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广西历史悠久,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桂林甑皮岩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甑皮岩遗址是距今12000至7000年新石器时代典型的洞穴遗址,于1965年被发现,它不仅是现代华南人乃至东南亚人古老祖先的居住地之一,也是古人类陶器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先秦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分属西瓯、骆越。广西境内最早的古国,见诸文献记载的是苍梧古国。苍梧古国与中原的尧舜同时存在,苍梧古国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湘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广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广西的西北部和东部地区。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与西瓯、骆越方国同时存在的句町国,也是壮族先民建立的方国实体;句町国位于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岭南地区历史上在中原史籍记载中着墨极少,一直被后人以“化外之地,瘴疠之乡”一类词汇描述;不少人认为岭南文明的开始,是在被秦始皇五十万大军征服之后,当地土著“百越人”(岭南先民)才从蒙昧的原始氏族部落阶段一跃跨入封建社会。考古学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出土的大量文物实证表明,岭南地区存在过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郡、象郡与南海郡”3个郡。广西分属桂林郡、象郡,这是广西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汉初,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苍梧广信(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成为交趾部9郡的行政中心。汉朝将南越地区划分为9个郡。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的交趾部。西汉时,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分。东汉时期的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

三国两晋时期,广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不断更替的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三国时期,217年(建安二十二年),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今属广州。宋、齐、梁、陈时,广西属湘州和广州。

隋属扬州部。隋末,广西为萧铣所据。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隶属于岭南道。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

唐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最早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唐朝时期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桂布”名闻遐迩;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兴起;修筑了沟通桂江和柳江的著名水利工程相似梗。

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长期争夺广西,宋代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广西之名始于此。

宋代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镇)、永平寨(在今宁明县)及钦州3大博易场成为西南民族集市或与交趾等地贸易的国际市镇;有金属锡、铅的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纺织品尤其是丝麻织品质量上乘,左右江出产的织布彩丰富。元朝统治广西基本上着重于军事控制,在各主要隘口附近派驻屯兵,实行军事性质的屯田;元朝时广西属湖广行中书省。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府(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全国划分为13个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六月(1369)将原属广西所辖的廉州、钦州划拨广东统辖。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广西布政使司内划分为11个府和3个直隶州统辖各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先治乔利,今马山境,后迁治武缘,今武鸣境)、思明府(治思明土州,今宁明)、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今德保);3个直隶州是:归顺州(治今靖西)、田州(治今田东)、泗城州(治今凌云)。此外,全州原属湖南地,洪武二十七年(1394),全州(今全州、灌阳、资源)自湖广永州府改属广西后,今广西地域大体形成。明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到嘉靖四十五年,两广总督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

清朝时期,推行省、道、府(直隶厅)或州(直隶州)、县四级。复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

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别统辖各州市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县,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治武缘,今武鸣)、泗城府(治凌云)、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天宝,今德保);2个直隶厅是:上思直隶厅(治今上思)、百直隶厅(治今百);2个直隶州是:鬰林直隶州(治今玉林)、归顺直隶州(治今靖西)。此外廉州府(治今合浦)、钦州直隶州(治今钦州),均属广东省。荔波县原属广西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划归贵州省统辖。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期间,广西沿袭清朝称省,地域与清朝大致相同。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省会均在桂林,1912—1936年曾一度迁到南宁。民国元年,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全省划分为10府: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庆远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恩府,分别统辖各县。民国二年(1913)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民国六年(1917),全省划分为6道:桂林道(治今桂林)、柳江道(治柳州)、南宁道(治今南宁)、苍梧道(治今梧州)、镇南道(治今龙州)、田南道(治今百),分别统辖各县。始自明清地对土官管辖区的改土归流措施,民国十八年(1929)全部完成,全部土州、土县改设新县。民国十五年(1926),根据军政合一的原则,废除道制,把全省划分为若干区。民国十九年(1930),全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1927年12月16日,黄绍闳率桂系在梧州誓师讨粤,两广战争爆发,酿成广州事变。粤系要员在广州发难,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发动广州起义。桂系发动两广战争后,分兵两路进攻广州,先后占领肇庆、三水、河口等地。粤军第四军全力攻占东江,回师广州阻击桂军,桂军改变计划,转攻东江。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抗日战争时期,广西人民积极打击敌人。在此期间,广西为新、旧桂系军阀统治达28年之久。

民国三十八年(1949),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省划分为1市(桂林)、15区(1―15区)、99县。钦州、合浦、灵山、防城仍属广东省统辖。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1936)迁于南宁。广西在民国新桂系统治时期是全国模范省,为中国桂系军阀的根据地。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广西,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

1951年至1955年,钦州、廉州(即今钦州、防城港、北海)从广东划入广西。

1952年12月10日,在邕宁、宜山、百3个专区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区;

1955年至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东。1956年3月,改桂西僮族自治区为桂西僮族自治州。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倡议。12月,鉴于正在筹建广西僮族自治区,国务院会议作出了撤销桂西僮族自治州的决定。

1957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定,并在同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相应的决议。

