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瓦白墙的水墨之梦_赏徽派建筑瑰宝西递_宏村

阅读: 评论:0

笔者于2005年参加了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对安徽西递、宏村的考察工作。这两处皖南古民居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徽派民居的代表,建筑保存完好,风光绝秀,烟雨蒙蒙中,黑瓦白墙桃花源里鸡犬相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百年风华论徽派
梦里寻他千百度,三百年风华属徽派。叱咤风云的徽商财势称雄、亦商亦儒且情趣雅然,成就了典雅大方的徽派建筑。明《五俎》云:“商贾之称雄者,江南首推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徽商势力极盛时,商帮遍布全国,足迹所到处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与晋商并称南北双雄,所建民居均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徽商缘起于东晋,到明清极盛,主要来自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靠经营盐、米、丝、茶、纸、墨、木材、典当,聚拢财富,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
徽州民谚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较为艰苦的自然条件是徽商兴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吴头楚尾”,不见平川沃野,但见山峦叠嶂,风景虽秀,难供衣食。再加徽州历代为避祸之桃花源,兵燹过后,人丁渐增,却无充盈田亩,为谋生路,外出经商者甚众。徽州绵延的山连绵,林木葳蕤,许次杼的《茶疏》说:“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徽州茶区“地临峭壁,
滩环深溪,壁山云海,溪连雾天”,极宜茶叶生长种植。最初徽商贩售的即为茶叶木材,后又有油漆、桐油。而徽商称雄海内发轫于盐业,从明代成化后至清太平天国运动蹂躏江南之前,徽商渐执全国经济之牛耳。涌现出一大批富可敌国的徽商,清帝康熙、乾降南巡时,可亲接圣驾,红顶商人胡雪岩更是叱咤一时,在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徽商读书传家,重视科举,屡出高官,衣锦还乡时遂重修住宅,频起楼阁。徽商资财丰盈,品位高雅,造就了风格独特、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徽派建筑,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一朵绽放的奇葩。
徽派民居建筑特鲜明,有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格,注重与山水融为一体,坐北朝南,依傍山水。整体布局多为多进院落式,又以三合院式居多。其建筑结构采取穿斗式木构架,或穿斗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外墙为空斗墙,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筑。屋顶较薄,厅堂内部一般用罩、槅扇、屏门分割为不同部分。建筑主体部分清雅素净,不像北方建筑彩画繁复,而是涂刷桐油,低调而不张扬。徽派民居的装饰很有特,“三雕”艺术技艺精湛。
徽派民居布局一般以中轴线呈两边对称分布,庄严大气,面阔三间,由外而内,依次是门厅、天井、厅堂,一般设有楼厅。
跨入大门即为门厅,前有屏风,即中门,后有大
黑瓦白墙的水墨之梦——
—赏徽派建筑瑰宝西递、宏村
图一徽派民居天井
门门扇,乃入宅所见第一处。中门为了挡财气不外露而设,也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平日里并不开启,主人由耳门进出,唯贵客光临时,方中门洞开。门厅前所设的天井,正是徽派建筑一大特。徽派民居一般庭院小而狭窄,天井也仅见一线天,可“晨淋朝霞,夜观星斗”。这种形制的天井,有“四水
