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绣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 评论:0

各国旗帜论湘绣的传承与发展
毛  珊
      湘绣是中国刺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代表。湘绣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悠久的物质文化史紧密相连,随着丝绸业与刺绣技艺的传承发展而逐渐繁荣。从1958年在长沙烈士公园工地所发掘的战国木廓墓中,出土了两件绣花绢残片,佐证湖南刺绣己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使用范围,从民间到宫庭,从百姓到贵族,历来均作为服饰、日用杂物和祭祀用品的装饰。在刺绣为生活服务的古代社会里,经过千百年来艺人们的传承和发展,孕育了这枝精美的现代湘绣工艺奇葩。
凤凰古城旅游费用
重庆南山植物园门票多少钱湘绣能成为独立的刺绣体系,是在民间自绣自用的绣品基础上,近代湖湘文化的兴起,文人绘画的参与,至19世纪末,逐渐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同时,促使刺绣针法的不断完善,为她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勃勃生机。
      一、湘绣从日用品向欣赏品的独立出现,是在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而使然的。在封建社会未期发展兴盛起来的刺绣艺术,是不能不受当时社会所制约的。从明清以前刺绣
日用品延伸二千余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原因是士大夫、文人与工匠之间的等级观念的影响。这些刺绣日用品一概视为地位低下的工匠及妇女之作而被歧视。至从文人画家参与了刺绣工作,绣名人书画,达官贵人肖像,成为一时之盛。刺绣随名人名画的参与,市场的流通,从而形成了它自身的价值。湘绣业界从清未的画家杨世焯,到后来的朱树之,接着到李云青、邵一萍、李凯云、杨应修,均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文人画家,他们从经济利益考虑到和她们合作,对于湘绣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这些文人画家用他们的修养和知识,丰富了刺绣的技法,提高了刺绣表现客观对象的能力。作为从清末以来以写真为主要特征的刺绣欣赏品,他们的介入和刺绣工人创造各种针法是相辅相成的。
      湘绣发展到70多种针法,是绣工与画家的密切合作,根椐所要表现的画面题材内容及形式而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因要表现光影和彩的渐变,以掺针为核心,发展到各种掺针方法。针法发展到混绣、网绣、织绣、交叉绣四大类。混绣以掺针、游针、毛针等针法为主;网绣用线交织成各种几何图案,如六方网、菊花网、桂花网等;织绣是以线编织成简单图案而构成某种形象,如草鞋织、瓦行织等;交叉绣是通过线的交织重叠而得名。其中混绣、交叉绣属于描绘性针法,以刻划对象的神态面貌、质感为目的。网绣、织绣属表
现性针法,以装饰效果而见长。清末著名的湘绣艺人李仪辉为表现文人绘画作品,率先使用了掺针绣法。
胡连仙、袁魏氏到后来的肖玉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秀、刘爱云等。她们以绣狮、虎、马、鹿、松鼠及翎毛、花卉、仕女而各具专长。特别是余冬姑和余振辉姊妹,创造和完善了湘绣独有的鬅毛针法,继而发展到游针、毛针、旋纹针等多种具有质感的针法。湘绣技艺体系的形成,是画师和绣工的长期探索、研究和合作,共同创造分不开的。               
      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特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生产关系展示出无穷的生命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植于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湘绣,与时代的脉膊相吻合,涣发了新春的活力。这一时期,艺人们面向生活,用剌绣为手段,热情歌颂现实。伴随着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陈列及各种大型展会的出现,对外交流的频繁。湘绣艺人们发扬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精神,“以针代笔,以线润”,达到了绘画艺术与刺绣技术的高度完美结合。出现了大批传世经典之作,从上世纪50年代的单面湘绣《和平颂》、《松柏长青》、《伟大会见》,60年代的《当代英雄》、《东风吹遍百花开》到70年代的《大治之年春满园》
、《金雀屏开喜东风》、《雄狮》、《猛虎》以及日用品百花、百鸟、百鱼、百蝶、百子为代表的五百被面,展现了一个向上、豪迈、博大的时代精神和特征。
