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走进琦君的故乡

阅读: 评论:0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温州旅游体验师王少苗:喜欢户外,爱好摄影,建有个人“洋妈碎碎念”, 就职于浙江红连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IPA国际摄影协会温州分会会员,北麂山灯塔志愿者,温州市绿公益协会会员, “一个地球”环保公益讲师。

还记得十几年前曾看过的一部电视剧,讲述的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个江南小镇上,发生在一大户人家里的故事,故事改编自温籍作家琦君的同名江永天气 小说《桔子红了》。自那时起,便记住了“琦君”这名字。后来,常常会在章方松老师的字里行间,捕捉到关于琦君先生的描述。

在章方松老师的《琦君与故乡温州》里曾这样写到:“琦君是一位以表述‘乡愁’为主题的著名作家。她的文学人文理念,体现在协和人生、优化人性、美化心灵、关爱生灵、和谐社会、崇尚互助、传播美德诸方面。她的文学艺术,是以中国古典词学境界,表达东方人性人情人道的丰富伦理情感,蕴意着深厚的瓯越文化内涵,体现中国清雅疏淡、意味深醇的人文艺术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恒在艺术魅力。特别是她的文学艺术特,借助物化审美意态,以温柔敦厚、婉约细腻的情感,表述思人怀乡的无限惆怅,达到了清真淡雅的艺术境界。”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出生于瓯海泽雅庙后村,1岁丧父,4岁丧母,由伯父潘鉴宗、伯母叶梦兰收养。琦君是一位具有多才多艺的作家,能写小说、散文、古典诗词、剧本等。先后出版了《烟愁》、《水是故乡甜》、《桂花雨》、《钱塘江畔》、《青灯有味似儿时》、《留予他年说梦北京 唐山 痕》、《千里怀人月在峰》、《一袭青衫万褛情》、《琦君寄小读者》等五十多部小说、散文集及儿童文学作品,不少作品被译成英、韩、日等多国语言。曾获得台湾文艺协会散文创作奖章、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等,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富有中国风味的散文家”。她的散文曾创下57次重印记录,与林清玄一起被评为最畅销的男女作家,并被中国时报选为十大女作家之首,有“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凤凰 ”之誉。

琦君虽自1949年就已赴台湾,但文字却从不曾离开过故乡半步。她在《乡思》中这样写到:“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昨夜梦魂又飞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里,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轻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沦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可见她的乡愁有多浓厚。

远在台湾的知名作家,老家却近在温州泽雅,这是多么难得的近水楼台,所以一直想去琦君的老家看看。巧合的是,在今年2月初的一个早上,与朋友结伴去泽雅寻雪的路上,无意间发现了一大块刻有“琦君故里”四个字的青石碑立在一村口。虽只是远远的透过车窗的匆匆一瞥,却足已让我记存心间,赶紧按下位置定位,为了以后有机会时能寻得此处观之。

在这快将立秋的时节,得空走进琦君故里,即泽雅庙益村,这里青山合围、竹林青翠,并建有琦君纪念馆。在紧挨着一排农家乐的庙益村老人协会左侧,一米多宽的石阶依竹林而上延伸到一个小山包上,行约百余米处的平坦,青石地面间绿草青青,灰墙青瓦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廊亭相依,四周翠竹环抱。这,便是琦君纪念馆了。

琦君纪念馆,由原庙后小学修缮改建,是琦君父亲(伯父)潘鉴宗于1921年创办的,占地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是由正间、左右厢房及门台组成的四合院式建筑,坐西朝东。走进四合院,雕花木窗的正厅前方塑立着有一孩子围绕琦君膝前的石像,石像的背景就是琦君作品《乡思》的展板,两边布虎跃快客订票电话 置着琦君的生平,还有琦君笔下的东瓯民俗人偶和琦君的重庆飞机票 出版作品。在正厅的右侧是“我思故人”的建筑厢房,这里展示着琦君的父亲(伯父)潘鉴宗的生平事迹。

潘鉴宗,名国纲,号鉴园,曾与李济深同窗学友,与蒋介石校友。曾先后任浙军第五军司令部上校参谋兼第六师参谋长、浙军第二师四旅少将旅长。退出政坛后笃学儒行,热心公益,出资购置同乡会办公会馆,创办庙后小学和瓯海医院,修复景德寺,资助光绪《永嘉县志》补修本等,为家乡纸农挑纸方便,修建瞿溪至林垟、庙后、藤桥等地的多条山路,多座石板桥和路亭。抗日战争爆发,回故里瞿溪避乱,谢客养病。1938年7月病逝,享寿五十七岁。

纪念馆院落的北侧建有思君、琦归两亭及长廊,长廊的后侧就是琦君夫妇之苏州市吴中区地图 墓,墓碑上,节节翠竹托着祥云,“叶落归根”四字赫然显目。据悉,2001年10月,琦君曾回庙后寻根问祖,当看到宗谱上自己的名字时,写下“崎云山水秀,庙后乡情亲”。

琦君在一些文章里常常写到“我的故乡,是浙江永嘉县的瞿溪乡。”

瞿溪乡,即现在的瞿溪镇,由瞿溪、雄溪、郭溪三溪汇集的中心地,又名三溪。与泽雅一山之隔,是一个山区与平原接壤点上的小镇,清溪绿荫,翠木茂盛。1921年,琦君的父亲(伯父)潘鉴宗在瞿溪兴建大型宅园潘宅,落户瞿溪,琦君在瞿溪度过十二年的童年生活。潘宅旧址在今天的瞿溪街道崇文路36号,现在是瓯海三溪中学校址。

琦君近五十年的写作时光里,把她的满腔思念,一片至情,溶铸到每一篇作品里,几乎写尽了故乡的人和事。而故乡瞿溪也同样没有忘记这位优秀的女儿,至今在瓯海三溪中学校园内还保留着一幢潘宅的主体建筑,现已改建为“琦君文学馆”。

跟着导航到三溪中学,却见校门紧闭,敲了敲学校保安室的门窗,询问过保安才知,正值暑假时期,校园内的琦君文学馆闭馆,不对外开放。还好保安人好,看我大老远的跑来,不忍心让我吃闭门羹,最终还是开了个后门让我进去瞧瞧。

嗯,没错,真的也就只是瞧瞧,而且是绕着琦君文学馆的围墙四周瞧瞧。穿过正宁天气 教学楼,一直往东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写有“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对联的琦君亭,亭子旁的水池里,残荷浮动,鱼儿悠游。

从琦君亭再往东首走几步,就是潘宅的主体建筑,一座中西合璧的中式大庄园,坐北朝南,砖邵阳天气预报 木结构。前立面采用传统形式,中间为厅堂,左右为起居室。环屋而筑的走廊,中式亭台楼阁式建筑,道坦中间一米多宽的青石走道一直延伸向正厅,走道两边地面的青砖缝里草叶丛生。

久久日日费线看线看

正厅门楣上方,悬着“琦君文学馆”的匾额。琦君文学馆就设在这座楼的二楼,因门锁紧闭,不能上楼。穿过正厅,来到后院,是仿造西洋风格的建筑,外墙以灰砖勾缝,二层均有走马回廊。

天将晚的校园,夕阳斜照在这座沉淀着悠久岁月与浓厚乡愁的建筑上,余晖似影幕般,仿佛将这房子里的人和事剪辑成一段一段的画面,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注:部分内容参考自章方松著《琦君与故乡温州》

作者其它游记链接:

-End-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1:4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058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故乡   琦君   文学   故乡   文化   读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