1958年3月5日,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省一级的“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西。同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广西、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2021年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我区撤销横县,设立县级横州市,由自治区直辖,南宁市代管。横州市以原横县的行政区域为横州市的行政区域。横州市人民政府驻横州镇江滨西路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广西地处祖国,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类。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7%;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占10.3%;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占26.9%;水面仅占3.4%。盆地中部被两列弧形山脉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内弧形成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两类,河流冲积平原中较大的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积最大的浔江平原达到630平方千米。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和桂东北,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发育类型之多世界少见。

广西境内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山脉多呈弧形。山脉盘绕在盆地边缘或交错在盆地内,形成盆地边缘山脉和内部山脉。盆地边缘山脉从方位上分:桂北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桂东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山和萌渚岭;桂东南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桂西为岩溶山地;桂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有金钟山、岑王老山等。内部山脉有两列,分别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大瑶山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大明山,两列大山在会仙镇交会。盆地边缘山脉中的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是华南第一高峰。

气候特征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大风、雷暴、冰雹、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各地年平均气温17.5~23.5℃。桂林市大部及隆林、靖西、德保、乐业、凤山、南丹、罗城、三江、融安、金秀等地气温在20.0℃以下,最低的金秀为17.5℃,最高的涠洲岛为23.5℃。春季全自治区平均气温22.2℃,比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51年以来第二高。各地年平均降水量841.2~3387.5毫米。百、河池以及崇左大部,三江、柳城、忻城、隆安、武鸣等地降水在1500毫米以下,其余地区在1500毫米以上,最少的田林仅为841.2毫米,最多的防城港市为3387.5毫米。全自治区平均年降水量1694.8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多1成,春季、秋季降水量分别偏多2成和近4成,冬季偏少2成,夏季正常。各地年日照时数1213.0~2135.2小时。桂北大部、百市南部山区及龙州、东兴和浦北在1500小时以下,其余地区在1500小时以上,最少的那坡仅为1213小时,最多的合浦为2135.2小时。全自治区平均年日照时数1540.4小时,与常年相比偏多21.3小时,冬季偏少96.9小时,秋季偏少33.5小时,春季和夏季分别偏多34.1和26.8小时。

全年全区平均气温为21.2℃,比上年升高0.1℃,共有4个热带气旋直接影响广西。

水文

广西境内河流大多随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中部以及两侧支流的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3.4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144米。河流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出梧州经广东入南海,在境内流长1239千米。长江水系分布在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5%,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干流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秦代在湘江(今兴安县境内)筑建的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和北仑河,均注入北部湾。自云南入广西再出越南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仅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6%。此外,广西还有喀斯特地下河433条,其中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

广西境内大陆海岸东起与广东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595千米。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样,其中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沿海有岛屿651个,总面积66.9平方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最大的涠洲岛面积24.7平方千米。0~20米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软质沙滩约占滩涂面积的90%。北部湾近海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多在20~50米之间。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年末全区共有大型水库60座。全年全区平均降雨量1653毫米。水资源总量2169亿立方米。用水总量260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3%。其中,生活用水减少14.5%,工业用水减少29.5%,农业用水减少1.6%,生态补水增长0.6%。人均用水量51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

全年全区设区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7.3%,县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0.6%。近岸海域22个海水水质监测点水质优良率95.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4.5%。

矿产资源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铝、锡等有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金属产区之一。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矿种),占全国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45.8%;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在45种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矿藏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5种。

水力资源

广西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2014年全自治区地表水资源量1978.0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02.97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常年径流量约1978.1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2133万千瓦。境内河流分属珠江水系、长江水系、桂南独流入海水系、百都河水系等四大水系,其中以珠江水系为主。珠江水系在广西的流域面积20.24万平方千米,占广西总面积的85.2%,其干流西江在广西境内总长1239千米,其中红水河段658千米,滩多水急,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水电资源的富矿。

生物资源

广西发现陆栖脊椎野生动物1149种(含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种149种,约占全国的45%;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占27%。发现野生植物288科1717属8562种,数量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3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7种,珍贵植物主要有金花茶、银杉、桫椤、擎天树等。

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曲折,河谷多且面积广阔,天然港湾众多,沿海可开发的大小港口21个,滩涂面积约10万公顷,其中有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总面积5654平方千米。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生长有已知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190多种、浮游植物近140种、浮游动物130种,举世闻名的合浦珍珠也产于这一带海域。

土地资源

2021年10月9日,广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发布公报。截止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广西现有耕地330.76万公顷(4961.46万亩);园地167.03万公顷(2505.37万亩);林地1609.53万公顷(24142.87万亩);草地27.62万公顷(414.30万亩);湿地12.72万公顷(190.74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7.99万公顷(1469.9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5.23万公顷(528.50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4.9万公顷(1123.53万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14个地级市。自治区政府驻地南宁市民生路2号。

