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优势、错位发展,着力打造辐射周边两小时经济圈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阅读: 评论:0

用足优势、错位发展,着力打造辐射周边两小时经济圈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2012-02-09
晋城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西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晋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用非煤产业再造一个新晋城的转型跨越目标。要在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内陆小市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更大的空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来谋划晋城的发展,必须采取非均衡、差异化、超常规的方法和手段来增强吸纳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生产要素的能力,推进晋城的发展。为此,我们根据晋城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优势、城市特及周边城市的相关情况提出,要把晋城打造成辐射周边两小时经济圈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基本构想是建设“一个基地、三个中心”。
具体讲,一个基地,就是要充分发挥晋城煤炭、煤层气、电力等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鼓励
我市的能源企业以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为纽带,加强与周边相关企业的联合合作,把我市与周边城市的能源供应、产品供需关系提升为产业互动关系,打造辐射周边的能源供应基地。三个中心,一是充分发挥晋城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一流开发设计团队,对王莽岭、皇城相府等景区进行整体设计,打造面向全国、服务周边的一流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中心。二是充分发挥晋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品牌企业,打造面向周边、高水平、差异化的商贸物流中心。三是充分发挥晋城的财富集中效应和宜居的城市环境优势,全方位、深层次加大与上海、深圳、香港等开放发达城市的深度对接,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信息网络机构、创意策划机构、职业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机构,打造面向周边的高端服务中心。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周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与晋城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提出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构想,不仅符合晋城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只要我们解放思想、科学谋划,以我为主、主动出击,创优环境、内引外联,实现这个目标也是完全可能的。
一、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必要性分析
我们之所以提出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是凸显晋城在中原经济区重要地位的战略构想。晋城周边两小时经济圈内分布着14个省辖市,包括晋城、长治、临汾、运城、郑州、焦作、济源、洛阳、新乡、开封、鹤壁、许昌、平顶山、安阳,这一区域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靠晋蒙资源富集区,东临环渤海经济区,囊括全国陆路干线交通黄金十字枢纽、中原经济区的中心——郑州市。区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6086万人口,资源丰富、交通发达,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一极。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和中心边缘理论,在大的经济中心的边缘地带容易产生半边缘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次经济增长极。晋城处于太原城市与中原经济区交汇的边缘地带,只要能够在中原经济区有机联系的城市发展体系成熟之前,准确把握自身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强占先机,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我们提出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构想,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二)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是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破题之举。晋城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山西正在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区,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那么,先行先试的着力点在哪里?这是全市上下正在苦苦思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提出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设想,就是要以此来加快晋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寻着力点。
(三)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是建设山西新的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的有效途径。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观摩检查晋城点评会上,要求晋城要成为山西首个文明城市、重要新的增长极、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基地。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用非煤产业再造一个新晋城的宏伟目标。而从晋城当前发展的实际来看,2010煤炭采选业占GDP的比重仍然高达50.4%,短期内煤炭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依托,不会根本改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在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北煤南运通道建设、煤化工产业合作、煤层气产业拓展等方面加强区域合作,使其成为我们与周边地区经济合作中重要的驱动力,已成为我们必须破解的重要难题。我们提出打造“一个基地”就是破解这个难题的积极探索。如何大力发展非煤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提出打造“三个中心”,就是对这个课题的具体诠释。
二、打造“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可能性分析
与周边两小时经济圈内13市相比,晋城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潜在优势,有可能成为这一区域的重要增长极,最有可能打造成为“一个基地、三个中心”。
1、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网络使晋城有潜力成为区域节点性城市。晋城背倚黄土高原,面向千里大平原,是山西乃至内蒙、甘肃等地通往中原腹地乃至东部沿海的重要门户城市。太焦、候月铁路纵贯全境,晋焦高速、长晋高速、晋阳高速、晋济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2010年底,晋城高速里程占该区域高速总里程的7.8%,通车里程占5.6%,均高于区域人均水平。距周边洛阳、长治、郑州三个飞机场的距离均在1小时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建设太原至郑州客运专线(晋城至焦作段),太原经长治、晋城至郑州的高铁的开通将把晋城紧密纳入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晋城在经济交流活动中可以发挥“二传手”的重要作用,成为山西通向中原及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节点性城市,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2、丰富的矿产资源使晋城能够在区域合作中赢得主动。晋城以优质无烟煤和煤层气最为著名,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271亿吨,占全国无烟煤的1/4多,占山西省的1/2多,已探明煤层