旺堂”的寓意。因宅内房屋围天井而建,房屋的檐瓦向内倾斜,檐口设有水枧,下雨时,雨水就沿着倾斜的瓦面流入水枧,汇集落入天井明塘内,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的另一个功用是采光透气(图一)。穿天井而入厅堂,已达室内。厅堂面向天井,一般不设门,而厅壁三面环之以“太师壁”,厅堂陈设大气而不张扬。一般人家必有的陈设有长鸣钟,以及东瓶西镜,取其长命百岁、平平安安的寓意,皆为保佑家宅平安,为家人祈福。一般徽州民居均为二层,厅堂之上设楼厅。楼厅多为“跑马楼”,环天井设走廊,用隔扇与天井隔开。
徽派民居远观只见黑瓦白墙,粉墨是梦,水气淋漓里画出如诗的长卷,高翘的门楼,低回的粉墙,层层叠叠中,尽沧桑故事。近看则梁柱、窗扇、门罩无一不精雕细刻,所绘花鸟鱼虫,人物故事,都栩栩如生,虽经百年而清晰如旧。
二、上苑仙根访西递
出黟县经渔亭镇至西递,时值冬日,秀美的山峦仍然郁郁葱葱。在山谷中沉睡着的西递村,静静地站在飘飞的雨丝中,显得朦胧而又安静,犹如一位婉约的江南美人。两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恰似美人秋波流转,顾盼间风姿绝代。
西递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4年),为胡姓宗族兴建。胡姓宗族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后裔,在族谱里记载道:“始祖讳昌翼,字宏远,号眉轩,本唐昭宗子”,是皇后何氏在唐末朱温之乱
中,于迁都路上,产于陕县,王朝倾覆,大树将颓,皇后为保婴儿平安,将婴儿“护以御衣,侑以宝玩,匿讳民间。”有歙州(徽州唐称歙州)婺源县胡三公者路经陕县,藏匿婴儿,委以胡姓,名曰“昌翼”,意为“大得覆翼”,携其回乡,抚养他成人。苟全性命于乱世,胡昌翼这一支李姓皇族后裔,免遭屠戮,一直传承至今。而胡氏族人,为避战祸选迁居之地,向寻清雅幽静之所,终成西递村桃源胜景,不知有汉。西递之建筑落至今保存仍然较为完整,为中国古村落之翘楚。
西递原名西川,又称西溪,因村中河水西流;又因设“铺递所”,得名西递。村东西700米,南北300米,呈船型。
西递亦因徽商兴起而繁荣,而徽商好儒,子弟读书后又在科举中蟾宫摘桂,屡出高官。这些人荣归故里时往往大兴土木,牌坊、民居、祠堂、书院,相映成辉。现在西递村修缮完备的古建筑主要有胡文光刺史牌坊、凌云阁、大夫第、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笃敬堂、履福堂、追慕堂、仰高堂、敬爱堂、尚德堂、惇仁堂、枕石小筑等。西递现有古建筑约120
座,图二西递民居
屋宇重重间勾勒出一派旧时风貌,不愧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图二)。
入西递,村口一座三间四柱五楼的牌坊巍然挺立,已然成为西递的一个标志。牌坊历为封建宗法所重,彰显节义,勋表功绩,一般有标志坊、官禄坊、科举坊、尚义坊、节烈坊和百岁坊等类型。徽派
建筑,为求牌坊之醒目,劝勉后人,褒扬忠孝,将牌坊置于村口开阔地,甚有村落远望之则牌坊林立,令人肃然起敬。西递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高13米,宽10米,峥嵘巍峨,牌坊上书“荆藩首相”四个大字,是为表彰胡氏先贤刺史胡文光。五百年光阴荏苒,在冰凉的黟县青石画上斑驳的纹路,可供追思先人的面影(图三)。
除此表彰先祖功绩的建筑外,还有一种重要建筑——
广东人事考试网登录入口
—祭祀祖先的祠堂。因徽州文化重视祭祀祖先“报本返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为儒家所重。用祭祀来表达“孝”的真谛。因供祭祀先祖,建筑形制严格,沿中轴线对称而建,天井宽阔,门厅高大,风格肃穆大方。祠堂建筑较重要的有明经祠和敬爱堂(现西递民俗展览馆)。
过牌坊入村,即可见西递另一重要建筑——
—明
经祠。明经祠又名本始堂,是祭祀胡氏先祖明经公的一座祠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明经公者,即为胡氏先祖胡昌翼。胡昌翼于后唐同光乙酉(925年)科举登第,却不肯入仕,隐居而为经学大儒,世尊其为“明经公”。明经祠前悬长联,叙述先祖家世及由来。上联为“枝繁实茂,托上苑仙根,洞洞乎,属属乎,数典无亡,十八叶绳其祖武;源远流长,沿生川嫡派,绵绵尔,延延尔,通经致用,亿
万年贻劂孙谋。”意为胡姓氏族新秀迭出,光耀百代;下联为:“陇西榆木故参天,溯六朝时,须不尽参墟植就;河北李花曾得发,更五季后,又宛从妫汭分来。”下联追忆胡姓氏族起源。
另一座祠堂敬爱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胡氏先人仕亨公宅院,后被烧毁,于清乾隆年间重建,辟为胡氏宗祠。潮汕疫情最新消息
