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旅游研究

阅读: 评论:0

中越边境旅游研究
1.边境旅游的概述
1.1边境旅游的定义
1995年张广瑞等给边境旅游的定义是“人们通过边境口岸所进行的跨越国境的旅游活动”。边境、口岸是自成一体的存在于邻国间的特殊组合体,是实现边境旅游的最小地域单元。它特定的地域空间及氛围空间高度整合为特殊的旅游目的地。边境旅游主要是在边境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而边境旅游的开展要受到国家海关、边防、旅游等多个部门政策的限制,同时也要受限于接壤国家在开放边境地区、发展旅游等方面制订的政策。
向三久等人在《旅游管理法规教程》一书中认为边境旅游是出国旅游的一部分。它是指经批准和指定的旅游部门组织和接待我国及毗邻国家的公民在双方政府商定的边境地区进行旅游活动。1974年中国国家旅游局颁布的《边境旅游旅行管理办法》中,边境旅游的定义是:边境旅游是指经批准和指定的旅游部门组织和接待我国及毗邻国家的公民,集体从制定的边境口岸的出入境,在双方政府商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旅游活动。这些定义都是参游对象限于
中国和毗邻国家的公民,这不适应边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应把参游范围广大,允许第三国和地区的旅游者参加边境旅游。
1.2边境旅游的特点
边境旅游是国内旅游的延伸,与国内旅游和出国旅游有相似之处,但是
它自身又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边境旅游的政策性
边境旅游主要是在边境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而边境地区是国家的防卫前沿,尤其是口岸,是国家的门户,因此边境旅游的开展要受到国家海关、边防、旅游等多个部门政策的限制,同时也要受限于接壤国家在开放边境地区、发展旅游等方面制订的政策。与其他国内旅游活动相比,所受限制较多,政策性较强。并且,边境地区又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边境旅游要特别注意少数民族的特点,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为此,制定边境旅游政策必须从一个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能仅仅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因而说边境旅游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旅游活动,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订合理
的政策,以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1.2.2边境旅游的政治敏感性
旅游业是敏感行业,其发展极易受到政治、经济、天灾等自然或是人为因素的影响。而边境旅游的政治敏感性更强,对外依存度也较高。边境地区的稳定程度是相邻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国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好坏从我国边境地区的环境氛围中就可以察觉出来。一旦中国与接壤国家的关系恶化,受到影响的不仅是边境跨国旅游,边境地区的旅游业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害。因此,保持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但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还能极大地促进边境地区各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1.2.3边境旅游的时间性
这主要体现在边境跨国旅游上。边境跨国旅游时间长短要视相邻国家边境地区协商的具体情况而定。跨境一日游是许多国家开发边境旅游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方便边民进行边境贸易或是内地居民旅游购物。除此之外,还有“三日游”、“四日游”、“七日游”不等,但一般比国际旅游时间要短。除部分游客持护照到邻国旅游外,大多数参加边境跨国游的游客主要持边境出入境通行证进出口岸,证件对参游时间作了具体的规定,一般不超过十五天。
1.2.4边境旅游的地域性
凡是开展边境旅游的地区,必须是位于构成边疆的区域内。不是在与邻国有边境线的地区内开展的活动不属于边境旅游的范围,如在杭州、武汉、成都
等内地城市进行的旅游活动就不能称为是边境旅游。而边境跨国旅游则要在经
邻国双方商定后彼此开放的区域内活动,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虽然伴随着邻国关系发展良好和两国人民的需要,人员交往和边境旅游区域也会随之扩大,但与国际旅游相比,旅游空间仍然是有限的。
1.2.5边境旅游的多样性
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众多,他们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我国差异很大。边境地区与接壤国家之间存在着相同的历史传统,但也由于各自国家的现实发展进程不同,仍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中国的边境旅游呈现多种形式,具有多样性。在一些交通条件好、经济相对发达、对方国家开放意识较强的边境地区,如东北地区的中俄边境地区,边境旅游者呈双向流动,规模较大,影响的范围较广;而一些可进入性差、经济相对落后、对方国家开放意识较差
的边境地区,如中尼、中老边境地区,边境旅游的规模较小,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也较小;有些地方受气候、地形的影响,只能在一定的季节开展某种形式的贸易活动,而难以开展大规模的边境旅游,如中巴地区;而另外一些地区,如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东北的中、朝、俄交界区等,不仅可以开展以邻国为对象的边境旅游,还可以发展吸引第三国的跨国旅游,甚至多国家交界的地区,联合开发共同的旅游吸引物,所有相邻国家都受益。
1.2.6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的依存性
除中朝边境旅游外,大多数中国的边境旅游是伴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而兴起的。最初是为了满足边境双方当地居民互通有无、开展边民互市活动而开始的。发展到现在,已形成边民互市活动和边境贸易共同发展的局面。一些游客利用边境跨国旅游的机会,从事一些市场的考察、产品的调查等活动,以使旅游支出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和回报。边境旅游活动往往是与边贸和边民交往相联系,而不是以探亲访友为主要目的,这是中国边境旅游最大的特点。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边境贸易带动了边境旅游的发展,而边境旅游反过来也促进了边境贸易的繁荣。
另外,作为一种国际旅游但是边境旅游是花费比较低,而边境旅游指需要坐汽车或火车还有些是步行和马车。这使得边境旅客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强了邻国人之间的了解,往来和友谊。对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例如近年,广西相继推出“中越边关探秘游”、“越跨国志明足迹之旅”、“中越海上跨国之旅”,旅游也逐渐有边贸带动变为美景、风情带动,双方旅客进入对方旅游如同串门船方便,加强了两国人们的了解和增强了友谊。
