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岳阳楼记》(学教案)九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

阅读: 评论:0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年级:九年级
科目:语文
课型
文言文阅读课
课时
2
主备:
主讲:
课题
《岳阳楼记》
教研组长签字:
教学副校长签字: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及“记”的相关文体知识。
2、通过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及文言句式,体会文章文采和诗意。
3、熟读成诵,理解文章内容,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并领会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
过渡语:请大家互相分享一下你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雪的古诗词名句
课前三分钟分享
课前搜集的有关三大明楼的资料
背景导入 走进文本
过渡语:请你结合课文旁批,自读下面背景知识链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链接: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过渡语:请借助工具书,阅读下面资料了解“记”的相关文体知识。
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通过记事、记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发表作者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例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朗读课文  读通读顺
过渡语:请你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积累在下面的区域。
任务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积累在下面的区域。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准确停顿;声情并茂,读出感情和气势;读出文章的境界和精神内涵。
重点字词积累(要求:标注读音、规范书写)
过渡语:请你试着用“/”给文章划分朗读节奏。
2、试着用“/”给文章划分朗读节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黄陂木兰天池一日游攻略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听录音范读,用红笔纠正读音、节奏。
疏通文意  理清结构
任务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1、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在下面翻译文章内容。
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任巴陵郡的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人民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从前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托付(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早上阳光照耀,晚上乌云蔽天,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失意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如果遇上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连着整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浊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朝廷,怀念故乡,忧虑人家说自己的坏话,惧怕人家讥讽自己的感觉,满眼是凄凉冷落的样子,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上下天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端起酒杯对着湖风,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和自己的处境变化而喜悲;在朝廷上做高官的人为百姓担忧;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做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通假字:百废兴(同“俱”,全、皆)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予作文以记之____属通“嘱”,嘱托
古今异义词
登八达岭长城最佳路线图(1)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 制度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 景象                今义: 观看
(3)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完备 日本著名的景点                今义:具备
(4)春和景明
今义:日光                 古义:风景
(5)微斯人 
今义: 如果没有            古义:细小
词类活用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形容词作名词,贤明的人                      )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
(3)北通巫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
一词多义
①政通人和(  和乐      )
②至若春和景明(  和煦          )
①政通人和(  顺利       )
②北通巫峡(  通向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
浊浪排空(    天空      )
长烟一空(  消散  )
朱家角古镇预约一碧万顷(  一片         )
长烟一空(          )
南极潇湘(    至、到达      )
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
此乐何极(  穷尽 苏州木渎古镇要门票吗    )
积累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谁”前置)
省略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过渡语:请你默读文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三:细读文章,品析思考
默读文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直接切入正题,直接叙述了事情的本末和缘起。
请你反复诵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自然段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起笔,点明时间,格调庄重雅正:接着推出“谪守”二字,为全篇议论奠定了基调;再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第1段最后,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点到为止,要言不烦。
2、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   
请你细读课文第2、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洞庭湖总的景象;第三段描写了一幅洞庭风雨图,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四段描写了一幅洞庭春情图,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3、《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超越了单纯记山水楼观的文章框架,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畅谈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当时,滕子京被贬岳州,情绪特别低落,别人庆贺岳阳楼将落成,他却回答说:“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所以范仲淹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细读文章,品析思考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思考一下“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还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面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苦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献身精神。
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给这篇文章画结构导图。
要求: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作记缘由              叙事
概写洞庭美景          描写
                     
览物之情              抒情
胸怀抱负              议论
(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问题与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4课《安塞腰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3.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三、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992年,在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领略安塞腰鼓的风采和魅力。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解决。
2.指名分节读课文,了解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正音。)
3.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就忘情了,没命了”、“每一个舞姿都使人站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
三、理清层次
(1)按照课文气势起伏,师生分工合作朗读课文。
(2)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按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分三段。)
一(1~4)安静的腰鼓。
二(5~17)激昂的腰鼓。
三(18~20)静寂的腰鼓。
(3)迅速浏览全文,一课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并在下面画上波浪线。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的安塞腰鼓”
(板书: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也串起了此次腰鼓的表演。想想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
四、学习“腰鼓表演前”的文字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19:5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813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章   腰鼓   作者   课文   抒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