      这一时期的技艺发展,不论从画稿设计到刺绣方式,都达到了十分娴熟的程度。技艺上的成熟,加上新材料尼龙绸的出现和使用,导致了双面绣的蓬勃发展,从双面绣到双面异、异物最后发展到全异绣,把刺绣技艺发展到了中国刺绣史上的最高限度。湘绣艺人们对这种材料和相应的技术掌握达到了完全得心应手的地步。这时期,湘绣多种双面全异绣作品,不断获得国家科委、新闻媒体、外宾及各界人士的承认和高度赞扬。湘绣技艺人员以双面全异绣的刺绣展演,四次去美国,一次去加拿大参加中国古代技术展览时反应最为强烈,国际友人对此类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被誉为不可思议的“魔术般的艺术”、及“超级绣品”。
      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国际上的科技成果和意识形态象潮水般的冲击而来,新的意识改变工艺美术的传统观念。研究世界市场情况,生活方式,己成为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如何从包豪斯的教育思想中认识现代造型观,分析现代西方流派艺术的发展渊源,理解诸如构成主义、未来主义、光效应艺
术的社会基础和科学依据,从而借鉴西方现代化的经验,探索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化的途径。衡阳旅游景点一日游
这种变革为适应现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观念、生活节奏和环境特点的改变。人们将处在一个电子、机械、信息、高层建筑的包围之中,抽象思维的能力不断提高,工艺术美的形式美感需要与之相协调。因此,科学与建设的发展促使八十年代的湘绣形成一个变革的年代。
这一时期,湘绣双面全异绣发展迅速,其代表性的绣品有《杨贵妃》、《望月》、《上山虎·下山狮》之类的传世之作,使传统湘绣技艺别开生面,更加高雅和精湛。之后,一反细腻含蕴之道,出现了粗线绣的仿汉代金银错的《射猎图》和在民间刺绣基础上创制的质朴而毫放的《雄鸡》与《初生牛犊不怕虎》等湘绣壁挂。底料大胆采用手编的土家织锦面料,风格上具有简练、强烈的装饰美感,有西方的抽象特质和中国民间的质朴味。这两种形式相得益障,前者用作豪华客厅的屏风,典雅而华贵,后者用作现代建筑的壁画,大气而庄重。这样多元化的发展,湘绣的现代化将有着十分美好的前景。
      湘绣的现代化不仅是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的现代化,首先应是材料的现代化。因为工
艺美术的发展史,首先是一部材料的发展史。由于材料的更新,为了适应新材料而采用的手段需要创新,才推动了工艺美术水平的提高和风格的变化。殷商到汉代的出土文物,刺绣材料都是细软的丝帛之类,后来采用绢、锦、缎、丝绸和尼龙丝,以及现在试用的土家族织锦底料,不同的材料产生了不同的针法,同时亦创造了新颖的艺术效果 。
适用与欣赏是工艺美术品的最佳结合,也是工艺美术品的功能作用与审美价值的综合体现。当这种产品的适用与它的材料、装饰效果、加工工艺和现代环境相统一,同时和时代精神相协调,它就会具备产品的现代感。中国的刺绣源于封建社会,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逐渐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在湘绣门类中,必然有某些部分被淘汰,要求更新换代。这个更新的过程就是材料、品种、款式、花、用途与技艺的变革过程。
    绣品的风格和地方特十分重要,也是品牌的象征。越是有地方特和民族精神内涵的绣品,就有个性,也越有市场的竞争力。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人们追求新鲜感的心理反应,对制作者来讲也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气派的体现。
    改革开放30年,就湘绣的艺术品质来讲,前15年再上朔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20年中,为湘绣百余年承传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当今市场经济及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对于
传统工艺产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于湘绣首先应保护、传承好湘绣的“鬅毛针法”和“双面全异绣”的刺绣技艺,同时,更重视湘绣画稿的原创性,尊重艺术创作,反对模仿抄袭。调整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湘绣产品结构,如服饰艺术品、实用刺绣品、纯欣赏绣品等,为湘绣多元化的传承和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湘绣这一浸润湖湘文化精髓的艺术奇葩,将拥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末来。
海拉尔市区好玩的地方                                                                                            2010年5月

本文发布于:2023-07-25 06:30: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476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刺绣   发展   针法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