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研究

阅读: 评论:0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F OCEAN UNIV ERSIT 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6年第1期NO.1.2006
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整合研究3
张广海 刘 佳
(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系,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针对自身的发展优势与不足,综合分析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研究青岛海洋旅游资源类型与地域结构,从区域旅游、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市场等方面系统探讨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整合模式,进一步挖掘海洋旅游资源,采取措施打造海洋旅游产品特,以提高旅游竞争力,力争把海洋旅游培育成青岛的重点产业和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整合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35X(2006)0120017204
  一、青岛海洋旅游资源类型与地域结构分析
(一)青岛海洋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分析
依照区位条件、自然岸线与水域特点、资源的地域性和共生性特征,以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为标准,海洋旅游资源可化分为以下四大类:
1、观光类旅游资源
青岛“山、海、岛、城”相融,滨海观光旅游资源极为丰厚。山脉、平原、洼地等陆地景观风貌沿曲折海岸线布设,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微地貌十分发育,沙滩、港湾、岬角交错分布,如石老人海蚀柱形神兼备,八仙墩海蚀崖景观壮丽,崂山壮丽雄伟;海洋人文景观兼备港口和海洋特、历史文脉鲜明、中西文化兼容,如以青岛湾和汇泉湾陆域为典型的、充满浓郁近代欧洲文化彩的欧式建筑集中区,以现代国际流行风格的建筑、雕塑打造视觉吸引力的东部新区,还包括胶东特的民俗文化景观、港口景观、名人故居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与协调相融,构筑了青岛海洋风景的骨架。
2、度假类旅游资源
青岛具有适宜度假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典型的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度假、疗养、居住提供了相同纬度区域所不能比拟的自然基础。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集观光、度假、节庆、会展、体育、博览于
一体,薛家岛省级度假旅游区拥有东部生态山林度假村,中部金沙滩、西部高品位银沙滩度假村,以及在唐岛湾即将建设的水上公园、海上运动基地和游艇俱乐部等度假旅游资源。在胶南新城区滨海建有灵山湾和琅琊台滨海度假旅游区,前者以灵山湾海岸国家森林公园为度假旅游主体,后者依托龙湾海滨沙滩和历史文化基础,重点体现秦汉文化和渔村风格。
3、海岛旅游资源
青岛海域共有70个海岛,大部分面积较小,距陆地较近,具有团组分布特点,且多为基岩岛,适宜建设旅游码头。海岛渔村风情独特,四周岛礁发育,海参、扇贝和盘鲍的生长条件良好,渔业资源丰富,适合开展休闲渔业、陆岛观光等旅游活动。目前已有小青岛、田横岛、灵山岛、斋堂岛、竹岔岛等多个海岛被辟为海上旅游区。另外,伴随青岛生态市建设的脚步,海岛生态旅游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水上运动休闲旅游资源
青岛的海域空间广阔,拥有816.98km的海岸线和近10000km2的海域,且沙质优良、水动力条件好,适合开展水上运动休闲旅游项目,丰富海洋旅游产品。同时利用奥运契机,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主要场所—浮山湾海域将建设成为集体育、旅游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海上体育运动旅游中心、国际豪华邮轮港口和市区南部滨海度假旅游区,将成为青岛的旅游中心和集散地。另外鳌山卫、小岛湾与王哥庄
湾、石老人旅游度假区等海域自然和区位条件
3收稿日期:2005210210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4GG B0101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04BJ Z44)
作者简介:张广海(19632 ),男,山东临沂人,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系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区域经济研究。
优良,都可以满足水上运动休闲旅游的需要。
(二)青岛海洋旅游资源空间解析
青岛旅游地域系统呈现出以滨海交通大道为主轴,以东部海域、南部海域、胶州湾海域、西海岸四大旅游功能区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层次清晰的空间格局。其空间集聚性特征突出,南部海域旅游开发程度高,73%的海域岸线为旅游岸线,特别前海和崂山风景旅游区成为青岛旅游的增长极,极化和辐射作用较强。而胶州湾旅游为兼容功能,旅游岸线仅占其海域岸线的4.5%(见表1)。
表1 海洋旅游四大功能区旅游岸线利用比例
海域旅游功能区岸线总长度
(km)
旅游岸线长度
(km)
比例
(%)
南部海洋旅游区80.158.4973
