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梳理(新)

阅读: 评论:0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3、与“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
①、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鲁迅
与“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意思相当古诗句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4、“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
重渡沟游玩攻略
读报剪报、制作《我的成长册》、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中队角等
5.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么做的? 如在春游中,我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第一单元:壮丽山川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在诗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写作手法叫 反复 ,这样写的好处是 强化语言的节奏感,强调突出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的情感
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长江之歌》文中的"" 长江 ,文章采用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 等成语来形容。
2、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
  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
3、长江发源于来安县政府网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4、描写长江的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④星垂平野阔,日涌大江流。
5、描写黄河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我国的名山大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2、三亚落日
1、《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2、《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3“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4、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
5、背诵课文234自然段。
    6写出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语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鸟兽鱼虫 江河湖海 东西南北 喜怒哀乐 梅兰竹菊 风雨雷电
7、课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这两句话湖南哪些地方好玩__首尾呼应。 
8.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东方绿舟1))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担心”表示不放心,表现了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接触到海面了。突出了人们对海之蓝的喜爱之情。
    2)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生怕”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为之陶醉.惊叹,也体现了人们对落日的留恋和珍爱之情。
             
3、烟台的海
1、《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既写,又写景人交融。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之所以先写冬天,是因为 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象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3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
答: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课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向堤岸。(“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4、记金华的双龙洞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是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的景,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2、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3、课文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
4、背诵第5自然段。
5、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挤压”“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②“再加上”“即使……也……”(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多样,值得观赏。)
习作1 练习1
1、拟人的修辞方法
注意点:(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 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2、背诵成语。
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雨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3、描写春天时节的诗句:
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描写夏天的诗句: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描写秋天的诗句: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描写冬天的诗句: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第二单元  正义必胜
5、卢沟桥烽火
1.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7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恺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2、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九一八变事变”:1931918
3、课后习题2(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彩):
①“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的感情彩。
②“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4、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人仰马翻  哭爹喊娘  鲜血四溅
狼狈而逃  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
5在《卢沟桥烽火》(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在东方战场上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
6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郊,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也是一处名胜古迹。
193777,日本军队向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中国官兵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昆明旅行社纯玩团打败了有着险恶用心、卑鄙行径的日本军队。
7、课文6-8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6、半截蜡烛
1.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3、课后习题2(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①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
4、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5三亚西岛的民宿一天多少钱、描写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心花怒放、 忐忑不安 、心如刀绞。
6、“厄运”在文中指德军将要发现藏在蜡烛里的秘密情报
“最可怕的东西” 半截蜡烛,它里面的金属管内藏有情报
为什么是最可怕的?因为当蜡烛碰到金属管时就会熄灭,这时秘密就会泄露,不仅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会结束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站会遭到破坏。
8、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从人物的 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活动 的描写去了解人物。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1.《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将军关心照料在战场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把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浓厚的友谊。课文是按发展顺序依次写了  救出孤女  关心照料孤女 送归孤女  孤女谢恩 这些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3-07-19 16:3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380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长江   落日   课文   拟人   日本   烟台   生动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