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

阅读: 评论:0

青海省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
摘要 通过对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园发展的思路和设想。
关键词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设想;青海省
北山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6′102°43′,北纬华山长空栈道视频36°42′37°06′,总土地面积逾10.67万公顷,于1959年建场,经过40多年的经营,天然林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植被完整,林相整齐,森林覆盖率为64.3%,森林总蓄积量为420万立方米。199212月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了青海省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1旅游开发的优势及有利条件
1.1地理位置优越
1.1.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省会西宁110km,距兰州市220km,距兰州吐噜沟国家森林公园45km,北临海北的门源县110km,西南至互助县威远
78km。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既有良好的外围交通条件,又有方便的区内交通,宁互公路可以通往周边县市及省内其他旅游景区。西宁与兰州间陆路、空中交通联系也十分快捷方便,兰州与西宁除过往的火车,每日还对开2列旅游车,只需3h即可到达,西宁至兰州的高速公路全线开通。不仅区外交通条件良好,而且各个景区均可通车。
电力、通讯状况良好,村村通电,220V380V照明和动力用电距旅游点较近,林场、乡皆安装了程控电话,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通讯信号覆盖整个林区。
山西壶口瀑布现在能去吗1.1.2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公园东南与甘肃省红古区永登县吐噜沟国家森林公园相邻,南与乐都县和互助县松多林场交界,西南与互助东沟乡、丹麻乡、五十乡交界,北与门源县仙米森林公园毗邻。西宁是青海省会城市,处于省域东部,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有着方便快捷的空中、陆路交通条件。互助县距西宁市40km,已开通西宁到互助的一级公路专线。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青海省境内自然生态体系最完好的区域之一,被誉为青海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天然动物园。山体称为干旱区的绿岛、湿岛、凉岛和水岛。
位于互助县的民俗村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主要建设的景点有民族饮食一条街、旅游商品购物区、民族展览馆、艺术长廊、民族体育表演场、民族风情区及附属设施。针对境内寺
院众多但景点分布较为分散的实际,县上推出了以湟北诸寺之母”——清远古龙峡门票及项目介绍佑宁寺为主的旅游一条线,集中展示诸如佑宁寺、白马寺、松翻寺、五峰寺、却藏寺等佛教圣地为主的宗教考察旅游风景线。此外互助县是青稞酒的发祥地,如今的青海青稞集团已跃居国内最大的青稞酒生产企业。
1.1.3依托西部旅游大市场,客源市场前景广阔。西宁、兰州、西安、成都等地经济相对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旅游需求不断迅速增长,尤其是带薪假日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到青海旅游观光的人达800多万人次。北山森林公园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西部风情园的知名度,扩大森林公园的影响,吸引省内外,国内沿海大中城市以及国际旅客进入本区旅游。
1.2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1.2.1植物景观丰富多彩,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部青石岭和冷龙岭之间,海拔在2 100~4 300m,天然林具有明显的垂直景观,带普清晰,调分明。山地落叶阔叶林与长绿针叶林错落有致,林木葱郁挺拔,铺天盖地,高山草甸如菌似毯。据调查,公园境内植物系多达30余个,近1 070种。已定名的高等植物981种,
隶属92391属。主要乔木树种有青海云杉、祁连园柏、山杨冬瓜杨、桦树等。祁连园柏、冬瓜杨为青藏高原所特有,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高的草本植物达300余种,如杜鹃花、绿绒蒿被誉为高原名花。鞠菜、柳花菜、鹿角菜、雪山木耳、蘑菇等森林蔬菜资源也很丰富,无污染,营养价值高,是备受推崇的绿食品,已有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另外,林区内还蘊藏着丰富的明贵中药材,如冬虫夏草、柴胡、狼毒、芍药、百合、黄花、大黄等。野生动物主要有:岩羊、马麝、马鹿、白唇鹿、棕熊、金雕、狐狸、水獭、雪豹、獐子、蓝马鸡等,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野生动物190多种,其中,爬行类2种,兽类40种,鱼类14种,鸟类139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5种。
1.2.2自然景观独特奇异。祁连山的余脉大阪山绵延千里,仿佛陡然间显露出一派雄奇刚健、险峻挺拔的峥嵘气势,山势雄伟、山景丰富,将雄、奇、险、幽融为一体。主峰处于青石岭和冷龙岭之间的俄座岭,海拔4 308m,山顶白雪皑皑,积雪终年不化,寒映天光;整个山体多悬崖绝壁和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有的似兽奔走,有的似仙人下凡,有的似石猴负经,有的似狼啸天,还有的似鬼、似驼、似沉思的高僧、似出浴的少妇,惟妙惟肖。山间云雾缭绕,原始林海莽莽苍苍,青翠的千年云杉,亭亭玉立的山杨,婀娜多姿的桦树布满山坡;涧谷泉水汩汩,碧水清波,飞珠溅玉;山下水草丰美,山花烂漫,绿草如
茵;草地溪流纵横,蜿蜒迂回;密林中,时见蓝马鸡、雪鸡的踪迹;不时闪过鹿和香獐的影子。块块农田鎏光溢彩,油菜耀金,麦田碧波荡漾,果树争芳斗艳;天边外,大通河似一条飘带穿行在崇山峻岭间,大通河上游有好几处大大小小的水电站,有的已经开始投入发电,有的正在建设之中,丹涯碧波,碧水连天。
公园由元埔大坂、朗士当、卡索峡、扎龙沟、下河五大景区组成,兼有雄、奇、险、秀、大特,主要景点有大坂红叶、龙尾观云、擎天一住、山溪清澈、狭谷幽深,登高望远,峰峦叠嶂,云遮雾绕,天山相接,雪峰连绵,松涛阵阵;山谷间溪水潺潺。大通河横贯公园67km,培育着这里的生命。
