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民信局手递封与南园茶社的由来

阅读: 评论:0

民营信局(简称信局)出现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发源于浙江宁波,以后扩展至江苏等地。

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吴江境内设有民营民信局, 主要办理民间信件和物品的寄递, 如

震泽有全盛义记 、林永和、 老协兴分局

黎里有全顺信局

盛泽有全盛信局

同里有全盛合记

咸丰至光绪年间(1851~1908年)

民信局进一步发展,全盛、永兴和、老正大、致大、顺成、鸿源、协源、永义昶、通裕、宝顺等成为杭、嘉、湖、苏、锡、常、太仓等地的信局,均在当地设分处。

民国24年(1935年)

根据交通部通令取缔民信局, 境内民信局业务全部停业。

本人收藏的一枚来自同里民信局手递封, (因封上无投递日期) 但查阅吴江邮政志,及同里地方志“福安茶馆”历史,开办于清末年间(1898年) 封上落款(寄件人)是同里福安茶室王清和先生, 封面上大洋柒元寄交同福利宝吴正炷先生(是寄件人外甥),详细见附信(札)函一件。所以推测此封在清末民初(1890~1909)之间。

同里民信局手递封

附信(札)函一件

这枚手递封不仅见证了吴江邮政历史变迁, 更主要它与”南社”有着一段不寻常故事。

虎丘南社成立大会

南 社

“南社”是辛亥革命时期苏州一个很著名的进步文学团,是由中国同盟会活跃人物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发起,于1909年11月,在虎丘“冷香阁”成立,社名“南社”以“反抗北庭”为宗旨的鼓吹反清革命的文学团体。南社在推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从1907年发起到1949年北京中关村 最后一次雅集,历时四十余年。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时代,南社汇集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中许多知名诗人、作家和学者以笔为;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大声疾呼,鸣锣开道,在辛亥革命前后产生过积极的历史作用和巨大社会影响。涌现出许多为辛亥革命浴血奋斗的仁人志士和站在辛亥革命斗争前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并有相当一部分南社人物成为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志同道合者和助手。也正是由于南社在当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自觉地举起反清大旗。借诗词酬唱会友,提倡民族气节,发扬爱国民主思想,大造革命舆论,揭露帝国主义野心,抨击清朝统治的腐败无能。因而吸引了一批批爱国文人加入南社。从初创时的17人(多属同盟会员),后来发展到一千余人,成为辛亥革命中一支卓有成效的文化大军。因此,当时在革命党内有南社是同盟会宣传部之誉。

南园茶社

南园茶社

南园茶社的初名是“福安茶馆”,建于清末(1898年),据传一对捕鱼的夫妇,结婚多年不得子,就隔三差五地跑本地一庙“罗千墩”(罗星洲)烧香,并承诺得子后就造茶馆施恩于众人。也许真应了“心诚则灵”一说,不久那对夫妇就喜得贵子,为求得孩子的平安,虔诚的捕鱼夫妇,竭尽全部钱财,在当时古镇最闹猛的南埭,建造起了一幢两楼两底的茶馆,座落在同里鱼行街南头,四开间门面,全部是传统的砖木结构,门面是清代风格的木雕装饰,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并以孩子“福安”的名字,称茶馆为“福安茶馆”。茶社别有一番风情,经过几代人的维修和保养使这座百年之久的茶楼,现今己成为同里镇上的一个著名景点。

“罗千墩”(罗星洲)

陈去病故居(摄于1982年)

陈去病家与茶楼隔河而居, 经常与柳亚子等畅饮笑谈, 并在此酝酿筹建“南社”。福安茶社的老板受陈去病、柳亚子等思想家、革命家的影响,也同情、支持辛亥革命,和陈去病结下不解之缘,两人在一次交谈当中,陈去病向老板试探性提议把福安茶社更名为“南园茶社”,去掉中间二字即为南社,意在纪念南社革命活动的想法,听得老板频频点头称好。从此,“福安”茶社的名字变了,变成了“南园茶社”。这个带有很强政治彩的名字是任何一个商人都不能轻易用“倾家荡产”来换取的。“福安”易名,当然是和清末民初时期同里的大名人陈去病有关。茶社的独特环境,对于居住在茶社隔河东南的陈去病来讲,不能不说是宣传革命思想首选的理想场所。1930年,陈去病从南京返回家乡同里以后,颐养天年,回味过去,感觉格外亲切,因为这里曾是南社的摇篮。

陈去病

同里和“南园茶社”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铸就了文明,文明推动了社会,这既是人类的造作,也是人类的需求,一百年这样,一万年也是这样。同里,包括“南园茶社”必将为更多的人所熟悉,所向往……

南园茶社内景

参考资料

1.吴江人物风采

2.上海邮政志、吴江邮政志-民信局P20

3.千年同里古镇 南园茶社简介作者沛子

4.大众点评网同里、艺龙网、远方网、新浪博客

ED

作者简介:

钱延林, 吴江七都人,19莆田火车站 62年参军, 中共党员。1972年转业吴江第二人民医院,在部队就爱好收藏钱币、粮票、 门票、 邮票、纪念章及收集研究与吴江有关邮政集邮封、片、戳等素材;1982年参加县收藏协会和集邮协会,1986年在二院发起成立全县第一个基层集邮组织--集邮社。从1992年开始先后参与、发起,组建平望镇集邮协会、苏州市极限集邮研究会、中华全国医学集邮研究会、吴江卫生系统集邮协会、吴江“极限之友”、东吴邮学会及东吴集邮沙龙。在各协会中先后担承会长、常务副会长、理事及吴江区集邮协会常务理事, 编组邮集在省以邮展中获大镀金奖2次, 镀金奖5次,银奖3次, 出版个人著作“集邮人生 一往情深” 。主编了“ 平望集邮十周年”“吴江卫生集邮十周年”汇编。 多次获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集邮协会先进个人。吴江报社、吴江电视台多次报导和播放。

本文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钱延林、馆藏及网络

稿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本文发布于:2023-03-20 08:1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070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