝鲜族乡。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集安市总人口218623人,比2012年增长0.07%。其中,男性人口为111233人,占总人口的50.9%;女性人口为107390人,占总人口的49.1%。集安市新出生人口1692人,人口出生率7.7‰,死亡人口1198人,死亡率5.4‰,2013全年净增加人口4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计划生育率96.23%。

民族

2011年,集安有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29050人,占总人口的13%。

经济

综述

2013年,集安市实现生产总值9173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507万元,比2012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8982万元,比2012年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434900万元,比2012年增长7.1%。集安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19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2.2%。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2012年的10.2:40.8:49.0调整为10.2:42.4:47.4。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6.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0.8%。

2013年,集安市完成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102169万元,比2012年增长2.0%。2013全年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79363万元,比2012年增长7.7%。其中,增值税4016万元,比2012年下降4.4%;营业税11426万元,比2012年下降13.4%;企业所得税3228万元,比2012年下降32.0%;个人所得税3513万元,比2012年增长3.0%。2013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40498万元,比2012年增长14.1%。其中,农林水支出30368万元,比2012年增长13.3%;教育支出29305万元,比2012年下降16.6%;科学技术支出2619万元,增长52.1%;文化体育传媒支出8122万元,比2012年增长152.1%,医疗卫生支出15390万元,比2012年增长27.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875万元,比2012年增长17.6%。

第一产业

2013年,集安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719公顷,比2012年下降0.7%。其中,玉米种植面积6827公顷,比2012年下降1.0%;水稻面积2564公顷,比2012年增长0.04%;大豆种植面积1598公顷,比2012年下降0.1%;薯类面积667公顷,比2012年增长0.6%。2013年末实有耕地面积11231公顷,比2012年减少58公顷。粮食总产量71500吨,比2012年增长15.3%。

2013年,集安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166700万元,比2012年增长9.6%。其中,农业产值11869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12年增长15.4%;林业产值10240万元,比2012年增长7.7%;牧业产值18277万元,比2012年下降6.7%;渔业产值15423万元,比2012年下降5.8%。肉类总产量达到5515吨;禽蛋产量2661吨;水产品产量5180吨。

2013年,集安市投资6200万元,实施精品乡镇创建工程;投资2700万元,建设省级绿化美化标准村屯50个,打造样板户300户、示范户3000户、达标户6000户,15个村被列入第二批省级示范村;投资14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集安市园参稳定在470万平方米,非林地栽参发展到630万平方米,林下参稳定在15万亩,调优葡萄品种3000亩,改良五味子1000亩,发展优质果业1500亩,新建棚膜蔬菜标准化基地300亩;建立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加大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力度,新培育企业11户,农特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8.8亿元,比2012年增长30%。

2020年2月26日,林省集安市集安人参中国特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农产品优势区。

第二产业

2012年,集安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8户。参药业实现产值22亿元,占集安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5.8%,比2011年增长34.4%。益盛药业“长白山区五加科皂苷应用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博祥药业被确认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94户企业投放贷款6.4亿元,比2011年增长23%。

2013年,集安市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强化对益盛药业、康美新开河等骨干企业的服务,支持古马岭金矿、万国黄金、通天酒业、五味堂等企业建设和发展。2013年开工建设工业项目30个,完成投资10.2亿元。益盛药业针剂生产线改造通过新版GMP验收,泰威新材料工业硅冶炼、鸿源矿业扩能改造、天竣食品加工等项目竣工投产。集安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3户,完成工业总产值613922万元,其中,以益盛药业、康美新开河药业、博祥药业为龙头的参药业完成产值262282万元,占集安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2.7%,比2012年增长22.4%。实现工业增加值263560万元,占集安市地区生产值的28.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8891万元,比2012年增长28.3%;实现税金30491万元,比2012年增长40.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0992万元,比2012年增长35.0%。

2013年,集安市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03341万元,比2012年增长24.9%。建筑施工面积189.2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43.9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114.7万平方米,占全部施工面积的60.6%;竣工面积85.4万平方米,比2012年减少35.3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3年,集安市旅游综合收入15.7亿元,比2012年增长27.7%。截止到2013年末,集安市共有旅行社11家;星级以上宾馆7家,其中,二星级4家,三星级2家,四星级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3家,其中,3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家。

