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视角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以长治市为例

阅读: 评论:0

LOW CARBON WORLD2021/4节能环保
善治视角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
—以长治市为例
王婧
(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如果无法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不利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而且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现阶段在城市治理的多元环境下,实现垃圾善治是城市治理工作的必然趋势。从善治的角度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建设,才能更好地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关键词】环保;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中图分类号]X7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1)04-0017-02
0引言
垃圾分类主要是指依照一定的规则标准将垃圾进行分类化的投放、存储、运输及处理。对垃圾进行分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垃圾的资源性和经济性,使其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叫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鼓励垃圾分类,并且在各个城市逐步进行垃圾分类机制建设,从善治角度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绿发展。
1政策背景及相关概述
我国在2017年3月颁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鼓励其余的城市可以依照自身的具体条件进行强制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治理从鼓励倡导到强制管理,说明我国的垃圾分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开展较为顺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公布并实施具体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并在逐步开展具有本地区特的垃圾分类治理,开始在垃圾分类制度建设、教育宣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逐步完善徨长治市在2018 年4月印发《长治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拉开了推动全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序幕,要求用三年时间分阶段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及循环利用的设施体系。方案颁布实施以来,长治市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垃圾分类范围,从源头分类、收运能力及终端处理等工作入手,居民垃圾分类习惯逐渐养成,垃圾收运及处理设施体系不断完善,长治市生活垃圾分类取得了较大成效。生活垃圾分类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同时体现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因此要不断推进长治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建设。
2长治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2.1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产生垃圾的源头,因此垃圾分类要想获得更好的成效,对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要进行有效规范,不
断增强其垃圾分类的意识。只有居民能够自觉主动地进行垃
圾分类,才能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长治市在发布执行有
关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后,城市居民开始重视垃圾分类处理,
关于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也有初步了解,但是在实际行为规
范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长治
市各社区组织和党政机关缺乏较为深层次的垃圾分类教育宣
传,对居民垃圾分类的社会意识培养不足,关于垃圾分类教育
宣传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有关部门也缺乏对居民
垃圾分类行为积极有效的引导;另一方面居民对垃圾分类的
相关知识掌握不足,部分知识水平有限的居民在进行垃圾分
类投放时只能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自我感觉,垃圾分类行
为不够准确;另外,垃圾分类后在运输过程中还存在混合运输
的情况,导致居民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受到一定的打击,居民的
垃圾分类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倒退性和偶然性。
2.2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生活垃圾主要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居民投放垃
圾之后,就将其个人残余物品转化为公共物品,因此政府对其
就有了治理职责。我国在颁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
案》中也明确提出,政府要在垃圾分类相关工作中进行职责化
的推进,要在垃圾分类强制管理中承担主体责任。但是,从长
治市来看,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过程
中职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地方社
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于GDP的关注度远高于垃圾分类
治理,在区域竞争压力下,部分官员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时落实不到位,尤其是在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共
支出有限;另一方面关于垃圾分类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建设不
够完善,导致部分居民区和公共场所分类垃圾桶配置不足、居
民垃圾分类行为随意性大、分类之后的垃圾混合清运情况突
17
I节能环保LOW CARBON WORLD2021/4
出等,最终影响了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因此要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效率,地方政府要在基础设施
投入、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引导、垃圾收运及处理等方面通过详细的顶层设计及相关政策立法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2.3非政府组织参与垃圾分类有待进一步提升
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在社会多元共治的背景下,在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中,非政府组织成为垃圾分类的参与主体之一是必然趋势。非政府组织往往能够成为垃圾分类治理中的关键力量,比如环保组织、慈善组织、志愿服务团体、共青团等能够在垃圾分类的教育宣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从现阶段情况来看,非政府组织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还存在参与性不够和动力不足的问题。
3善治视角下长治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实施策略
3.1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多元主体责任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政府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特别是现阶段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关于垃圾分类问题政府下放权限已经具有必然性。因此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垃圾分类治理成效,应注重垃圾分类治理责任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即在政府领导治理下,出现社区、居民个人、非政府组织等治理主体,同时在垃圾分类治理手段要趋于多样化,在垃圾分类管理的不同环节,对责任制度建立要注重主体多元化。在垃圾分类的源头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机制。由于以往垃圾管理责任机制主要
是社区清洁服务人员对生活垃圾是否按时打扫等,源头责任人主要是物业的服务人员,据此要转变垃圾分类源头责任人为垃圾制造者,即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对垃圾的产生和分类回收再利用负有义务和责任。对于存在垃圾随意丢弃、没有严格按照垃圾分类规定进行投放的居民个体,通过物质奖惩机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3.2地方政府积极发挥野主导者冶作用
地方政府要对城市的发展观念进行根本性转变,建立“绿GDP”理念,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中依照本地实际情况发展绿产业,可实施多项举措。具体而言,首先,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的资金和人力投入,要在垃圾分类源头教育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技术改进等方面设置专项资金和人才支持。政府工作人员的政绩考评和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成效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工作人员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地方可以优惠政策吸纳环保类企业完善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资金捐助鼓励科研型组织积极进行分类垃圾处理及回收利用的创新型研究,同时要多渠道激活社区内外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活力,建立与非政府组织在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期联动机制,通过以上措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等多主体参与的垃圾分类善治机制。
3.3提高第三方组织参与意识及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能力
首先,要加强第三方非政府组织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党建引导功能,针对其在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中的
突出问题,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要将垃圾分类治理相关制度落实到组织内部及个人,使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更好地落地;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党建做好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更好地保障非政府组织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治理秩序。其次,非政府组织要进行创新化发展,其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资源,因此要通过多项措施加强自身实力,可以通过依托具有影响力的项目与企业、政府等主体进行合作,也可将非政府组织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在其他社区进行推广,增强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最后,非政府组织之间在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中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共用,最大限度提高非政府组织在垃圾分类治理中的参与度,同时要向国外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以期在垃圾分类治理中获得更高的成效。
3.4严格管理生活垃圾分类全过程
垃圾分类的全过程是指垃圾的产生、收集、存储、运输以及处理的整个流程,通过对城市垃圾的有效治理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再利用。长治市要依据有关原则严格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全过程:首先,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各部分工作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影响,因此要重视链条化处理。如果居民在源头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但是在运输中没有分类,就会使前期的工作白费。长治市要基于此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垃圾分类收集后依据其可燃性、含水量、含盐量等不同再进行精细处理。其次,注重协同性,从宏观角度而言,垃圾分类的协同是产生、投放、收集、运输及处理各工作环节的协同。从微观角度而言,是城乡垃圾治理、跨区域治理、跨社区合作等多地区的协同进行,在垃圾
分类管理的全过程中要注重经验共享,注重分类投放、分类运输以及分类处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注重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的层次化,在进一步丰富垃圾分类主体参与者的同时,要以政府为垃圾分类治理的核心层,各参与主体对垃圾分类政策进行辐射执行。
4结语
城市垃圾治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存在密切联系,积极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不仅符合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而且也关系到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要实现善治需要长期系统化的进行,因此必须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以更好地提高城市垃圾分类治理成效。
参考文献
[1]张京唐.多元共治:精细化治理视阈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创新
模式[J].大连干部学刊,2020,36(1)47-54.
[2]刘建军,李小雨.城市的风度: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与社区善
治:以上海市爱建居民区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9(1):94-102.
基金项目:长治学院校级科研课题“善治视角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研究—
—以长治市为例”(ZZ201911)。
收稿日期:2021-03-12
作者简介:王婧(1989—),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
18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02:3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82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垃圾   分类   生活   治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