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与对策》教案 旧人教版选修2

阅读: 评论:0

第五单元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针对不利影响所采取的相应对策;
2.了解三峡工程建设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所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能力目标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正确分析三峡工程给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所带来的利弊效应,并从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增强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在相应对策的了解中认识到,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因素,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类可以通过本身的积极行为来减小负面影响。也从中进一步树立良好的生态观,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三峡工程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归纳整理法等。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投影片: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的分布图,正面生态效应与综合效益,几则案例文字材料
3.复合投影片: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分类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三峡工程利弊共存,它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三峡库区倍受世人关注的百万移民安置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方面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讲授新课]
(板书)§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
一、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
(承接)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从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项改造环境、趋利避害的环境保护工程,是为了提高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确保并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但作为一项世人关注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它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也十分复杂,这一问题同样受到世人所关注。通过有关部门几十年深入细致的研究、充分讨论和反复论证,到现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基本清楚。
(出示复合投影)“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先出示底图(如下),学生自主阅读相关课文并归纳整理。
正面效应(有利影响)
负面效应(不利影响)
发生区域
具体影响
(覆盖答案)
正面效应(有利影响)
负面效应(不利影响)
发生区域
主要在中下游
主要在库区
具体影响
①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改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调节局地气候⑥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
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和耕地②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可能诱发地震,增加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④影响三峡自然景观⑤影响水生生物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⑥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⑦孳生蚊虫,影响健康
读课本图5.15“寄生血吸虫的钉螺”,对血吸虫历史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和危害作适应补充。
(投影)阅读下列案例:
洞庭湖素称“海内巨浸”,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调蓄湖泊和洪道性湖泊,它的滞洪功能是多少水库都无法替代的。道光年间洞庭湖的面积达6000km2。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1949年缩减为4350km2。解放后40年,洞庭湖湖区围垦面积达1530km2,仅此就使洞庭湖面积缩小25%,储水容积减少40%以上,1984年洞庭湖的总面积只有2145km2。洞庭湖面积的减小致使洪水调蓄功能下降,洪水水位不断升高,长江特大洪涝灾害频率加大。特别是在中游地区,每到汛期,滚滚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数米。
思考讨论:
①根据洞庭湖的区位,简要说明它对长江所起的调蓄作用。
②简要分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
③洞庭湖的萎缩,对长江水害会产生什么影响?
④为什么三峡工程的建设,会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
(学生回答)
(投影)1992199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②简要描述我国酸雨区、重酸雨区的分布,为什么这些地区会成为我国主要酸雨分布区?我国的酸雨主要是什么类型?
③酸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④为什么三峡工程的建设能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
(学生回答)
(投影)“正面生态效应与综合效益”,教师补充归纳:
(小结过渡)正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往往带来生态环境效益,三峡工程的防洪和调蓄功能,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免遭洪灾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库区的生态负面效应易发展成为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科研人员对此积极地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板书)二、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
(承接)通过对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的分析,根据其所受影响程度的大小,可分为三类,并由此可以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出示复合投影)“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分类表”,先出示底图(空表)
(指导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类影响的一段课文,以师问生答形式完成表格第一栏,并覆盖该栏答案。
(投影)阅读下列材料,了解中华鲟这种珍稀鱼类的习性,并思考: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后采取了哪些保护性措施?
材料课本图5.16“中华鲟”
材料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珍稀鱼类,是一种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在海洋中生长,成熟后从东海溯游至金沙江下游交尾产卵繁殖。葛洲坝工程的截流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路线。为保护这一物种,国家命令禁止商业性捕捞,并在宜昌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人工繁殖幼鲟放流长江,且中华鲟在中游自然繁殖成功,因此洄游产卵问题已经解决。三峡工程对此没有影响,但它每年10月开始蓄水将减少下泄流量,有可能对刚习惯于在葛洲坝下游栖息和产卵活动的中华鲟产生新的干扰。为保护幼鲟资源,国家拟在崇明岛东部约30千米滩涂水域建立中华鲟幼鲟自然保护区。
[学生回答)
(投影)读下列材料,了解白豚的生活习性,思考:三峡工程可能对白豚的栖息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人们采取了哪些保护性措施?
