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

阅读: 评论:0

专题: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
DOI:10.13530/jki.jlis.2021001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早故宫旅游攻略
饶权
摘要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国家乃至智慧地球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重大议题。图书馆亟需向智慧化转型,为社会提供更便捷高效、更具智慧化的信息与知识服务。国家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曾经组织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由传统向数字化转型。面对智慧化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图书馆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推动图书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总体架构可以归纳为1+3+N,其中,“1”是指一个“云上智慧图书馆”,“3”是指搭载其上的全网知识内容集成仓储、全国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全域智慧化知识服务运营环境,“N”是指在全国各级图书馆及其基层服务点普遍建立线下智慧服务空间。为确保项目科学发展,“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将建设三个支撑保障体系:一是智慧图书馆评价体系,二是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三是智慧图书馆研究及人才培养体系。图1。参考文献20。
关键词文化自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国家图书馆
分类号G250.1
National Smart Library System:Opening a New Chapter for the Transformation toward Smart Libraries
RAO Quan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human society is undergoing the new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led by technologies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ig data,cloud computing,Internet of Things(IoT),blockchain and5G.The concepts of smart cities,smart societies,smart countries and even smart earth have emerged,and quickly develop to be an international agenda of significance.
Smart societie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the ubiquity of information network,the popularity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ique,and highlight of data resource values.As the principal provider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libraries should provide more convenient,efficient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ervices.The transfonnation towards smart library is urgent,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First,the resource processing organization and service methods of the library need to adapt to the
*本文系作者在2020年10月15日“第十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上主旨报告的主体内容。(This article is the keynote report delivered at the"The10th Shanghai International Library Forum"(SILF2020)held on October 15,2020.)
通信作者:饶权,Email:syrq@nlc(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RAO Quan,Email:syrq@ nlc)
总第四十七卷第二五一期Vol.47.No.251
饶权: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RAO Quan:National Smart Library System:Opening a New Chapter for the Transformation towanl Smart Libraries
new changes.Second,libraries need to keenly sens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building a new environment of knowledge services.Third,libraries need to create more valuable physical space by using smart technologies.
As the National Library Information Network Center,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NLC)ha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brarianship from traditional libraries towards digital libraries by launching the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roject,the Digital Library Promoting Project and so on.Confron
德国新天鹅堡图片高清ted with the new demands of smart libraries,the NLC proposed to construct the National Smart Library System in order to further the transformation towards smart libraries from digital libraries by overall plann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
Smart libraries have the following features: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library business,the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resources covering the entire network,the universal connectivity of knowledge service ecological chain,and the online and offline virtual and real interaction of learning and reading space.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the National Smart Library System can be concluded as1+3+N."1"refers to cloud smart library;"3"refers to integrated storage of knowledge content across the network,national smart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smart knowledge services;and"N"refers to offline smart service space in libraries of all levels and grass-root service points.
To guarante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mart Library System,the project will implement three supporting systems,namely construction of the smart library evaluation system,standards and regulation system,and research and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1fig.20refs.