2013年,集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418万元,比2012年增长14.7%。其中,城镇零售额245500万元,比2012年增长16.2%;乡村零售额136918万元,比2012年增长12.1%。按行业分,批发业完成46612万元,比2012年增长18.3%;零售业完成251710万元,比2012年增长13.3%;住宿业完成16305万元,比2012年增长16.5%;餐饮业完成67791万元,比2012年增长17.0%。

2013年,集安市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364万元,比2012年增长1.2%。截至2013年末,集安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40000门,与2012年持平。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9324户,比2012年减少3303户。集安市固定电话用户45221户,比2012年减少411户。集安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0.7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4967户,比2012年增加1964户。

2013年末,集安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1861万元,比2012年增长17.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0999万元,比2012年增长27.5%。各项贷款余额369738万元,比2012年增长37.5%。其中,短期贷款225190万元,比2012年增长9.7%;中长期贷款143685万元,比2012年增长130.8%。

2013年,集安市全年证券市场股票、基金交易总量41.83亿元,比2012年增长119%。集安市区

文化

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务院批准的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集安文化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有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戏剧创编室、艺术团、文化馆、朝鲜族文化馆、体校、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中心、体育技术辅导站等。这些单位构成了集安市广阔的文化网络,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和两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都取得明显成效。艺术团、乡镇半农半艺业余剧团等城乡文艺团体在丰富城乡文化活动和农村文化活动中做出了重大贡献。集安文学创作体的影响不断扩大,创作人才不断涌现,作品数量不断攀升,质量进一步提高。先后成立了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收藏家协会等民间组织,集安市人民文化内涵和层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步提高。

交通

公路

集安市境内有国道集锡线(集安—锡林浩特);县道集青线(集安—青石)、凉挂线(凉水—挂牌岭)、集丹线(集安—丹东)、清财线(清河—财源)、鸭热线(热闹—欢喜岭)、下临公路(下套—临江);集安市公路桥梁138座,桥长4,628.92米,主要桥梁有、清河大桥、土口大桥、新开河大桥;隧道两条有古马岭隧道、五女峰隧道。截至2005年末,集安市公路总里程779.77公里,按行政级别分,国道1条改造后全长86.995公里,县道7条313.834公里,乡道13条149.421公里,村路137.267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174.699公里,三级公路155.091公里,四级公路234.089公里;等外公路215.891公里。按路面结构分,沥青混凝土路面158.67公里,主要分布在集锡、集丹公路上;水泥路193.6公里,主要分布在县道和乡道上;砂石路427.5公里,主要分布在村道和部分乡道上。

集安市11个乡镇全部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路,126个行政村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路达5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6%,乡镇、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集安市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17.72公里,每万人有公路24.16公里,每百辆汽车有公路0.13公里(村道均未计算在内)。下临边防公路完成投资3.50亿元,集锡公路大修工程全面竣工,农村水泥路铺设224.30公里,集通高速公路项目完成预可研和工可研,路线方案已经确定。集安市载客汽车900辆,其中,城市出租车800辆,公共汽车27辆;货运车辆925辆。公路全年完成客运量1105万人,旅客周转量48088万人公里。货运量126万吨,货物周转量26358万吨公里。2012年,投资3.8亿元,实施界河公路大桥8.8公里引桥及连接线主体工程。

2013年,集通高速公路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集安至桓仁高速项目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集丹、集青、下临、老虎哨至桓仁公路提升为国道,集锡线清河大桥新建工程已开工建设。集安市载客汽车900辆,其中,城市出租车800辆,公共汽车31辆;货运车辆1549辆。公路全年完成客运量1297万人,旅客周转量56714万人公里。货运量195万吨,货物周转量40314万吨公里。

