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讲有关天气的小故事

阅读: 评论:0

【通过讲有关天气的小故事,让学生初步学会辨证地看待天气,正确地对待天气,享受变化着的天气。】
    当你在抱怨坏天气时,请反思反思是人类哪些行为诱发了坏天气!
三、案例分析:
1、猜谜导课,了解天气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则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千条线,万条线, 掉到水里看不见(雨);
说象糖,它不甜,说象盐,又不咸。冬天有时一片,夏天谁都不见(雪);
我到处乱跑,谁也捉不到,我跑过树林,树木都弯腰,我跑过大海,大海的波浪高又高(风);远看白光光,近看玻璃样,越冷越结实,一热水汪汪(冰)”。导入新课时运用一些谜语,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很自然地引入天气现象,使课堂的讲解一气呵成。
2、总结气象谚语,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增加对气象的感知度。
古人测天经验是今天天气预报的雏形。其中不少经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同时在天气预报中也还在使用。还有一些天气谚语是世界性的,如中国有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在日本也广为流传。这句谚语在美国则以另一种韵味出现:傍晚天空红,水手乐无穷 在不同的天气下,动物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或多或少地会有所变化,好多的谚语就说明了这点,我们恰当地引入了一些,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如:蚂蚁搬家,将有雨下;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乌龟潮,下雨兆;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知了拼命叫,天热气温高;蜜蜂归巢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斗笠;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一天,学生做操回来,高兴地说:“老师,今天是个好天气。”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呀?”,他们说:“我们听
到喜鹊在叫了。”通过对气象谚语的学习,学生们学会了观察生活现象,增加了对气象的感知度。
3、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人性化地播报天气。
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常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天气现象,这就是天气符号。通过对天气符号、风向和风力的学习,我们设计了“小小天气预报员”,目的是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同时要人性化地播报天气,让学生在关心科学的同时关注生活质量。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树立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观点。
天气变化与人类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巨大,那么天气究竟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什么影响?①天气对农业有直接、重大、不可分割的影响,如:“天公作美,秋收工作胜利完成:秋收期间遇上了好天气,沙县大洛镇顺利完成水稻收割任务”。②在商业经营中,根据不同的季节采购不同的商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一利用天气的变化采购适销对路商品的气象学问已普遍被广大商业企业和供销人员所充分掌握。如:“德国人发现,夏季气温每升高1°C,就会新增230万瓶的啤酒销量;日本人发现,夏季30°C以上的气温每多一天,空调
的销量就会增加4万台。③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天气变化确实会影响健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气候对人的心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有一位老人,整天坐在家里发愁。为什么呀?她呀,有二个女儿,都出嫁了。大女儿嫁给了伞店的老板,小女儿嫁给了染坊的老板。按理说,不用愁呀!可是,晴天她也愁,雨天她也愁。晴天愁她大女儿家的伞卖不出去;雨天愁她小女儿家的布晒不干,不好卖;愁啊!有一天,来了一个人对她说:老太太你可真有福气每天都不用愁。晴天,你小女儿家的布晒得好;雨天,你大女儿家的伞卖得好。从此,老太太就不再坐在家里发愁。”
(转第10页)
关于新课标北京版《美国内战》
——课战争背景教学内容的案例分析
                              作者:张家燕
一、问题的提出
1.现行初中历史教材(北京版)的编写体例发生了和大变化,其特点是以专题形式编写代替了原来的以时间为主线的通史体例编写。这种编写形式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支配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阶段特点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个体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但这种编写形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必要史实的缺失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历史知识线索不清楚的问题,有时,学生也很难形成对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完整认识。必要史实缺失也给教师的实际授课带来一定困难,表现为在实际教学中是否补充缺失的内容、补充到何种程度适合、用什么方法和手段来补充,同时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等。这些问题是本课题组研究和力图解决的重点问题。
2.世界史从原来的初三年级下移到初二年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了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与知识难度不匹配的情况,教师如何设计教学问题、选择史料、创设情境等,从而降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难度和理解难度的作用,也是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根据研究目的,我确立了北京版《美国内战》一课的背景内容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我认为本课教学需要重点补充的内容是美国内战背景中的西进运动和废奴运动。本课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对以上提出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
1.构建严谨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战争背景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要完成对背景内容的分析,就需要补充课本中没有涉及的知识:西进运动和废奴运动。我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形成学生对美国内战背景的完整认识。下面是关于背景内容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大家想一想:独立后的美国存在着哪两种不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
1)矛盾表现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板书)
师:独立后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被空前激化了,使得美国不得不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这南北矛盾。这一矛盾是如何被激化的呢?我们还得从美国的领土扩张说起。(演示美国领土从东部向西部依次扩张动态过程的地图)
师:介绍美国的领土扩张的概况、方向、扩充面积等内容,指出伴随着领土向西急剧扩展,
大批美国人怀着不同的目的从东部渡过了密西西比河向广阔无垠的西部进军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
(展示图片配带材料)
师:而西进运动又是如何激化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矛盾的呢? 
