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讲 说明文阅读解题指导及训练(解析版)

阅读: 评论:0

    第09讲  说明文阅读解题指导及训练(解析版)
                             
【考查形式】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应考指南】
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思路: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从语言特征(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等,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的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或: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分门别类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XX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XX/科学事理XX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XX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列(画)图表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
下定义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概括说明。
下定义有两种固定格式:“XX是……”和“……叫XX”。
作诠释玩缅甸姑娘一回多少钱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引资料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
(1)准确。(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2)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的特征/事理。
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3)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指导: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还要加上“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第三种题型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使用(保留)和删去有什么不同,还要加上“删去后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
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1)加点字词的原意。
(2)加点字词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事物“XX”的特征/事理。
(3)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往往”是常常、经常、总是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
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5)XX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不能。“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不删去”)。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
答:不能删去。“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删去的话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
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英国为何不吞并爱尔兰题型4:从文章中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对策:带有限制性词语(如:“比较”“几乎”“主要”“绝大多数”“相当”“大约”“可能”“左右”等)的句子
大连地图市区地图题型5:“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五)说明文的结构
常见的形式: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六)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答题格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XX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婺源哪个古镇最值得去
3.结合表达方式谈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一: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
服力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示例二: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示例三: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深刻。
(七)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
(1)开头: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
(2)中间:承上启下(过渡)。
(3)结尾:总结上(全)文。
作为说明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回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两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开头语段:
①开头通过写……事例,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XX的趣事(或的奇闻趣事),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或XX事理),使说明……。
(八)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标题很新颖别致时容易考)
答题格式:这个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介休绵山
(九)说明文语段的中心句
题型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对策:(1)中心句出现的位置段落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
2)中心句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
3)中心句一般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的中心句也如此。)
题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
(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
(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十)某个事例或名言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某事理
对策:
答案就是事例或名言开始前的一句表明观点的话。
(一)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魏齐
①据“西昌发布”4月1目下午报道,截至当天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火全部扑灭,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人们不会忘记,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联想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人们可能会问,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
②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
旱、气温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不少林下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人民政府3月31日下午召开发布会介绍的情况,起火后由于风向多变,火情扩散迅速,并伴多处飞火,造成多处多线速燃态势。截至3月31日16时,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毁坏面积80余公顷。

本文发布于:2023-06-17 17:21: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794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说明   说明文   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