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教案

阅读: 评论:0

15古诗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时目标
1.认识“晓、慈、毕、竟、映”这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背诵古诗。
3.理解诗意,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想象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走近作者
1.图片激趣,欣赏西湖。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杭州西湖的美景吧!(多媒体课件出示西湖美景图片
2.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交流感受:看了上面的图片,你有哪些感受?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有人把西湖比作图画,有人把西湖比作美女,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文人墨客用佳句来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了解作者,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作者的了解?(多媒体课件出示诗人杨万里的生平介绍
(4)理解诗题。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①学习“晓”。看看“晓”的偏旁,你有哪些发现?
②相机解释“净慈寺”。
课件出示
(诗人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他的朋友林子方。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西湖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产生一种阅读期待。
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检查指正。
(3)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
①正音。“慈”是平舌音;“竟、映”是后鼻音。
②识记。说一说你有什么办法识记“慈、竟、映”。
(4)指名读,读出节奏感。(课件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教师范读。
②分组读,读出诗的韵味。
2.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不做过多的评价。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旨在了解学生理解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学生已经理解的就无须再做过多的解析。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只要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有初步的了解即可。
板块三  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景多么美啊!你们想去看看吗?
2.学习诗句。
(1)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荷叶的颜?
(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这种红的?
课件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指导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
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为什么是“别样红”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原因吧!
(1)品荷之多。
①“接天”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叶的多吗?
②指导朗读: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
③指名读、小组读。
(2)品花之艳。
①早晨的太阳是怎样的?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②指导朗读:读出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的荷花的红艳。
(3)品人之情。
①诗中哪个词表达出诗人对六月西湖景的情有独钟?
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赞美、喜爱、愉快)
②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在学生逐步理解诗情的基础上,我又给予了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朗读指导。这样的朗读方式,不只是形式上的多样化,更让每一步朗读都有确定的目标,让每一次朗读都是学生认知上的一种提高,真正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板块四  入情入境,读中悟情
1.配乐诵读: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谁来试着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呢?
2.编写故事:“时光仿佛回到了古时候,我,就是杨万里……(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我来到西子湖畔……(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美景)”
3.朗读背诵。
(1)指导朗读: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
(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中。
(3)引导背诵。
【设计意图】编写故事,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的情境,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有效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这时,
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必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绝句》
课时目标
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这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吴”这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绝句》,并背诵下来。
3.能初步了解《绝句》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激情导入,了解作者。
同学们,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黄鹂、白鹭、雪山、小船、柳树
2.介绍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就在这里生活。
3.一天,诗人坐在家中向外望去,被外面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提笔写下了这首古诗。(板书课题,相机指导“绝”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在组织课堂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的内容紧扣上课内容,力求在极短的时间内,用风趣的导语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课堂之中。
板块二  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结合插图,学生认读生字和多音字。
(1)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黄鹂  鸣唱  一行  西岭  停泊
(2)结合图片,学生认读识记词语,读准多音字“行”,相机理解“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
3.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把每句诗读流利。
4.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出诗的节奏。
5.指导写字。
分类比较,指导书写“吴、含、岭”。
(1)课件出示“吴、含”,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3-05-04 16:05: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783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朗读   古诗   西湖   诗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