名称统计用区划代码车牌代码电话区号邮政区码
南宁市450100000000桂A0771530000
柳州市450200000000桂B0772545000
桂林市450300000000桂C0773541000
梧州市450400000000桂D0774543000
北海市450500000000桂E0779536000
防城港市450600000000桂P0770535700
钦州市450700000000桂N0777535000
贵港市450800000000桂R0775537100
玉林市450900000000桂K0775537000
百市451000000000桂L0776533000
贺州市451100000000桂J0774542800
河池市451200000000桂M0778547000
来宾市451300000000桂G0772546100
崇左市451400000000桂F0771532200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21年5月13日,全区户籍总人口50126804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02662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100175人,增长8.91%,年平均增长率为0.86%。共有家庭户16215014户,集体户650319户,家庭户人口为46498718人,集体户人口为362808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7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4人减少0.47人。

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416558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497535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240352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96301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5977人上升为10806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033人上升为1296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8764人下降为3638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1680人下降为27855人。

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7170956人,占54.2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955848人,占45.8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8752281人,乡村人口减少4652106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4.18个百分点。

全自治区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13238781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716255人,流动人口为9522526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1359384人,省内流动人口为8163142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6946970人,增长1.10倍;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2992847人,增长4.14倍;流动人口增加3954123人, 增长71.01%。

户籍政策

为进一步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推动我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广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印发,并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取消参保、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等落户限制。”《规定》让跨地区人口完全自由流动成为现实。

“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已经确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因户籍改变受到影响,可以继续享有农村‘三权’合法权益。”广西

民族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其中广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0%;是全国仫佬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约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90%;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我国毛南族最大的聚居区,有7万多人;广西是中国京族唯一的居住地,境内其他44个少数民族均有居住。广西

政治

现任领导

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领导一览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其他常委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
秘书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副主席
秘书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组书记、主席
副主席
秘书长
参考资料

友好城市

日本熊本县、美国蒙大拿州、意大利西西里大区、俄罗斯沃罗涅日州、泰国素叻他尼府等。

经济

综述

广西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2156.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5.82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7108.49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2.38亿元,增长4.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0%、32.1%和5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9%、19.9%和58.2%。

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6.52万人,比上年少增4.8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7%。全区农民工总量1258.1万人,比上年下降2.3%。其中,外出农民工853.7万人,下降4.5%;本地农民工404.4万人,增长2.9%。

广西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5.5%。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区63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全年贫困地区(33个原国家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0.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全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7%,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16.1%,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年末全区政府法定债务余额控制在自治区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广西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2%,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2.5%,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35.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23.2%。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0.4%。全年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增长1.9倍,光电子器件增长1.5倍,锂离子电池增长13.4%,电子元件增长10.9%。全区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109.40亿元,比上年增长47.0%。全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89.3万户,比上年增长47.8%。年末全区实有市场主体376.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9.8%。

区域发展活力逐步增强。分区域看,全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81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8%;西江经济带生产总值10962.17亿元,增长3.8%;左右江革命老区生产总值3259.96亿元,增长5.7%。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强首府战略等区域重大战略加快实施,北钦防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2018年,广西实现生产总值(GDP)20352.5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8%、39.7%和4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1%、25.4%和61.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489元,比上年增长5.8%。 

2018年,广西财政收入2790.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1.4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122.0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10.89亿元,民生重点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0.5%。全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1.3%,营业利润增长6.0%。 

2018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8%,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26.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49.0%。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1%,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8.2%。 

2018年,广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5元。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8017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3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35元。全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375元。 

2018年,广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35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5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17元。恩格尔系数为30.4%,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0.7%,农村为30.1%。

2020年1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广西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2019年全区生产总值(GDP)21237.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

2020年4月25日,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网站消息,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一季度我区生产总值为4670.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1.0亿元,同比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33.49亿元,同比下降10.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76.36亿元,同比下降0.1%。

2020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融水、那坡、罗城等8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西至此实现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广西境内的壮族人口也整体脱贫。

2021年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公布数据,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22156.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

2021年7月19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上半年31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536元。

2021年上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GDP总量11787.04亿元, GDP增速12%。

2022年1月,国家统计局更新公布了31省份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广西以26727元排名第25位。

2021年1-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为24740.86亿元。

2022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2294亿元。

第一产业

广西全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2806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9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874.83千公顷,减少15.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62.2千公顷,增加8.56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35.92千公顷,增加50.76千公顷。木薯种植面积173.77千公顷,减少4.28千公顷。果园面积1352.57千公顷,增加20.76千公顷。桑园面积198.81千公顷,增加1.92千公顷。

全年全区粮食总产量1370万吨,比上年增加38万吨,增长2.9%。其中,春收粮食产量26.0万吨,增长30.0%;早稻产量476.8万吨,增长5.3%;秋粮产量867.3万吨,增长0.9%。全年谷物产量1290.9万吨,增长2.5%。其中,稻谷产量1013.8万吨,增长2.2%;玉米产量273.3万吨,增长4.6%。

广西全年全区油料产量73.88万吨,比上年增长3.2%。甘蔗产量7412.47万吨,下降1.0%。蔬菜产量(含食用菌)3830.77万吨,增长5.4%。园林水果产量2461.11万吨,增长15.0%。

