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阅读: 评论:0

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杨艳霞 吕永健
(凯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摘 要] 贵州省传统村落资源特鲜明,民族文化独具特。近年来,贵州省一些传统村落依托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示范村,取得了显著实效。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传统村落仍存在乡村治理不到位、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一些传统文化内涵正逐渐消失,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因此,对贵州省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促进其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迫在眉睫。这就需要保护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教育,树立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多主体协同推进,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增强村民在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亚南湾猴岛图片[关键词] 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G124;K8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1)31-47-3
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传统村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民族文化的记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贵州省传统村落数量全国排名第一,累计有7
24个,传统村落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民俗文化独具特,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贵州省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柱。2016—2019年,贵州省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加了113.94%和145.11%。贵州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推进贵州省传统村落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贵州省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存在冲突、村落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保护意识薄弱等,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协调政府、学者、村民等各方力量,使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处于活态,使贵州省传统村落成为一个有活力、有希望、有生机、有生命力的传统村落[1]。
1贵州省传统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 贵州省传统村落突出民族特发展乡村旅游
贵州省传统村落突出传统村落资源文化内涵发展乡村旅游。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使贵州省传统村落形成了独特的农村社会,形成了众多朴实的、极具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包括村庄集聚、宗教观念、家庭关系及族谱人文等,这些都是贵州省传统村落的宝贵财富。此外,传统村落原始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惯也具有相应的开发价值,因此,贵州省传统村落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十分突出当地的地域特,因地制宜,在考究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社会心理、旅游者认知等基础上设计传统村落的旅游形象,给游客更好地展示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原生态、秀美的
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使贵州省各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各具特。例如,西江千户苗寨突出苗族文化特,黎平肇兴侗寨突出侗族文化特,镇远古镇突出水韵神,丹寨石桥突出传统的古法造纸技艺,台江长摊突出独木舟特文化,黄平塘都村突出传统手工银饰制作工艺等[2]。
1.2 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贵州省各传统村落大力发展特旅游,使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走进传统村落,欣赏原生态的民族村寨的自然风景,感受独具特的民俗文化,住进农家生活气息的客栈,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小菜,体验田园生活,感受农耕文化,促进了贵州省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贵州省传统村落形成了独具特的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如形成了从兴义顶效桃花、万峰林油菜花至平坝樱花园的最佳赏花旅游路线;形成了从息烽集中营至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娄山关,至仁怀国酒文化城,至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最佳红旅游路线;形成了从凯里南花苗寨、麻塘革寨至黄平飞云崖、野洞河漂流,至施秉杉木河漂流、云台山,至台江施洞苗寨、反排苗寨,至雷山郎德上寨、西江千户苗寨,至榕江三宝侗寨,至从江岜沙雷寨、增冲鼓楼、小黄侗寨,至黎平肇兴侗寨的最佳乡村民俗体验旅游线路。同时,贵州省传统村落形成了突出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2019年“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民族学”专项课题“乡村旅游开发视角下的贵州传统村落研究”(YLXKJS0059)。
作者简介:杨艳霞(1978—),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管理;吕永健(1986—),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企业管理。
XIANGCUN KEJI  2021年11月(上)47
自然资源特的乡村景观型旅游产品,如自然景观、田园风光等;形成了突出娱乐特的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如休闲农场、农家篝火晚会等;形成了突出民族文化的体验型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美食品尝、节庆文化体验等[3]。
2016年,贵州省旅游总人数为5.31亿人次,旅游收入5 027.50亿元,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二。2019年,贵州省旅游总人数达11.36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 321.81亿元,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三。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虽然旅游业发展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西江千户苗寨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仍然分别达到32.92万人次和3.17亿元。
舞钢二郎山景区门票1.3 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贵州省结合传统村落特,立足可持续发展目标,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等文件。贵州省传统村落结合各地区实际相应出台了当
地的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办法,从而在制度方面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进行规范。同时,强化贵州省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特产业培育,建立示范村、生态博物馆,以点带面,在强化对贵州省传统村落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不断提高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知名度。
云台山旅游景点顺序地图2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过度商业化的旅游开发给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带来威胁
目前,贵州省各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以旅游资源开发为核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的旅游开发虽然提高了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生产总值,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家庭生活,但违背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初衷。随着商业化旅游的快速发展,支撑当地发展的将不再是贵州省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而是商业文化。这样一来,当地村民的日常将不再体现传统文化的生活特点,对于慕名前来体验民族文化生活状态的游客而言,将通过购买消费商品来感知民族风情,长此以往,贵州省传统村落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将被商业化旅游的生产生活状态所取代。这非常不利于保护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而且游客不能再实实在在地体验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内涵,必然会导致贵州省传统村落乡村旅游走向衰落。
2.2 旅游发展加速贵州省传统村落乡村文化的变迁
