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北红军长征路踏寻往事

阅读: 评论:0

在黔北红军长征路踏寻往事
周铁株
赤水河畔闻乡音
赤水原是神话中的河,相传源出昆仑山,屈原在《离骚》就有记述:“忽吾行此沙兮,遵赤水而容与。”《庄子·天地》说得更明白:“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
然而,现实中确有一条赤水,因当年红军长征时四渡赤水的壮举而名传迩海。在四川浪游过后,我正是逆赤水而行进入黔西北的第一站——因水而名的赤水市。
赤水河古称大涉水、安乐水,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经滇、黔、川三省边地,在川南合江县注入长江。赤水流域属丹霞地貌,红壤土层,河流像一条狂怒的赤虺奔腾于乌蒙山山脉和大娄山山脉之间,浊浪呈褐红,因之称其为赤水河。赤水市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倾斜的斜坡地带,海拔落差竟达一千余米,河水更是激流汹涌,波苍潮怒。
途经赤水市长途汽车站不远的路口,我留意到有红军烈士陵园的路标。烈士陵园是我此行计
划中的景点,便顾不上旅店放下行囊,按路标所示进入市区南郊杉树坝。当转向陵园第一阶梯,牌坊前的小广场内,一位美眉在摄像机前用粤语正神采飞扬地说着什么,我以为,许是来自广东的游客吧,怎会这么巧?凑近观看,冷不防被身旁一双大手紧紧握住:“周老师!怎么会在这里碰到您?”我一愣怔转头凝视,是一位年纪不轻的汉子,看他络腮髯须和孩子般一脸纯真的模样,我依稀认出是佛山市电视台顺德分台的编导王银冬先生,早几年电视台给我拍过几辑专题片,他曾参与,此后便疏于音问,难得暌隔日久却一眼认出了我,但又不难理解,他同时是一位画家,观察力、悟性和记忆力毋庸置疑。“我一直读您发表在报刊的作品呢!”面对我这个背包行客,他又感叹道:“真的是停不下来的红舞鞋啊!在那么僻远的地方遇到您,就是做梦也想不到。”《停不下来的红舞鞋》是我其中一部旅游散文集的自序,他倒还记得。
邂逅而遇,我也恍若惊梦。
王银冬连忙向美眉和摄影师虞斌介绍:“这是顺德著名作家周铁株。”美眉握着我的手高兴地说:“我是节目主持人赛斐。8月2日顺德‘金凤奖’颁奖大会就是我主持,不见您出席,想不到在这里巧遇。”我获文学类一等奖,理应要出席颁奖会,但7月31日就上路了。我与赛
斐并不熟悉,而她的先生参与拍过我的专题片,自然一见如故。原来,为庆祝共和国60周年华诞,电视台《见多识广》节目组兵分两路采访录制红军长征路的专题片,另一拨人马到江西,他们三人组于8月5日出发到广西百,然后北上贵阳转遵义,包租了辆小车到赤水、习水。赛斐年轻脑筋灵活,她即时面向镜头借题发挥:“各位观众,这里是贵州省赤水市,我们节目组就在赤水红军烈士陵园,碰巧遇到顺德本土作家周铁株……”她还要我向观众说几句话,我激动之余无法言表,只得反复摄录了好几次。
赤水红军烈土陵园是全国第一个纪念“四渡赤水”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土陵园。陵园建筑依山就势,由主体陵园、百竹园、香樟古树园三部分组成。第一阶梯是原杨尚昆题额的仿古牌坊;第二阶梯是中央纪念塔,纪念碑正面有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第三阶梯是墓区,108座无名烈士墓层层高排列成纵阶,右侧还有几座有名姓有事迹介绍的烈士墓。墓背景为石砌长城巨幅弧形屏风,上刻手书《长征诗》。牌坊、石阶、碑记、墓和诗墙,均用当地富有特的丹霞石建构,赤水丹霞一片红彤彤,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在境内与数倍于
己的川黔军浴血奋战,分别从元厚、丙安、土城等地第一次渡过赤水,甩开敌人进入川南,迎得了战役主动权。在我红之旅部分计划中,从赤水至习水的路上,将考察复兴场、丙安、土城等乡镇的红军战斗遗址,与电视台节目组的行程基本重合,于是我上了他们的小车,一起赴现场采访。
很快,我们到了丙安。丙安古镇建在赤水河畔凸兀陡峭的危崖上,呈椭圆形,背负青山,三面环水,砌石为门,垒石为墙,距河滩十余米高建有许多二至三层木质悬空吊脚楼,蔚为壮观,历近千年风霜仍不改其貌,默默记录着丙安的悠悠岁月,无怪乎清代诗人陈熙晋在《宿丙滩上》发出感人的心语:“树杪炊烟夕照收,无端风雨落床头。客心摇曳青灯里,一夜滩声撼小楼。”两座用于防御的敦实城门仍威然矗立,门旁各有一株苍劲古朴的大黄桷树,狭长的石板街蜿蜒曲折,自古至今一直是周边几个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明清时期,又是川盐入黔古盐道的著名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至今,赤水河洗去了往昔的铅华,繁荣渐趋平淡宁静,脚踩在被时间打磨得有点残缺的石板街上,阳光从两边瓦屋滴水檐之间撤下来,褪去原的木板墙就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都无不透出历史的沧桑。