全年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371.3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猪肉产量174.1万吨,下降9.4%;牛肉产量13.6万吨,增长9.7%;羊肉产量3.6万吨,增长5.3%;禽肉产量179.9万吨,增长10.5%。禽蛋产量26.7万吨,增长6.4%;牛奶产量11.2万吨,增长28.4%。全年生猪出栏2281.2万头,比上年下降9.0%。年末生猪存栏1828.3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4.3%。全年蚕茧产量37.4万吨,比上年下降0.6%。

全年全区水产品产量343.96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99.07万吨,增长0.7%。

全年全区木材产量360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9%。天然松脂72.41万吨,增长0.4%。油茶籽29.94万吨,增长14.5%。

2018年,广西粮食种植面积2802.1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886.4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43.3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39.67千公顷;木薯种植面积182.26千公顷;果园面积1263.63千公顷;桑园面积189.45千公顷。 

2018年,广西粮食产量1372.8万吨,其中,春收粮食产量21.3万吨;早稻产量470.5万吨;秋粮产量881.0万吨。全年谷物产量1296万吨。其中,稻谷产量1016万吨;玉米产量273万吨。油料产量66.66万吨;甘蔗产量7292.76万吨;蔬菜产量(含食用菌)3432.16万吨;园林水果产量1790.55万吨。 

广西农业

2018年,广西猪牛羊禽肉总产量418.4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63.9万吨;牛肉产量12.3万吨;羊肉产量3.4万吨;禽肉产量138.8万吨。禽蛋产量22.3万吨;牛奶产量8.9万吨。全年生猪出栏3465.8万头;年末生猪存栏2298.3万头。全年蚕茧产量36.89万吨。

2018年,广西水产品产量329.81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92.22万吨,2018年,广西木材采伐量3100万立方米。天然松脂70.4万吨。油茶籽23.32万吨。

第二产业

广西全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522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2%;股份制企业增长3.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5.8%;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0.6%。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6.4%,制造业增长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5.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6%,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4.8%,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1.9%,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5.7%,汽车制造业下降13.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7.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

广西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8.7%;股份制企业增长19.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8%;非公有制企业增长17.1%。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8.6%,制造业增长1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97%,比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03.3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853.2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267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2018年,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8%,股份制企业增长5.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1.9%。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14.0%,制造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3%。 

2018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9.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7%,汽车制造业下降6.8%,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6%,黑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9%。 

广西工业

2018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0.1亿元,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07.6亿元;股份制企业773.5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68.6亿元。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49.9亿;制造业965.2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5.1亿元。 

2018年,广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71.72亿元。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053.09亿元。

第三产业

全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3.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08.81亿元,下降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38.8亿元,下降12.9%;金融业增加值1598.0亿元,增长6.8%;房地产业增加值1923.65亿元,增长2.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4777.80亿元,增长7.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5%,营业利润增长46.1%。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1.01亿元,比上年下降4.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786.70亿元,下降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44.31亿元,下降3.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718.33亿元,下降4.2%;餐饮收入额1112.68亿元,下降6.4%。

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20.1%,化妆品类下降18.7%,金银珠宝类下降28.8%,日用品类下降2.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3.4%,中西药品类增长1.3%,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0.9%,家具类增长1.8%,通讯器材类下降10.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3.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6.1%,汽车类下降4.8%。

全年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14.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1%。

全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3845.62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住宅投资2983.51亿元,增长2.0%;办公楼投资71.39亿元,下降32.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87.59亿元,下降10.7%。商品房销售面积6729.02万平方米,增长0.3%,其中住宅 6007.45万平方米,下降1.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281.21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 12.2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668.82万平方米,减少33.63万平方米。

2018年,广西房地产开发投资3004.1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2217.50亿元;办公楼投资98.07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20.52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6212.9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589.89万平方米。  

2018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1.59亿元。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40.82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50.77亿元。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7470.28亿元;餐饮收入额821.31亿元。 

2018年,广西货物进出口总额4106.71亿元。其中,出口2176.14亿元;进口1930.57亿元。贸易顺差(进口小于出口)245.57亿元。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2061.49亿元。其中,出口1259.80亿元;进口801.69亿元。 

2018年,广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6.77亿元。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0.29亿件,包裹业务48.2万件,快递业务量4.81亿件,快递业务收入61.50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051.51亿元。电信业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773万户,年末达到12582万户。年末全区电话用户总数5306.1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045.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102.4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30.6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1142.3万户;移动宽带用户4108.6万户。互联网用户5465.9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通达的行政村比重达到100%。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2.88亿G。 

2018年,广西入境过夜游客562.33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消费27.78亿美元。接待国内旅客6.78亿人次,国内旅游消费7436.08亿元。旅游总消费7619.90亿元。 

2018年,广西金融业增加值1403.19亿元。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789.7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620.0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688.3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43.38亿元,增加3355.04亿元。 

2018年,广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29.03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9.11亿元;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92.6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17.30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3.86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98.19亿元;寿险业务给付72.6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赔款及给付53.00亿元。

文化

地名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属于百越之地的部分,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