西海岸海洋旅游区205.2110.9254
东部海洋旅游区229.994.7741.2
婺源篁岭自由行攻略胶州湾海洋旅游区195.78.78  4.5
  由于资源的地域组合差异,结合《2004年青岛海洋功能区划》的旅游功能分区情况,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区呈现一定的特点。其中四大海域旅游区都具备度假旅游功能;观光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滨海风景旅游区,包括东部海域的栲栳湾南部和崂山东部滨海风景旅游区,南部海域的太清宫口—
流清河和太平湾-团岛湾风景旅游区,以及西海岸的薛家岛东部与西部、大珠山东部、琅琊台东部风景旅游区;海岛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海域和西海岸海洋旅游区,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三平岛、小管岛、大管岛
、竹岔岛、斋堂岛、沐官岛和鸭岛等岛屿休闲旅游区;水上运动休闲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海域的鳌山湾、小岛湾以及浮山湾、石老人水上运动休闲旅游区内。8月国内适合旅游的地方
二、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根据青岛城市总体规划“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空间格局,自北部的丁字湾口至胶南的棋子湾与日照交接处,旅游资源开发沿着海岸带有了大幅度的延伸,形成了以“一湾两翼”为轴线、5大组团为节点的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一湾”:即环胶州湾组团,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但长期以来由于作为港口和工业用地,污染严重。目前在治理、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确定了胶州湾的旅游兼容功能,主要包括港口与临港工业旅游区、红岛旅游度假区、城阳世纪公园等。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
“东翼”:自团岛湾至栲栳湾,由青岛城市海滨旅游组团、崂山组团和即墨东部海域组团构成。自团岛鼻至石老人为青岛城市海滨旅游组团,包括前海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和石老人国家级旅游度假
图1 青岛海洋旅游开发五大组团示意图
区,以欧陆风情的老城区与东部现代化新城区风貌和海滨风光特为主;崂山组团以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依托,东起石老人,北至崂山湾北畔,南至崂山头,自然景观独特,多奇峰怪石,人文景观
历史悠久,道教宫观众多;即墨东部海域组团北至栲栳滩,南至王哥庄湾,主要分布有鳌山卫旅游区、温泉度假旅游区、田横岛度假旅游区和丰城旅游区。
“西翼”:即青岛西海岸旅游组团,自青岛开发区至胶南市琅琊台,以现代化港口城区、海滨度假、名胜古迹、山海风光为主题,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有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小珠山景区、灵山岛生态旅游区、大珠山景区、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和琅琊台度假旅游区。
三、青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一)地理区位突出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海陆交汇地带,东南濒临黄海,背倚奇峰崂山,环抱“内海”胶州湾,拥有适宜度假、疗养的优越环境。同时青岛位于华北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的结合部,与东北经济区跨海相连,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具有广阔的海陆经济辐射腹地,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口岸、滨海度假城市和环黄海经济圈最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之一。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络体系,使其经济优势和辐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特备天然良港-前湾港,是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二)滨海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和争夺市场竞争力的物质基础。青岛海洋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相互映衬,欧陆风情与现代城市风貌交相辉映。海岸线曲折优美,沙滩资源丰富,已开发9处为海水浴场,拥有34个海湾和70个海岛,秀丽的山海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风格迥异的多国建筑、悠久历史积淀的海洋文化,形成了浑然一体、与众不同的“山海岛城”旅游景观。独特的海洋旅游资源为青岛海洋旅游开发
奠定了厚重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地理空间。
(三)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优越