铁路

集安境内铁路主要为国内线梅集线通集段,辖长46公里,是横穿通化市、通化县、集安市东南部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运输线。国际线集安—朝鲜满浦,辖长8公里,是中国对朝鲜出境的重要线路之一。境内有沈阳铁路局通化车务段管辖的三等站一个,中朝铁路国际联运国境站之一车站占地33.9万平方米。有客货列车到发线3条,货物列车到发线1条,调车作业兼车辆停留线2条,装卸线2条,牵出线2条,段管线2条,岔线3条。配有10吨龙门吊车1座,装载机1台,客运站台2个,面积3290平方米。候车室2个,面积1232平方米。其中国内候车室面积816平方米;国外候车室面积416平方米。货物仓库2个,面积1202平方米;货物站台2个,面积4034平方米,装卸车场地5250平方米;集装箱站台1个,面积650平方米。信号楼1座。

2008年,集安市境内货物发送量为2613车,18万吨;货物到达量为3490车,19.3万吨;货物到发总量为6105车,36.2万吨。2008年,境内发送旅客7.9万人次。

水路

集安市距辽宁省大东港公路距离260公里,是吉林省距该出海港口最近的市县之一。

社会

科技

2013年,集安市获国家和省批复科技发展项目15项,到位资金1761万元,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吉林通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博祥药业、红五味公司被确认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益盛永泰蜂业“蜂胶”被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2013全年投入科技经费2619万元,申报国家和省科技创新项目20项,推广科技成果新技术5项,开发新产品7个。集安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550人,其中,高级1077人,中级3869人,初级7604人。

教育

2013年,集安市投资6500万元,新建改建校舍2.4万平方米,改造校园6万平方米。投资1640万元,购置各类教育教学设备5800台(套)、图书4.5万册。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高考二本上线507人,创历史最好成绩;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省级奖励70人、国家级奖励5人。2013年末,集安市各类学校49所,其中,小学32所,招生1396人,在校生12524人,毕业生2173人;初中14所,招生2174人,在校生6406人,毕业生2429人;高中2所,招生2128人,在校生4615人,毕业生1219人。集安市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学生972人,其中,本科院校695人。

文化发展

2013年,集安市总投资6700万元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已完成规划选址和场馆设计,其综合体育场已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广场30个,配备文体设备和活动器材3600件(套);评剧团创新经营体制,增强发展活力,主动参与国内外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3年,集安市投资3060万元,完成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网和农网数字化改造工程。集安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通广播的乡(镇)14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制作电视节目1159小时;卫星地面站438个。完成50370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接收频道达到65套。

卫生

2013年,集安市投资2700万元,实施中医院异地扩建;投资1518万元,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5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51所,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车17辆。整合社会资金,实施城乡血液透析救助400余人次。加强对个体诊所和药品的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取缔个体诊所3户。集安市共有卫生机构26个。其中,农村卫生院17家。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842张。卫生技术人员870人。其中,医生418人,护士322人。

体育

集安市的体育工作成绩显著,学校体育、众体育、集安体育竞技体育活动都有计划地开展。学校体育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纲要》、《国家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体育达标上都能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众体育活动进行的丰富多彩,2003年,市武术运动协会(太极指导站)、东盛社区夕阳红指导站、集安市经济开发区电厂社区健身指导站分别被授予省级先进站称号,13名指导员被授予省级先进指导员称号。全民健身活动步入社会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竞技体育在国家、省和通化市举办的各项体育赛事中多次取得较好成绩,多次被国家和吉林省评为体育先进县和体育先进基层单位。

2004年至2008年,集安市向上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51人,共获得金牌67枚,其中在亚冬会和亚洲锦标赛比赛中,获得9枚金牌;全国比赛获12枚金牌;省级24枚金牌;地市级32枚金牌。2007年1月,集安市少儿体校被命名为省体育人才基地。