KEY 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Library.Smart library.National smart library system.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随着智慧理念的践行和智慧型社会的发展,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建设已从理论探讨转向应用开发,我国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已经开始了智慧化转型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但是,目前我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还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各图书馆系统内部和区域间缺少统筹和联通,全国层面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整体缺乏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
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曾经通过组织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全局性工程项目,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由传统向数字化转型。面对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图书馆再次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理念和思路,在全国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希望为推动我国图书馆由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思路的提出是在2020年初,后邀请学界和业界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和论证,构建了初步框架。2020年9月初,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回信一周年暨国家图书馆建馆111周年之际,我们邀请全国副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馆长参加座谈会,会上分享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引发与会馆长强烈共鸣,也收到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经过多次深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国家图书馆正式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建议。
本文以全球“智慧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背景,分析转型时期图书馆在思想理念、业务格局、知识服务、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向智慧化转型的迫切形势,详细阐释“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内容架构、目标愿
2021年1月January,2021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景等,以期与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一起,开启智慧化转型新篇章。
1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智慧社会”建设新时代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等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智能技术在医疗、金融、交通、制造、教育、文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人驾驶汽车、AI诊疗、“无人工厂”“无人值守超市”等原本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如今正逐渐走进现实。随着一些行业智能化转型方案的不断落地,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慧国家乃至智慧地球的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一项全球性重大议题。
为了牢牢把握信息化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机遇,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围绕经济社会的智慧化转型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美国联邦政府于2015年发布《白宫智慧城市行动倡议》⑴和《美国
创新战略》⑵,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愿景,强调要利用大数据、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打击犯罪、促进经济增长、解决气候变化影响、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日本在2016年出台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⑶中提出“社会5.0”的超智能社会建设目标,强调所有行业都要在“社会5.0"目标框架下实施智能化战略,以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供高效服务,响应社会的各种需求,并产生新的商业价值;新加坡在2006年就启动了《智慧国家2015》⑷计划,2016年又推出《智慧国家2025》⑸计划,提出建设覆盖全国的数据收集、连接和分析基础设施平台,根据所获数据预测公民需求,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让新加坡成为一个智慧国家。
中国也高度重视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016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首次写入“智慧社会”,并将其与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并列,这是对信息社会发展前景的前瞻性概括,也是科学判断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所作出的战略部署⑺。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列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战略构想⑷。
东北自驾游线路推荐
智慧社会的发展目标是通过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与城市要素的开放互联,促进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功能性再造,从而构造新的社会运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实
琼海博鳌旅游攻略必去景点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便捷高效与普惠均等,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社会公众美好生活需要。从当前发展看,“智慧社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信息网络泛在延伸。随着“宽带中国”建设的推进,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将不断完善,信息网络加速向宽带、移动、融合方向发展,固定通信移动化和移动通信宽带化成为趋势,5G、Wifi6等下一代网络技术不断演进,高速宽带无线通信实现全覆盖,千兆入户、万兆入企稳步实现,社会公共空间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信息网络加速向人与物共享、无处不在的泛在网方向演进,其智能化、泛在化和服务化的特征日益明显。网络的无处不在催生了计算的无处不在、软件的无处不在、数据的无处不在、连接的无处不在,从而为智慧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适合三四天亲子游的地方
(2)智能技术普及应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感知数据和图形处理器等计算平台推动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大幅跨越了科学与应用之间的“技术鸿沟”,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知识问答、人机对弈、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实现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用、好用”的技术突破,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成为“智慧社会”从梦想走向现实的重要
总第四十七卷第二五一期Vol.47.No.251
饶权: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开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新篇章RAO Quan:National Smart Library Syste
m:Opening a New Chapter for the Transformation toward Smart IJbraries
基石,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新加坡出台《国家人工智能计划》⑼,将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媒体、物联网作为国家大力投资的前沿技术;英国发布《人工智能领域行动》3〕,就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发展进行规划部署;2017年,中国政府先后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1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1121,提岀要推动智能产品在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集成应用。
