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总体规划

阅读: 评论:0


第一部分  规划概述
第一章 唐县概况
一、地理位置
海安天气预报唐县位于XX省中部,保定市的西南部,地处太行XX麓,位于东经114°27'至115°03',北纬38°37'至39°09'之间。北与涞源县接壤,西与阜平县和曲阳县相连,南与定州市为邻,东与望都和顺平县交界,县域总面积为1417平方公里。
唐县县城距首都190公里、省会石家庄100公里、XX220公里、保定50公里。
鹧鸪山滑雪场二、历史沿革
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侯尧之封地,其名肇于上古,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就有人类聚居活动,属仰韶文化遗址。
厦门海洋世界公园
1、设置沿革
吴桥杂技大世界门票  公元前2377年,尧帝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公元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今固城,一说在长古城),亦称唐,即在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挚将帝位让给尧,也是在唐县举办的"禅让"仪式,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患,由此地赴平阳(今XX省临汾西)执帝位。虞舜执政后,将尧子丹朱封为唐侯,治所鸿郎城(今洪城)。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北高昌,亦称庆都邑),阳邑(亦称唐邑,今固城),属燕地、中山地。
  战国时期,属赵国,中山国,西北边界置鸱之塞(亦称鸿上塞,今倒马关之上冠顶。),东北界置庆都邑(今北高昌),赵武灵王时,中山国武公于境内筑起西起西大洋,经蔡庄,南唐梅,东北达顺平、满城的古中山国长城,唐县境内长达20公里,至今长城走向、残存石砌墙体、望台、战台等依然清晰可辩。秦属上谷郡。
2、置县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古为唐侯国得名唐县。属冀州剌史部中山国所辖。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国为中山郡,唐县属之。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唐县为和亲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唐县,仍属冀州中山国所辖。魏晋因之。北齐撤消唐县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唐县,属定州博陵郡。唐代属XX道定州。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唐县为中山县,后唐同光初复为唐县。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改唐县为博陵县,后汉初复名唐县。宋属XX西路中山府。金属XX西路定州所辖。元代改属保定路。明代隶属京师省保定府。清初仍属保定府所辖。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2年(1913年)撤销府级建置,唐县属直隶省范阳观察使所辖。民国3年(1914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辖唐县。民国17年(1928年)6月28日,直隶省改称XX省,唐县属XX省直辖。民国26年(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开赴唐县抗日。中旬在北店头村建立了唐县抗日XX政府,属冀西区所辖。民国28年(1939年),先属冀西二专区,后属四专区。民国31年(1942年)改属北岳区四专区。民国33年(1944年)改属北岳区三专区。民国34年(1945年)改属冀晋三专区,年9月3日,日本侵略军撤出唐县,县城解放,唐县抗日XX政府迁驻唐县城。民国35年(1946年)2月,唐县属冀晋行政公署所辖。民国37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唐县属五专区。
民国38年(1949年)1月改属察哈尔省易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唐县属保定专区所辖,一直到1990年底,或称保定专区,或称保定市,或称保定地区,唐县依然属之。
3、政区演变
  西汉初置唐县后,境内设过左人乡(今周北雹水)、中人亭(今都亭)、阳邑(今南北固城)、庆都邑(今北高昌村)、倒马关(今倒马关村)、鸿郎城(今洪城)、八渡关(今十八渡村)、马溺关(今伏城西北)、委粟关(今南北城子)等,全县政区无考。
  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慕容垂建中山城(今南北城子),称后燕,辖唐县。
  北齐升明三年(公元479年)撤消唐县建置,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唐县,其间废县117年。
  北宋初辖18乡2镇,后辖10乡2镇,名称无考。雍熙元年(公元946年)置军城寨;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将唐县山区之黄石口、鹤峪口、娘子神等20多村人户划归军城寨直辖,唐县政区仅剩3乡2镇(名称无考)。
  元、明时代,唐县境域趋于稳定,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全县编为22里社,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600年)仍为22里社。已具备现今唐县版图雏形。
  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全县仍分22社,212村,外加14个满洲屯。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为22社、264村、4镇,3个满洲屯。
民国初沿清制,民国17年(1928年),组织法和区、乡村自治法颁行,翌年全县划分五个区232乡(镇),325村。第一区(亦称围城区)驻仁厚镇,辖85乡、103村、一镇;第二区驻拔茄,辖45乡、45村;第三区驻西雹水,辖25乡、34村;第四区驻西唐梅,辖44乡、56村;第五区驻下苇,辖31乡、86村。民国23年(1934年),自治区裁并,改设3个区、245乡、325村,1481闾,7432邻。民国25年(1936年)区公所撤销,闾邻不变。
  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唐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共唐县县委、唐县抗日XX政府将全县划分6个区,辖村342个。翌年改划为11区,辖343村。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临时置定唐县,唐县境中南部,白合为界,唐河东、南部153个村庄,分别于1942、1943年划归定唐县,定唐县抗日XX政府设在黄金峪村。民国34年(1945年),唐县境域仅存白合西北山区4个区、140个村庄;第一区驻川里村,辖村40个;第二区驻下苇,辖村45个;第三区驻南齐家佐,辖村28个;第四区驻白合,辖村27个。
三、自然概况
1、地形、地貌当阳天气预报15天查询
唐县地处太行XX麓,境内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地区山势起伏,层峦迭障,山区面积占唐县面积的80.5%。
县域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可划分为西北部山区和东南部平原区两大类型。西北部山区又分为中山区、低山与丘陵区。中山区位于最北部,海拔高程在1000m~1898米,最高山峰为大茂山,低山区海拔一般同安一日游哪里好去处500~1000m,山脉走向呈北东、南西向。丘陵区位于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的交接地带,海拔200~500m左右。东部平原为地壳处于稳定缓慢下降时,接受冲积、洪积物而形成的,平均海拔70m左右,地面坡度3‰左右,平坦开阔。
全县土壤共分4个土类,即:地带土壤的棕壤和褐土,非地带土壤的水稻土和草甸土。是林业、药材业和水稻作物种植的理想场所。全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9种,其中金属矿7种,非金属矿12种,主要为金、银、铁、钼、铜、铅、锰、石灰石、高岭土、大理石、煤矿等。境内还有可作为药材的野生植物187种。

本文发布于:2023-07-26 01:2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487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唐县   山区   西北   中山   全县   民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