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珠海外伶仃村为例谈幸福村居视角下的海岛村庄建设

阅读: 评论:0

第44卷第7期
山 西建筑
• 20 •
2 0 1 8 年
3 月
SHANXI  ARCHITECTURE
V 〇l . 44 No . 7Mar . 2018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 07-0020-03
以珠海外伶仃村为例谈幸福村居视角下的海岛村庄建设
张一恒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珠海519002)
摘要:选取珠海市首批幸福村居示范村—
外伶仃村为例,深入剖析海岛型幸福村居规划建设的工作特点和编制方法,旨在寻
求与陆地型幸福村居规划的差异点,为类似的村庄建设提供实践指引和研究参考,完善村居建设研究的范畴。关键词:幸福村居,外伶仃村,海岛渔村,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TU 98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自2012年以来,珠海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幸福村居、建设宜
居城乡”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以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为目 标,从特产业、环境宜居、特文化等六大方向为抓手,全面推
进村居建设发展。至今,全市209条村居的幸福村居建设规划或 幸福村居建设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产生了一大批示范村和特 村,如历史底蕴浓郁的南门村、八甲村、大赤坎村、网山村等,独具 岭南特的田园村庄,如东湾村、莲江村、石龙村、南澳村等,以海
岛渔村打造的外伶仃村和桂山村等。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 以点带面示范作用明显,幸福村居建设工作深人民心,可媲美浙 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本文的案例地——
珠海市万山区外伶仃村是首批幸福村居
建设的示范村,是第一个海岛型幸福村居村庄。外伶仃岛是以海 洋海岛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的高端浪漫海洋 生态旅游度假胜地,是珠海市万山区东部组团的综合服务中心, 具有较强辐射和吸引力的现代化综合旅游度假区,见图1。
图1珠海外伶订村现状图
2外伶仃村幸福村居规划实践解析
2.1海岛村庄特点 2.1.1没有明确的村庄概念
海岛型村庄一般规模都较小,没有明显的村庄的行政区划概 念,镇、村界线模糊。
2.1.2背山面海的独特环境
海岛型村庄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大多背山面海而建,坡度 较大。
2.1.3不同于内陆的村民生活方式
岛内居住人口以外来人口为主,大多为租住形式,从事与旅 游配套相关的行业。本岛村民大多居住在内地城区,居住在岛上 的原住民不多。海岛村庄的渔民数量比例已经不多。2.2海岛型村庄规划思路建立 2.2.1规划思路出发点及设计原则
思路出发点——
探索不同于内陆村庄建设的海岛型示范村
发展模式,着重以改善海岛村庄环境和民生工程为主要出发点。 2.2.2最大化的梳理和优化原有渔村机理,体现渔村特空间
对现状建筑进行整理,对于风貌较好的建筑进行保留,对村 内风貌较差的建筑进行屋顶或立面改造,对风貌不好的建筑进行 拆除,营造良好的沿街景观风貌,提升村内的商业氛围和村容 环境。
结合保留建筑布置新建筑,形成独特的村落机理。形成“起、 承、转、合”的空间组合,人口广场、宽窄巷道、上下廊道、围合院落
等组成外伶仃村内独特的景观界面。
2.2.3明晰“山海街屋”的功能分区布局,体现南海风情元素 在规划中体现“前配套、后居住”的功能分区,规划结合用地 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以水为面,以山为靠,以村 落为图,形成“面朝大海,碧山送青,点线交错,海岛特”的优美 画面。在空间重塑和建筑改造中,运用“连廊骑楼”形式,进行建 筑补缺和重新布局,营造出小空间的院落组合形式,产生“起承转
合”的空间效果。
2.2.4可操作性的指导海岛实际开发,强调公众参与
桂林2日游最佳路线自由行
将村内主体改造区域按照改造性质进行了分区,对每个片区 进行开发容量的指引,细致的指导接下来的开发建设工作。项目 实际编制中充分考虑各方意见,最大限度的尊重村民的意愿。在 规划工作开展以来,多次组织和参与区镇等相关部门会议,并且 专门组织多次村民代表会议,就村民对搬迁安置方案进行意见收 集和修缮,最后通过了方案。
2.2.5 以民生工程为导向,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加大垃圾处理、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工程建设,妥善解决好民 生工程。
在海岛村庄规划中解决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创新性提出 “立体绿化”的概念,通过阳台绿化、窗台绿化及屋顶绿化的立体 化处理,解决海岛绿地缺乏的困境。2.3
外伶仃村建设规划实践
华山栈道2.3.1平面布局一
“镇村一体,共建共享”
将外伶仃村与所在的担杆镇联合进行考虑,实现“镇村设施 共享”,从而优化村庄建设布局,使得用地集约化。其中主要包含 两个方面:
1)挖掘旧村可用地——
河北省旅游胜地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目标导向的平面空间整理。