敬爱堂为阖族之宗祠,建筑高大轩敞,石柱巍巍,天井宽阔,不再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的小天井一线天。入中门,“敬爱堂”三字,墨淋漓,白地黑字,森森然,彰显着封建等级,肃穆庄严,令人望之而收嬉戏之心。敬爱堂之楹联,多肃穆庄严。“上国琳琅”、“天恩重沐”、“盛朝英俊”、“四世承恩”、“百代蒸尝”昭明胡氏历代荣耀,表彰封建道德,已成时代遗音。
庭分上下,上庭正面木板壁悬挂祖宗的画像,桌椅齐整,依稀可见开祠堂祭祀的
隆重。后为供奉厅,历代先祖的排位层层叠
叠次序井然,居中为始祖。
尤要提到的是上庭对面的门楼横梁上的大牌匾。牌匾上书一个硕大“孝”字,笔触
深刻,铁画银钩,为艺术珍品,传此字出于
南宋大儒朱熹之手。朱熹本作“忠、孝、廉、
洁”四字,唯“孝”字因做粮仓盖,得脱
大劫,保留至今。敬爱堂楹联遍布,多为匡
正道德之语,例如“天经地义,惟伦叙伦明,
肫肫慈孝友恭,纯心安止;帝典王谟,以钦
经钦始,秩秩修齐平治,大道率由。”封建的
伦理道德,尽在其中,正是这些忠孝之义,
让华夏文明绵延千年而不绝。开宣扬大义
之外,敬爱堂楹联中还有指导子孙如何修
身齐家的,如:“家庭内,其大经纶,矞矞皇
皇,秀朴力田孝第;心性中,备真学问,浑浑
噩噩,事功道德文章。”
重屋飞檐,匾额森然,楹联挂壁,祠堂古朴大方,可遥想当年香火鼎盛时,开祠堂
祭先祖,子孙屏息肃穆,鱼贯而入,整装下图三西递牌坊
拜。乐音飘渺中,可知祖先的护佑宗族之心。
在人杰地灵的西递,不仅富商大贾,高官显贵辈出,亦出文人雅士。履福堂在“司城第”弄内,分前后厅,三间三楼,建于清康熙年间,为收藏家、笔啸轩主人胡积堂故居。胡积堂著有《笔啸轩画知录》,书画收藏甚丰,程兰舟楷书、黄元治书法木雕、郑板桥竹黄贴画和“猫戏蝶”图,令人观之忘俗,可见当时主人品诗赏画的高雅。
西递民居雅洁,装饰亦然。厅堂两侧柱面多悬楹联,或为治学,或为论道,或为劝诫行善,或为匡正伦理,或描摹山水佳地。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或经名人题写,则为传世之珍。例如中堂楹联,上书“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见其耕读传家之本。至今胡积堂后人仍生活在这里,闲暇时向过往的客人叙述祖先的轶事。其后厅所挂“清风徐来”古扇,绳动而扇动,风动而心动,可窥见当年主人的闲雅。居此室中,观书画卧游,足不出户而览天下风光。但见书香盈袖,风雅无边。
西递之书香门第黑瓦白墙、水墨行卷,灵动秀美。“大夫第”凭街而立,楼阁雅致,果然是“桃花源里人家”。门前之板桥遗书“之九万里而南,以八千岁为春。”潇洒狂放,不坠青云之志。瑞玉庭“履道含和”,庭院深深,绿意盎然,雀替上四季图“丹凤朝阳”、“凤打牡丹”、“鸳鸯戏水”、“喜鹊登梅”活灵活现,
拉萨三天自由行推荐雕刻精致。壁挂清代著名书法家两广总督华庆帆的对联“云霞雕草木贲华,林籁结响泉石潋韵。”日暮江山远,山水间,正是一派春潮美景。唯此地人,得赏此佳景。
三、小桥流水过宏村
宏村外寒塘粼粼,薄雾乍散。朝阳初升,为层层黛瓦白墙抹上一丝红晕,与清澈溪水中的倒影相衬,清丽宛若梦境。村落背倚青山,寂寞无言。村前长桥如梦,朝阳斜影,李慕白牵马而行,白衫飘飘间,轻叹卧虎藏龙(图四)。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为唐初越国公汪华后裔所建。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至今已有800余年,面积约19公顷。周围山脉羊栈岭、雷岗山为黄山余脉,风姿俊秀。山雨来时,远近村落云遮雾绕,如一副水气酣畅的水墨长卷。雨后云雾轻飏,乳白轻纱裹于山尖,翩翩然,如飞天仙女,南湖秀丽,明眸善睐。
小桥流水过宏村,宏村之美,在于水。村落依水而建,村民伴水而居。青牛卧波,静待千年。宏村之“牛形水系”,引活水穿村,防火灌田,别具匠心,巧夺天工,为宏村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另一因素。
宏村之牛形,有一美丽传说。牛郎与织女曾携子女游览歙县桃花源,桃花繁盛落英缤纷,美不胜收。
所乘之老牛,见宏村状为牛形,暗忖其间人必以牛为尊,正是终老之地。何不劝牛郎安家此处。牛郎虽爱桃源美景,终牵挂家园,未应允,只言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故地重游。老牛闻之,恋恋不舍,哀恸落泪,言道:“愿死葬此地。”泪化清泉,流淌至今。传说无稽,不得查考,然村民说引牛泉水灌田,田土肥沃,收获丰饶。今人有诗曰《牛泉坑纪胜》:“千峰叠翠拥堂厅,一窟牛泉万壑青。仙乐瑶琴谁演奏?夹岸溪水唱难停。”《牛泉坑嬉水》:“奔牛过后迹留蹄,万水莹莹聚一溪。皓首童心相召唤,涣巾濯足水中嬉。”可见宏村人与牛之缘分深厚。
河南龙门石窟简介