材料5.17“白豚”
材料“长江女神”白豚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是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美丽、更稀有、更濒危的物种,目前在长江中数量已不足100头,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也将其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极危”物种名录中。
豚主要捕食长江鱼类,它凭借特殊的声纳系统探测外界事物并获取食物、寻伴侣和逃避敌害。它有36度的恒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性成熟后,两年一次十月怀胎,每胎产一仔,哺乳期为半年。造成白豚濒临灭绝的原因是多样的,除自身繁殖能力较差外,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面临的处境日益艰难。三峡工程的建设,可能对白豚的栖息生长环境产生影响。为保护这一珍稀生物,长江流域目前已建有白豚人工养殖基地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站共9个。
学生回答)
(小结)三峡工程建设在不少方面会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多方面、不可逆转的影响,我国及早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
(板书)不可逆转的影响——补救和挽回部分损失
(指导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二类影响的相关课文,以师问生答形式完成表格第二栏,并覆盖答案。
(指导读图)课本图5.18“层层梯田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回忆:农村移民安置的立足点是什么?(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指出:在农村移民开发中,要结合中低产坡耕地的改造,在新移民田开发中,要建设高标准的水平梯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投影)“三峡工程蓄清排浑解决泥沙淤积问题”
“蓄清排浑”是我国泥沙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多沙河流上的水库运用方式,它可使多沙河流上水库的大部或全部兴利库容得以长期保留。三峡水库上游来水量和来沙量以每年79月的主汛期为主,根据这一特点,三峡水库将实施汛期排出浑水(排沙)、汛后蓄满清水的方式。即每年汛期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145米运行,将含沙量较大的洪水(浑水)顺畅地排至下游;汛后水变清了,10月份水库开始蓄水,11月末蓄到正常水位175米,以充分发挥发电与航运效益。根据科学方法计算,这一方案运行100年后,三峡水库防洪库容能保持86%,兴利调节库容能保持92%
思考:“蓄清排浑”方式是如何运作的?这种方式对库区泥沙淤积问题的解决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
(板书)负面作用较大的影响——有效控制和减轻影响
(指导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三类影响的一段课文,以师问生答形式完成表格第三栏,并覆盖答案。
读课本图5.19“三峡大坝坝基为坚实的花岗岩石”,教师介绍:大坝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在考察论证阶段就非常注重于这一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坝坝基坚实,而根据历史资料,这里是难得的弱震区。
(板书)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防止危害发生或降低危害限度
(小结)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但只要我们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大多是可以到相应的对策进行补救,把不利影响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过渡)投影一则旅行社“告别三峡游”的广告信息。讨论:为什么旅行社把当年的三峡游说成是“告别三峡游”?
(学生回答)三峡水库开始蓄水,水位的提高将使部分急流险滩等自然景观被淹没而失去其特有的魅力。
(板书)三、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
(投影)阅读下列案例材料:
据专家全面调研介绍,三峡淹没区将有1271处为必须保护的文物古迹,包括国家级、省级文物古迹。为了保护和抢救,国家已制定了原地保护、搬迁保护和留取资料等措施。其中有50多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双堰塘、李家坝等数处巴人中心遗址、古代墓葬特别是《水经注》有记载的云阳故陵楚墓,必须在工期内尽力全面发掘抢救。巫峡的孔明碑和西陵峡的众多石刻,将通过拓片、拍照切割送陈列馆等方式保留。多处地面文物如云阳张飞庙、瞿塘峡摩崖石刻正在易地原样复建;忠县的石宝寨、奉节的白帝城等将就地保护;世界独一无二的白鹤梁枯水题刻,将修建一个水下博物馆。
思考讨论:
①三峡工程对库区文物古迹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国家对三峡库区的文物古迹采取哪些保护和抢救措施?
(学生讨论回答)对已知而尚未发掘的文物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对将淹没的文物古迹采取保留资料、迁移重建、原地保护等措施加以保护(读课文图5.20“秭归屈原祠”)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01:2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793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影响   生态   保护   环境   问题   洞庭湖   长江   泥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