对现状建筑进行整理,对于风貌较好的建筑进行保留,对村 内风貌较差的建筑进行屋顶或立面改造,沿天祥路段的部分高层 建筑进行拆除,营造良好的沿街景观风貌,提升村内的商业氛围
和村容环境。另外,沿伶宾路东端,新建2栋安置房,沿山脚安排收稿日期:2017-12-26
作者简介:张一恒(1986-),男,
工程师
第44卷第7期2 0 1 8年3月
张一恒:以珠海外伶仃村为例谈幸福村居视角下的海岛村庄建设
五岳名山
• 21 •
3栋独立住宅。具体为:
拆掉村内质量不好、风貌较差的建筑,如原有水厂、粮站建 筑等;
保留镇村共用的担杆镇卫生院等建筑;对部分建筑进行改 造,主要针对屋顶形式和立面进行改造;
在平整出来的空地上新建部分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形成外 伶仃村特有的海岛渔村机理。
2)
“前配套后居住”—
明晰的“旅游配套服务”分区布局: 围绕“旅游配套服务”,建设成“前配套后居住”的格局。 前配套:旅游服务组团——结合伶仃湾广场建设;综合服务
组团——结合伶仃市场和足球场、广场用地建设;医疗服务组 团——担杆镇卫生院;商业服务带——
沿天祥路形成的沿街商
业带;
后居住:两个居住组团——新村和安置区;山体景观区——
保留、改善背山景观2.3.2空间运用一
“连廊骑楼,南海风情”
外伶仃村具有特有的背山面海的自然空间,其内部地形高低 错落,建筑尺度较小。因此本次规划中,着力对现状建筑进行梳 理和改造,在现状场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补缺和重新布局, 结合保留建筑布置新建筑,形成外伶仃的村落机理。形成“起、 承、转、合”的空间组合,人口广场、宽窄巷道、上下廊道、围合院落 等组成外伶仃村内独特的景观界面。
起一人口广场,进村巷道;承一宽窄巷道;转一
过街
楼、廊道、骑楼;合——院落、公共绿地。2.3.3景观营造一
“山海街屋,组结合”
背山面海是外伶仃村独特的地形特征,本次规划充分利用现 有的自然景观资源,以水为面,以山为靠,以村落为图,形成“多节 点、多分区”的景观格局。
1) 主要景观节点。
伶仃湾、村人口广场、北帝公园、北部广场。2) 主要景观分区。海湾景观区——形成以伶仃湾海面和伶仃湾广场为主体的
海湾景观区;
商业景观区——以港湾商业街、酒吧街以及沿街商业为依 托,形成的外伶仃的特有旅游型商业景观界面;
居住景观区——以新村和安置区建设形成的居住景观区; 山体景观区——以北帝公园引领的山体景观区,作为外伶仃
村的整体背景。
通过对外伶仃村“山、海、街、屋”的梳理,形成“面朝大海,碧 山送青,点线交错,海岛特”的优美画面。2.3.4实施指导一
“区镇共推,实施性强”
本次规划项目作为区镇极为重视的项目,规划将进行实施指 导后期建设和招商引资,因此要求规划实施性强。一方面,镇村 在安置区选址上都做了相应的妥协和让步,使得规划方案能够实 现;另一方面,规划也极力做的细致,以便更好的指导开发建设。 本次规划中,对规划建筑在功能指引和开发容量上均作了相应的 控制:
1)海岛型旅游服务村庄功能的指引(见图2)。
村民自住建筑:包括外伶仃村安置区和新村的居住建筑,主 要用于村民居住;
出租或用于商业开发的建筑:部分建筑用于预留给游人租住 或者商业开发;
商业建筑:沿天祥路和伶仃湾广场,布置配套旅游服务的商
业建筑;
商住建筑:改造原有沿主要道路布置的建筑为底层商业,2楼 以上作为居住的商住建筑形式;
公共建筑:保留担杆镇卫生院、自来水厂、外伶仃村村委会等 相关公共建筑。
图2
外伶仃村建筑功能指引图
2)可操作性的开发容量控制指引。
将规划平面中主体改造区域按照改造性质分为了四个片区, 分别为沿天祥路段的旧村商业改造区域、体现海岛人口形象的伶 仃湾广场区、山体旧村商住区以及新建的安置区。并对每个片区 进行开发容量的指引,细致的指导接下来的开发建设工作。
2.3.5文化显现一
“港湾石屋,渔村特”
在强化海岛旅游商业开发的基础上,展现渔村特和伶仃品 牌文化,体现出宜居宜业海岛风光。
1) “渔家”特商业的展现。
在规划中,建设具有岭南风格的渔家客栈和特旅游酒店, 提升外伶仃岛旅游业的能力和水平,体现休闲浪漫的海滨形象, 如人口的港湾商业街。另外,对保留的建筑进行适当改造,结合 “外伶仃海胆、将军帽、苦螺”等地理标志性海产品营造特的渔 家客栈等设施。
2) 特“石屋”和海岛机理的保留。
外伶仃村作为历史上的渔村,其岛上的“石屋”是其重要的标 志。规划中保留部分特石屋,进行立面或者屋顶改造。在保留 建筑的基础上,遵循海岛商业的机理,新建小尺度商业建筑,形成 “街、巷、廊、院”的商业空间。
3) 立体绿化和海岛亮化。
结合石屋绿化和路灯,打造立体绿化和海岛亮化,丰富景观, 提升环境品质。
立体绿化建设包括阳台绿化、窗台绿化及屋顶绿化;海岛亮 化工程包括进行路灯、景观灯、霓虹夜景等装点。3
结语
峨眉山几月份去最好
十八大召开以来,“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为广大科学工 作者与政府领导人所关注,并进行了深人的研究[2]。推行新型城
镇化是为了 : 1)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 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 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 展[3]。
因此,幸福村居建设规划这一种以村民幸福感受为指向的村 庄规划,正是一种“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思路。与一般的内地型幸 福村居所不同,外伶仃村的幸福村居建设实践更多的注重海岛自 然的保护和民生工程的建设,这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不谋而合。 可以说海岛型幸福村居建设,是“幸福村居”建设类型和“新型城 镇化”实践中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1] 付洪军,苏力.六大工程成效初显,幸福村居再迈新程[N ].