正史《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

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广西的名称则来源于两个,一为咸通三年(862),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并以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另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单位—“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二为得名于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这就是“广西”名称的由来。于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除了简称“桂”外,历史上还有“粤西”、“西粤”、“粤右”、“岭右”、“广右”、“桂海”、“八桂”等别称。

饮食

广西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据旅行家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其中以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南宁老友粉、钦州猪脚粉、桂林两江松花糖、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民俗

宾阳炮龙节,主要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炮龙展示、百家宴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自1985年起先后举办了18届,2003年后更名为“歌圩”,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的活动项目。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壮民族歌圩体育运动会、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商贸活动等。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内容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及工艺品展销、民族文艺晚会、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

龙胜红瑶晒衣节,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以崇尚红为美,妇女所穿衣服多为红而得名)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千人送新娘表演等活动。

瑶族盘王节,主要活动有瑶族歌舞专题晚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三省十三县节目展演、瑶族服饰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奇石、盆景展和书画、摄影展等。

语言

世居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语言,分别是壮语、京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使用水语、仡佬语的人口呈下降趋势,已属濒危语言。而汉语方言也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官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等六种。

吉祥物

2018年4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徽标和吉祥物,总体设计以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为理念,徽标名为“锦绣辉煌,扬帆启航”,吉祥物名为“欢欢”和“喜喜”。

戏曲

汉族:桂剧、桂南采茶戏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一带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桂南采茶戏是主要流传在广西玉林、钦州、贺州、贵港等地的汉族地方戏,有近500年历史。

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壮剧、壮欢、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师公戏。

据统计,广西18个民族小剧种已濒危14个、消亡2个。桂南采茶戏、壮族师公戏等历史积累深厚,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精神信仰息息相关的民族剧种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但大部分民族剧种,则在缺乏关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日渐式微,甚至消失。

名优特产

柳城云片糕、牛腊巴、三江油茶、玉林牛巴、罗汉果、容县沙田柚、荔枝、香蕉、广西柑橙、沙糖桔、阳朔金桔,融安金桔、木菠萝、菠萝、博白桂圆、田东芒果、七香(香猪、香茶油、香米、香芒、香鸭、香蕉、柠檬鸭)、山楂、桂花糕、山葡萄、恭城月柿、黄皮果、灌阳红枣、扁桃、猕猴桃、白果、八角、茴油、香菇、黑木耳、广西名茶(如三江早春茶、苍梧六堡茶等)、甜茶、甘蔗和梅花牌白糖、玉林优质谷、薏米、东兰墨米、环江香梗和靖西香糯、木薯、零粉、荔浦芋、桃榔粉、桂林马蹄、桂林两江松花糖、富川脐橙、玉林大蒜、南丹羊角皱椒、横县大头菜、西林烤姜、蜂蜜、信都红瓜子、苗山冬笋、田林八渡笋、豆豉与黄皮酱、青刀豆罐头、桂林豆腐乳、桂林三花酒、广西名酒、广西动物药酒、蛤蚧、灵香草、金银花、桂皮、五倍子、灵芝菌、黄精、安息香、白木香、砂仁、田七、茯苓、梧州桑寄生茶、梧州龟苓膏、红豆与相思豆、正骨水、云香精、桂林桂花、桂油、广西丁香、蓖麻、山苍子、恭城篙竹、金茶花、肥牛树、剑麻、苎麻、油桐、柠檬桉、香樟、棕榈、木棉花、银杉与蚬木、油茶、黄麻、松香、大蚝、大虾、青蟹、石斑鱼、北部湾的海珍品、海牛、全州禾花鱼、平果没六鱼、巴马油鱼、梧州嘉鱼、富川桂花鱼、娃娃鱼、合浦珍珠、西林三珍、广马、中堡黄牛和富川水牛、巴马香猪、陆川猪、三黄鸡、霞烟鸡、广西名猴、果子狸、穿山甲、大瑶山鳄蜥、壮锦、毛南族花竹帽、钦州坭兴陶器、合浦沙煲、陆川铁锅、陆川乌石酱油与乌石小刀、龙州砧极和菜刀、桂林羽绒及其其制品、环江凉席、桂林辣椒酱。

交通

综述

广西临海,且与越南相接,境内海航、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2018年,广西全区公路总里程12.54万千米,比上年末新增0.22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563千米,比上年末新增304千米。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5202千米,比上年末增加11千米;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771千米。

2017年,广西货物运输总量19.07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4983.78亿吨千米。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9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1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95.66万标准箱。

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13.16万公里,比上年末新增0.3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803公里,比上年末新增777公里。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520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792公里。

