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光舞蹈课教案

阅读: 评论:0

最美的光舞蹈课教案
【篇一:光的行进教学设计
《光的行进》教学设计
赤峰市元宝山区星光小学邱爽
一、教学目标
大雁塔喷泉开放时间2020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到光源,并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 、能够对光是怎样行进的提出假设。
3 、能够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
科学知识:
1 、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 、知道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 、初步了解“小孔成像”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 、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妙。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
三、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见光源图片、手电筒、卡纸
五、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一北京旅游好去处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 、光的重要性
(教师将室内所有光源关闭,拉住窗帘。)情境导入:大家在议论什么?是啊,教室里太暗了,让人很不舒服也很不方便,设想一下,如果连这么点微弱的光都没有呢?
2 、我们现在需要什么?对,需要光。有人将光比喻成大自然的化妆师,正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眼睛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有了光,我们的眼睛才能看到彩斑斓的世界。(出示图片:大自然中光的美景)下面请欣赏大自然中光的美景。通过欣赏这些大自然中光的美景,你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想说的吗?请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3 、提问:光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哪些发光的物体?分析这些物体是否都是自己发光?
4 、学生交流。(师把学生的汇报板书,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是否都是自
己发光)
5 、大家想到了这么多发光的物体,除这些以外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请同学补充。
6 、小结:我们把这些会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7 、出示图片,有些并不是光源,你能把它们出来吗?
8 、学生活动:把这些光源进行分类。(看课本16 页,是怎样分类的)会发光的物体都会发热吗?强调萤火属于冷光源。
9 、介绍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板书: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出示幻灯片(光源的认识、月亮是不是光源、星星是不是光源)
二、初步认识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1 、谈话:思考:同学们之前已经看了很多光现象的图片,它们对你研究光的行进路线有什么启发吗?(板书课题)
(1)、你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怎样的猜测?
(2)、你的猜测对吗?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测正确与否呢?2、学生
根据自己
的经验猜测一下,可能是怎样行进的。
3 、小组交流并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
4 、出示材料,布置任务:使手电筒的光穿过卡纸板的孔照到纸屏上。(幻灯片出示实验注意事项与要求、实验设计方案)
5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幻灯片出示),汇报交流实验现象。(教师也组建一个小组,和同学们一起实验,让学生体验师生在一起合作的快乐,做完后巡视指导)师:说说你们探究的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6 、(出示三张一样规格的小孔纸)你能用这三张纸和现有的条件再来设计个实验,验证光行进的路线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操作)师:你们组是怎样做的?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师:我觉得还有一个小组设计的实验更可靠。选派一组进行演示。
十大旅游电商平台
师:当手电筒的光通过排列在一条线上的小孔后,将其中的一个小孔纸移动位置,出现了什么现象?在最后的屏幕上还能得到光吗?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生:这样做光就不能照在屏幕上了。因为这时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师:这组实验说明什么呢?
厦门南普陀寺攻略师板书: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师:刚才我们是通过实验来证据的,你认为生活中还有什么现象能证明光是沿直线行进的?(看课本17 页的图片:林间光线、日出时穿过云层的光线,夜晚汽车的灯光等)
四、练习巩固(出示幻灯片)媒体:北京不再公布疫情数据
五、课后拓展
1 、师:同学们,无论是了解光源,还是探究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因为有光,我们也应该心怀感恩之情;因为
有光,我们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天下最美》的动听旋律中,开动脑筋,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继续探究光在水中的行进方向是怎样的,并将实验设计图试着画出来。(播放《天下最美》的音乐,同时出示最后两个幻灯片)
2 、谈话: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光沿直线行进在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实验设计图,希望没有完成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第二课时
六、初步认识小孔成像现象
1 、谈话: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同学阅读课文18 页的相关内容。
2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图解释)
3 、指导学生动手尝试小孔成像实验。
(1)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制作过程。
(2)师指出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活动,交流,评比。
七、巩固总结
1 、提问: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们研究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 、教师全课总结。
六:板书设计
光的行进
自然光源人造光源冷光源热光源光在空气中或水中沿直线行进
【篇二: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教学设计】《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
2.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
3. 教育学生要充满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和感悟为什么“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2. 交流:你们认为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3. 茂密的大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小动物们也要去
一——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想知道答案吗快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课题的思考,从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台山上下川岛门票价格1. 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读准字音,读通句字。
2. 开火车认读生词。
三、情境教学,朗读感悟
1. 请同桌互相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谁在寻答案。
2.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到书中去寻答案. 想一想你代表的小动物到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认为它是最美的。
[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教学的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探究.在设计上削枝强干,突出重点,把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
3.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进行阅读指导.
(一)学习有关“小蜜蜂”的段落
1. 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4,11 自然段。
2. “百花盛开”的山谷,哪只小蜜蜂告诉我,你真的看到了一百种花吗?
3. 看到这么多的花多美啊, 带着这样的心情,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4. 所以太阳落山时, 小蜜蜂第一个飞到我的面前, 举着花环说——(引读课文11 自然段,指导朗读出小蜜蜂当时急切的心情。)
5. 让我们用上因为, 所以这样的词语把这两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把自己融入课文中,体会小蜜蜂的情感,从而有效地指导了朗读.通过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使寻答案的经过和到答案两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二)学习有关“小燕子”的段落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看到一只疲惫的小燕子。鸟儿们你们仿佛听到鸟儿用歌声对你说些什么?小燕子们,你们听到鸟儿鼓励的话语,现在心情怎么样?总结:朋友鼓励的话语给予你们无穷的力量,所以你们认为大自然里一切声音都是那么美.让我们用上因为,所以把这两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先说给你的同桌听。
(三)学习有关“小鹿”的段落看到小刺猬就要从山崖上滚下来了,你的心情怎么样?带着这样的心情,自己练习读读这两句话。
生生评价,引导学生读好表示小鹿动作的词语。
此时此刻,小动物们,你们有没有问题想问问这只勇敢的小鹿。当别人都到了答案,而自己却没有摘到心目中最美的宝石,我看到小鹿难为情地低下了头,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你们此时复杂的心情。试着在这句话中,加上“因为”,所“以”再,来说一说。
[ 设计意图:低年级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朗读, 我试图通过学生试读,议读,教师范读,引读等手段,引导学生读好描写小鹿救小刺猬的语句, 读出不同的语气,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又引导学生通过对小鹿的采访使学生体会到小鹿为了救小刺猬而无法夺取比赛的胜利,他心存遗憾
但并不后悔,使得学生感受到小鹿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为更好理解课文的中心句作了情感的铺垫。]
四、联系生活,深化情感从大象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人或哪些事,也能让你感受到“充满友爱的心是最美的。”
五、总结全文
[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地诵读课文的中心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把学生的视野从文本,从课堂引向学生的生活,深化了主题,使得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和谐, 生活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小蜜蜂颜小燕子声音小鹿心灵
七、教学反思: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小蜜蜂、
小燕子、
小鹿这  3 只小动物寻“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这一答案的经过,使学生体会到“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就是最美的”。文章语言优美,通俗易懂, 结构清晰。通过本课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 我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最好的老师,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借学习描写亲情的课文,拉近师生感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做老师, 尤其是语文课上的老师,应该激情似火。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语文课;进而喜欢语文,喜欢阅读; 上完本课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对学生付出越多,回报就越是丰硕。
3.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又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树
立正确的美丑观念,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丑,使学生知道真正的美不光看外表,更要看心灵。

本文发布于:2023-07-03 16:5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098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实验   光源   设计   教学   行进   朗读   出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