旅游

旅游景点

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畔,长白山

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南麓的老岭山脉。总面积68.6公顷。森林覆盖率94.5%,年平均气温6.5℃,年降雨量947毫米。较大山峰26座,最高海拔1337米,是国家首批20个重点风景示范园之一。该区风景奇异秀丽,山高林密,大树参天,珍贵的松、椴、楸、桦树等天然植物百余科、千余种,青翠欲滴,华盖苍苍。山峦峰叠,陡峭挺拔,千姿百态,雄伟壮观。这里不仅是野兽、飞禽的乐园,而且还是关东三宝---人参、鹿茸、貂皮的产地,也是野菜、鲜果、山珍的故乡,森林资源丰富,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春天的映山红,满山开放,夏季的奇花异草,散发着清幽芳香,秋季的五彩山,霜打枫叶层林尽染,冬季的皑皑白雪,树挂雪景奇特。

中朝界河-鸭绿江

鸭绿江为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发源于

中朝界河-鸭绿江长白山南麓。流经吉林省的长白县、白山和集安市,辽宁省的宽甸县、丹东市、东港市,最后注入黄海。鸭绿江全长795公里,流经集安境内162.5公里,总流域面积32466平方公里。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鸭绿江古时候曾叫马訾水、益州江、虚江、目爱江、崖江。据《新唐书》及《通典》记载:鸭绿江一名源于当时居住江岸上的人看到江上野鸭成,江水又呈碧绿,像鸭头绒毛绿一样好看,故将此江命名为鸭绿江并一直延续至今。

将军坟

将军坟将军坟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建于公元5世纪初,长寿王继位之时.

将军坟早年被盗。清同治末年,中原灾民出关谋生,进入长白山封禁区,见此墓宏伟壮观,以为镇守边关的将军之墓,讹传之为“将军坟”。将军坟北依龙山,西靠禹山,东南有鸭绿江,前面是开阔的坡地,朝向好太王碑,遥望高句丽王都国内城。地势优越,建筑恢宏被称做东方金字塔.

云峰湖风景旅游度假区

云峰湖风景旅游度假区坐落在集安市以东、鸭绿江上游40公里处,象征中朝友谊纽带的云峰大坝,和大坝截流形成的海拔218.5米,面积102.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组成。对岸即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泛舟湖上,能够看到朝鲜人民劳动生息的身影,体会独特的民族风情,不用出国,却能感受到异国情调。除大坝和厂房外,云峰湖度假区还有许多自然景点和人工景点。有铁塔银线,高山飞瀑,寻幽石洞,铁桥春早,云水远眺;有日伪时期的建筑、铁桥,有花园式的街道。

老虎哨清水山庄旅游度假区

老虎哨清水山庄旅游度假区距集安市区60公里,经“关门砬子”、“石林”等景区;水路距集安市40公里,可领略“神龟”、“小漓江”、“金龙湾”等景观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异国风情。

好太王碑

集安市区东4公里外的禹山脚下,为高句丽第19代王“好太王”的墓碑。好太王碑建立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是用一整块角砾凝灰岩稍加修凿而成,略呈方柱形。

当地特产

人参

集安是我国人参主产区之一,人参系列产品主要有红参、白参、西洋参、高丽参、别直参、鲜山参、生晒山参、山参片、山参粉等。

板栗

板栗叶椭圆状矩圆形,疏生刺毛状锯齿。栗果果肉致密细质,味香甜,且营养丰富。可生食、炒食、煮食、磨粉,又可制成糕点、糖果等。

林蛙

林蛙又称蛤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既是高级营养药物,又是人们食用的美食佳肴。其雌蛙的输卵管,俗称蛤蟆油,经干燥加工后,成为高级营养品。林蛙油含有锌、钼、硒等微量元素,高含氨基酸,还富含雌性激素,突出特点是低脂肪、高蛋白,是蛋白质的良好补充品,这是一般植物药材所不具备的优点。蛤蟆油还可以制成高级糖果。

鹿茸

鹿茸即鹿的茸角,是已经形成软骨尚未完成骨化的袋角,茸的外面被覆着生有茸毛的皮肤,内部是致密的结缔组织与软骨组织,骨组织富有血管和神经等。

获得荣誉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2020年5月,“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发布,婺源县位居第91名。

2020年7月,入选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得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10日,入选到“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中。

2020年7月31日,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名单。

2020年9月15日,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公示,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参评资格。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18日,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2021年2月,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21:47: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96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张辽源
下一篇:集安板栗
标签:集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