1.3边境旅游的意义
边境旅游是一种独具特的旅游形式,它是一种国际旅游,又是国内旅游的延伸。边境旅游的发展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繁荣,促进了社会稳定,加强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其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边境旅游的开展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适合开展边境旅游的地区,多数处于贫困地区。而这些边境地方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着发展边境旅游的较大潜力。以发展旅游业带动“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是推动旅游业深入发展的新思路。实践证明,边境旅游是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其次,边境旅游的开展加强了邻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边境旅游增加了相邻国家人们的直接接触、交往。这些来华的外国人和华侨通过亲自体验加深了对我国的了解和热爱,交流也使我国人民得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邻国情况,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对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边境旅游的开展满足了市场需求。边境旅游是一种国际旅游,又是国内旅游的延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的欲望日益强烈,单纯的国内旅游已难以满足部分游客的需求。因边境旅游手续简便、费用较低是一般大众最能接受的出境旅游形式,满足了国人旅游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中越发展边境旅游的优势
中国、越南山水相连,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使中越边境旅游凸现很多方面的优势。旅游资源使中越边境旅游业的发展具备的优越条件。
2.1区位和交通优势
越南和中国山连山,水连水。中越边境陆地边境线全长1300多公里。在广西段,从东到西有东兴、防城等8县市区与越南的广宁,凉山等四省接境。广西现有12个边境口岸,边境贸易点25个其中凭祥,友谊关,东兴,水口是中国国家一类口岸。从友谊关到越南凉山18公里,到越南河内首都180公里。防城市,钦州市,北海市隔北部湾与越南广宁,海防,北江等10个来省市相望。在广西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防城港,北海等中国国家一类口岸。广西的防城港距离越南下龙湾132海里,距海防港只有151海里。中越之间有2条直通的铁路运输线,多条直通的公路运输线,国际航线和海上运输线。漫长的边境线和众多的边境城市,口岸,为越中边境旅游的6发展优势之类。
另外,中越边境地区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区,是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东面濒临北部湾,西面连接山区,背靠中国大陆广阔腹地,面向东盟十国市场,沿海、沿江、沿边,是中国与东南亚交往的最便捷通道。
中越边界线长达1500公里,有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紧密相连。在北部湾,两国之间的航海线路越来越发达。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各城市的水陆、中国北海、海口与越南海防、下龙各城市港口航海路直接通航。在陆地,东兴、芒街、凭祥、同登、河口、老街为中越国
际口岸城市,其中拥有两条跨国国际陆路铁路路线。以边境为中心界线,中越双方以开通了南宁——河内、昆明——河内各航班,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航空运输网。这样好的地缘优势是亚太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越南边境有六个省份与中国云南、广西两地对中越旅游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双方共同规划合理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共同进行旅游促销,建立旅游信息系统,以边境旅游为突破口,发展文化、观光、度假旅游。目前,中越边境地区正牢牢抓住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机遇,加快交通建设,健全运输系统。两国游客可以通过飞机、汽车、火车、游船等交通工具往来游览。飞机航线有昆明、南宁至越南河内、胡志明市的直接航班。联运火车有北京——南宁——凭祥——河内和昆明——河口——老街——河内两条。
海路方面,到现在为止,双方已开通东兴——芒街——下龙湾、北海——下龙、防城港——下龙湾等3条海上旅游线路,为两国人民往来提供了方便。陆路方面,南宁——昆明高速公路于200512月建成通车,成为西南省区通往广西沿海港口抵达东盟的快速通道。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业已列入国家规划。东兴至那坡的中越边境725公里的沿边三级公路已全线通车,为边境旅游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沿边公路起于东兴市竹山村,终于百
那坡县弄合村,与云南省富宁县相连,途经与越南接壤的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8个县市() 。此路的贯通,有助于全面改善边境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助于边境经济与旅游。
越南也有数条通往中国云南、广西的公路,即河内至河口,河江至麻栗坡,莱州至金平、江城,河内至凭祥,高平至龙州、靖西、那坡,下龙至东兴。这些公路对推动中越边贸的发展和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形成,对发挥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旅游资源优势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历史悠久、生物资源异常丰富等因素使中越边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成为两国边境景观组合中的优势。中越边境与东盟各国有着语言、习俗、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中越两国壮、瑶、苗、侬等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边境旅游合作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和吸引力。中越边境旅游能推出回归自然的文化生态旅游,其天然物种、民间习俗、自然风光、人文传统、田园风情和绿生态,被列为边境旅游的六大特旅游资源。

本文发布于:2023-05-04 07:4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77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边境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