古宏村人所建牛形水系,以清秀的雷岗为牛首,整个村落为牛身,穿村而过九曲十弯的水系为“
牛图四宏村远景图五宏村民居
肠”,在村中依泉眼开凿的半月形池塘“月塘”为“牛胃”,以村外明丽的南湖为“牛肚”,牛腿为溪流上的四座小桥。五脏俱全、首尾皆有。以牛型建村,一是由于推崇牛任劳任怨,耕耘不休,至死不息的精神;二是取因地制宜,融山水建筑为一体之意。此人工水系为建筑史上的奇迹,修建于古代,却暗合现代科学思想,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一水系设计,既防火降温调节气候,又方便村民日常取水,使得“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实为一种创举。
此外宏村牛形水系,注重生态保护,水系清洁,何时汲水,何时洗漱,皆有定规,为古代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完美体现。如宏村民谣所说:
“宏村水圳,古黟名渠。西高东低,四季不息。山来水回,贵寿而财;山囚水止,四季发愁。前沃后岗,龙首之藏。九曲十弯,米库粮仓。牛富凤贵,环山青翠。大嫂小姑,不可马虎。尿片下圳,孩瘦啼哭。菜叶杂碎,随时捡去。便桶下水,命虚丢财。堤坝坚固,丰收五谷。清淤挖圳,族人记住。永续利用,百代千古。”民谣中论四时之定规,劝诫不合方圆之行止,其环保理念甚佳。
全村依山傍水,小桥流水,美不胜收。南湖风光、月沼春晓、双溪映碧、牛肠水圳、亭前大树、雷岗夕照、塔川秋、雉山木楼、奇墅清湖、木坑竹海称为宏村十景,山水明秀间曲径回廊、粉墙青瓦、翘角飞檐,直入青天。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座,错落有致、轮廓和谐、大方典雅。宏村民居,墙高宅深,赖天井通风、
流水、采光。民居建筑风格,天人合一,清新俊逸,亦为徽人立身处世人生哲学之体现(图五)。
村中有承志堂、三立堂、南湖书院、敬修堂、东贤堂、
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万村明祠“爱敬堂”等众多景观。其中承志堂最富盛名,号称“民间故宫”。
承志堂为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所建,屋宇重重,富丽堂皇,木雕精致繁复。承志堂建筑前厅横梁上的“唐肃宗宴客图”和“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独具特(图六)。徽商豪富,不辞辛苦,曾有一联曰:“夜半三更人喊渡,喂!”,“年终岁末客思归,嗳!”正道其辛酸。故归乡后唯望颐养天年,建筑极尽精美。封建礼法森严,民居形制皆有定规,便在细节处做文章,孕育出享誉天下的徽派三雕艺术。
砖雕、木雕、石雕,珠圆玉润,构图细致繁复。雕刻取材广泛,片羽鳞光,儒释道三家经典,俯拾皆是,夏春秋四时景,尽收眼底。细如蜉蝣虫豸,宏若大鹏白象,造型独特,须羽俱全,古朴细致,极具感染力。
雕刻手法多样,圆雕、平雕、透雕、镂空雕、高浅浮雕和线雕,变化多端,又有拼装雕刻,点线面穿插构图,别致脱俗,技艺精湛,图案多为云头、回纹、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虫鱼、花卉、八宝博古等纹样,经艺术加工后,图案加以变形,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其中木雕多选用红木、楠木、银杏、紫檀、香框、白果等高
级木材,漆以桐油,取材质之本,华贵而低调,又吸取了清代新安画派皴染之法,多用深浮雕和圆雕,镂空精细。
观徽派三雕,只见方寸之地现出花鸟虫鱼、
人物故事、亭台楼阁,栩栩如生。岁月悠悠,音容依旧。令人叹为观止。
徽商“贾而好儒”,一向注重教育,宏村南湖书院建筑精美,可见一斑。书院为启迪童蒙,开启民智之
所,
向为徽商所重
。宋始,官民皆办
图六宏村承志堂木雕
图七
宏村南湖书院
书院,书院盛而文风起,明末即有“天下书院最盛者,无过东林、江右、关中、徽州”之说。清嘉庆年间(1814年)合六所私塾“依湖六院”为一座,名为“以文家塾”,又叫“南湖书院”,建筑巍峨,庭院轩敞(图七)。书院前碧水粼粼,湖光山,景怡人。门楼上金匾额“以文家塾”,为清朝大书法家梁同书93岁时所书。梁柱为白果、香樟树可驱蚊虫,不结蛛网。书院建筑主要有文昌阁、志道堂、启蒙阁、望湖楼、会文阁、祗园,布局合理,浑然一体。名人士绅辈出。曾任清政府内阁中书,民国代总理大臣的汪大燮、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小鹃等学者,皆出身此地。
四、洗尽铅华话遗产