航空

机场飞行区等级备注机场所在地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4E国际军民合用机场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4F国际民航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航空口岸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
柳州白莲机场4D国内支线军民合用机场柳州市柳江区
北海福成机场4D国内支线机场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
梧州长洲岛机场4C国内支线机场梧州市长洲区长洲镇
河池金城江机场4C国内支线机场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
百巴马机场3C国内支线军民合用机场百市田阳县百育镇
桂平市蒙圩机场军用机场桂平市蒙圩镇
桂林奇峰岭机场4C军用机场桂林市雁山区奇峰镇
广西吉航东盟通用机场通用航空机场南宁市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
梧州西江机场(在建)4C国内支线机场梧州市藤县
玉林机场(在建)4C国内支线机场玉林市福绵区
贺州机场(在建)4C国内支线机场贺州市八步区
南宁伶俐通用机场(在建)通用航空机场南宁市青秀区
兴安通用机场(在建)通用航空机场桂林市兴安县
北海涠洲岛通用机场(规划)通用航空机场北海市涠洲岛
百乐业通用机场(规划)通用航空机场百市乐业县
南宁三塘通用机场(规划)通用航空机场南宁市三塘镇
桂林阳朔通用机场(规划)通用航空机场桂林市阳朔县
河池巴马通用机场(规划)通用航空机场河池市巴马县

港口

“十五”期间,新建沿海港口泊位13个,新增吞吐能力864万吨。其中新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新增吞吐能力744万吨。至“十五”末,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3456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6个。

广西北部湾港由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三港组成。2012年,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1743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3.8%,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13年,西部沿海第一大港防城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06亿吨,增长5.4%。

铁路

普铁:湘桂铁路、南昆铁路、焦柳铁路、黔桂铁路、洛湛铁路、黎湛铁路、玉铁铁路、黎钦铁路、南防铁路、钦北铁路、田德铁路、德靖铁路

高铁:柳南城际铁路、贵广高铁、衡柳铁路、南广高铁、南钦高铁、钦防高铁、钦北高铁、南昆客运专线

在建的有:贵南高铁、合湛高铁、南崇客专,防东铁路

在规划的有:怀桂高铁、桂湛高铁、南深高铁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规划图广西在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南宁、柳州、桂林,包括地铁、单轨、云轨系统等。现已开通运营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

正在建设的线路有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线、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柳州轨道交通1号线、柳州轨道交通2号线、桂林云轨1号线。

已运营:南宁轨道交通

建设中:柳州轨道交通、桂林轨道交通

运输

全年全区货物运输总量18.75亿吨,比上年增长2.4%。货物运输周转量4159.61亿吨公里,增长4.3%。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69亿吨,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39亿吨,增长0.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16.99万标准箱,增长24.7%。

全年全区旅客运输总量3.68亿人次,比上年下降26.5%。旅客运输周转量553.96亿人公里,下降32.2%。

社会

科技

2020年全年全区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799项,资助经费71091.90万元。其中,重点研发计划经费17631万元,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经费14171.50万元,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经费23599.35万元,自然科学基金10853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6171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5571项,软科学研究成果6项,基础理论成果594项。全年全区获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160项,其中,特别贡献奖2项,自然科学奖23项,技术发明奖28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07项。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54149件,比上年增长29.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3703件,比上年增长10.0%。全年全区授权专利34463件,比上年增长51.9%,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518件,比上年增长3.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12件,比上年增长11.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974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65.71亿元,比上年增长43.5%。

年末全区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指全区获得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55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9个,自治区级检测中心32个。全区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个数(有效期内)1478个。全区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5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05.62亿台(件)。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数2229个,共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2个。

2018年,广西安排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794项,资助经费262605万元。其中,科技重大专项经费155714万元,重点研发计划经费25739万元,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经费13120万元,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经费51943万元,自然科学基金16089万元。取得省部级以上登记科技成果2469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2193项,软科学研究成果1项,基础理论成果275项。全年全区获广西科技进步奖项目148项,其中,特别贡献奖2项,自然科学奖23项,技术发明奖15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08项。全年全区专利申请量4422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0299件。全年全区授权专利20545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32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36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14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4亿元。 

截至2018年底,广西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指全区获得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实验室)1264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1个,自治区级检测中心40个。全区累计完成产品认证企业个数(有效期内)5958个。全区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8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23.98万台(件)。累计制、修订地方标准数1938个,有效期内广西名牌产品数63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1个。 

2018年,广西各级气象台共发布气象预警信号9472次,全年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预警95次。全区共有海洋观测站8个。

教育

全年全区研究生教育招生1.99万人,在校研究生4.67万人,毕业生1.1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8.35万人,在校生118.4万人,毕业生26.3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27.10万人,在校生69.99万人,毕业生19.1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0.87万人,在校生115.10万人,毕业生33.70万人。普通初中招生75.50万人,在校生225.50万人,毕业生70.70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5.90万人,在校生507.20万人,毕业生74.70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75万人,在校生4.20万人,毕业生0.51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26.60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1%。

军事学校
行政区学校名称
桂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普通本科学校
行政区学校名称
南宁市广西大学(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警察学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南宁学院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柳州市广西科技大学、柳州工学院
钦州市北部湾大学
百市百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
崇左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北海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来宾市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玉林市玉林师范学院
贺州市贺州学院
梧州市梧州学院
河池市河池学院
普通高职专科学校
行政区学校名称
南宁市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广西演艺职业学院
桂林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山水职业学院、桂林生命与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市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钦州市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崇左市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中远职业学院、广西科技职业学院
百市百职业学院、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
北海市北海职业学院
贺州市广西贺州职业学院
梧州市梧州职业学院
河池市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玉林市玉柴职业技术学院
来宾市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
防城港市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
成人高等学校
行政区学校名称
南宁市广西开放大学、广西教育学院、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桂林市桂林广播电视大学、桂林市职工大学

