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的“卢浮宫梦想”

阅读: 评论:0

文/郑志刚
中国美术馆的“卢浮宫梦想”
“浙派五老”爬梳
据中国美术家协会网、凤凰网、浙江在
线等多家网媒报道,2013年5月23日17时,中
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宋忠元病逝于杭州,享
年82岁。
宋忠元与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
顾生岳,并称浙派人物画“开山五老”。
“浙派”人物画是建国后中国画领域一个不
容忽视的重要存在。如果没有“浙派”人物
画,当代中国画史就要被改写。这个概念肇
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直接动因是“文艺
要为工农兵大众服务”,创作理念是“洋为
中用,引西润中”,实施手法是“将西画之
造型方略与传统国画之笔墨意味,熬为一锅
粥”。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浙派”人物画
虽为浙江产物,却万不可以“浙江”人物画
轻率代之。相较而论,前者紧凑而华彩,后
者却松弛而庸常。客观地说,“浙派”人物
画是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枝头结出
的一枚红果。
有意思的是,西北大漠中的敦煌壁画,
曾为诞生于江南灵秀之地的“浙派”人物
画,提供过丰厚滋养。据宋忠元生前谈及,
关于“浙派”人物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
1954年,他与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一
起,随邓白、史岩等先生到莫高窟临摹古
壁画,回杭州后颇有心得,萌生了“广泛汲
纳传统绘画养分,深入表现现实生活”的想
法。当时所谓的表现生活,说白了就是倾情
讴歌工农兵,创作心态很纯粹,反映到画面
上,自有一种单纯明丽之美。
“浙派”人物画之所以蜚声画坛,与其
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整套成熟的创作技法有
关。所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没
有可操作性极强的具体技法作支撑,欲成佳
制尚且不能,遑论立门开派。“浙派”人物
画既重泰西“结构素描”,又着意强调“在
光影、凹凸中彰显中国书法线条”,努力将
白描、速写和默写结合起来,同时不放松山
水、花鸟画甚至古诗文的日常训练与积养。
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的浙江美院中国人物画
专业,如是“程式化”教学,坚定得不容分
说。以方增先为例,在其《粒粒皆辛苦》
(1955)《说红书》(1964)《艳阳天》
(1975)《母亲》(1989年作,获第七届全
国美展银奖)《家乡板凳龙》(2002)等画
作及《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
《人物画的造型问题》等专著中,“浙派”
日本签证最新政策印痕俯拾可见。对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重
视,体现在诸如“敦煌千佛洞元代壁画中,
常常在一个画里同时运用三种以上的线条。
用铁线来描头面、手、脚等,表现肌肉具有
弹性的质感。用兰叶描来画衣裙、飘带等,
表现绸布质料轻薄的质感。还用游丝描来表
现发须”(《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等论述
之中。
在学习民间绘画遗存方面,宋忠元堪称
浙江杭州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封城了痴者。他最初学油画,后转攻国画,专意于
工笔人物画,对敦煌莫高窟、山西永乐宫等
佛道题材的壁画,巨量临摹,斩获甚夥。他
创作的《岳飞像》《藏女》《文成公主入藏
图》,尤其是为杭州岳王庙绘制的大型壁画
《郾城大捷》,皆吸收了永乐宫元代壁画的
重彩装饰风格。宋氏诸画中,我个人最喜欢
作于1970年代、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的《一
路茶香春意浓》。这件横幅镜心,饱溢着某
种极致的明澈与浓丽,将特定年代中国人不
可思议的“童真”状态,进行了定格描绘,
技法上或受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及仇
英、陈洪绶等明人卷轴画之沾溉。
“浙派五老”中,宋忠元简凝而又匀净
的工笔人物画风,实际上是他耿直、谨细、
淡泊、谦恳性格的倒影。说白了,这是个不
折不扣的老实人。老实人在现实利益方面往
往要吃点亏,宋氏即一门心思埋首耕耘,对
炒作包装之道不甚措意者;以代表作《两个
羊羔》(甘南藏区题材,画于1954年)一
