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他创造了我国地震界的多个第一

阅读: 评论:0

在北京城西30 公里有一个环境优美的鹫峰森林公园,它南连太行余脉,北靠燕山山脉。这里林木茂密,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不胜枚举。除了这些,这里还有一处科学胜迹——兼具 科普、纪念和科研三重任务的cgv星星国际影城 鹫峰地震台,这是我国科学家自己建造的 第一座地大话东游 震台。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地震研究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

那么,是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地震台呢?

1931 年,一位“独行侠”来到在北京西北部的鹫峰,他就是被称为 “中国地震研究第一人”洛阳市地图 的 李善邦。他单匹马到这里苏州汽车时刻表 来,是为了建立中国的第一个地震台。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地震学家。

李善邦先生于1902 年10 月2 日出生在广东省兴宁县田心村一个农民的家庭,家境清寒。他父亲李慎初勤俭持家,李善邦6 岁时,父母就送他到当地小学读书。

1920 年他考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深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造。李善邦先生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奋发苦读,经常在煤油灯下钻研到深夜,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毕业后被南京的一所私立中学聘用,教授代数和化学课程。后来,经清华大学叶企孙教授推荐,李善邦于1929 年底只身前往北平,在北平经济部地质调查所主持开展地震观测研究工作。

1930 年,地质调查所决定把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地震台设在鹫峰,于是李善邦就受命来到鹫峰山下建站。1930年9月20日,国际标准时间13时2分02秒,中国鹫峰地震台记录到了第一个地震,这就意味着中国人自己建的第一个地震台建设成功了。

1930年鹫峰地震台建成,章鸿钊、翁文灏、李善邦、谢家荣等在鹫峰地震台前合影

1931 年,鹫峰地震台扩充为地震研究室,李善邦被任命为主任。同年,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派李善邦前往柳州红豆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即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留学,这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派往国外的地震学者。

1937 年,“七七”事变发生,日军大规模入侵我国,鹫峰地区成为军事争夺之要地。8 月1 日凌晨,正在记录山东菏泽7 级大地震的鹫峰地震台被迫停止工作(一说地震仪器使用的蓄电池恰在此时电力耗尽),李善邦撤往南京,后来李善邦又随地质调查所迁往重庆。

1943 年,他在重庆开始潜心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地震仪。在敌机的不断轰鸣声中,李善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车床没有电,就靠手摇;没有飞轮,就请石匠打个石头轮子。为了修正仪器精度,李善邦还亲自跑到旧货摊淘些废品,在机器的配件中,他甚至用上了鞋油盒和铁皮罐头。1943年夏,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台机械记录式水平向地震仪终于问世。随后, 李善邦在重庆北碚建设了我国抗战时期唯一的地震台,从开始工作到抗战结束,共记录了地震 109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4 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南京成立,李善邦任研究员、地震研究室主任,兼任代理所长,在南京主持地震研究工作。李善邦首先把南京水晶台地震台和鸡鸣寺地震台分散设置的地震仪集中在一起建立了 鸡鸣寺鹤岗天气预报 地震台,并于 1952 年5 月31 日正式开始观测记录, 新中国的地震观测研究事业就此起步。

从1953 年底开始的3 年内,李善邦使用51 式地震仪先后建立了兰州、武威、玉门、西宁、西安、太原、大同、临汾、银川、包头、北京官厅等黄河流域的第一批11 个临时地震台。后来,在李善邦指导下把51 式地震仪改进研制成513 型中强地震仪,从1954 年起用这种仪器又增建了潼关、陕县、禹门口、天水、张掖、大连、长春、哈尔滨、绥化、佛子岭等一批区域地震台, 形成了我国地震台网的雏形,在我国地震观测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我国地震观测研究工作已跃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是在李善邦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善邦为此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李善邦是我国现代地震观测研究事业名副其实的开拓者和坐上火车去拉萨伴奏 奠基人。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张家惠. 《李善邦:洞察大地的脉搏》

2. 林天宏. 《李善邦: 为地震而生》

3. 肖承邺. 《怀念为地震学和中国地球物理学奉献终身的李善邦先生》武汉中百仓储

4. 边东子. 《谁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地震台》

来源:震知卓见(ID:dizhen_sd)

本文发布于:2023-03-21 22:3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13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民国   地震   地震   地震的形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