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_《人口增长模式》知识总结

阅读: 评论:0

人口增长模式》知识总结
1.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为一条“J”形曲线:早期增长缓慢,现代以后增长迅速。
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约60多亿。 
时间上:J型曲线,持续性、阶段性、增长性,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快,发展中国家增长慢
2.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注:①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②人口数量的变动的因素: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3.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
①工业化程度较高,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参加劳动的人口年龄较大,劳动力培训费用比较高,对家庭造成的经济压力较大,导致出生率降低;②老年人的社
会保障程度高,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低,人们逐渐消除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③妇女的受教育水平高,易于接受少生、优生和优育的新观念。 
4.人口增长率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根本原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①生物学规律;②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③上层建筑(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人口政策);④其他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等。 
5.促使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①社会经济因素。生活富裕有利于减少生育。②制度因素。国家的人口制度、社会主义教育促进了出生率下降。③计划生育因素。少生、优生、优育政策逐渐深入人心。 
6.人口老龄化会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问题。(对策:①鼓励生育,接纳移民,②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7.人口增长快:利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发展;弊在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吸引接纳外来移民,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9. 我国60年代后人口数量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进入低谷;之后经济发展,死亡率下降,由于补偿性生育导致出生率陡然上升,增长率高,在这以后出生率维持较高水平,人口高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前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使我国出生率略有回升,增长率随之回升,中期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随之下降。
10.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1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山东一日游景点自驾游
重庆好玩的地方景点推荐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九寨沟旅游线路攻略
12.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发达国家地区之间也略有差异 
①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0.1%) 即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零增长:希腊、葡萄牙、波兰、奥地利
3甘肃地图全图详细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左右,也很低。 
③北美(仅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约在0.4%到0.8%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a.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  ——“过渡型”
b.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 
广州景点
●如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是现代型。
●中国:很多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如上海等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本文发布于:2023-07-31 12:21: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58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口   增长   出生率   增长率   模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