举成名、被潘天寿誉为“最有才气的青年学
生”的周昌谷,主事写意人物,兼擅花鸟,
著有《意笔人物画技法探索》,惟天不假
年,撄疾亡于1986年;李震坚意笔人物、
山水、花鸟、书法、素描靡不能为,造型准
确,笔墨苍润,逝于1992年,享七秩寿;
2012年9月,85岁的顾生岳(有过“卖画伤害
艺术”言论)遽归道山,其工笔人物朴简高
古,人物速写洗练传神,主要作品有《少女
与大佛》《弘一法师》等。
“五老”去其四,独余方增先,亦老耄
矣。2013年初,方增先与孙其峰、杨之光、
李焕民、侯一民、詹建俊同获第二届“中国
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兹奖乃中宣部批准
设立,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
中国美协承办的国家级美术最高奖。在大陆
文艺界,光鲜奖项与实际水准每不相厮称,
但方增先算是例外,鄙见绝非虚美。他强力
学习过任伯年,复请益于吴昌硕高足王个
,有极扎实的素描底子、极清醒而强烈的北京欢乐谷游玩顺序攻略
中国笔墨意识,书法造诣也上乘,此外竟然
还将实践之甘苦,经缜密之思考,落实为系
列理论著述。征诸其画作,尊古破古、尚法
变法,或蕴藉婉委,或郁苍浑凝,功力、性
灵、修养、情操、个性,莫不奔趋腕底。
将方增先视为“浙派”人物画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或许是恰当的。事实上,方氏
身上的艺术成分很复杂,单就水墨人物画创
作而言,他横跨“浙派”(直接启迪了吴山
明、刘国辉等)与“海派”,又影响了“京
派”(属于“蒋兆和体系”的周思聪、卢沉
等人即曾借鉴方增先)。时序无情,人生圆
缺,作为“浙派五老”之硕果仅存者,我们
对方先生最想说的四个字是: 多活几年。
中国美术馆的“卢浮宫梦想”
据人民网、文化部网、中国美术馆网、
新华网、中国文艺网等诸家网媒报道,2013
年5月20日,“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
馆50周年藏品大展”在北京开幕。作为中国
美术馆纪念建馆50周年的重大活动之一,本
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
连环画、年画、漫画、宣传画、水彩画、装
置、综合绘画等门类的作品666件,涵盖众多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43
苏州旅游免费景点THE WORLD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2013年7月号  总第158期
44
“镇馆之宝”。
我很想实地看一下这个展览,对任伯年的《赵德昌夫妇像》及《麻姑献寿图》、吴昌硕的《三千年结实之桃》、任熊的《柳荫舟女》、陈树人的《岭南春》、陈师曾的《北京风俗组画》、齐白石的《虾》、黄宾虹的《练滨草堂》、虚谷的《梅花》、常玉的《马》、蒋兆和的《流民图》、司徒乔的《船》及《放下你的鞭子》、古元的《乡政府办公室》、李斛的《侦查》、王悦之的《弃民图》、叶浅予的《三四十年代》及《中华民族大团结》、潘玉良的《窗前女人体》、傅抱石的《观瀑图》及《待细把江山图画》、陈少梅的《秋江雨渡》、潘天寿的《松鹰》、石鲁的《东方欲晓》、钱松喦的《红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王式廓的《血衣》、吴作人的《藏女负水》、赵望云的《牧羊图》、罗中立的《父亲》、吴冠中的《太湖鹅》、谢瑞阶的《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测工程》、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等实施“零距离艳遇”(啰嗦半日,数非戋戋。貌似獭祭,实呈钦迟)。可惜一则俗务纷冗、暇晷难遇,另外又对中国美术馆近些年来“见官见钱,馆门洞开”的做派小有看法,便只好选择遥致注目礼了。在这个嘈杂而又虚荣的年代,权势与金钱的渗透,往往使某些貌似纯雅的高地“品牌”半推半就地失节。自1963年建馆至今,中国美术馆走过了整整50年。如果模仿行政口吻,则在不肖看来,把家藏宝贝拿出来晒一晒,并且也许无意也许专意地挑定吉祥的“666件”,从而实现沉甸甸地总结过去、美滋滋地展望未来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好的。因为毕竟,整个中国美术馆的藏品有10万余件,要想都展出来,恐怕移师卢浮宫也难办到。
中国美术馆与卢浮宫,要说还真有点瓜葛。据称,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刘开渠,曾多次表示“自己的梦想就是中国美术馆能够建设成为卢浮宫”。即便现在看来,这句话或许依然难免招致世界性的冷笑。我个人绝
不怀疑刘开渠馆长表达梦想的昂扬动机与浪漫情怀,但现实不容夸张。事实上,“中国式夸张”的危害性,我们早已深刻领略过。未稔刘馆长在讲这句颇有夸张彩的话时,是否经过冷静思考,或者根本就是某种“工作性语言”而已。