气储量6.85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1.77%,全省的2/3。电力、煤化工、煤层气等主导产业具备很强的实力,是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上游产业。2010年煤炭产量8434万吨,占14个城市总量的22.1%;发电量204.1亿度,占总量的8.58%;化肥产量172.1万吨,占总量的32.28%;煤层气资源优势更为明显,人均占有资源量远远高于周边城市。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与周边地区合作共赢中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一是可以鼓励我市煤炭企业采取控股、参股、出让股权、联合建设、联合经营等形式,积极与周边城市电力、钢铁、化工、建材、交通运输等相关联企业联合,逐步将煤炭企业建成集煤、电、气、化、油、冶、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以此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设山西乃至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清洁能源利用基地。二是可以利用河南十市水资源丰富,距晋城交通又十分便捷的优势,与其合作发展大规模电力和化肥企业,有效解决在我市发展电力和化肥产业受到的水资源、环境容量制约等问题。三是按照产业相互依存和关联的要求,加快与周边城市的高科技、机械制造等产业的对接,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城市间产业分工合作的格局。
3、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与周边城市差异明显,即将成为周边地区居民旅游、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的首选地。晋城市地处太行山、王屋山、中条山三山交界处,又是华北平
原和黄土高原的分水岭,由此形成了极为罕见的自然地理景观,雄峻的太行绝顶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岩溶洞穴、清澈的河湖飞瀑令人神往。晋城位于黄土高原到中部平原的地质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和宜人。全年平均降水量625~681毫米,年平均气温7.9~11.7摄氏度,比郑州低3~4度,平均湿度63%~68%,全年大风日仅4~10天;森林覆盖率为35.7%,在周边城市中仅次于洛阳和济源排第3位,陵川达到了51.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72立方米,是华北人均水资源最多的城市,高于全省和周围省区平均水平;年平日照时间2580小时左右,年均无霜期165~198天。尤其是陵川,年平均气温7.9摄氏度左右,夏天的气温平均不超过16度,被称为清凉世界,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是北方城市中不可多得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晋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悠久的文明赋予了晋城丰厚的人文遗产,全市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约占山西省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的2/3,占全国同时期的1/3,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古建文物遗存的总和。全市以皇城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达34个,占山西省的1/3。近年来,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总收入和国内游客量均高于该区域平均水平,四星级以上酒店数量仅次于郑州。我市与周边城市地缘相邻、历史同根、文化同源、民俗相近,旅游产品、线路互补性强,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发
展前景,如果能与周边城市加强合作,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共建旅游互补、线路互通、客源互送、利益共享的无障碍旅游机制,培育中原经济区精品旅游路线,我市的旅游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必将成为周边地区居民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的首选地。
4、“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晋城有山有水气候宜人,区内二级以上天数达354天,在区域内位居第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8%,位居第2,城市各项环境指标均处于前列,在北方城市中拥有不可多得的城市环境,被誉为“北方春城”。经过近几年的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如今的晋城各项基础设施完备,呈现一幅城在林中、人在花中、身在园中、影在水中的美好景,已成为太行山上的一颗绿明珠,拥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等10余个荣誉称号。崇实守信、开放包容、争先创新的晋城精神一直是我市独具魅力的政治人文优势“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的目标定位。今年,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全市上下和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走进上海、对接上海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其中最大的成果就是观念的变化,
在与上海的对接中,我们看到了晋城的希望和潜力,增强了我们的发展动力。随着对接的进一步深入,上海先进的理念,以及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所需要的“稀缺资源”将源源不断地流向晋城。我市还将启动晋城大医院、大剧院建设,大幅增加城市水域面积,加快水系建设,推进沁河流域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与观光旅游产业一体化,让人们生活得更加便利、舒适、幸福。未来的晋城将是一座林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文明幸福之城。这些都对发展高端服务业十分有利。
5、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民间资本使晋城具备了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较强实力。2010年晋城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明显高于周边区域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仅次于郑州。晋城二、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次于郑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区域平均水平,发展二、三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2010年底,我市存款余额明显高于区域平均水平,存贷差高达802亿元,仅次于郑州、洛阳两个人口大市。随着煤炭资源整合的完成,退出煤炭生产、流通领域的巨额民间资本,有着强烈的投入冲动。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对接富士康、对接华润、对接上海、对接晋煤集团的四个1000亿项目正在逐步落地。可见,晋城人口虽少,但经济实力较强,二、三产业基础较好,民间资本充足,发展势头强劲。近两年山西先后被国家批准
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市也被确定为我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我市将享受多重优惠政策,这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将使晋城的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10:53: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854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晋城   发展   城市   产业   经济   中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