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诗句《南国山河》历史真相

阅读: 评论:0

长泰漂流一日游攻略阳朔一日游最佳路线图“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 这是被越南人视作民族英雄的李常杰在抵抗宋朝军队时写下的诗句《南国山河》。2016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越南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发表长篇演讲,尽管没有直接点名中国,但引用了这首中国北宋与越南李朝熙宁战争时期的越南诗句,他表示,这首诗表达了所谓的“所有越南人民不屈的精神”。
  《南国山河》被收录在越南初中学生的教科书中,而“南国山河南帝居”这句诗,至今还经常出现在越南人士抗议中国的标语中。这首古诗的作者李常杰在越南属于“民族英雄”,类似于我国的霍去病、左宗棠。他是交趾李朝时期人。出生于寿昌县(今河内)太和坊的一个武将家庭,在李太宗时期净身为太监,参加过对占城国的三次入侵,随后北上入侵宋朝。1105年(李朝龙符五年),李常杰去世,被追赠以“入内殿都知、检校太尉、平章军国重事、越国公”。
  访问越南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什么偏偏要提这场战争?此中有何深意?下面,我们根据史料走进这场战争,来探求历史的真相。
  北宋时期中越之间的恩怨情仇
  在宋代,今越南的北方为交趾政权,南方为占城政权。自秦汉到唐五代,交趾一直作为中国的地方郡县存在。秦平岭南,在如今的越南中北部地区设立象郡,开始了中国王朝对越南地区的正式管辖。西汉武帝时再平南越,在这里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直至唐朝,越南地区都没有脱离中国王朝的管辖。随着唐朝灭亡,大一统王朝的消失,整个中国秩序大乱。交趾便趁着大乱割据一方,逐渐获得独立。
  在宋朝皇帝眼中,交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原王朝的蕃属,对交趾的册封,从交趾郡王、南平王、南越王依次递进,在宋朝皇帝眼中,交趾竟从郡县变成半国不国的存在,不臣之野心不小,想来实在是让人生气的事情。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黎桓篡丁之时,北宋曾派军欲助丁氏母子,但战争未如宋朝所愿一举平定交趾,而以宋朝大败结束。之后前黎朝和李朝一直向北宋纳贡称臣,但边衅仍时有发生。李朝(交趾)时,前几代君主均致力于开拓疆土,对占城几次用兵,对宋朝领土也屡有蚕食。1014年北宋钦州曾包庇越南逃犯,导致李公蕴引兵犯境。此后李公蕴及其继任者屡有犯宋境,宋朝则鉴于北方有辽和西夏,一直对交趾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侬智高举事之时,李太宗李佛玛曾向宋朝表示愿派2万兵马助宋,以便“欲因此乘势以邀利”。宋朝廷本欲答应,但在狄青的反对下,宋朝最终没有让交趾出兵。而侬智高山穷水尽之时,亦曾向交趾求援,但李朝兵至前,侬已败。
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名单
李佛玛未能如愿。
  但是接下来的雍熙北伐将北宋的战略重心移向传统的北方边境,北宋逐渐对交趾转用宽忍政策。
  事情在宋仁宗时期发生了变化。大国不小国麻烦,小国交趾倒不安分了。在经历了独立初期丁朝、前黎朝两个短命王朝之后,李朝的建立使交趾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稳定强大的统一政权。仗着宋朝的宽忍,交趾不断蚕食北宋南方边境,甚至制造骚乱。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加紧对占城的控制。庆历四年(1044)、庆历六年(1046)、熙宁二年(1069)、熙宁七年(1074)、熙宁八年(1075)多次对占城用兵。这打破了宋朝联合占城抑制交趾的地区战略格局,双方关系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交趾一再挑衅,别的宋朝皇帝可以忍,富有强国理想的宋神宗和王安石都不能忍,宋神宗对南方的开边一直持积极鼓励的态度,一再更换知桂州人选,积极推动“恢复”交趾为郡县。不论是任命潘夙知桂州,还是以萧注取代潘夙、以沈起取代萧注知桂州,都是积极筹备“恢复”交趾战略计划的举措。
