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濒b...b-嘉兴市档案史志网

阅读: 评论:0

【概况】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西与海宁市相邻,北与秀城区、秀洲区接壤,东北与平湖市相连。全县陆地总面积508平方公里(县报534.73平方公里,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96.26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岛礁0.48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53.48公里,是浙北海岸线最长的县(市)。全县辖8个镇,104个行政村,23个居民委员会。有1个省级开发区,1个省级风景区。2004年底,全县户籍人口36.46万人,比上年增加4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0.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扣除核电工业和核电建筑业,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2.99亿元,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6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8.18亿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27亿元,增长16.1%。第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比例为7.9∶69.9∶22.2。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3.85万元。全年财政总收入9.1亿元,增长16.1%。其中,中央级收入5.4亿元,增长25.7%;一般预算收入3.7亿元,增长24.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亿元,增长18.9%。
农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4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7.89万吨;油菜种植面积1.1万公顷,油菜籽产量3.02万吨;棉花种植面积886.67公顷。全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蔬菜产量23.17万吨;水果产量2.82万吨,增长34.1%;果用瓜产量5.24万吨。肉类总产量3.5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3万吨,羊肉产量2046吨,禽肉产量2835吨。生猪出栏54.56万头。饲养蚕种11.19万张,产茧4801吨。水产品总产量1.11万吨,其中淡水产品9839吨,海水产品1244
吨。年底,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21个,建立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38个。通过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农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年底,全县已注册农业品牌39个(当年新增6个),有省级无公害基地12个(新增4个),浙江省绿农产品8个,农业地方标准39个(新增19个)。年内,实施免征农业税政策,并对粮油种植大户实行直接补贴,鼓励农民种植粮油的积极性,为农民增收945万元。开展土地整理,新增耕地887公顷,建成标准农田3068公顷。完成河道整治118公里。启动实施黄沙坞治江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8公顷,森林面积2195公顷,增长6%。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2004年,海盐县坚持以“项目推进年”活动为动力,努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3月16日,海盐县委县政府下发《海盐县2004年开展“项目推进年”工作方案》,方案确定当年重点工业项目,其中: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4 个,计划投资额 3.3亿元;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2个,计划投资额 6.1亿元;1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 个,计划投资额16.2 亿元。围绕重点项目的引进、审批、开工、建设、投产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营造有利于项目建设的优良环境。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和信用担保,年内先后组织29个企业参加县内外4次银企合作洽谈会,有5家金融机构与海盐县17个企业签订授信协议,总金额达13亿元。抓有序用电和电源建设,制订出台《海盐县2004供电预案》,抓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和鼓励工商企业购置自发电设备。6月,还开展以“强服务、促项目、提质量、求效益”为主题的“工业经济服务月”活动。同时,制订出台《海盐县2004年项目推进考核办法》。全县77个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53个,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7.9亿元;10个1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8个,开工项目
完成投资9.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6.8亿元的35%;27个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17个,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实现工业总产值282.95亿元,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16.55亿元,增长22.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14.0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6%。工业企业11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综合得分为169.74分。
建筑业发展稳定。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78亿元。全年房屋建设新开工面积2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8万平方米,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33.1万平方米,销售额7.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13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9亿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23亿元,增长79.5%;制造业投资19.37亿元,增长6%;房地产开发投资4.39亿元。民间投资呈现活力,规模以上工业项目投资中民间投资23.71亿元,占投资的75%。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15.32亿元,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2.59亿元。分行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33亿元,餐饮业零售额3.9亿元,其他行业零售额0.67亿元。
开放型经济实现新发展。桑德兰紧固件、实德科技园大河塑胶公司等一批重点外商投资项目建成投产,
吉安纸业项目顺利开工。全年进出口总额5.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8%;其中出口3.91亿美元,进口1.32亿美元。全年新批外资项目40个,合同利用外资986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40万美元。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3月17日,县委县政府制订下发《关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重点实施城市拆迁改造、交通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开发区和各镇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工程。当年有29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61亿元,湖盐线海盐段、海王公路和南王公路南北湖至通元段3项重点工程如期竣工,城市拆迁改造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民间桥梁改建工程、污水管网工程、地面水厂二期工程、黄沙坞治江围垦工程进展顺利。年内,改造民间桥梁160座。年末,县内等级公路里程257.1公里(不含通村公路),其中高等级公路60.3公里,比上年增长74.8%。全年,公路客运量402万人次,公路货运量17.6万吨;水运货运量1097.46万吨。
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1%。至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数(包括小灵通) 15.5万户,增长16.2%,固定电话普及率46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16.79万户,增长22.1%,移动电话普及率46部/百人;国际互联网注册用户数3.7万户。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95万元。报纸发行总量836万份。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158.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45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5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6.54亿元。