1935年1月25日,红一军团奉命攻打赤水县城,军团长林彪率部攻下丙安后,将军团指挥
部和红二师师部设在丙安,指挥著名的复兴场、黄陂洞之战。徜徉在丙安石板街上,我们看到不少房屋墙上挂着“红军战士驻地”牌子,陪同采访的丙安旅游公司经理严华强说,其实,红军战士并没有入住民宅,只在外面屋檐下露宿,不扰民,还帮众挑水劈柴、送衣送粮。当时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有一定影响,民众对红军不了解,红军用实际行动粉碎了敌人的无耻谰言。在廊亭上,我们采访了80高龄的袁定华,老人是红军扎营丙安和渡河的见证人。
梵净山旅游攻略酒店出了东华门下到河边,只见对岸的迎宾瀑布和彩虹瀑布临崖挂流,河中有一片乱石滩,严华强说,红军就在这里架设浮桥渡河。2002年建成连接彼岸的铁索桥和公路之前,丙安只有一条水路可通,少了外界的纷扰,居民反反复复选择彼岸,结果徘徊了一生。河水在乱石滩上飞沫扬涛,滔滔如逝,在我看来,那不息的涛声,分明是红军将士雄豪的呐喊;那呈丹现紫的浊浪,分明是红军将士的鲜血染红……
当晚我们如期抵达习水县城。翌日,电视台三人组将赶到重庆乘客机由西安转飞延安,还要到宁夏六盘山、河北西柏坡等地,我则与他们背道而驰,南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和贵阳,当然,我们目标一致,都是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某一地段。晚餐时,我们酒肴互劝之际
互祝珍重,对于我们的跷奇偶遇,王银冬感叹是“五十年一遇”,我却归之于“夙缘有定”。他表示回去后写篇《巧遇独行侠》,作为回应,就了这篇《赤水河畔闻乡音》。跟团旅游好还是自己旅游好>广州长隆门票是全部可以玩吗
雄关漫道
常常会想到红军长征途中的娄山关,想象着攻打娄山关的艰险。
娄山关没有山海关、嘉峪关那样巍峨的城楼。如果不是那阙大气
磅礴的词章《忆秦娥· 娄山关》,娄山关一战如果不是遵义战役的重要组成
部分,不是红军长征在军事上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被后人铭记,娄山关,
不会如此强烈牵动人们的神经,我也不会为了一睹其雄姿,从习水县穿越崇
山峻岭到达桐梓县,在一百多公里坡陡弯急的山路上,忍受着客车左盘右旋
把人摇晃得头晕目眩的旅程。我一直在忖度,当年红军到底是以怎样的毅力
在这条人间鸟道行军打仗的。
上海龙华寺显灵事件“山势西来万马奔”。大娄山又称娄山,是贵州四大山脉之一,西起毕
节,东北延伸至四川,主要横亘在贵州北部,境内长约300公里,宽约150
公里,由三支并列的山脉组成,北陡南缓,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界山,
还是乌江、赤水河和綦江的分水岭。大娄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是贵州的天
然屏障,素有“黔北咽喉”之谓,其中娄山关处于大娄山主脉的脊梁,是一
个沿裂隙溶蚀而成的隘口,东西两侧为大小尖山锁峙,南北峡谷高差数百米,
是出入川黔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隘。如今,川黔国道蜿蜒穿过关口,川黔铁
路和崇遵高速公路则从娄山腹内穿隧道而过。
北京世园会电话从桐梓通往遵义的公路沿山体盘曲而上,宛若长龙飞舞,及至关口,便有“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之感,深刻感受到高原阳光的热烈和力度。娄山关位于桐梓、遵义交界处,重崖叠峰,傲然云天。抬头四顾,但见两壁夹立,中露天光,蓊然青葱的林木掩映下,左侧绝
壁嵌入一块大理石磨制的石碑,上面镌刻手书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红军再次攻占娄山关后,、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相继策马视察刚结束战斗的战场,想起一个月前经过娄山关时哼过的几句新词,此次续完了《忆秦娥》。不愧是一代伟人,写诗填词也不失恢宏气魄,这阙词虽短短几十个字,写景状物浑然天成,交织成雄浑悲壮的命运交响曲,让我们从中领略到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画卷之美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境界,感受到红军的长征犹如易水之寒的悲壮,感悟出其中笑看风云的大无畏和乐观主义精神,是有着怎样某种神秘的符语般的力量。