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一体化后游览线路及讲解词

阅读: 评论:0

清宫景区线路及讲词
一、线路初步规划
线路一:西门—东后门(昭阳门骊山(全程3.5小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性参观字体景点红字体部分,全程2小时左右)
西门—曲桥—长生殿(40min—鹊桥—九曲回廊—九龙湖—长恨歌艺术馆—珍宝馆—御汤遗址(30min)—禹王殿—碑林—涤尘池—环园(20min)—东后门—(山上需20-30min)兵谏亭
线路二:东门东后门骊山(全程3.5小时,行程也可自行进行筛选)
东门—山水唐—九龙湖成恨歌艺术馆—珍宝馆柿子树、石榴树—龙桥 龙石舫九曲回廊芙蓉湖曲桥长生殿龙吟榭御汤遗址禹王殿环园东后门兵谏亭
线路三:索道上山—步行下山(昭阳门)园区部分
乘索道至老母殿—长生殿遗址—晚照亭步行至兵谏亭—兵谏亭—下山(山上部分耗时1.5-2
h,线路可根据情况进行缩减。)昭阳门进入园区按照线路一或线路二反向参观。(园区部分耗时1.5小时,也可针对团队情况进行调整)
讲词设计
华清宫整体讲解
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处的临潼区境内,坐落于唐华清宫故址上。这里有秀丽的骊山,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是一处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皇家园林建筑史的历史文化胜地。
华清宫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温泉水源旁发掘出大量的泥质夹砂红陶片,其陶质、陶、火候、纹饰,均与距此北面一公里处的“姜寨村落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完全相同。这就表明,早在六千年前,正处在母系氏族时期的姜寨先民就曾利用温泉,繁衍生息。
行宫是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住宅。这里距离都城长安很近,再加上这里秀丽的骊山和天然的温泉,自然生态保护得非常好,
可以狩猎、登山,所以历周、秦、汉、唐都建有行宫别苑,因而,这里也就蕴藏了丰富的帝王文化与皇家园林遗迹。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证明,2800年前的西周时期,周幽王在此修有“骊宫”。“一笑值千金”“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骊山之巅。周以后,历经了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离宫”、唐太宗的“汤泉宫”、唐高宗的“温泉宫”,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达到鼎盛。他在以前宫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理上的优势,依骊山山势而筑,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并修有登山的夹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把这里同长安的“大明宫”、“兴庆宫”连为一体。公元747年,新宫落成,玄宗取“长生不老”之意赐名“华清宫”,后因宫内多温泉浴池,又名“华清池”,并一直沿用至今。
唐华清宫富丽宏大的建筑,从山顶至山下,山一体、宫殿林立,楼阁相属;既合理利用了温泉和骊山脚下自然形成的扇形地带,又体现了宫内的严谨布局。宫内置百官衙署、公卿府第,新修有玄宗皇帝专用的“御汤九龙殿”、杨贵妃的“海棠汤”,另有供百官公卿沐浴的“尚食汤”、“少阳汤”、“长汤十六所”等。除此之外,还修有专供唐玄宗与杨贵妃寻欢作乐的“斗鸡殿”、“按歌台”、“大小马球场”、“舞马台”等。玄宗修建行宫时更是将骊山划入到华
清宫的整体范围内,并在山上修建大量的道观,以祈求成道成仙,长生不老。唐诗中有:“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描述,至此,华清宫达到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华清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见证地。据史载,公元751年七月七日夜晚,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骊山的长生殿前相依而立,他俩仰望星空,因羡慕牛郎织女的多情,伤感人世间的多变,便双双跪地对天盟誓,愿生生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是对此情景的描写。
“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从公元747年至公元755年,每年十月,玄宗便携贵妃姊妹及亲信大臣,从京都长安来华清宫沐浴温泉,号称“避寒”,直到第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他们还在这里度七夕,避夏暑,既处理朝政、商议国事又在此接受万国使臣的朝拜,逐渐地这里发展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第二都城”、“第二长安”之称。“千官扈从骊山北,万国来朝渭水东。”这是骊山华清宫重要地位的体现。
由于唐玄宗执政后期,沉溺于声,不理朝政,再加上阶级矛盾、社会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玄宗携贵妃逃至马
嵬驿时,将士哗变,杀死了宰相杨国忠,并逼迫玄宗赐缢杨贵妃。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华清宫从此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后晋时被赐为道观,宋、元、明、清多有修葺,但终未能达到唐华清宫的盛大规模。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09:0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956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清宫   骊山   长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