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库上的城市公园”——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概述

阅读: 评论:0

“停车库上的城市公园”——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开发综合利用概述
贺月元;周雷
【期刊名称】《建筑技艺》
【年(卷),期】2017(000)007
【总页数】5页(P46-50)
【作 者】贺月元;周雷
【作者单位】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 文
[贺月元]
现就职于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2016年就职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代表作品:北京地铁大兴线03设计标、北京地铁15号线03设计标、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
辆段及上盖开发项目、地铁10号线五路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等。
[ 周 雷]
现就职于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2006~2016年就职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代表作品:北京地铁14号线丽泽商务区站一体化车站及室内设计、丽泽商务区地下空间一体化项目方案设计、地铁6号线通运门站/北关站/北运河西站一体化方案设计等。
随着全国城乡建设的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需求与日俱增,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最佳方式。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规划总里程约8 600km。
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发展,远景规划线路总长度1 524km,到2020年开通运营27条线(含多线贯通运营线路),运营线路长度998.5km,建成46个车辆段和停车场(平均每个占地面积按23.3ha计,共计占地约1066.67ha)。若不考虑上盖开发综合利用,车辆段和停车场将成为一个个影响城市环境的工业建筑,且大面积的土地未实现合理的集约利用和二次开发的一体化利用。
由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和10号线五路停车场两个项目可以看出,2号线太平湖车辆段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故未能采用上盖开发,且处于城市中心紧邻北二环,车辆段严重割裂城市功能空间,在核心区域形成了一块“城市斑秃”;10号线五路停车场在不影响地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上盖开发,建筑与景观能很好地融于城市并使大面积土地二次利用。
从土地资源和城市景观考虑现代化城市发展,车辆段和停车场上盖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北京市目前在建车辆段和停车场约18个,基本采用上盖开发综合利用。这种模式应该成为全国各大城市在建和规划轨道交通项目的发展方向,无需界定城市等级和房价高低均可采用此模式,但需根据不同城市和土地价值选择相应的技术措施。
北安河车辆基地位于北安河组团东部,西六环西南角,北清路南侧,京密引水渠以西。场地原址为农田,地势较平坦,边缘部分为六环路绿化隔离带,用地西侧紧邻西山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车辆段项目总占地31.54ha,其中车辆段用地(包括派出所用地)为26.19ha。
车辆段上盖预留开发面积15万m2,拟建业态为住宅;咽喉区上盖预留开发面积2万m2,拟建业态为商业、办公;落地区开发面积约8万m2,拟建业态为住宅和商业、办公,紧邻车辆段北侧设置16号线北安河站。目前车辆段和车站已建成投入使用,为后期上盖开发预留
工程随车辆段同步建设完成。
3.1 土地立体集约利用,既控制建设占地,又形成规模效应
本项目紧邻西山风景区,如何减少对绿地和农田的侵占,同时又充分挖掘市政用地的价值潜力,满足区域生活和工作需求,并产生规模效应,是项目规划需解决的首要课题。
项目规划之初,就以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为目标。首先,站在开发和地铁工艺统筹的角度,优化、整合车辆段站场及工艺布置,寻物业开发和站场工艺布局的最佳逻辑关系,最大限度缩小项目占地;其次,通过合理的技术预留手段实现车辆段运用库、联检库和咽喉区的上盖二次开发。车辆段大库屋顶标高以下为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屋顶标高以上为多功能开发用地,通过土地立体钉桩、分层出让的方式实现一地两用。
本项目采用立体开发利用的模式,相当于节约了等量的土地供应,既实现了城市相关功能,增加了经济效益,又释放大量绿地和农田,扩大了社会效益。
3.2 以车站为枢纽,统筹公共服务配套,整合城市公共空间
地铁16号线北安河站位于项目落地区北侧的城市绿化带内,北安河站是16号线的终点站,规划方案将地铁站、城市绿地、车辆段落地区统筹考虑,定位于区域公共服务中心,并以站点为核心,打造地上和地下连贯的步行系统,便捷连通车辆段上盖居住区和周边社区,在系统中集成商业、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并无缝接入落地区特商业社区,形成以线带面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本项目开发部分由落地区开发(相对高程0.00)、大库上盖开发(相对高程16.60)、咽喉区上盖开发(相对高程10.00)3个区域组成,根据各区域不同的功能特点分别设置特商业社区、城市生态公园、社区立体花园等公共活动空间,并采用缓坡、台地等手法将不同高程自然连接,形成空间丰富、绿生态的市民公共活动带,为区域居民提供舒适的“慢生活”享受。
3.3 立体复合功能,提供可持续的、多元化的灵活发展空间
本项目根据地块内不同区域的流线、景观、地形和高程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分析,设置丰富的物业形态组合,共享交通、创客办公、特商街、人文工坊、养生休闲、生态居住等业态组团通过立体步行动线有机贯通、立体复合、多元共生,充分发掘地块所在区域的商
业、人文和旅游价值。
本项目除了打造多元的复合功能外,更加注重各功能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由于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自身的特点,下层交通功能和上部开发通常是分期实施的,在轨道运营前必须先期实施必要的上盖开发预留,若考虑不周,很可能造成后续上盖开发的灵活性大打折扣。本项目通过对后续开发物业可能性的充分研究,将产品模块化处理整合,在可变性和经济性中寻平衡点,提出最具包络性的、成本可控的结构及构造预留方案,为上盖物业开发提供灵活的发展空间。
3.4 缝合盖上、盖下空间,打造绿交通体系
由于车辆段自身工艺需要,本项目自然分成落地区、咽喉区上盖和大库区上盖三个高程区域,规划方案采用缓坡、退台、连桥等手法将三个高程区域顺畅连通,结合绿化景观在地铁站和各个高程区域间设置多条步行、自行车廊道和环道,使慢行系统充分融合于社区中。此外,统筹规划项目用地周边3km范围内的城市慢行系统,将社区步道接入区域慢行系统,丰富了区域居民“慢生活”的体验。
本项目通过对社区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有效交通组织和引导,在社区范围内实现人车分离,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3.5 适度开发,创造与自然共生的城市生态公园

本文发布于:2023-05-11 11:3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3959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开发   车辆段   上盖   城市   项目   区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