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与实践——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

阅读: 评论:0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与实践——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
摘要:智媒时代传媒生态重塑,技术驱动下新媒体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迭代迅速。如何接轨行业变化,落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其中实施的关键环节。西安欧安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于设计思维改革课程体系,动态调整并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程,助力学生多元发展与终身学习,以适应智能互联网和媒介形态革新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西安旅行社报价网络与新媒体  课程体系  重构
自2018年“新文科”概念提出,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要求打破以往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通过技术融合,在传统文科中增加新变化、带来新发展。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结合媒体融合的时代大背景,应培养全面掌握多媒体叙事能力、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用户行为分析能力、运营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的落地离不开课程体系支撑,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均与课程建设密切相关。在2021年4月1日全国高教处长会议上,教育部吴岩司长提出“课程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
基于传媒环境的发展,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建设符合一流专业发展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课程建设中,抓内容体系、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示范引领,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因此,自2019年始,西安欧亚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展了课程体系重构与专业核心课程规划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轮教学实施周期。
1.课程体系重构的指导思想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传媒业加速度发展,相应人才培养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媒体发展的用人需求。技术驱动下的新媒体行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能力要求,除了具备传统采写编评的基本能力外,还需要掌握一定智媒技术、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运营、舆情管理以及跨界协作等能力与技巧。
因此在课程体系重构之初,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把握新媒体发展态势,遵循跨学科、跨文化、跨媒体、跨行业的发展趋势,围绕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的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新媒体思维,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拥有新媒体技术和内容制作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新媒体运营推广及品牌管理能力,在
传媒机构、新媒体公司、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媒体内容生产与推广运营、公共传播与舆情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成为当时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此次课程体系重构的指导思想。珠峰上最吓人死尸
基于设计思维改革课程体系,动态调整并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程,助力学生多元发展与终身学习,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课程体系重构前期调研
机票哪个网站订最便宜为了确保课程体系构建能与实际社会需求、行业发展相贴合,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行业、学界研究。
在行业研究中,除了行业走访外,通过数据分析法,对行业相关需求进行明确。首先通过各大网络招聘平台网络进行了与新媒体相关岗位数据的抓取,通过13031个的岗位招聘信息分析,总结了今年网络与新媒体的职业需求的主要岗位、核心能力以及学历要求、薪资、岗位分布区域等基本信息。其中,从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新媒体内容运营、媒体数据分析、媒体策划推广与新媒体品牌管理四个岗位上。尽管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有区别,但核
心主要集中在创意策划、文案写作、短视频创作、可视化、社运营、技术软件操作等诉求上。
       
新媒体内容运营岗位专业能力雷达    媒体策划推广岗位专业能力雷达   
     
媒体数据分析岗位专业能力雷达      新媒体品牌管理岗位专业能力雷达
                图:四种主要岗位核心能力要求
南充市人民政府
在对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研究中,基于全国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核心课程分析基础上,重点对本区域陕西省当时已开设同一专业的其他17所院校核心课程进行了梳理,分析本专业培养及课程建设特点。
经过分析,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第一类传媒基础素养培养课程,如传播学、采访与写作、研究方法、新闻原理、传媒法规等基础课程。第二类是专业基础及内容生产素养培养课程,如新媒体概论、新媒体编辑、新媒体运营、新媒体策划创意、用户研究、舆情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数字摄影、数字摄像等课程;第三类为专业技术素养培养课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非线性编辑、新媒体技术应用、动画制作等课程;第四类为专业素养拓展类课程,如新媒体电商与直播营销、数字营销、电子商务、影视后期特效等相关能力延展课程。
1.课程体系的基本设计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校本课程基础上,专业课程体系由四个部分构成: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核心必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
其中平台课程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全方位传媒人基本素养,具备媒介能力、创新能力、叙事能力、沟通能力、伦理能力等。通过平台课程教学,为后续专业教育提供基础。设置传播学、媒介素养、数字媒体技术、传播研究方法、传播法规与伦理、传播叙事等6门课程。在教学组织上,采用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线上课自主学习+面授课辅导答疑,技术课应用概览+后续进阶能力提升的全新模式。
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基于人才培养目标“新媒体技术和内容制作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新媒体运营推广及品牌管理能力”的培养,建设8门相关的专业能录培养课程,其中包括专业导论课程1门。分别为新媒体认知、信息采集与写作、移动信息传播、流媒体视音频创作、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网络舆情、新媒体运营、媒体融合报道。58同城个人二手房出售
专业选修模块,基于“key”型人才培养理念,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学生兴趣、特长、未来发展进行加权和垂直培养。专业选修共四个课程包,分别为营销创意课程包、体验设计课程包、媒介/传播研究课程包、公共传播课程包,每个课程包下设7门相关课程。学生应在第3-7学期完成每个模块5个学分(2-3门课程)的课程学习。
实践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几个部分。该模块通过实践提升
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获得传媒相关行业与职业素养的基本感知;通过理论教学延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综合素养与技能拓展,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其中专业实践活动主要由专业讲座、工作坊、专业竞赛、专业采风、国际化研学、企业项目实践等内容构成,通过进阶式、互动式、场景化的活动开展,使学生在“真实任务制”、“工作室制”、 “项目制”等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探索、实践、创造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实习环节则根据传媒行业特点和规律,采取学院集中实习推荐、企业深度产教融合项目实习、学生自主实习等多种模式进行。毕业设计则按照学校要求和学院的相关规定,在四年级完成,要求在符合党和国家在公共媒体传播的基本要求,坚持“真题 真做”、“真实传播”的原则,重点考核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创意策划能力、 全流程媒体产品实施能力、行业适应性发展能力。以作品质量与创新为导向,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完成毕业设计创作;鼓励各专业与社会资源联动,发布真实企业行业选题,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将加大公开推荐与发表传播、参与高水平比赛等,助力学生发展。
1.课程体系重构的反思
经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实施,在课程体系重构基础上,以质量为导向,强化课程规划与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效果出现,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显性成效方面来讲,一是形成了差异化课程发展,类型多元。基于重构后课程建设思路,不同课程明确发展和建设目标,形成体系中较为完整的课程规划。如以8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例,结合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分类标准和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特点,基于课程既有建设历史和资源,包含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线下课程等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课程目标梳理,资源调配,确保课程建设质量和目标达成。
二是课程建设与行业资源引入并轨。同样以专业核心课为例,60%的课程引入行业资源,以校企共建课程模式适应行业对人才能力的迭代需求。目前,各门课程分别与环球网、华商网、网易、西安电视台以及抖音、喜马拉雅等建立协作,学生在企业媒体真实项目中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
乌镇东栅必去景点

本文发布于:2023-08-02 11:1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615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课程   媒体   专业   能力   学生   行业   建设   课程体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