(演示标有自由州、蓄奴州、西部自由地区的美国地图)引导学生说出南北两种资本家在西部展开了激烈争夺。 
师:可见,西进运动激化了南北双方的矛盾。
2)激化:领土扩张
西进运动(板书)
师:而它们之间的矛盾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伴随着美国的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美国也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但南北双方经济的发展却极不平衡。提供材料,让学生分析,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发达,需要市场倾销商品,同时需要原料比如
棉花、还需要自由劳动力。南方:工业不发达,可提供给北方所需要市场、原料、劳动力。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看书,出南北双方在原料、市场上的矛盾所在。即南方把以棉花为代表的原料卖给英国,又从英国进口廉价的工业品。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而南方却把 400万黑奴限制在种植园里。因此,双方在劳动力、原料、市场方面都存在着矛盾。
师:你认为原料、市场、劳动力三个因素中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然后根据你的判断,推断出南北双方的矛盾又是以怎样的显现方式呈现出来的呢?即双方争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呢?
3)焦点:奴隶制  南方
北方 废奴运动(后出)(板书)
师: 就南北两种经济形式而言,谁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谁又是落后的代表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南方的黑人奴隶过着怎样的生活(演示课件《受监工鞭打的黑奴》)演
示材料黑奴交易的情形,指出黑人奴隶制的野蛮激起了美国人民的愤怒,黑人奴隶的悲惨境遇也引起人们的同情。(演示课件《汤姆叔叔的小屋》剧照)著名作家斯托夫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中塑造了一个既能干又忠厚、善良的黑人汤姆的形象。深得大家喜爱的汤姆,也不免被转卖,最后被鞭打致死的情节,使北方的废奴运动出现新高潮(出板书废奴运动)。它出版后一发而不可收,一年内就印行120万部,被译成23种文字,据说使美国200万人成为废奴主义者。表明双方矛盾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已到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引入战争的爆发。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问题的展开是沿着矛盾的提出,它是如何被激化的,它所呈现的方式,它的焦点问题及南北双方激烈争夺的程度所展开的,使学生自然感到矛盾已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而且,战争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同时,在对矛盾展开分析的过程中,进步与落后、人心的向背也已揭示,为后面评价林肯总统埋下伏笔。       
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地整合教学内容,本课补充了西进运动、废奴运动的内容后,使战争背景内容更完整,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也有利于学生对背景内容的理解。
2.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
关于战争背景资料的补充,我先后进行了两度实验,第一次采用的方法是以讲述法为主,当时认为:战争背景的内容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主要是原料、市场、劳动力的概念学生没接触过,学生如何分析得了;再有,关于西进运动、废奴运动的内容,书上没有涉及,我也设计不出难度适合的问题,所以,采用了以讲述法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也符合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但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用评课老师的话说:老师很投入,学生却入不进来,给人两张皮的感觉。教师对于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并不是很清楚。
这给我的触动很大,课下我针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重温了有关的教育理论。关于认知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于是,我在原有知识结构下,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定位于引领学生去学。
1)注重创设情境,加强对教学问题的设计,引领学生。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活动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去。
在讲领土扩张时,使用动画演示领土扩张过程的方式没有变,但前后处理的教材的方式却很不同。前面对教材的处理是,我说到:伴随着领土向西急剧扩展,大批美国人怀着不同的目的从东部,渡过了密西西比河,向广阔无垠的西部进军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而后面,我则这样问到:根据刚才的演示过程,谁愿意告诉大家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学生很快答出从东向西。面对西部广阔的土地,美国人又会怎样做?向西迁徙。我接着学生的话题,引出西进运动。
对于西进运动是如何激化南北双方的矛盾的,同样,我也都是给出一幅美国地图,但图的内容前后有所不同,开始我给出的地图,它只有自由州、蓄奴州、西部自由地区颜的区分,却没有文字标识。我只能用用语言解释着不同的颜代表不同的地区,然后告诉学生,面对西部广大地区,南北双方必然会向西部扩展并展开激烈的争夺。后来,我则设计了一幅既有颜区分,又标有自由州、蓄奴州、西部自由地区字样的美国地图,让学生看图并接着提问:面对西部广大的自由地区,南北双方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多数学生马上就回答出来:争夺。南方、北方各自的做法如何?北方希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而南方则希望在西部建立蓄奴州。此时,学生自己得出了南北两种政治力量在西部展开激烈的争夺,矛盾被激化的结论。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20:3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839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美国   天气   学习   教学   运动   内容   需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