1.2.3水域风光丰富。公园最大的河流大通河发源于青海省门源县果林那穆吉木岭,流程约67km,一般流量90m3/s,流经青海省的刚察、祁连、门源、互助和甘肃省的天祝、永登两县,河道总长520km,流域面积15 126万平方千米。最为神奇的是,公园内在其主峰俄座岭下海拔3 800多米的山顶草地上,有着一大一小2个呈阶梯分布的湖泊,面积5.33 hm2,当地藏族人们叫它们圣母天池并把它们当作神灵供奉。宛如洁白哈达的神龙滩瀑布,水体清澈透明,水质清冽甘美。药水沟内有药水泉,当地众视为圣泉,传说有108成都房价2022最新价格个泉眼,能治108种疾病。
1.2.4民族风情古朴。公园景区为藏族主要聚居地,保留着悠久古朴藏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传统习惯。藏族人都信仰藏传佛教,林区内建有甘禅寺、甘冲寺、扎龙寺及与甘肃交界处的天堂寺等藏传佛教圣地。公园内属有11镇,14个行政村,共有2 8981.25万多人。民俗淳朴,热情豪爽,慷慨好客,家中来客,大块敬肉,大碗喝酒。月明之夜,众人环围篝火,听羌笛幽幽,看舞蹈婆娑,饮青稞美酒,品奶茶飘香,酒甜耳热之际,跳起欢快热烈的锅庄。每年农历六月的花儿会、拉伊歌会、、射箭、摔跤等节庆活动形式多样,场面盛大热烈。古朴的民风和古老的寺院给公园的民俗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从县城直达主景区已开通了旅游专线公路,林区内到达各个景点的公路也全部硬化。随着青藏高原旅游业的兴起,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旅游收入逐年攀升,经调查,1998年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人数为3.7万人(次),19996万人(次),2004年以来均在10万人(次)以上。
2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旅游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不足
新疆北疆旅游景点大全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12月被原国家林业部批准为青海省国家森林公园。按国际惯例,因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以及其他产业,在旅游业开发的初期,应由政府主导,做出相应的投资。公园成立以来,政府虽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也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但由于资金短缺,许多旅游景点尚缺乏髙品位、特鲜明的旅游精品,尤其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中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2景观结构单一
由于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未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接待体系,森林资源虽然丰富,但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园内游人基本上处于自发游玩的分散状态,难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总体游客数量少,逗留时间短,以家庭、亲戚、朋友组成的旅游单元多。
2.3专业人才缺乏
公园缺乏旅游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设计的技术人才甚为缺乏。
3发展构想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头藏族地区,自然风光奇特秀美,历史人文源远流长,民风民情古朴神秘,景观特可概括为奇、险、秀、野、幽、古。因此,公园的开发应充分突显出山奇艳、林苍郁、水清秀、草如茵、花似海,自然山水风景如画的景以及深山古寺、人游其间谷忘返、心澄意净的景观意境。
1)国家森林公园的定位。根据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特征及地理区位条件,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于高原生态型森林公园,是以特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炉,集保护利用于一身的综合型生态利用基地。主要功能是开发森林观光游、森林休闲度假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等。让人们更多地接触自然、融入自然。
2)国家森林公园要突出森林主题,以自然景观取胜,使人们一进入森林公园就自始至终都感受到回归自然的感觉,看到大自然的原始风貌。根据次生林的特点,森林背景应经营为针阔混交林,形成良好的远视景观;对残败的林分和阔叶纯林尽快进行改造;运用古典与现代的美学法则,人工促进森林风景资源的恢复与质量的提高。
3)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提高开发层次。充分利用公园地处藏族乡,多民族杂居,藏汉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民情的优势,把民族风情置于森林旅游开发的重要位置。选择一部分反映藏族风情的村寨,开展专项民族村旅游活动,体察他们的生活,参加他们的民俗活动或宗教佛事活动,把民族风情融汇到各项森林旅游活动之中,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特。
云南芒市旅游攻略必去景点4)自然景观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合。根据山脉、水系、森林、草地的分布特点,在空间上突出自然性,以自然景观和植物造景为主体,其间点缀以不同形式的园林建筑小品。以山林为主体,点、线、面结合,着重体现森林公园的特基调,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景观建筑。讲究精宜得体,合山就势,风格以藏式建筑风格为主,调幽雅朴素,装饰简洁大方,明快和谐。小品建筑以古古香见长,道路采用自然式蜿蜒曲折,顺水坡起伏变化;植物景观突出天然彩,强调大片性、流线性,节奏感和韵律变化。

本文发布于:2023-08-19 05:3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87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公园   森林   北山   资源   景观   青海省   开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