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峇娘惹_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研究

阅读: 评论:0

峇峇娘惹———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研究3
梁明柳 陆 松
【摘 要】“峇峇娘惹”又可称为“帕拉纳坎”,是东南亚的土生华人族,这个族的根源是中华文化,但是他们无论是在语言、宗教信仰、文化习俗,还是文化和身份认同上,都已经形成了自有的独
特文化。东南亚的土生华人族已经和中国大陆的根源文化产生了差异,因此,绝对不能简单地以中华
民族进行归类,也不能简单地以“中国人”进行称呼。本文在于对“峇峇娘惹”等土生华人族的来源
和文化习俗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与东盟诸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关键词】峇峇娘惹;中国文化;东南亚诸国
【作 者】梁明柳,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陆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硕士。南宁,530000
【中图分类号】C9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118-005
Study of“Baba Nongya”———Ch i n ese Ethn i c group i n Southea st A si a
L i a ng M i n gli u,L u Song
Abstract:Baba Nongya,als o called Paranakan,is a s pecial Chinese ethnic gr oup in Southeast A sian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ir origin and f or mati on,their language and religi on,t ogether with their culture cus2 t o m s and the recogniti on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ty1Their r oots are l ocated in Chinese culture,however,due t o a l ong devel opment hist ory,this ethic gr oup can not be called“Chinese”any more1The difference be2 t w een Baba Nongya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in mainland China would als o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1 key words:Baba Nongya;Chinese culture;Southeast A sian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与东南亚诸国的经贸交流不断深入,对这一地区的一个独有的族,即土生华人族的研究和了解也愈发重要。这一族早期专指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城(统称海峡殖民地)出生的华人,即父系是华人血统,母系是土著血统,主要是英美等欧美殖民宗主国为了方便管理而强制进行的人种分类。随着东南亚诸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纷纷独立,土生华人的概念已经泛化,其所区别于其他族的标识已经主要不是语言,甚至不是宗教和血统,而是主观上认为自己是华人的意识。包括印尼的“帕拉纳坎”(Paranakan)、马来西亚的“峇峇娘惹”(Baba Nongya)、菲律宾的“梅斯蒂索”(Sangley Mestiz o&
Chinese Mestiz o)等混血后裔。①其中,马来西亚的“峇峇娘惹”(Baba Nongya)在文化风俗上最为鲜明,本文就“峇峇娘惹”等土生华人族的来源和文化习俗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与东盟诸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3本研究由广西大学“十一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传播比较研究方向”赞助。
二、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的来源与形成
(一)早期的华人移民
东南亚土生华人的根源来自于中国本土。早在公元初,中国海商就已前往东南亚,据《汉书・地理志》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②此处的徐闻、合浦即今广东徐闻县和广西合浦县,而“已程不国”即今日的斯里兰卡,来回路程均通过马六甲海峡。到唐朝时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均达到鼎盛时期,作为海上丝路的要冲,东南亚诸国已有中国移民的记录。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国势方隆,愿意远渡重洋的人还是少数,因此未能形成族,史书上也无此方面的记录。宋元之后,移民逐渐增多。在15世纪初,东南亚已出现中国移民聚居区。郑和下西洋前夕,爪哇的苏拉巴亚和苏门答腊的旧港,各有数千人聚居的中国移民社区,主要从事贸易活动。③
(二)明清时期的移民