  1072年(熙宁五年)李朝李乾德即位,是为李仁宗。时仁宗仅7岁,由检校太尉李常杰和兵部侍郎李道成辅佐。后来,被宋神宗提拔的萧注,从最初的主战转为主和,而沈起坚持交趾小丑没有不取的道理,于是王安石罢免了萧注,于1072年(熙宁六年)启用了沈起知广西桂州。沈起上任后,面对交趾的挑衅非常强硬,也积极筹备边境武备,后来接替沈起出任知桂州的刘彝也是强硬派,对武力犯边的交趾,刘彝干脆宣布绝交。这些都让李朝全国上下感到不安,认为宋将来攻。在此情况下,李常杰主张“先发制人”,决定攻宋。
  虽然宋神宗积极部署统一交趾,但是实际上的战事却由交趾挑起。熙宁战争主要分为交趾内侵和宋朝反攻两个阶段。
  交趾攻宋阶段。熙宁八年(1075),交趾的李常杰和宗??兵分两路,水陆并进进攻宋朝。为师出有名,李军四处张榜称:中国做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救。为鼓舞士气,李常杰作了这首《南国山河》。
  李常杰一路连破钦、廉二州,杀8000余人。最后李、宗二人合围邕州。邕州在坚守42日后被攻陷。“是役也,所杀获邕、钦、廉三州人无虑十万。”
  这种暴行震惊了整个宋朝朝野。《太平治迹统类》描述道:邕州城破,“安石忧阻形于言”。被动的宋朝仓促应对,交趾入侵当月,成立了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本经略招讨司,赵、李宪充正、副使,燕达充副都总管。赵?l和宦官李宪充正、副使,燕达充副都总管。同时刘彝和沈起被罢免,原因很简单,他们必须为数州横遭屠害一事负责,朝廷更要在十万大军出征之际,立威警众。
  宋朝一面调发北方禁军,一面就地招募。调动秦晋精锐力量十万人,调用广西、荆湖、广东、河北等路兵员和物资。广西招募壮丁两三千人守卫邕、宾等州城,又从诸州军队中选配年轻不怕死的勇士赶赴桂州。到熙宁九年(1076),从全国征集而来的宋朝首批援军进入广西。交趾破邕州后正打算继续攻取桂州,见到浩浩荡荡的宋朝大军过来了,只好撤退。
  接下来就是宋朝的反击了。赵?l和李宪还未到广西上任,宋军就换了主帅,由郭逵出任正使,赵?l为副使。宋朝确定的作战计划是海陆并进,与占城(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和真腊(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三路合击。走海路的目
的是配合策应陆路主力。     同时,宋朝意识到单独作战是艰难的。宋朝官员张方平猜测,“能害交趾者惟林邑”,于是建议招募具备外交能力的人才,在国际上寻求支持,共同讨伐交趾。熙宁九年,宋朝派李教和罗昌皓出使占城和真腊,说服他们共同出兵交趾。占城表示愿意,于是宋朝进攻交趾时占城曾派遣蕃兵七千扼制住交趾要路。但占城和真腊的牵制并未对战局产生明显影响。
  郭逵二月任命、三月到广西,至十月宋军才大规模进攻交趾境内。熙宁九年十月燕达攻取广源州,十二月到达富良江,两军决战。
  法国人乔治?马司培罗(georges maspero)曾称,这场战争究竟是谁赢了到现在还很难说。中国史书和《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描述是:两军在富良江(今红河)决战。李军战船四百余艘在江南阻住水路,宋军没法过河,于是郭逵和赵?l便命令兵将们伐木制造发石机攻打。后来又依照燕达建议,暗中派遣军队在山间设置埋伏,逐步减兵,诱敌深入。李常杰果然中计,倾数万众渡江出击,宋军伏兵尽发,步骑合击,趁其帆折樯摧之际,选精兵乘大筏猛攻,大败交趾军,击杀数千。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战死,左郎将阮根被俘。但是《越史略》等越南史书的记载是这样的:李常杰知道宋军力困,于是连夜渡江袭
击,大破宋军。宋兵死者十之五六,只能退取广源州。也就是鼓吹李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富良江之战后不久,越南李仁宗便申请求和。恰好此时宋军在南方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死者大半。郭逵表示“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同意撤兵。宋李两朝讲和。