201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招生1.43万人,在校研究生3.82万人,毕业生0.99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8.1万人,在校生107.6万人,毕业生23.3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招生25.9万人,在校生68.0万人,毕业生19.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9.4万人,在校生109.1万人,毕业生32.7万人。普通初中招生76.0万人,在校生220.5万人,毕业生68.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93.3万人,在校生495.0万人,毕业生75.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7万人,在校生3.77万人,毕业生0.4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16.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9%。

体育

2022年4月7日,广西已获批创建全国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扎实推进试验区建设,出台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文件。

文化事业

年末全区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5个,文化馆124个,博物馆143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95个。全区共有5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1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19年底,广西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16个,文化馆124个,博物馆131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12个。全区共有5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62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19年底,广西共有广播电视台90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41.03万户,数字电视用户635.46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92%。全年出版各类报纸5.0亿份,各类期刊0.38亿册,图书2.9亿册。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6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90.1万卷。

2019年,广西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获金银铜牌19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6枚,铜牌3枚。

医疗卫生

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875个,其中医院733个,乡镇卫生院126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785个,村卫生室1929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5个。年末全区卫生技术人员37.2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55万人,注册护士16.75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01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9.56万张,其中医院20.20万张,乡镇卫生院7.29万张。截至年末,全区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6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64例,累计死亡2人。全区共有320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40万份/天。

截至2018年底,广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743个,其中医院624个,乡镇卫生院12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592个,村卫生室2040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1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4个。年末全区卫生技术人员42.0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6万人,注册护士14.04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26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5.59万张,其中医院17.32万张,乡镇卫生院6.53万张。

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19.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37.73万人,增加454.0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14.75万人,增加7.6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53.75万人,增加33.2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61万人,减少25.6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10.58万人,增加47.62万人。年末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6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85.57万人,增加43.34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9.2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75.68万人,增加69.75万人。

年末全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4988.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8.54万人。全区共有3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6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6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民政部门资助2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402万人次。

年末全区共有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47个,床位0.40万张,年末收养0.20万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235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26个,社区服务站2131个。

截至2018年底,广西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25.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0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89.62万人,增加83.6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136.69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8.47万人,增加31.7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48.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23.52万人,增加21.39万人。年末全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4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12.6万人,增加23.8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4.88万人,减少1.3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66.2万人,增加27.62万人。

截至2018年底,广西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4033.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8.67万人。全区共有12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2.2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7万人享受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民政部门资助184.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33.16万人次。

截至2018年底,广西为儿童提供救助收养服务的机构42个,床位0.4万张,年末收养0.1万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2736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97个,社区服务站1990个。

2020年3月24日,广西将发放亿元暖心消费券,鼓励云消费,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补。

脱贫攻坚

广西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1978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一度达到2100万人,全区贫困发生率高达70%。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开展“史上最严”精准识别,共识别出634万贫困人口并全部建档立卡,有效解决“扶持谁”问题。

2016年以来,广西安排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29.65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均增幅超25%。通过产业、就业、电商、旅游、金融、边贸扶贫等集中发力,最近年广西有426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累计达1100万人次。

据统计,2019年广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76元,比2015年增加4209元,年均增长9.63%。在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奖励。

2020年,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广西出台多项专项支持措施,打出政策组合拳,采取特殊的“硬措施”,保障贫困户生产生活和收入稳定。

2020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融水、那坡、罗城等8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西至此实现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广西106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县(市、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旅游

自然景观

柳州百里柳江沿江风景带柳州大龙潭风景区柳州都乐岩风景区柳州鱼峰公园
容县都峤山风景区钦州三娘湾旅游区钦州八寨沟风景区南宁青秀山风景区
南宁大明山景区玉林龟山公园龙胜龙脊梯田宜州下枧河景区
资源五排河漂流桂林漓江风景区荔浦银子岩柳州融水元宝山
乐业大石围天坑旅游区靖西通灵大峡谷靖西古龙山峡谷金秀大瑶山风景区
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桂平西山风景区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世外桃源
桂林龙胜温泉桂林两江四湖景区北海涠洲岛北海银滩
防城港那良古镇旅游区防城港野人谷防城港那良古镇牙山风景区桂林象鼻山
阳朔西街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桂林漓江风景区桂林古东瀑布景区
京岛旅游度假区——巫头白鹤山岑溪白霜涧漂流北流勾漏洞风景区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
德天瀑布旅游区武宣县百崖大峡谷风景梧州鸳江春泛五指山风景区
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宝鼎瀑布陆川温泉象州温泉
龙胜温泉平乐仙家温泉容县黎村镇天然温泉防城港峒中温泉
响水滩瀑布扶隆乡马射尿瀑布应天府瀑布三叠岭瀑布
玉林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三江丹洲古镇鹿寨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