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出敌不意回师黔北,当月25日至26日,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率部由北向南攻占娄山关,歼敌四个团,其后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两个师。红军再占遵义,在遵义和乌江之间重创敌军三个师又八个团,“遵义大捷”嬴得长征以来第一次巨大胜利,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曙光。然而,许多史料忽略了红军首占娄山关那一仗,就是在同年1月8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由团长耿飙、政委杨成武率领从遵义城出发,奉命冒雨追歼北逃之敌,由南向北攻占娄山关和桐梓县城,建
立黔北防线保证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红军两次攻占娄山关均取得巨大胜利,其后三渡和四渡赤水,兵临贵阳,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冲出绝境,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弹指苍桑,血火流光已成云烟往事,只有娄山关仍留住了历史的记忆。在关上俯而如瞰,昔日雄风今尤在,我们能倾听到风的诉说,那凄厉的雁叫声,那时断时续的马蹄声,那悲咽的喇叭声,恍惚仍在波涛般起伏的苍山回荡。是的,突突的马蹄声已化作山间欢唱的流泉,硝烟中的身影已凝固成座座青山,而长眠于关上的忠魂,则变成树林里清脆的鸟鸣……
状如天堑的娄山关上,关桥悬于山腰,桥下川黔公路盘曲远去,过桥便是扼控公路的小尖山。登上小尖山顶,台顶面积仅约二百多平方米,有一道齐腰深的战壕,是当年敌军工事,后被红军攻占,至今保持原貌,今有碑镌刻:“遵义战役·娄山小尖山遗址”。小尖山场坝上,挺立着“红军战斗纪念碑”,底座是汉白玉浮雕画面和娄山关战斗简介,两根尖顶形石柱屹立碑台上,状如两把利剑直指苍穹,象征娄山关峰夹道中通一线,又酷似红军将士双足长征万里、踏破雄关的英姿,还蕴含红军“二渡赤水”、两次攻克娄山关的寓意。碑体正面镶嵌红长方形大理石,石上雕刻五角星和镰刀图案,似当年的红军战旗。
开封小吃街烽火硝烟散尽,金戈铁马远去,抖落了征尘的关隘显得更加苍凉凝重,同时又使人感到有点迷惘与悲凉。当年,率兵攻打娄山关的主将“彭大将军”今安在?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0月写下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遍查公开发表的诗词,写给部将的除了1963年12月的七律《吊同志》,就是那首对彭大将军高度评价的六言诗了。彭德怀在陕北任红军前敌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司令,解放战争中任解放军副总司令。新中国建立初期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直至胜利,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其后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正是这位居功至伟的老帅,因焦虑国策的失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凭着一片赤忱,1959年在庐山会议呈送为民请命的“万言书”,结果招至大张挞伐,最终被埋葬在政治的风云里。同遭厄运的,还有当年遵义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的张闻天、娄山关之战率部从东翼进攻的黄克诚等人,尤其在疯狂的“”岁月,大批开国功臣惨遭灭顶之灾。

本文发布于:2023-07-14 12:3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289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遵义红文化
标签:红军   娄山关   赤水   遵义   长征   陵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