必须去的旅游地方
  熙宁战争后的中越格局巨变
  在越南人的眼中,这是一场抵御大国侵略的民族战争,不但保卫了交趾政权,还为以后的交趾争取到了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甚至获得了独立,并同宋朝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是“可歌可泣”的史诗级战役。而在宋朝一方,这不过是宋朝多次边境战争中的一例罢了。由于宋朝的军事重心在北部边境,对南方边境记述很少。
  对于这场战争及李常杰,中国和今天的越南对其评价不一。越南方面,李朝的评价是:唯公(指李常杰)辅君,国家殷富,多历年所,可圣臣遗千古之熙绩也。越南史学家陈仲金的“越南史略”评价其:具将才,精韬略,北伐宋,南平占,实为我国的一员名将。1971年的《越南历史》评价他:李常杰的积极自卫的进攻战略,也体现了民族的这种精神和意志。附近旅游二日游推荐
他对抗战的胜利立下了卓越功勋并且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李常杰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一位把天才的韬略与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相结合的杰出的军事家。同时,越南海军的一艘军舰也以李常杰命名,其参与了1974年的西沙海战。
  《越南民族历史上的几次战略决战》更称整场战争是“抗宋战争”。
莆田二十四景点有哪些  此役后至1257年元朝入侵越南,两国边境近200年未再起大的争端,边境无事,两国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此外,1081年宋朝放弃广源州等地区,将其赐予李朝。
  王安石在此役后正式罢相,再不复出。检讨战争时,由党争而派生的鹰派与鸽派之争纷起,苏轼曾就熙宁战役留下了著名的时事评论,认为造成熙宁战争的直接原因虽是沈起和刘彝言行不当,但根源在王安石的好大喜功:“熙宁以来,王安石用事,始求边功……沈起、刘彝闻而效之(指王韶、章等),结怨安南”,“安南之役,(沈)起实造端,而(刘)彝继之”。就是说王安石这个人,一直想在边疆问题上立功,一些人就效仿他,结果就跟交趾结了仇,这场战争,就是沈起他们挑起的事端。这怨气满满的评论,将矛头全部指向了改革派。
  熙宁战争是宋朝第二次正式同交趾作战,依然没有取胜,宋的国际威望下降。熙宁战争促使宋朝君臣重新思考对交趾的根本之策。如张方平所说:传闻其事(指熙宁战争)可为痛心,然此为既往之咎,方当虑将来之策。他指出的将来之策就是:太祖皇帝弃之不欲勤中国以事荒徼,列之外蕃使隔限诸蛮,此天机神算,长辔远御之术也。他对宋太祖思想的曲用实际是欲借祖宗家法论对交趾的将来之策,即:列之外蕃,放弃统一计划,不再以郡县视之。从以后的事实来看,这确实成为熙宁战争以后宋朝对交趾的基本政策。熙宁战争以后宋朝未再有对交趾用兵之议。
  熙宁十年(1077),交趾上表,次年入贡,双方重续中断了四年的朝贡往来。元丰元年(1078)双方开始进入长达七年的边境划界谈判。划界遭到郭逵等大臣的反对。郭逵说,当初撤军时双方已尝议定,大兵所至即是封疆。但这些意见未被采纳。元丰七年(1084)双方划定边界,将保乐、练苗、丁放近六县、宿桑二峒归属交趾。双方因为领土归属和人口移交等问题关系多次趋于紧张,但度过划界风波以后,双方总体上又重归和平。边界谈判和归还已置郡县的领土,背离了宋朝最初郡县治之的设想,是宋初以来双方第一次全面划定边境线,意味着宋朝事实上已经承认了交趾的独立地位,放弃了统一交趾的计划。

本文发布于:2023-07-14 22:02: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294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交趾   越南   战争   中国   双方   边境   桂州   郡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