(3)数据资源价值凸显。近年来,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融合应用不断深化,数字经济量质提升,对经济社会的创新驱动、融合带动作用显著增强。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达35.8万亿,占GDP比重达36.2%〔叭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⑷,将数据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一并作为未来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未来,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还将进一步凸显,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提供更为便捷高效、更具智慧化的公共服务,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因此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
2图书馆事业发展进入智慧化转型的窗口期
图书馆一直是新技术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图书馆界抓住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时代机遇,及时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分别搭建了标准统一、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在数字图书馆软硬件系统开发、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字化服务推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较好地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以公共图书馆为例,目前,大部分省、市级公共图书馆都实现了读者服务空间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国较大城市图书馆均已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人们可以随时借阅文献,通过有线电视查阅书籍,收看图书馆举办的讲座,在乘坐地铁时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来阅读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截至2019年底,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可供读者数字阅读的电脑终端已达14.57万台⑴〕,电子图书馆藏总量近&66亿册皿',网站访问量达到21.18亿页次冋。
为适应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趋势,各级图书馆积极拓展移动服务阵地。截至目前,国家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已在全国建成近400家地方分站,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利用主页、平台、手机门户网站、移动应用程序等新媒体服务渠道,主动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推送至用户移动终端,极大拓展了图书馆在互联网空间的文化影响力。2020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近100家图书馆启动抖音传播矩阵,以短视频和话题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馆藏推介,同时邀请读者讲述读书故事、交流学习心得,得到了社会公众的积极响应,活动期间累计发布短视频16.7万条,播放
量近20亿次。
58工作求职招聘今天,信息化发展再次进入新阶段,技术应用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数据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不断释放,信息技术正在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迫在眉睫。
(1)图书馆的资源加工组织与服务方式需要适应新变化。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进一步向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延伸,越来越多物理实体的实时状态被广泛采集、传输和汇聚,成为政府决策、科学研究、企业发展乃至个人学习成长的重要数据基础;与此同时,图书馆收藏的各类物理载体文献信息也需要彼此关联、与读者关联、与其他图书馆的物理资源关联,甚至与其他智能
2021年1月January,2021
中田®卡仕学推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设施设备关联。另一方面,在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累积的资源持续呈指数级增长的同时,网络数据资源日益呈现结构化、非结构化并存并通过网络大规模交换、共享和聚集的态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对基于细粒度知识关联的大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提出了越来越髙的要求;下一代信息网络传输速率不断提升,人们对各类知识信息服务的敏捷度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图书馆以文献载体为单元的
信息组织加工方式,以及主要由人工支持的知识信息服务,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网络信息环境的变化。
(2)图书馆需要敏锐感知并主动参与构建知识服务新生态。在全球经济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迎来了变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知识内容消费市场展现出较大潜力。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的用户数量合计达32.4亿”)。在推动知识共创、知识共享的基础上,知识内容免费和付费获取相结合的多元知识消费生态已集聚起广泛的现实需求。出版机构、互联网平台运营商、数字技术服务提供商、社会化生产者等第三方主体进入知识服务领域,在数字学术出版、网络文学创作、在线听书服务、知识社区运营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知识服务产业链条,这对图书馆的知识信息服务中介功能带来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图书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入知识服务新生态的构建。
(3)图书馆需要利用智慧化技术打造更具价值的馆舍空间。随着各类智能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越来越适应和习惯于智慧化场景,对在图书馆阅读、学习、研究和创新创造活动中获得智慧化知识服务体验的需求曰益凸显。在技术和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图书馆势必迎来馆舍空间改造的新理念和新趋势,一方面需要为用户营造线上线下互动、虚实结合、开放互联、知识共享的信息获取与交流环境,提供场景冋放、虚拟现实、沉浸式阅读等多种服务体验;另一方面需要利用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图书馆的实体空间与环境管理能力,最大限
度发挥图书馆交互式学习、阅读和交流共享的空间价值.提升用户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近年来,中国政府围绕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大数据建设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也为图书馆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与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81o2020年5月,中宣部文改办印发《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通知》,将“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基础性工程”,进一步明确了“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畅通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融通文化和科技、贯通文化门类和业态,推动文化数字化成果走向网络化、智能化”2」的政策导向。
面对智慧社会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挑战,国内外一些图书馆率先在智慧空间规划、智慧场馆建设、智慧业务管理和智慧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文献自动分拣传输、人脸识别、无感借阅、机器人导览、虚拟讲解、仿真体验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有效提升了业务管理运行效率和用户线上线下学习阅读体验。例如,英国国家图书馆、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日本明治大学图书馆、苏州第二图书馆等建成智能立体书库,通过智能书架与搬运机器人,实现书刊自动存取、分拣传输系统的全智能化管理,每天可以智能处理上万本图书;南京大学图书馆研发的智能盘点机器人,依托RF1D感知、计算机视觉等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精确、可靠的全自动图书盘点,图书盘点效率超过每小时两万册,漏读率低于I%:20」;美国康涅狄格州西港图书馆、加拿大圣文森特山大
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引入交互机器人,将人脸识别、迎宾讲解、智能交互、书籍检索、信息查询等功能整合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人性化
总第四十七卷第二五一期Vol.47.No.251

本文发布于:2023-07-31 11:1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586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图书馆   发展   服务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