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峡》教案范文合集7篇

阅读: 评论:0

关于《三峡》教案范文合集7篇
《三峡》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厦门必去景点排行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哈特福德机场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守岛人
  德育目标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师宗凤凰谷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岳麓书院门票预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设计(一)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板书文题)
  设计(二)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设计(三)
  电视里不断报道三峡移民乔迁新居的消息,当你为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时,你可曾想追溯三峡的过去,一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呢?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她了。(板书文题)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三峡》教案 篇2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2.掌握景物的特点和描写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10000000级龙卷风视频  1.走近作者及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的游记性散文。2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2:4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39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三峡   学生   描写   背诵   朗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