2004年,海盐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1093万元,比上年增长30.7%。年末,全县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6个(当年新增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市级16个;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个,市级民营科技企业49个;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0个。全年经县级以上科技部门鉴定科技进步奖34个,受理专利申请84件,授权专利71件。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87个,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616万元,增长38.4%。
2004年,全县有小学61所,在校学生3.19万名;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05万名。九年制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达到100%,小学、中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9%;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92.9%。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794名;年内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1655名,输送职高(单考单招)320名。
1.19万人次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证书的自学考试。年末,有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场所、文化馆各1个,乡镇文化站8个。广播电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电影剧院数7个。有体育场、馆343个(包括学校、企业)。全年举办县级和乡镇运动会251次,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牌70枚,其中金牌25枚。年末,有卫生机构
14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个,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村级卫生机构95个。医院、卫生院病床数1097张;卫生技术人员1375名,其中医生805名,护师、护士329名,村级卫生技术人员293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7%。
全面启动生态县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年内,生态镇、村建设列入2004年度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各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县政府签订生态镇、村目标任务书,列入年度考核。各镇确定1~2个村进行试点,全县有14个生态建设试点村。有1个镇、4个村列为市级生态建设试点镇、村,南北湖村通过市级生态村的考核验收。至年底,已完成生态县建设项目(规划为96项)37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2平方公里,整治河道100公里,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20%以上,“青山白化”治理率90%以上,县城绿化覆盖率26.5%。环境源治理投资8781万元。县城噪声达标区面积6.4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面积46.3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总量3022.4万吨(其中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的1091.2万吨);重点工业废水处理率100%,重点工业废水处理排放达标率99.95%。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68.19亿标立方米。农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集处理,城镇垃圾送发电厂焚烧发电。城镇工业和生活固体废物处理率100%。
2004年,海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万元,比上年增长15.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03元。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62.3平方米,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6%和41.6%。年末,全
县参加医疗保险4.2万人,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96.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万人,增长9.2%;全县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9个,安置204人;社区服务设施43处;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421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50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补贴391.6万元。
【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3月17日,海盐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专题指导组,将城乡一体化分解为12个课题,分别由县级领导牵头,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县委读书会进行交流。年内,编制完成《海盐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6个一体化专题规划。一、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在县城,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为契机,对县城城东新区、城南新区和城西片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在农村,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由县统一编制村庄布点规划,完成新一轮村庄布点规划编制方案。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城市、电力、水利、交通等6个方面29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构筑经济发展大平台,开展特产业规划和“1+3”(1指海盐经济开发区,3指3个具有特优势的镇工业园区)生产力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农产品加工区建设,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首期开发33.33公顷。四、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城乡劳动就业培训一体化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基本
框架渐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五、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贯彻落实“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统筹力度,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新成绩。完成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自查申报工作,广泛开展农村文化“851”工程建设(建成八个符合省市级“东海明珠工程”标准的镇级文化活动中心、镇村户三级文化阵地达到“五个有”标准、建成1个以上特文化镇、每个镇建成1个以上特文化村),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抓好科技创业园建设,成立县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六、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生态县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镇、村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治理水污染,污水集中处理工程进展显著。加快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67.6%。把实施“十百”工程(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龙头工程”,大力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村庄绿化,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当年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1.56亿元。
