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对足球的影响

阅读: 评论:0

气候足球的影响
一、足球与气候 
1.足球赛制与气候。经常看球的人就会发现一种现象:欧洲联赛是跨年度的,中国的联赛却没有跨年度,这种赛制安排与气候关系密切。在西欧由于北大西洋暖流、西风带、地形、海陆位置的原因,西欧大部分国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特点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湿润”,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因此联赛即使在冬季举行天气也不是问题。而我国与西欧纬度相同的华北、东北地区,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均温在0癈以下。每当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天寒地冻,人们出门往往要穿戴厚厚的棉衣、棉帽,商店、公交车都开放暖气。这时节,不用说踢球,就是看球都抵挡不住袭人的寒冷。1999年,四川全兴与沈阳海狮的一场联赛,被安排在12月份,正值隆冬季节,寒潮袭来,球场草皮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球场工作人员铲开积雪,但球场地面被冻得冰冷而僵硬,而且非常滑。在这种恶劣自然条件下比赛,球员不仅无法发挥自己的水平,而且很容易受伤。难怪赛后,巴西教练塔瓦雷斯咆哮道:“踢死了人,谁负责”。
共青国家森林公园门票
再如2014巴西世界杯,有两个被称作“地狱”的球场,一个是位于玛瑙斯的亚马逊体育场,另
一个是位于纳塔尔的沙丘体育场,两地白天的气温都超过30摄氏度,相对湿度都接近90%,简直可被称作人间蒸笼,而在这里踢得几场比赛中途,裁判都暂停并给了场上球员补水时间。但即使如此,在这两片场地上来自温带或亚热带的欧洲球队仍因不适应气候而没有好的发挥。如意大利连续两场先后在这两片场地迎战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都0-1失利。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直到这届才第一次有欧洲球队在美洲举办的世界杯上夺冠了。
2.足球水平与气候。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足球水平往往与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如北欧国家芬兰,地处高纬,天寒地冻,除冰雪项目水平较高外,足球水平不敢恭维,尽管有大牌球星利宁效力于五大联赛,但“赵子龙率领一阿斗”,在球场上,其难有作为。 神龙架风景区
南亚的印度,人口达10亿,其足球队往往沦为鱼腩部队。该国地处热带,为热带季风气候,3至5月为干季,炎热干燥,气温达40℃以上;6至9月为雨季,高温高湿,所以该国不适合开展足球运动。西亚各国除沙特和阿联酋外,其他各国在近几年之前几乎没有职业联赛,因为西亚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加之位置临海,气候具有高温高湿的特点,白天气温可高达50摄氏度。球迷应该清楚记得:亚洲十强赛期间,中亚狼——乌兹别克斯坦队在这
种闷热的天气下和阿联酋猛拼了15分钟后就跑不动了,结果被阿联酋以4∶1狂剁一番。在1994美国世界杯上,沙特队曾风光一时,历史性地闯入16强,这与美国的夏季高温有关。那届世界杯的很多场比赛安排在中午举行,赛场温度高达40℃,沙特地处热带沙漠,球员自然比欧洲球队更能适应比赛时的高温,沙特队的好成绩也有老天的功劳。
省内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3.足球风格与气候。
一个国家的足球风格与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知道:传统的英式足球,大刀阔斧,长传冲吊;巴西足球技术细腻、讲求配合,被誉为艺术足球,两国不同的足球风格与它们各自的气候有关。英国地处平原,气候为温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采用粗犷的冲吊打法单纯从地理角度考虑球员体力完全可以适应,如英格兰、爱尔兰、挪威都采用这种打法;而巴西地处热带,人口主要集中在巴西高原上,在炎热的气候,高原的地形条件下如采用需要高位传跑的英式打法,球员的体力吃不消,巴西的气候和地形决定了其足球必须讲求配合,通过不断的传递,让球运动代替人跑动,走“艺术足球”之路。
4.主场安排与气候。
过去的连续两届十强赛,中国队的主场都安排在北方城市,因为十强赛都在9至10月举行,西亚球队对此时我国北方的低温极不适应。在低温条件下,西亚球员身体发僵,动作灵活性下降,兴奋不起来,就如同我国球员对西亚的高温不适应一样。1993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出于对球市的考虑,忽略了气候的影响,把主场设在成都,结果连小组都没有出线,这个例子从另外一个角度折射出我们当时对足球的理解还相当不成熟。 西安旅行社报价及路线
安康瀛湖门票黄山温泉度假酒店  足球与气候曾有这样一个有趣而真实的故事。雾都伦敦因多雾而得名,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一球员因犯规被逐出场外,下场后不久又在大雾掩盖下悄悄返回了球场,居然逃过了全场观众和裁判的法眼。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00:01: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569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气候   足球   球员   球场   西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