真正的东南亚华人族形成始于明朝,盛于清朝。明初嘉靖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舰队随行最多可达数万人,前后历时约三十余年。《马来西亚华人史》中记载:“……中国商船均云集港内,每年初春顺西北季候风南来,夏季则顺东南季候风而返。其时,马六甲华侨大都来自闽省,男女顶结髻,习俗同中国,全城房屋,悉仿中国式,俨然为海外中国的城市。”④随着郑和下西洋带来的经贸繁荣,广东福建一带的华人也大量来到东南亚一带定居从事商业和农垦。闽粤地处东南海岸,渔民众多,造船业和航业发达,出海便利,且有很多渔民被郑和招募为舵工、船师及各种随员,长期下来,形成了沟通海外、向海外谋发展的传统。⑤除马来半岛外,吕宋(菲律宾),婆罗洲和泗水(印尼爪哇)也有大量华人聚居。
到了清朝时期,移民数量更是大增,尤其是十九世纪清末混乱时间,大量华人移民“下南洋”,向东南亚诸国特别是英国的“海峡殖民地”迁移。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是清代尤其晚清福建人移民马来亚的集中地。在海峡殖民地,除了1911年马六甲海南人比福建人略多之外,福建人所占的比重均比其他方言多。至1911年,海峡殖民地的福建人总数为142348人,占海峡殖民地华人总数306544人的4614%,占马来亚殖民地的福建人总数(未包括丁加奴州的数字)255 984人的5516%。⑥
(三)“峇峇娘惹”族的形成
随着华人移民的不断增多,与当地土著的通婚繁衍现象也不断增加,最终在文化和语言上形成了融合,
最终发展为“峇峇娘惹”族。有学者认为:baba是印加土话,原用于称呼欧洲籍的儿童。印度族人移居槟城后,把华人儿童也称为baba,后演变为“峇峇”一词;另外一个说法是: baba一词源自bapa,是马来人对华人的尊称,后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成为马来人对华人的通称。“峇峇”通常只用来称呼男性。峇峇族的女性被称为“娘惹”(Nyonya),是马来语中Nyonya或Nona 的音译,意为小、夫人。但也有人认为这个词是从福建话ni o-ni o转变而来,即“娘娘”的意思,因此峇峇妇女取名常用“娘”字,如:金娘、美娘、惠娘等。⑦
三、语言和宗教信仰
由于与当地居民通婚,“峇峇娘惹”族发展出了自己的一类语言,即峇峇话。峇峇话其实是闽粤方言与马来语的融合变种,是一种混合语言。这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具有闽粤方言的明显特点,但是也借用了相当数量马来语的词汇和习语,甚至对一些马来语借用词也根据汉语的使用习惯做了较大的改变。例如“那个人”在马来语中应该是“orang itu”,峇峇话按照汉语习惯说成“itu orang”。另外,马来语中没有类似汉语的助词“的”,峇峇话根据汉语习惯使用“punya”予以代替(马来语的意思是“拥有”)。⑧
峇峇话可细分为峇峇马来话和峇峇福建话。其区别在于,峇峇马来话的基本语言形式是基于马来语的,可以认为是被的马来语,而峇峇福建话因为常见于槟榔屿的华人社团,也被称为“槟城福建话”,它在汉语的基本形上更多地借用了马来语中的词汇,在语音类型上也受到泰话影响,⑨有学者认为可以把它归为汉语的一种方言。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马来西亚和印尼政府大力推广马来语和印尼语,这两地的峇峇话使用频率大幅降低,学习掌握这门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少,峇峇话濒于绝迹。在新加坡一地,华人占有人口的大部分,全面普及英语和华语(普通话或国语)教育,峇峇话也越来越难觅其踪。但是,由此却产生了被称为“新加坡英语”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这是一种加入华语、福建话和马来语常用词的英语表述,而在重音、爆破音等方面都更具有华语和马来语的特点,是本地区的一种独特语言。
天目山农家乐由于马六甲海峡处于中国和印度之间,是海上佛教传播和交流的主要通道,佛教信仰曾盛极一时。早期的“峇峇娘惹”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除佛教之外,多信仰儒释道三者合一的中华传统宗教,以及进行祖先崇拜。随着马来半岛和印尼的伊斯兰化,除有部分“峇峇娘惹”改信伊斯兰教外,还有一些社会上层的“峇峇娘惹”因为受到英国殖民者的影响,开始信奉基督教。这一时期,随着民族的进一步融合,部分马来神也成为崇拜的对象,例如马来半岛和新加坡等地广受推崇的“拿督公”等。
部分土生华人改信伊斯兰教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六点:第一,与穆斯林结婚;第二,想获得某项工作和谋取生计;第三,想成为公民;第四,在受到伊斯兰教义的影响之后成为马来人的朋友;第五,希望享受与马来人同样的权利及政府为马来人提供的各种保护性措施;第六,被穆斯林兄弟情谊所吸引。⑩有学者指出,這些被马来人成为“新进兄弟”(Saudara Baru)的华人皈依者,往往成为被边缘化的社,因为他们既被华人族所排斥,又被马来族怀疑其改信的动机。 λϖ所以,土生华人改信基督教的却一直呈上升趋势,据马来西亚的人口普查,在1980年时,全马华人基督教徒有241851人,占
全部华人人口的5184%,到了1991年,全马华人基督教徒增加至357751人,占了全部华人人口的7176%。 λω与之对比,信仰传统宗教的人数经年来有下降的趋势。
土生华人转换宗教信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文化适应方面的需要。宗教信仰对文化适应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对当地文化的适应程度也是不相同的。一般而言,转教者的文化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他们较为彻底地接受了居住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甚至有可能已经完全被当地文化所同化。至于坚持华人传统宗教者,则比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λξ