塞纳河畔的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向公众开放于1793年,建筑物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藏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40多万件,分置于六大展馆:东方艺术馆(建于1881年,展品主要来自西亚、北非地区)、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馆(约开馆于1800年,主要是法国王室的藏品与意大利古代艺术品,雕塑作品占主导地位)、古埃及艺术馆(建于1826年,展品来自尼罗河西岸、古埃及神庙)、珍宝馆(主要是王室奇珍)、绘画馆(三分之二藏品出自法国画家之手,其余为外国画家所作)、雕塑馆(建于1817年,宗教题材作品居多)。
而中国美术馆,作为1950年代北京的十大建筑规划项目之一,于1961年竣工。1963年2月,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雕塑家刘开渠,受命兼任馆长。同年6月,用他桀骜不驯的毛笔字,在5张便笺上题写了馆名,中国美术馆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美术馆藏品逾10万件,共
举办展览4000多个,被誉扬为“国家美术的最高殿堂”。另有官方资料披露:美术馆新馆,选址于北京市北四环外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文化综合区内,毗邻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馆(水立方),用地面积为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86万平方米。
尽管中国美术馆自称“已进入世界级大美术馆序列”,将来的新馆在硬件方面或可睥睨伦,但若论藏品的世界性、文化内涵的厚重与深邃,与卢浮宫谅难比肩。卢浮宫的魅力,不单体现在“三宝”(希腊雕塑《米洛岛的维纳斯》、石雕《萨莫雷斯的胜利女神》、油画《蒙娜丽莎》),或者《拿破仑一世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礼》、《梅杜莎之筏》、《被缚的奴隶》(米开朗基罗
雕塑)以及《加纳的婚礼》等杰作上,还凝集于缄庋的3万余件中国文物上。这些多为采取盗掠手段得来的文物,包括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唐宋绘画等。可以说,不择手段地搜罗、融汇八方地吞吐,玉成了今日卢浮宫。
1928年,24岁的刘开渠乘船初到巴黎的第二天,便急不可耐地扑入卢浮宫的怀抱,饱啜艺术乳汁。故而,刘馆长之有悠长而浓郁的“卢浮宫情结”,便是可以理解的了。令人稍觉讶异的是,在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的岗位上呆了30年,刘氏竟无视判若鸿沟般的现实差距,依然痴守“卢浮宫梦想”。这里强调一点,我个人对“媚洋”并无兴趣,却也不屑耽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激情。中国美术馆实现跨越式发展,固然值得无既欢忭,但不可滋生“赶英超美”心态,拿卢浮宫不当回事。
万峰林风景区图片网评语摘:
宋老仙逝,一路好走!
—雅昌艺术网论坛网友 天安门12121今天,硬着头皮用上班时间去中国美术馆看“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再不去就要闭幕了。非常精彩!很多作品都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唤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都是原作,大多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细致地观赏这些精品,更清晰地看到笔触,令人不断地慨叹。
—美术家论坛网友 老邮差的邮局
作者系河南省书画院专业美术评论家
约稿、责编:秦金根
昆明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哪个好玩
本栏目与中国书法网、雅昌艺术网倾情合作,欢迎登陆论坛和,
阅读并留言。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3:21: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236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物画   中国   藏品   绘画   北京   作品   书法   馆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