1、海洋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青岛海洋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在以港口、海洋和旅游为主的三大特经济中,海洋旅游业产值位居首位。1998—2004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0786万人次,年均递增12.84%,累计旅游总收入863.59亿元,年均递增19.77%(如表2)。2004年实现接待海外游客52.5万人次、国内游客220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7.56亿元的历史性突破,[1]海洋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表2 1998-2004年青岛接待游客总数及旅游总收入情况
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总计
接待人数
(万人)
10341154131215511836.751688.692209.710786
旅游总收入
(亿元)
69.0581.07100.52118.00150.52136.87207.56863.59  2、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高中档次旅游服务设施能够满足多层次旅游者的需要。截止2004年底,青岛共有星级饭店100家,客房12819间,床位23323张。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46家。拥有271家旅行社,其中国际社18家,国内社253家。[2]从事海上旅游船艇企业近20家,主要景区景点饮食服务配套设施齐全。
3、旅游产品多角度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青岛可开发的海洋旅游产品种类繁多,不断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观光、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已
具备一定规模,观光旅游逐步实现了海陆空立体发展格局,度假旅游形成以石老人国家级度假旅游区为中心,以薛家岛、琅琊台、田横岛省级度假旅游区为重点,以即墨温泉为特的开发模式。另外青岛正立足自身的海洋优势,以青岛国际海洋节、金沙滩旅游文化节、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航海博览会等为品牌,结合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北宅樱桃节、中国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等开发一系列的海洋节庆和国际会展旅游产品。另外,青岛拥有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青岛港,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矿石码头-前湾港等众多港口资源,更具备开发港口旅游和邮轮旅游产品的条件。
4、奥运机遇带动发展
获得2008奥运会帆船比赛主办权和成为北京的唯一奥运会伙伴城市,青岛海洋旅游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奥运会是青岛旅游发展的“加速器”和“核动力”,以“相约奥运,扬帆青岛”为主题,塑造“奥运扬帆胜地,滨海旅游天堂”的城市形象,借奥运之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海洋特,能够进一步提升青岛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青岛建设成为世界著名滨海观光、度假和海上运动休闲城市。
5、城市功能地位和政策优势
按照青岛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青岛的城市性质是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城市,其特职能为东北亚国际滨海度假城市和旅游商务中心,打造国际滨海度假旅游城市是青岛目前城市的发展目标之一。
同时,青岛市政府把旅游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青岛市旅游发展“九五”计划及到2010年规划》提出:到2010年,把旅游业建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和宣传力度以及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开发大旅游格局等方向指引,为青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保证。
四、青岛海洋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最基本的要件。资源必须经过科学的整合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3]加强青岛区域旅游资源要素的流动和整合、构建区域产业体系、组合旅游项目、延伸旅游线路以及拓展旅游市场等,能够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产业聚集互补效益。同时针对资源的共生性与地域性特征,需统一布局,差异性复式开发。
(一)区域空间整合模式
区域整合模式可以产生“资源共享、位势叠加”的综合效果。青岛应结合沿海七区五市的社会、经济、城市、环境等发展与规划,根据主导旅游功能定位分析,整合为四大旅游功能区,包括重点旅游功能区:以观光、度假、水上运动休闲为主的南部沿海旅游区;次级旅游功能区:以观光、度假、海岛休闲旅游为主的西海岸旅游区;新兴复合旅游功能区:依托港口、渔业养殖、保护区等衍生功能发展旅游兼容功能的胶州湾旅游区;潜在旅游功能区:以温泉度假为特的东部沿海旅游区。