庐山一日游路线四、文化习俗
钱穆指出,“中国人来海外,是随着中国的社会而同来的,换言之,是随着中国的文化而俱来的,亦是随着中国的历史而俱来的”。 λψ土生华人在海外的生存和发展,是伴随着对中华文化的保留、传承和发展而进行的。这个族的文化习俗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兼容和包容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融合性。
娘惹服饰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个族的融合性特点,它把马来传统服装改成西洋风格的低胸衬肩,加上中国传统的花边修饰。其颜,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大红粉红,还有马来人的吉祥———土耳其绿。服装上点缀装饰的图案,则是中国传统的花鸟鱼虫、龙凤呈祥。 λζ
在婚姻上,“峇峇娘惹”保留了大量华人的传统习俗,例如新郎骑马迎娶新娘,新人须向长辈叩拜行礼,新人需烧香拜神佛及祖先,婚后12日后回娘家敬茶等等。部分习俗在中国大陆都已消失,但是“峇峇娘惹”仍然保持。另外在婚礼上,新郎的长袍马褂和新娘的凤冠霞帔,无不是明清时代的华人婚俗的体现。“峇峇娘惹”的丧事也一脉相承中华传统,家属均需披麻戴孝,守灵,扶灵,墓葬形式和中国大陆南方诸省几乎相同。
犹太人是哪个国家在饮食文化上,东南亚土生华人特有一种被称为“长桌宴”的家庭宴会形式,融华人、马来人和西方餐饮文化于一体,常见于寿宴或婚宴。 λ{其用餐形式类似欧美国家,使用一张可坐八人以上的长方形餐桌,讲究餐桌礼仪,而食物则具有浓郁的华人和马来饮食风格。早期的娘惹秉承了中国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钻研饮食,个个都是烹饪能手。娘惹利用马六甲海峡独特的地理位置,用印度、马来、西洋的各种调料和配料,烹制中华传统美食,形成了“娘惹饮食”的特。例如腌制肉类的调料,不仅有中国传统的花椒、八角、肉桂,又有马来的香茅斑兰叶,还有印度的孜然茴香。“娘惹”菜结合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种风味,口味浓重,是南洋最特别、最精致的佳肴之一。 λ|
五、土生华人族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困惑
土生华人族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但是又在异国海外生存,因此自身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学者们对相应的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是要完全
同化于各自的居留社会,还是继续维持体的现状,作为独特族构成当地多元社会的一元?如果选择后者,与当地其他族的关系以及母国中国的关系又如何定位?在完全同化和保持原有族文化与血统特之间,有没有折衷的道路? λ}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等国家纷纷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后,构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无疑是最基本的政治诉求,而在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往往人数占据多数的民族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发展机会。土生华人为了能够获得与马来人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机会,在文化和身份认同上无疑将产生极大的困惑和挣扎。当然,从构成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几个重要因素如外貌、语言和习俗上来看,土生华人族在本质上还是认同于华人体本身的。与菲律宾等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土生华人族在华人文化意识上最为强烈,2008年新加坡的电视剧《小娘惹》造成的收视轰动和全民文化大讨论即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指出,语言和教育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马来西亚华人父母。孩子应进华文学校还是马来语学校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因为这将影响着小孩的文化认同和他们的社会升迁。作为马来西亚人,华人必须学习被定为国语的马来语,但从社会经济机会和国际发展考虑,他们又得学英语。同时,大部分华人父母又想让他们的小孩懂得华文,一方面是因为华人认同,另一方面是因为华语是一门有用的语言。 λ∼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进行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东南亚的土生华人都看到了这方面存在的巨大经济发展机遇。而掌握华语,保持自身与母国中国的文化和身份联系,无疑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在东南亚的文学创作中同样体现出这种困惑,呈现出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马来文化之间摇摆震荡的发展