贵州省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包括3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规划者通常会把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希望游客在有限的旅游时间内获得最完美的旅游体验。但是,外来文化的入侵使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文化受到了影响。贵州省传统村落村民的语言、服饰、生活方式均发生了改变,甚至贵州省传统村落的婚礼习俗也受到了影响,如一些村民在村寨里不再说民族语言、不再穿着民族服饰[4]。这种传统的文化变迁不利于贵州省传统村落旅游业发展。
3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
3.1 对传统村落保护主体的认识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生活在贵州省传统村落中的村民普遍认为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是政府,大部分村民还未认识到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等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事实上都是村民自己创造的,村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还有部分村民不知道保护传统村落的意义何在,只是一味地服从政府安排。甚至还有一些村民,因为想追求现代化生活,不愿意按照政府的要求来修缮房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贵州省传统村落原始的样式和风格,破坏了贵州省传统村落的人文景观。这种保护主体认识上的错位不利于保护贵州省传统村落。
3.2 保护主体的保护理念不完善
长期以来,贵州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因此,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村民都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才是当地发展的第一要务,而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投入资本高、花费时间长但见效慢的工程,因此,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将资金用在旅游开发和工业园区建设上。更有人甚至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以暂时忽视对传统村落人文环境、民族资源与民俗文化的破坏。广大村民和政府人员均没有形成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和理念[5]。而若贵州省乡村旅游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根基,贵州省乡村旅游也必将走向衰落。
3.3 人才储备不足
目前,贵州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当地村民由于认识不到自己就是传统村落的保护者和创造者,因而参与度非常低。在贵州省传统村落中,一些年代久远、无人居住的民居,因无人修缮多已荒废。同时,擅长建造、修缮乡土建筑的民间工匠由于乡土建筑市场不景气,大部分选择外出打工或者经营其他技艺,导致民间工匠出现断层。加之高等学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愿意返乡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导致传统村落人才资源匮乏。人才匮乏制约了贵州省传统村落的保护,特别是传统建筑的保护。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岜沙苗寨会讲普通话、能用普通话与游客进行交流的人稀少,绝大部分村民都不具备参与旅游经营的能力。
4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对策
4.1 保护贵州省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决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经
48XIANGCUN KEJI  2021年11月(上)
济利益而改变传统村落文化的原生性和自主性,而应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寻求如何使传统村落的传统生产、传统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商业文化的冲击极易破坏贵州省传统村落的生产模式,如果文化的原生特点逐渐消失,贵州省传统村落也将走向消亡。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贵州省传统村落的传统生产模式和传统的民俗特,并在此基础上保护、传承并发展传统村落文化。充分挖掘贵州省传统村落原生态的生活方式、深厚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的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断培育贵州省乡村旅游特旅游产品,打造特旅游文化品牌。例如,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特村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交宫村保留了苗族古民居、苗族习俗等原生态民族风情,还保存了古水井、古水碾、祭祖祠等苗族文化遗址和实物。村寨内万木葱郁、古树参天,森林植被完好,苗族歌舞、民族文化富有特,是体验原生态苗族风情的好去处[6]。游客到交宫村游玩,可以参观苗族传统村落,欣赏苗族建筑文化,穿苗族服饰,全方位感受苗族风俗。
4.2 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教育,树立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
通过电视、网络、社区展板等媒体,向村民展示贵州省传统村落的魅力,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使其自觉树立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同时,不定期举办以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加强对民间艺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等人才队伍的培养,为贵州省传统村落旅游产业发展、传统村落保护培育合适的人才[7]。
4.3 多主体协同推进,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
湖南莽山自驾游攻略贵州省某些传统村落由于旅游服务质量层次较低,游客体验较差,使得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短,且回头消费的意愿不强。加之一些传统文化内涵商业化严重、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不足,从而导致游客旅游体验差,再次消费的意愿降低,制约了贵州省传统村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政府、行业组织团体、市场主体、旅游从业者四大层面协同推进,即政府强化监管,行业组织团体加强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优势,旅游从业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8]。通过多方推进,在保护好贵州省传统村落特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服务品质,从而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
4.4 增强村民在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贵州省传统村落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既不是政府,也不是旅游管理机构,而是当地村民。但是,目前贵州省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基本上是在政府的要求下村民被动地保护传统村落的民族文化。在乡村旅游
黄山奇石图片和介绍发展过程中,当地村民只关注如何提高收入、如何改善生活,并不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因此,应通过让村民以土地、房屋、劳务入股等方式参与旅游活动,让村民充分认识到村落资源就是脱贫致富的“根”,从而不断提高村民参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主性、积极性,使其真正理解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使村民在参与旅游产业活动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从而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9]。
参考文献
[1]周洁.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以天门山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8):259-262.
[2]杨昌勇,韦明刚.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民族村落保护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2):5-7.
[3]于茂竹.文化产业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以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为例[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7:59.
春节适合穷游的地方[4]陈清鋆,余压芳.传统小村落的大保护观[J].现代城市研究,2016(8):98-102.
[5]张红,何璘,杨跃华.城镇化背景下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探索[J].园林绿化,2018
(2):129-132.
[6]何小红.贵州省传统村落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5):30-31.
[7]董天倩,吴羽.村落文化保护传承中民间力量与政府角分析:以安顺吉昌村“抬汪公”活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9):68-72.
[8]崔海洋,苟志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及展望[J].贵州民族研究,2019(12):66-73.
[9]陶玉霞.贵州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理论体系模型建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16-20.
XIANGCUN KEJI  2021年11月(上)49

本文发布于:2023-08-24 19:0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5955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统   村落   旅游   贵州省   文化   保护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