珠海特区报,2014-01-10.
第44卷第7期 山西建筑
• 22 •  2 0 1 8 年 3 月 SHANXI ARCHITECTURE V〇l.44No.7 Mar.2018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 07-0022-03
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方法探索
任智超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三角分院,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以荣成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契机,对目前国内生态控制线的相关经验进行了研究,在多规融合的思想下,提出了总体 规划中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总体规划,生态控制线,多规融合
中图分类号:TU984
〇引言
城市生态安全是我国重要的城市发展策略,是实现城市精明 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基本保障,是维护城市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结构 持续和稳定的重要指导。2016年国家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提 出“落实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 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建立森林、草原、湿地 总量管理制度。”2017年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办公厅发布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但目前生态控制 线划定的相关政策及规定主要针对环保部门,与城市规划管理 需求不匹配。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是规划的先行要素并作为确定发展规模、空间结构、土地使用等其他 各项要素的刚性约束。因此其划定方法和包含内容需要进行单 独探索。
1概念与体系
1.1国内相关研究
俞孔坚等在《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 务及其安全格局》中提出,城市生态底线的实质是维护最低限度 生态系统服务的安全格局,也就是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最关键、最高效的、不可替代的土地和空间格局;周锐等在《基于生态安全 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以平顶山新区为例》中运用GIS手 段基于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规避、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游憩资源 安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考虑生态安全阻力因素,最终确定 最合适的生态安全格局。
全国第一条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是2005年深圳划定的。武 汉首次提出分区管制的概念,将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和形成的生 态保护范围进一步划分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两个层
[2]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实践问题
[J].地球科学,2014(6) :641-647.文献标识码:A
次,实施不同的分区管控。广东省率先提出“区域绿地”规划建设 理念,并在《广东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中定义了区域绿地的概念。
1.2生态控制线的概念
敦化天气预报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控制线是为保证城市生态安全,优化城 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在尊重城乡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 前提下,围绕保护重点生态要素划定的生态保护用地的边界线。
2荣成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方法
2.1 生态控制线划定技术路线
荣成市作为山东省滨海县级市,生态本地优良,其生态控制 要求比一般城市地区更为严格。以荣成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来 研究城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方法,更具有普适性。总体规划中城 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首先以环境保护科学中的生态敏感性评 价、自然本底的控制为基础,其次结合相关法规、综合各类规划叠 加需要进行人为管控的区域,同时考虑城市建设的需求留出需要 预留的廊道等空间,最终形成更加综合、细致、可实施的城市生态 红线控制体系。
生态红线控制体系可以总结为“三个控制内容、两个管理级 别”。三个控制内容为现状最有生态保护保育价值的区域、人为 强制管控区域、构建生态格局必须控制的区域三个大类。根据生 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和监管级别,将生态控制线范围分为一级管 制区和二级管制区。一级管制区指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保 障城市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生态保护空间,是生态控制线的 核心区域。二级管制区指对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保障城市生 态安全、构建健康城市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进行保护和 管控的重要区域,见图1。
[3]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
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 (2): 16-22.
The construction of island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ppy village-taking the Wailingding village in Zhuhai as an example
Zhang Yiheng
{Zhuhai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f Zhuhai 519002,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Zhuhai5 s first happiness model village-the Wailingdi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d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a island village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ment method, aimed at seeking village in the planning and land well-be­ing differences, provides practical guidance for similar 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reference, perfecting the village in the categories of th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appy village, Wailingding village, island villages, new urbanization
收稿日期=2017-12-21
作者简介:任智超(1989-),女,助理规划师

本文发布于:2023-08-22 09:2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916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态   规划   建设   建筑   进行   海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