轨迹。早期的峇峇翻译家曾锦文先后将《三国演义》(节译本)、《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译为马来文,造成峇峇族轰动。作家、出版商袁文成翻译并出版了10多种中国小说,包括《东周列国志》、《后列国志》、《三宝太监》等。 µυ这些都体现了土生华人族的文化寻根和民族精神认同的追求。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政府不再承认双重国籍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与扩展,土生华人族必须在入籍国多元民族的格局中,既现实又长远地思考作为多民族国家中一员的华族的族身份以及族地位、族责任。文学创作中更多涉及“融入东南亚”的主题———与诸友族同甘共苦、共度难关、共赴国“难”的“承担”意识。 µϖ甚至还有部分人主张,应当完全切断与中国文学的联系,实现完全独立的新型文学形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特别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土生华人族开始意识到文化断根对族发展的不利影响,开始寻求“第三条路线”:在政治认同层面上,无可置疑地应该认同所在国或自己的祖国,但在文化与美学认同上,却无碍于认同“祖籍国”的文化与文学传统, µω这种文学创造的价值观念,可以视作土生华人族的文化身份认同观念的新趋向。
六、小结
综上所述,东南亚的土生华人族的根源是中华文化,但是这个族已经形成了自有的独特文化,无论是在语言、宗教信仰、文化习俗还是文化和身份认同上都已经和中国大陆的根源文化产生了差异,因此,绝对不能简单地以中华民族进行归类,也不能简单地以“中国人”进行称呼。在交流中,既要关
注同为炎黄子孙的价值观念诉求,也要重视其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更好地促进相互关系,实现互助双赢。
注释:
①庄国土:《论东南亚的华族》,《世界民族》2002年第3期,第41页。
②周振鹤编著:《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517-519页。
③庄国土:《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1期,第70页。
④宋哲美著:《马来西亚华人史》,香港中华文化事业公司,1964年,第51页。
⑤黄光成:《郑和下西洋对东南亚华人移民的影响》,《东南亚》1996年第4期,第62页。
⑥王付兵:《清代福建人向海峡殖民地的移民》,《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2期,第73页。
⑦高波:《峇峇:多元文化的“混血儿”》,《中国文化报》2009年7月15日,第006版。
⑧钟天祥:《南洋的另一类汉语———峇峇话》,htt p://www1huayuqiao1org/articles/chongts/chongts011ht m。
杭州旅游门票免费⑨陈志明:《华裔族:语言、国籍与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0月,第21卷第4期,第
28、29页。
妇产科医生
古北水镇一天能玩完吗⑩Cheu Hock T ong,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 sia,Malaysia:Pelanduk Publicati ons Sdn1Bhd1,19971第86、226页。
λϖ东南亚华侨的宗教信仰,htt p://www1e methchapel1org/mp3/SundaySchool/musli m/mu,2007-02-251pdf,09-10-20。
λωCheu Hock T ong,Chinese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 Southeast A sia,Malaysia:Pelanduk Publicati ons Sdn1Bhd,19971第226页。
λξ曹云华:《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文化适应的影响》,《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年3月第1期,第22页。
λψ钱穆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λζ《马来西亚的“娘惹”文化》,南宁日报,2007年9月4日,第007版。
λ{《东南亚土生华人的“长桌宴”》,广西日报,2004年2月23日。
λ|《马来西亚的“娘惹”文化》,南宁日报,2007年9月4日,第007版。
λ}谢剑:《东南亚华人的认同问题,对R1J1Coughling双重认同理论的再思考》,《台湾东南亚学刊》,2006年3卷2期,第3 -18页。
λ∼陈志明:《华裔族》:语言、国籍与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10月,第21卷第4期,第28、29页。
µυ莫嘉丽:《中国传统文学在新马的传播—兼论土生华人的作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9月第3期,第70页 µϖ王列耀:《东南亚华文文学:华族身份意识的转型》,《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第181页。
µω周宁:《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与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第74页。
〔责任编辑:罗柳宁〕

本文发布于:2023-06-26 03:44: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4961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华人   文化   族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