欧洲攻略同一功能区有利于整合相似的旅游资源,形成集聚和规模优势,并能突出自身功能和特点。同时,旅游资源区域赋存所存在的差异性易于整合不同地域的资源要素,实现共轭互补,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复合价值,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向性。[4]因此,充分依托青岛四大海洋旅游功能区资源互补、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等优越条件,一方面可以进行区内整合,如对各海域旅游区的观光旅游产品的整合。另一方面进行滨海、陆域和海岛联合,构建“陆上观海(海、岛)”、“海上观陆(山、城)”和“岛岛相连”的立体海洋旅游系统。
(二)产品整合模式
一是观光旅游产品整合。据统计,青岛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占34%,近年来出现了横向不断延伸、纵向深度不够、旅游功能趋同等问题,虽然拓展了欧陆风情街区、海上以及近郊旅游观光等产品,但整体形象不鲜明,优势不突出。整合观光旅游产品,需要以前海滨海风景区为核心,极化和辐射沿海一线的旅游区,形成山海观光旅游产品、城市风貌滨海观光旅游产品、临海工业观光产品以及历史文化观光旅游产品,重点突出产品集聚和品牌效应。
二是度假旅游产品整合。青岛正在努力创建中国最佳度假旅游城市,但同国内外其他市场相比,存在着度假旅游产品替代性强、季节性明显等问题。首先应重点开发石老人、田横岛等滨海度假旅游区,强调产品的优势互补;其次重视主题整合开发,如开发鳌山湾西部滨海温泉、红岛滨海渔村文化、灵山湾滨海森林、琅琊台滨海秦汉文化等旅游产品。
三是海岛旅游产品整合。三平岛、田横岛、竹岔岛、灵山岛、长门岩、斋堂岛等众多沿海岛屿构成了环绕青岛的美丽岛链。考虑到海岛自然、区位和规模差异,田横岛、红岛应突出开发度假旅游功能,重点以三平岛、大管岛、小管岛、竹岔岛、斋堂岛、沐官岛和鸭岛为节点,以点串线、点线相连,形成岛屿休闲旅游产品结构链条,主要开展休闲渔业、渔村乡俗、海岛观光等旅游项目。
另外在整合观光、度假、海岛旅游产品的同时,应以资源和市场为导向,综合节庆、会展、商务等旅游服务功能,形成品种丰富、层次多样、内涵深厚、功能完善、高附加效应的旅游产品。
林芝三日游自由行攻略(三)旅游线路整合模式
旅游线路设计(点线旅游模式)主要服务于观光旅游,兼顾度假与休闲旅游,它是将分散于空间范围内的各个区位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服务在一个主题线路下聚集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考虑到青岛资源的整体特点和比较优势,实行跨旅游区联合,串联精品旅游路线,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资源整合要实现短期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与长远整体推进相结合。首先,以滨海交通大道和滨海步行道为依托,整合滨海沿线旅游观光游览线,北起即墨丰城,南至胶南琅琊台,全长约280公里的滨海旅游主干道,主要为青岛滨海风光的展示平台。其次,重点打造特城市风貌的滨海旅游观光带,自团岛至石老人,由滨海步行道和旅游自行车道的构成,突出表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自然和谐组合,西部欧韵风情和东部现代气息的强烈反差与视觉对比,形成山借海愈青、海依城愈灵,城因山海愈秀的滨
星海广场附近景点必玩海旅游形象。再次,众多海岛棋布,自然风光秀丽,原生性强,距陆域较近,可以串联和整合海岛渔村文化旅游线路,展示渔村风貌。在开发灵山岛民俗风情游、田横岛度假旅游、竹岔岛垂钓等专项旅游线路的同时,开辟多条海洋旅游航线,形成岛与岛之间,岛与陆之间的海上旅游网络。
(四)市场整合模式
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整合,能够实现旅游规模化、集团化和集约化发展。以旅游线路为纽带,不同的旅游区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联合促销、相互促进。在青岛旅游市场开拓方面,围绕“帆船之都”的形象定位,以海洋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主导,以资产为纽带,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形成区域市场开发体系。一方面通过制定整体促销计划,加强旅游联合宣传,全市所有的景区、景点、旅游企业,在对外促销、印制宣传品时,旅游交易会的展区、巡回促销、旅游网站的建设和旅游广告的设计中都要充分体现青岛旅游整体形象,使用统一的标题与标志。各旅游区共享销售队伍、分销渠道,建立起区域市场网络系统,针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灵活地做出调整。针对选定的目标市场,制定滚动式的促销计划,形成叠加促销之势,以引起旅游者注意。另一方面优化整合旅游生产力,促使优势旅游区和非优势旅游区形成互补性目的地与客源地关系,即把旅游发展的龙头地区市南区,潜力地区胶南、黄岛、胶州地区以及优势不强的城阳、李沧,特旅游地区即墨等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联合起来,形成闭合回路,构建区域旅游市场格局。总之,多层次、全方位、系列化的市场整合,可以优化青岛旅游市场,扩大整体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2004年青岛市旅游业年度报告[EB/01].www.qdta.
gov/2005/004.ht m.2005208220.
[2]2004年青岛市旅游业年度报告/经营与管理[EB/01].
v/old/2005/004.ht m.2005208225.
[3]张平增,李重芬.整合资源构建精品拓展粤东滨海旅游业[J].海
洋开发与研究.2005,(1):79282.
[4]王凯.旅游开发中的“边界共生”现象及其区域整合机制[J].开
发研究,2004.(1):42244.
责任编辑:王明舜

本文发布于:2023-06-21 20:40: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873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青岛   海洋   资源   度假   旅游区   滨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