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定陵

阅读: 评论:0

     
 
讲解顺序:
1:开场白
2:墓主(朱翊钧及孝端、孝敬)
3定陵挖掘过程
4:地下宫殿及金井
5:地上建筑
6:出土文物
7:结束语
 
(共2686字)
   
开场白(略)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脚下,整个陵寝由长、献、景、裕、茂、泰、康、永、昭、定、庆、德、思十三个陵墓组成,所以叫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体系完成、规模宏大,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成、埋葬皇帝较多帝王陵墓。2003年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纪遗产名录》,成为中外游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
 
十三陵对外开放的陵寝有三处,长陵、定陵、昭陵。唯一挖掘地下宫殿的是定陵。那我今天介绍的就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及地下宫殿。
 
定陵的墓主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1563年生人,1620年去世。享年58岁,在位48年。死后葬在定陵,与他合葬的还有孝端、孝靖两个皇后。
成都宽窄巷子攻略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从他10江西婺源景区岁登基,到58岁生命结束。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岁以前。这段时期由于内有皇太后李氏和太监冯保管束,外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主政,大明王朝曾兴盛一时。可好景不长,万历十年,也就是朱翊钧20岁时,张居正病故,皇帝亲政,朱翊钧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当然朱翊钧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管怎么说,朱翊钧像变了一个人。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二个阶段。不上朝,不理政。每日醉生梦死,沉迷女。此后30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内李自成的部队日渐壮大;关外努尔哈赤的骑兵也蠢蠢欲动。大明王朝日渐衰败,最终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但是朱翊钧的一生有一件事还是值得一提的,那就是在万历二十七年,朱翊钧曾下旨“抗日援朝”。把企图吞并朝鲜,由日军名将丰臣秀吉率领的日本军队赶出了朝鲜,巩固了中朝关系。
 
与朱翊钧合葬的还有孝端、孝敬两个皇后。孝端皇后是朱翊钧的正妻,名门之后,遗憾的是没有能给朱翊钧生儿子。孝靖皇后是宫女出身,一生坎坷,为朱翊钧生了皇子,也就是后来的朱常洛。
 
那我今天介绍的定陵是十三个陵墓中唯一挖掘地下宫殿的皇陵。
 
1955年的去鼓浪屿要预约吗10月,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等6人联名上书国务院,周总理批准同意,成立了“长陵挖掘委员会”。
 
长陵作为十三陵的首陵,陵园规模最大,发掘工作复杂而且艰巨,久久不能决定从何入手。于是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其他陵墓进行考察,发现定陵宝城东南侧的砌砖有几层塌陷下来,形成一个缺口,露出了里面砖砌券门。后来,又在宝城内发现了“券道门”、“金墙前皮”、“左道”、“右道”等字样。这些发现为发掘工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根据这一线索,发掘工作者就选定了对定陵进行试点发掘。
 
19565月正式开始发掘定陵,挖了三条探沟。
 
第一条探沟的位置在宝城内侧正对着券门的位置,开了一条宽3.5米,长20米的探沟。发现下面有一条用城砖砌的券道,按照券道的走向,又在明楼后边开了第二条探沟。
 
第二条探沟的位置在明楼后边正对宝顶方向,开了一条宽10米,长30米的探沟。当挖到7.5深时,发现一块小石碑,上写“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按小石碑所指挖了第三条探沟。
静之湖温泉度假村 
第三条探沟宽10米,长15米,在这条探沟中发现了斜坡石券道,发现了金刚墙。拆去金刚墙上封砌的“圭”字形城砖后,打开了定陵地宫的大门。
 
    19587月发掘工作完成。
 
定陵的地宫是由前、中、后、左、右五座高大宽敞的殿堂连接组成的,被七道大型石门隔开。定陵五室中,前、中、后三室居中路,与紫禁城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布局相合,左右配殿与东西六宫相应。
 
