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过安龙

阅读: 评论: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第五次“围剿”。为了扭转危局,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开始进行战略大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党在这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了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党和红军重新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为了阻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企图围歼红军于黔北、川南一带,蒋介石于1935年3月24日由重庆到达贵阳坐镇指挥。他调动其嫡系部队第2路军以及地方部队川军、黔军及民团对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击、拦截。3月下旬,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由川南回师贵州,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这不仅使蒋介石的企图未能得逞,而且危及其自身安全。蒋介石无可奈何,急调滇军孙渡“保驾”。这给红军西进云南,强渡金沙江北上创造了有利时机。在国民党军还未来得及作出新的部署时,红军于4月10日至13日,连克定番(今惠水)、长寨(今长顺)、广顺、紫云等县城,从贵州腹地南下西进,甩掉敌人,取道册亨、贞丰、安龙、兴仁、兴义进入云南,而后北渡金沙江,实现了继续北上的战略意图。

红军到达前安龙县态势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东北与贞丰县相连,东南接册亨,西毗兴义,西北靠兴仁,南隔南盘江与广西隆林相望。

4月10日至13日,中央红军连克定番、长寨、长顺、广顺、紫云等县城,挥戈西进的战略行动,惊动了国民党安龙县政府,廖隐仙奉行蒋介石《防共反共训令》,一方面积极组织民防,抓派民工赶筑碉堡工事,集中民团加紧军事训练;另一方面,竭力进行防共反共宣传,叫嚷:“共匪入黔,地方不安,安龙县民众,须捐资出力,增加防务,以防不虞。”妄图阻止红军于县境之外。

但是,碉堡工事等诸多事宜尚未完备,红军即以迅猛的攻势,势如破竹,4月16日抢渡白层河,占领贞丰县城,威逼安龙。当时,驻防安龙的军阀犹国才部何绍卿旅奉令改编,开拔出境,安龙县民团第3大队奉令增援贞丰,仅有县民团第1、2大队驻防县城,城内空虚, 恐慌气氛与日俱增。17日至18日,城内一些殷富之户和公务人员则惊恐不安,纷纷退出安龙,向西躲避,县长廖隐仙想尽办法,再三劝留,仍无济于事,其结果只好随其进退,各奔东西。在万般无奈束手无策之情况下,只有多派侦探四处侦察。19日晨,国民党安龙县政府迭接侦探报告:红军已抵达兴仁,龙头大山及坡妹等处也有红军活动,至此,廖隐仙向兴仁、贵阳呼救安龙告急的文、电接连发出。县政府内惊恐万状,混乱不堪。县长廖隐仙及其随员仓皇逃往坝上(即兴义)。饱受兵灾匪祸的贫民百姓因受当局反动宣传的影响,不明真相,有的也离家出走,惶恐不安的气氛笼湘潭 罩整个县城。

进军路线

4月18日22时30分,中国工农红长顺吧 军总司令朱德电令:“我军于明十九日续向安姑、兴仁、交纳(交乐)三线转移。……一军团应进至马路河,第二师及后梯队经坡妹进到老渡(冗渡),该师另一团及该梯队经安龙,无敌情时则进取安龙,收集云南情况及资料,并准备二十日转向兴义。”红一军团奉令分别沿册亨县坡妹、纳新、石板井3路向安龙县境进发;红一军团一师二、三团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石头林经旧州、册亨冗贝、安龙石盘、兴隆、巧凹、绿海子到达安龙县城配合军团行动。同时,红五军团亦从贞丰县大田河进入安龙县境。红军部队于4月19日开始进入安龙县境,21日至22日先后离开安龙县境。红军在今安龙县境共经过笃山、龙山、戈塘、普坪、海子、平乐、兴隆、招堤、栖凤、新桥、木咱、德卧、龙广、坡脚、钱相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基本遍及安龙县全境,行程总计约500华里。