人文景观

广西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6年7月,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桂林和北海,另外还有多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州柳侯祠花山岩画三江程阳风雨桥友谊关
昆仑关战役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柳州白莲洞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恭城古建筑百起义纪念馆
灵渠桂海碑林博物馆花山岩画真武阁
黄姚古镇愚自乐园印象刘三宁明花山崖壁画
云天宫骑楼城龙母庙梧州中山纪念堂
友谊关景区扬美古镇嘉和城温泉谷乐满地休闲世界
恭城文庙刘永福故居那良镇抗日战争会议旧址东兴边境旅游区
李济深故居那良古镇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
程阳永济桥红八军军部旧址那良镇大勉村办事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百红七军军部兴安严关合浦大士阁

园林景观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南宁市的公园、植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特,柳州、桂林的公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如岩溶景观、水体景观等)和古建筑构成各具特的园林艺术。如柳州龙潭公园。

广西公园胜景繁多,如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主峰莲花山是桂东南第一峰。

地区景点名称景点类别门票(元)地址
南宁市动物园公园50西乡塘
柳州市大龙潭风景区生态民俗免费柳州鱼峰区
柳州市柳侯公园文化古迹免费柳州城中区
柳州市都乐岩景区溶洞地貌免费柳州鱼峰区
钦州市三娘湾野生海豚观旅游区亚热带海滨30钦州市犀牛角镇
防城港市白浪滩(又名大平坡)海滨度假免费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月亮湾西南侧6公里处
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公园20南宁青山路19号
靖西县通灵大峡谷峡谷地貌90靖西县城东南部32公里的湖润镇新灵村
桂林市七星公园溶洞地貌55桂林市区
北海市北海银滩海滨度假免费北海市银滩大道

滨海旅游

北海银滩广西1595公里海岸线上,拥有北海银滩、涠洲岛、斜阳岛、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外沙岛、海洋之窗、北海海底世界,防城港的江山半岛、京岛、天堂滩、怪石滩、火山岛、竹山北仑河口跨国生态旅游景区,钦州的三娘湾等等。涠洲岛是中国7000多个岛屿中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2004年1月被评为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它的生态保持原貌。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白浪滩(大平坡)、白沙湾、怪石滩、红树林、月亮湾、金花茶基地等,2012年接待了302.8万游客。2013年广西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被评为“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量502万人次。

相关信息

2021年1月21日,2020年居民收入榜发布,广西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

代表人物

译吁宋秦代西瓯部族联盟酋长桀骏秦代西瓯部族联盟军事首领
黄乾曜唐代黄峒部族首领黄少卿唐代西原农民起义领袖
曹唐《全唐诗》收录诗最多的广西人曹邺唐代广西第一大诗人
赵观文唐代广西第一大诗人侬智高宋代农民起义领袖
蒋冕明代理学名臣瓦氏夫人明代抗倭巾帼英雄
袁崇焕明末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石涛中国清代画家
陈宏谋清朝大学士郑献甫晚清抗法名将
冯子材晚清抗法名将岑毓英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刘永福晚清民族英雄杨秀清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石达开太平天国诸王之一李秀成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萧朝贵太平天国诸王之一蒙得恩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韦昌辉太平天国诸王之一卢六太平天国第一位烈士
谭绍光太平天国诸王之一陈玉成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林凤祥太平天国北伐主将黄鼎凤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李开芳太平天国北伐主将吴凌云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唐景崧晚清名臣况周颐清代词人
党鸿辛“两弹一星”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冕明代广西唯一的兄弟尚书
冯京广西第一个“三元及第”者陈继昌中国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者
王正功最早咏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人陆荣廷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及军阀
岑春煊两广总督卢焘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
李济深黄埔军校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陈济棠中国国民党一级上将
李宗仁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黄旭初曾任广西省主席
白崇禧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黄绍竑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马君武中国教育家、翻译家韦拔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
梁漱溟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李明瑞桂系名将
黄现璠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俞作豫龙州起义领导人
王力语言学家、教育家韦国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邓颖超周恩来总理夫人甘苦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覃应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李宁体操王子
陆地著名作家陈铭枢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司令
梅艳芳影坛巨星梁羽生武侠小说家
韦唯国际著名歌唱家胡夏第六届超级星光大道总冠军
卓君2011中国达人秀冠军韦超中国最早的滑翔家
劳炳辉广西易学名人陈钦广西最早的学者
杨廷理中国开发台湾噶玛兰(今宜兰)第一人林之源著名隐士书画家
赵传著名歌唱家辛夷坞代表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欧阳夏丹著名主持人天衣有风代表作《凤囚凰》
后弦中国著名音乐人黄觉中国知名演员
弦子中国知名歌手苏夏中国著名导演
李兆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长
马飚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格胜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
吴宇森著名国际电影导演乔振宇影视演员
张俪影视演员郁钧剑中国知名歌手
文清中国内地主持人、演员、制片人汪小敏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
谈莉娜中国女歌手、影视演员艾菲中国内地女歌手
石进作曲家,歌手何姿伦敦奥运会冠军
王鸥影视演员黄文秀 “七一勋章”获得者

获得荣誉

2020年10月14日,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本文发布于:2022-11-20 15:3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34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广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