按照游览顺序,我们先来到左配殿。
 
左配殿是长方形的,顶部是石券顶。原本地面上铺有青石板。但现在为了保护地面,铺上塑胶的地垫。室内正中靠里侧有一座棺床,棺床很大,大到能放一辆27座旅游车。棺床正中有一口金井。金井是在修建地宫时起到标高作用的。金井里放有卜选陵址时点穴的第一撬吉土,表示皇帝死后能够沟通阴阳。棺椁放于金井正上方。可左配殿里没有皇帝的棺椁,一直空置。究竟原因为什么这样,有待进一步考证。
 
中殿里有三个用汉白玉雕砌而成的宝座。原成“品字型”摆放。但如今为了便于游人参观成“一字型”摆放。宝座前各有一套琉璃五供和一口青花云龙大瓷缸。大瓷缸里原有灯油是为了点长明灯用的,上写“大明嘉靖年制”。
 
足球世界排名国家最新
右配殿不开放,禁止参观。
 
后殿称玄堂,是地宫的主要部分。正面棺床上停放有三口棺椁。古人为了突出身份,内为棺材,外为椁皮。中间特别巨大的棺椁是万历皇帝的灵柩,左右两边是孝端和孝靖两个皇后的。棺椁周围有26只陪葬的红木箱。木箱里原有玉石和青花瓷瓶等陪葬品,但现在这些都是复制品。原件早被大火烧毁了。
 
过中殿,来到前殿。前殿里现在是什么都没有。可定陵地宫的大门边上立有一块石碑状的条石,这块条石叫“自来石”。
 
地宫五室里共有7门。前、中、后三座门都是门开两扇,每扇高3.3米,宽1.7米,重达4吨。门轴处厚0.4河源万绿湖图片米,辅首处厚0.2米,重心在门内侧,里重外轻,开关自如。可是定陵地
宫打开时,地宫的大门是从里面反锁着的,门内有块顶门石,就是刚才我说到的“自来石”。那定陵地宫的大门又是怎么关闭,怎么打开的呢?
 
原来地宫大门关闭时,有一条3厘米宽的门缝。当时考古发掘队员,用临时的工具做了把“拐钉钥匙”。先把“拐钉钥匙”从门缝中桶入,顶开原本卡在大门石坎上的自来石,打开一扇门后,把自来石从地下的卡槽中移开,这样便能打开另一扇石门。关闭时是先关好一扇石门,然后把自来石放到地下石槽内,顶端依靠在另一扇石门上,人从石门中退出,慢慢带上另一扇石门。等将石门彻底关闭后,自来石也就自己卡落在两扇石门上的石坎中,门从外面就推不开了。这就是自来石的用处。
 
过了前殿,就可以看到原来的金刚墙了。走出地宫,登上明楼。定陵的明楼是仿木质建筑,通体石砌,至今保存完好。明楼内放有定陵的“圣号碑”,上写“大明神宗显皇帝之陵”。明楼前有石五供,左右两侧有两个展室,分别展出的是定陵出土文物。石五供前有棂星门,出棂星门,看到裬恩殿和裬恩门遗址。原来定陵的裬恩殿和裬恩门都被大火烧毁了。
 
定陵的出土文物繁多,考古工作者花了很长时间才清理完毕,数量多达3000余件。其中世间罕见的金器、玉器、瓷器等,震惊于世,成为研究明代工艺和历史的珍品。众多出土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件。一件冕,也就是古代帝王最高贵的礼帽。一件叫翼善冠,全部用金子制成,重862克,用5180.2毫米的金丝编成。还有一件是衮服,是古代帝王最高等级的礼服之一,定陵出土的衮服有5件,3件是刺绣的,2件事缂丝的。
 
定陵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按照国家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墓。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学者和考古工作者打算或计划挖掘帝王陵寝。但实际上,发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它与保护是一对矛盾。在不具备充分条件下的考古发掘,就是在保护的名义下对文物的“合法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和盗墓贼没什么区别。对于这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众多的学者、专家还是呼吁能够把这些未发掘的帝王陵墓完完整整地留给后代子孙吧。
 
好,定陵就给您介绍到这里。
 
结束语(略)

本文发布于:2023-08-12 01:3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77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定陵   发掘   地宫   皇帝   发现   石门   棺椁   陵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