红一军团直属部队及一师:1935年4月19日经鲁贡、联合,渡过大田河进入册亨县拉荣、同心,经坡妹进入安龙县王院,行至笃山部队休息后,又经花障、纳坡、顶平、北乡(今龙山)、纳院、坡利, 到马路河[1] (今属兴仁县)宿营,司令部驻北乡。4月20日,在安龙县屯脚(今属兴仁县)分兵两路:一路由屯脚、大湾子、界牌、三昧塘宿营杨泗屯;一路由屯脚走三家寨、叔嘎、并嘎宿营青底。4月21日,在兴仁青底宿营的红军经安龙古里、马场坪、任家海子、中斗口、大山,在万屯(今属兴义市)宿营。4月22日,经冒沙井、雄屯、尖山,进入兴义县境,经打埂与由顶效到纳省的部队会合,进至品甸、双桥河一带宿营。

红一军团一师二、三团:4月19日经朝阳、拉欧到达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 县石头林(今属田林县)宿营。4月20日7时,经旧州、册亨冗贝、安 龙石盘、兴隆、巧凹、绿海子到达安龙县城。中午,接师部命令,部队经幺塘、石门坎、三道沟,从坡脚码头进入广西,晚达者保宿营。红一军团二师:4月19日在贞丰县弄羊分为两路西进,一路经泥罗、石柱进入册亨洛凡、者王、庆坪;一路经沙坪到册亨县的庆坪,两路红军部队会亚马逊热带雨林 合于册亨县威旁乡坛坪村宿营。4月20日拂晓,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做先锋,从纳新、石板井分两路进入安龙县的定头、纳拢至上马贡会合,然后由乐居(今平乐)、乌寨、干海子、岔河(县城东面)直捣安龙县城。当日在安龙县城宿营。4月21日清晨,红军经城西面大坪、娃娃井、十垭口、长冲、喜格、行至马鞭(边)田休整后,再经龙广、塘坊、狮子山的马儿田进入兴义县的三家寨,又经新寨、黑山、郑屯、阿嘎(今合心),宿营顶效镇。

红五军团:4月19日由贞丰经和平、联合进入安龙县暗河。随后,红军便由花障坪到笃山休息,之后分两路进军:一路走万家店、总科、纳桥;另一路走梨树、乔马、者京、钱相、鸭子井,两路在石冲会合后,到普坪宿营。4月20日,经四轮、胡巷、鲁沟塘、大水井到鲁沟宿营。4月21日,经免补、大坝、大海子、拢桥、古里,到万屯宿营。4月22日,经冒沙井、雄屯、尖山,进入兴义县境,经打埂与由顶效到纳省的部队会合,进至品甸、双桥河一带宿营。

中央军委纵队后梯队:4月17日,中央纵队在播东分为前、后两个梯队,前梯队随三、五军团行动。后梯队与一军团2师一道前进,4月20 日经乐居(今平乐)、乌寨、新安镇干海子、岔河(县城东面),到达安龙县城。4月21日清晨,经城西面大坪、娃娃井、十垭口、长冲、喜格、行至马鞭田休整后,再经龙广、塘坊、狮子山的马儿田进入兴义县的三家寨,又经新寨、黑山、郑屯、阿嘎(今合心),宿营顶效镇。、朱德、周恩来、洛甫、博古、李德、刘少奇、等随后梯队行动,于4月20日到达安龙县城,等领导当晚住宿于草纸街“两湖会馆”(今草纸街71号)。

战斗概况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安龙时,驻防安龙的军阀犹国才部何绍卿旅奉令改编,开拔出境,安龙县民团第3大队奉令增援贞丰,仅有县民团第1、2大队驻防县城,故没有受到太大的阻击,只是在笃山暗河和龙广遭到地主蒋德安、袁德龄组织民团的骚扰。

暗河战斗:4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由贞丰和平、联合进入安龙县暗河一带。安龙县警备队长蒋德安与其弟龙山区区长蒋兴之纠集当地地方武装、民团60余人,事先在红军必经的空心堡一带埋伏,妄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当日上午,当红军先头部队到达时,蒋氏兄弟便带领家兵占据四面高山,居高临下,三面向我红军先头部队开火。红军一听到声便四处散开,利用路边、山坡的天然掩体积极进行还击。10多分钟后,我红军后续部队陆续赶到,蒋氏兄弟急忙率家兵向龙头大山一带逃窜。此次战斗红军部队无伤亡。