【调整和完善南北湖风景区管理体制】  2004年,海盐县委、县政府为有利于加强南北湖风景区的保护、规划、开发和建设,有利于澉浦镇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化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和黄沙坞围垦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拉大风景区建设框架,使风景区功能更为齐全、管理更加到位,经过调查研究和充分酝酿,于11月19日召开调整和完善南北湖风景区管理体制工作会议,宣布《关于调整和完善南北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通知》及《相关职能划分的意见》。根据南北湖风景区管理范围调整方
案,澉浦镇将其行政区域内的南北湖村、永乐村、南山村、澉南村、澉浦村、镇中村以及澉浦集镇,成建制委托给风景区管理。黄沙坞围垦工程结束后形成的区块划入风景区管委会管理范围,并由其负责规划建设。调整后的南北湖风景区对景区内的景点实行统一管理,将原未纳入风景区管委会直接管理的云岫庵、白云阁、西涧草堂、黄源藏书楼成建制划归风景区管委会管理。风景区管委会迁到澉浦集镇办公,澉浦镇政府迁到澉浦六里集镇办公。根据机构设置方案,设立海盐县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管全县风景名胜工作,行使原由县建设局行使的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职能。风景名胜管理局与风景区管委会合署办公。根据工作职责调整的方案,南北湖风景区除继续履行原有工作职责外,还负责委托区域内的党务、行政、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
【创建“平安海盐”】  7月19日,中共海盐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建设“平安海盐”的决定》,并成立县委建设“平安海盐”领导小组,在县委政法委设立“平安办”。年内,围绕“平安海盐”建设这个系统工程,各镇、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大平安意识,积极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建设“平安海盐”的浓厚氛围。全县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保持总体形势平稳。狠抓食品卫生监管工作,保障城乡居民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视众信访,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政法机关积极发挥维护社会治安主力军作用,有力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网络,切实提高动态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遏制发案率的上升,增强了众安全感。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8个镇、340个单位、124个村(居)、29个小区纳入平安创建活动。年底,全县平安镇达标率为100
%,平安单位达标率88.5%,平安村(居)达标率87.1%,平安学校达标率达85%,平安小区达标率89.6%,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6.8%。
【承担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任务】  12月,省农业厅选择海盐县作为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承担生猪产业的试点任务。通过示范和培训,推广“长嘉”二元母猪和母猪高产增效技术,提升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示范户饲养经济效益和收入比上年提高10%以上。通过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力争畜牧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0%以上,养猪业年新增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年内,海盐县积极做好试点工作,组建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落实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全县8个镇培育1000个生猪养殖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户农户,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
【海利电子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术企业】  5月,浙江海利电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技术企业。海利电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数字变频器等工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年产约6万台变频器,是嘉兴市唯一的生产型软件企业。产品有3个系列、60多个品种。其中HLP系列数字变频器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并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004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08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变频器生产企业。
【青莲食品公司入围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  2004年,嘉兴市青莲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第三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成为海盐县唯一的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青莲食品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猪肉供沪基地,公司主导产品是“膳博士”鲜肉,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市场。该公司有3个直属养殖场,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膳博士”鲜肉被认定为浙江省绿农产品,在2003年杭州农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2004年,公司联结带动农户3530户,使养殖户全年增收400多万元。
【东方大港实德高新技术产业园投产】  11月20日,海盐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东方大港实德高新技术产业园首个8万吨型材生产项目正式投产。大连实德集团是全国著名的民营综合性企业集团,于2002年4月选址海盐经济开发区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新区,筹建东方大港实德工业园,成为实德集团全国六大化学建材生产基地之一。实德工业园总体规划6.26平方公里,以发展新型建材工业为主,首期投资约16亿元。
【秦山核电站成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4月24日,秦山核电站的工业旅游以高分通过国家旅游局专家组的考核验收,成为浙江省首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之一,使海盐的“核电科技游”品牌增添新的魅力和含金量。秦山核电站作为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压水堆核电站,开创了中国核电事业新的里程碑。2002年,核电高科技旅游项目由海盐县旅游部门和秦山核电公司通过整合资源联合推出,打出“核电科普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两张特牌,并实行产业化经营、市场化操作、全天候开放,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核电科技游”、“白塔山海岛生态游”与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南北
湖连成滨海旅游热线。全年游客人数突破5万人次,旅游收入500多万元。
【公交服务功能更趋完善】  8月1日,海盐至嘉兴首条跨县公交K171路正式投入运营。海盐县云龙运输有限公司和嘉兴国鸿汽车有限公司双方首批投入10辆高档车型空调车,并实行公车公营,集约化管理。海盐每天发车时间早班5时50分,晚班18时,每班间隔15~20分钟。线路起始点分别为海盐汽车站和嘉兴汽车北站,途经元通、新篁、净相西、吴家浜、新丰东(海盐路口)、新丰西(麦芽厂)、07省道、城东路交叉口、东升东路、建国北路、中环北路,沿途共设24个公交停靠站点,全程票价从原来的9.5元下调到8元。至11月底,海盐县8个镇全部开通公交线路,公交车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实行定线、定班、定时、定价、定站经营,并确保乘客实现零距离换乘。
【全面实施助学教育券制度】  2004年起,海盐县全面实施困难家庭学生助学教育券制度,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问题。助学教育券每年6月进行认定,补助期为一学年,每年发放2次,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2月。对象包括县内城乡居民低保家庭(含持有“海盐县城镇特困职工优惠证”、“海盐县残疾人特困证”家庭)的在校学生、革命烈士子女及因特殊原因或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特别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在校学生。助学教育券补助标准分小学、初中、高中3大类,每类又视学生家庭困难情况分3个等级,其中补助额最

本文发布于:2023-05-08 09:0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87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设   全县   海盐县   工作   工业   农业   工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