优美若诗的西递、宏村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首次有民居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也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西递和宏村,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村落,选址科学,布局合理,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其山水优美,建筑构造巧妙,是徽派建筑的精髓。两村建筑类型丰富,囊括了古民居、祠堂、牌坊、书院(屋)、家庭园林和亭台楼阁等多种建筑形式。西递和宏村的古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装饰考究,书画、楹联、匾额,内容多样。砖雕、木雕、石雕雕刻技法精湛。西递、宏村不愧为徽派建筑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西递、宏村古村落不仅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体现出了徽文化的文化特征。徽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是各种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宗法文化、风水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结晶。西递、宏村建筑和徽州文化,互为里表,相映生辉,二者同时生机勃发,流光溢彩,永载史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是人类古老文化的见证,是传统特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这两个村庄的建筑及街道布局上体现了中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它们的街道布局、建筑和装饰、整体房屋及上下水系系统都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大连老虎滩一日游攻略
西递、宏村,作为徽派民居的代表,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留名,足见其文化历史考古的独特价值。徽商叱咤风云,民居巍然挺立。山夺秀,绿水潺缓,天井明亮,檐角高耸。光阴荏苒,青石依旧,黑瓦白墙的水墨之梦还将继续。
(作者工作单位: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上接60页)
佛像的面部、背光等部位,其次在造像的服饰上也使用较多,莲花茎部也发现有过贴金痕迹。
四、讨论与建议
龙门石窟作为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保存了包括考古、建筑、雕刻、装饰、绘画、书法、音乐、医药方面大量的历史信息。
但是目前龙门石窟的彩绘装饰颜料的分析研究还很不足,只是对其中的部分红颜料和白底层进行过组分分析,分析资料显示,红颜料主要有朱砂和铅丹等,白地仗层主要组分为石膏和方解石类物质。鉴于龙门石窟彩绘装饰丰富的彩,多样的种类,还需要开展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利用显微镜观察、XRF、XRF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不同颜料的种类和矿物组成,了解彩绘工艺分析不同颜料的成分和时代分布特征,全面掌握龙门石窟彩绘颜料的分布、彩、类别和工艺等信
息,在资料基础上建立龙门石窟的彩绘颜料档案。
参考文献
1.马朝龙《龙门石窟雕刻表面彩绘颜料的初步分析》,《中原文物》2004年增刊。
陵水南湾猴岛门票价格(作者工作单位:河南省洛阳市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
!!!!!!!!!!!!!!!!!!!!!!!!!!!!!!!!!!!!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03:3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542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宏村   徽商   民居   徽派   文化   天井   牌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