龙广战斗:4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及中央军委后梯队,经安龙县城西郊大坪、娃娃井、长冲、喜格,到马鞭田休整后向龙广进发,行至烂泥弯垭口处,龙广地主袁德龄试图组织民团进行狙击,见红军部队强大,放了几就逃走了。

政治和经济活动

1935年4月20日,中央红军到达安龙后,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战士将县城内教堂神父们丢下的火腿、罐头、炼乳、果子酱等物品全部收缴送到了团部,经四团干部商量,决定拿一部分缴获品慰劳刘少奇、等领导及邓颖超、蔡畅、贺子珍、康克清、刘英、刘先、廖施光、杨厚增。当晚,毛还来到四团团部,为干部们讲述了当前的战争形势,红军指战员们倍受鼓舞。

中央红军长征路经安龙时,开展的政治活动主要有清查敌伪机关、释放囚犯和广泛地开展政治宣传等;在经济方面,红军公买公卖,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纸币”支付,店主不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纸币”的以通用的银圆或铜钱支付,红军离开时将支付给老百姓的苏维埃币全部兑换成了银圆或大洋、小洋。

军民关系

由于国民党在安龙的黑暗统治,安龙人民饱尝兵匪蹂躏之苦。红军到达安龙之前,国民党安龙县政府便在百姓中散布“红军来了就烧杀掠抢”“红军抓兵拉夫”“红军要炸平大田坝” 等谣言。红军进入安龙县境后,展现在安龙人民面前的却是人民军队固有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严明的纪律,用实际行动回击了国民党政府对红军的种种诬蔑和诽谤。

红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受安龙人民的称赞。红军进入安龙县境后,沿途遇到许多外出的百姓,都亲切地劝导:“老乡,我们都是穷人的弟兄,干人(穷苦人)的队伍!打富救贫,是为老百姓做事的。你们不要怕,都回家去吧!”红军每到一个地方,都请当事的人将百姓们都喊回来。

红军进驻村寨、城镇,不随便进入百姓屋中,能住“老乡”家就住,如果“老乡”不在家,或人多住不下,他们就露天宿营。队伍出发前,总是要把住地打扫干净,给老百姓水缸挑满水。红军在“老乡”家中,不拿众一针一线,急需者则有借有还,从不损害众的利益,损坏东西向物手抓羊肉 主道歉、赔偿。用了众的粮、菜、柴火,一定公平付酬,物主不在家也都是如此。红军驻马路河(时属安龙县)的部队西藏新闻 当夜不慎失火,烧毁了农户周光明的1栋茅草房。红军对周表示歉意,用4锭银子、1担谷子和部分衣物作为赔偿。事后,龙山地主蒋德安伙同屯脚区长贺嵩高将红军赔偿给周光明的银钱全部讹诈而去。在安龙县城,住户郭腾光受国民党安龙县政府当局的反共宣传影响而外逃,得知红军纪律好、作风好,又从外面回来,见一家老小平安无恙,他母亲告诉他:红军来家中看过了,家里的东西一样也没有动, 楼上放的红糖没动一块,就连掉在地上的1块滇洋,也一样没有动, 红军真是好人。铁锅门 红军在安龙县城期间,郭腾光一家照常营业做生意。一位站岗的战士口渴了,向老乡要水喝,付给老乡1个铜钱;铁匠黄正祥给红军修理马笼头,不慎烧坏,又急又怕,红军战士来取货,不但没有责难他,还安慰他,并照常给了他几张苏维埃币,黄江苏大剧院 正祥感动得泪水直流。在北乡,红军遇见拖着孩子外逃的产妇向珍素,便亲切地给她讲明道理,然后去她家做饭,给了她3个铜钱。向珍素见红军说话和蔼,办事公平,又见伤病员忍受着折磨,便赶紧烧开水给伤病员、战士们喝。红军临走时给她一些粮食和18块滇洋,并把屋子内外打扫干净,将水缸挑满水。红军路过龙广时,正逢龙广赶场。纳桃村贫农吴发春,割1挑马草到街上卖,红军用1块滇洋给他买去,那时这块钱可以买到5升米。红军正起步时,龙广街上的老大娘李明珍, 挑了担加红糖的甜酒水给红军战士喝,红军饮后即拿出1块大头银圆和四川大铜币送给这位大娘。红军请挑夫不强迫,还付现钱,给饭吃,挑夫回家后都很满意。赖山农民窦朝云和纳兰农民王泽忠替红军挑行李到兴义顶效,红军给了每人1块大洋。

