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炬,照亮征程——红二军团在新化奉家的日子

阅读: 评论:0

晨光熹微,倾洒在新化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上,明亮沉静、岁月静好,一如多年前红军战士帮附近村民挑水、劈柴、推磨的那些清晨。

3月的一天,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村子里的时钟似乎慢了半拍,老人们悠闲地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奉家镇文化站站长奉小平徐徐讲着当年红二军团在此地休整的故事。

(竹园——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在新化奉家镇的驻地司令部旧址)

(司令部旧址历史照片)

1935年冬,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率领队伍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他们沿着陡峭的山路,穿过密林深处的羊肠小道,爬山涉水,一路步行,于12月12日进入上团泰国普吉岛房价 村,筹备粮草和御寒的防滑草鞋,准备挥师湘南,西入贵州创建红革命根据地。

起初,先锋部队300余人刚刚进入奉家镇的豆腐岩、浪山坪时,当地乡亲们看到“扛的”吓得不轻,赶紧到山上躲了起来。

“老乡们,我们是红军,是贺龙的部队,不要怕,我们是保护贫苦农民的。”在一遍又一遍的喊话和宣传下,直到晌午,终于有几位胆大的村民回到山下。

红军战士帮村民干农活,还向众宣传革命道理,告诉他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帮助和保护老百姓的。看到真的是为穷人打天下的红军来了,躲藏在大山里的村民们,一个个陆陆续续回到家中。

之后,先头部队又迅速打击镇压了上团村地主奉仕卿、奉赞彪,下团村地主奉名质、奉作成等人,将囤积的稻谷、玉米、花生等粮食分给穷苦百姓,与地方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贺龙率领的大部队进驻奉家镇后,将竹园作为临时司令部所在地。竹园始建于清末民初,原是当地大地主奉仕卿的住宅,为四合大宅院。随行的红军战士则分散驻扎在上团村、下团村、寨园村及附近的几个村子。

一天,贺龙带着十几个红军战士从上团竹园临时指挥部出来,走到了岩板村杨芳高家的屋门前。进屋后看到杨芳高家小孩子多,个个衣衫破烂,床上铺的是棕皮做的破旧簑衣,一床棉被都没有,心情非常沉重。

“别把娃子冻坏了!这两条毯子送给你们盖吧!”贺龙立即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拿来两条军毯,亲手递到杨芳高手中。

“红军都是好人。”接过贺龙递过来的军毯,杨芳高一家人很是激动。杨芳高看着首长身后衣衫单薄的红军战士都是年轻娃子,身上的军装也很破旧,脚打绑腿套草鞋站在冰天雪地上,便立即把屋后的柴火抱来在屋里生起大火让红军战士们烤火取暖。接着又把家中挂的玉米棒子和红薯拿出来,放在火堆里煨熟后分给红军将士们吃。

时值冬日,严寒刺骨。担心红军战士被冻坏,几位农民从自己家里搬来干柴,在竹园的天井里燃起了篝火。附近的农民一个接一个送来干柴,熊熊篝火,越燃越旺。战士们烤火的烤火,吃饭的吃饭,在长征途中得到了短暂的休整。

1935年12月13日白天,战士们分别在自己驻扎的墨溪、寨园、上团、下团和坪溪村散发革命传单,张贴革命标语。一些战士继续向穷苦百姓发放打击镇压的地主家的粮食。

“我远远地看着红军战士打开地主奉铭志的粮仓,拉走一担担稻谷,送到了贫苦农民家里。”墨溪村8组奉孝元老人,对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那一年他9岁。

红军所到之处,军纪严明,赢得百姓支持。红二军团离开时,附近有一百余号人加入红军长征,跟随队伍继续前进。

(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竹园)

在新化县文物管理所,现在还陈列着一盏珍藏了84年的行军灯。这盏灯是当年红军离开时留给下团村村民奉长姑家的。

红军驻村后,有几位战士和一位首长住在奉长姑家,当火焰山自助 时奉长姑只有13岁。其中有两位战士的双脚肿得像红桃似的,奉长姑的父亲奉名庆用当地的土法子在火塘边烤了个萝卜让战士们热敷袪湿消肿。

临别时,这位红军首长提来一盏行军灯,送给奉名庆:“老奉,这是留给你们的。等革命成功了再来看你们,以灯为证。”

这盏灯,寄托着奉家人对红军的思念,陪伴他们见证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奉长姑把行军灯无偿交给了县里有关部门收藏。

静安区图书馆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3:53: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043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化   红二军团   历史   贺龙   杨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