中央长征经过安龙,在短短的3天时间中,红军东莞火车票 给安龙各族人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礼物。在安龙县城,红军司令部部分人员在北大街27号黄友初家两屋休息,首长在堂屋办公,红军烧水用柴,用物给钱,没有乱要黄友初家一件东西,红军走的时候送给黄友初的母亲一段进口华达呢。

在中央红军的教育启发和感化下,安龙各族人民热爱红军、支持红军、保卫红军,甚至献出了生命。4月20日,红军进入安龙县城时,市民黄典初将红军司令部部分机关人员接到家中居住,并主动带红军到县城闹市区钟鼓楼、县政府大门两边的围墙等处张贴标语。其弟黄友初也跟着为红军服务,还带红军到恶草口(地名)一带站岗放哨。红军离开安龙后,黄典初被国民党安龙县政府以通“匪”为名杀,黄友初因及时躲避而得以幸存。

红军长征时留在安龙的伤、病员,已证实的有7人。他们都得到了当地众的精心护理和,有的因伤势过重而牺牲了,有的在当地众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的掩护下,为他们寻医药,得以幸存下来。在北乡纳盘村,村民吴文贞家收留了受伤的红军某连谢连长, 为了让谢连长早日康复,吴文贞家将仅有的两只下蛋母鸡宰杀炖给他吃,但谢连长终因伤势过重,在18天后牺牲了。同样在北乡纳盘村, 村民杨东元家收留了两名红军伤员,其中一名伤员伤势十分严重,杨东元的父亲赶紧与邻居王少兰一起将这名重伤员抬到镇上医治,后伤势恶化,这位战士不幸牺牲。另一位周姓红军战士,在杨东元一家的精心护理下,经过不断,十几天后伤势逐渐好转,为隐蔽身份不被乡保长发现,周姓红军战士伤好后,给当地农民龙寰作干儿子,并改名龙恒富幸存下来。在北乡王永富家收留了红军某排副排长吴指挥,在纳花寨众收留了红军战士王某某,当地贫苦农民想尽一切办法,到处寻医药,熬更守夜,精心护理,但终因伤势过重,再加上国民党安龙县当局追查甚紧,不能公开寻医诊治,两名红军伤员先后牺牲。

在笃山歇气场,红军伤员胡登希在村民吴朝仲一家的精心护理下,病体逐渐康复,直到1951年病故。在鲁沟大水井,贫民李金良的母亲收留了流散的红军伤员池贤荣,在李母照料下逐渐康复,不料却被保长发现,逼着李母交出池贤荣,李母冒险将池贤荣送鲁沟塘余德莲处躲藏,后来池贤荣便在当地成家,直至1983年病故。

中央红军经过安龙时,在红军的感召下龙广青年贺发荣、肖君盛2人自愿参加了红军,随红军部队长征到了陕北延安。

1935年4月20日,中央红军离开安龙县城。

深远影响

1935年4月19日至21日,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不经意的“弹指一挥间”。但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安龙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红军所到之处,无论是安龙县城或是偏僻的山寨,都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主张,表明了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发扬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表现出了人民军队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这使安龙各族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鼓舞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安龙人民争取生存和解放的斗志。

中央红军在安龙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安龙人民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跟国民党当局作斗争,争取解放和自由。( 安龙县史志办公室供稿)

来源:众望美国火山

作者:安龙县史志办公室

编辑:晚宁

审核:欢乐颂

本文发布于:2023-03-18 17:0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008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