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阅读: 评论:0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12.24
【字 号】漳政综〔2021〕102号
【施行日期】2021.12.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正文
桂林旅游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漳政综〔2021〕102号
 
成都到四姑娘山自驾各县(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现将《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舟山普陀山图片 
漳州市人民政府
康涅狄格州  2021年12月24日
 
漳州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绿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火〔2021〕28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21〕14号),加快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以下统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高新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漳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早日建成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有效支撑,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科技自立自强和“发展高科技、实
现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环境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坚持绿低碳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助力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高新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体制机制持续创新,漳州高新区按国家级标准基本建成,与省内自创区共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具备条件的部分县(区)、开发区(投资区)创建省级高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新业态和新经济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业增加值实现“双倍增”,创新型企业体不断壮大。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管理体制更加精简高效,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漳州国家级高新区在全国排名明显提升。坚持绿发展,推动产业转型,打造绿低碳生态园区。
  到2035年,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漳州高新区、芗城区、龙文区、长泰区、漳州台商投资区等科技产业园全面建成,创新功能更加完善高效,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度显著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主要产业进入全国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协同自创区引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漳州高新区创新创业城。鼓励高等院校落户高新区,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强化应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加快推动国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建设,重点推动高新区平台经济、智能制造与中医药产业发展。依托标准化园区建设,探索多元化的孵化创新模式,引导创业苗圃和加速器服务向定制化、精准化、柔性化方向创新。围绕医药产业和智能制造,加强财政政策支撑,由市属国企引导成立产业基金、风投基金落户高新区,支持构建“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的梯级孵化体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高新区区域范围,建设环绕漳州中心城区的科技创新走廊。支持高新区项目建设推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林指标、湿地指标等,在市级层面给予支持或调剂。(牵头单位:漳州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局、工信局、发改委、财政局、国资委、教育局、林业局)
  (四)鼓励高新区与自创区加强合作。漳州高新区要主动复制推广自创区、自贸试验区等相关改革试点政策,与自创区、自贸试验区等加强联动合作。漳州高新区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科技创新平台要积极与省内自创区共同开展协同创新。(牵头单位:漳州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
九寨沟机场有哪些航班>江苏省地图各市分布图
  (五)推动省级高新区建设。强化地方政府高新区建设主体责任,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开发区(投资区)建设省级高新区。支持产业园区通过创建省级高新区助推创新发展,支持传统工业园区通过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快转型升级。加快高新区标准化建设,持续推动在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打造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高新区创建国家级或省级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发改委、工信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市委军民融合办)
  三、加快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产业集
  (六)加快建设新基建。推动高新区实现千兆光纤+5G“双千兆”网络和移动物联网深度覆盖,有效满足高新区管理和企业转型升级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可定制的高质量网络使用需求。加强供水、排水、供气、路灯等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慧城市水平,支持在高新区和创建中的省级高新园区同步规划建设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传感及物联网等新基建项目,符合条件的优先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在用地保障、用林
保障、审批办理等方面给予支持。(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市通管办)
  (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批引领型重大项目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构建多元化应用场景。吸引国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的先进技术成果在高新区“首发首试”。支持高新区企业继续实施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配套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培育形成若干以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泛物联网、柔性电子、高效储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领域,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培育未来产业。(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发改委、科技局,市委军民融合办)
  (八)做大做强特主导产业。立足高新区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合理规划布局重点产业,确定主攻方向,力争形成1~2个在全省具有明显区域特、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的主导产业,提档升级优势产业,推动延伸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补足服务链、提升价值链,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打造具有区域产业特的高新区。深入推广“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新模式,促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围绕加快建成“跨江发展中心区、创新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深化改革示范区”目标,高质量建设漳州高新区,着重发展以机器人、高端精密机械、现代中药、先进电子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壮大产业整体实力;加快建设靖圆“一药一智”产业园、南湖“双创”产业园、站前总部经济产业园。(牵头单位:漳州高新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
  四、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九)实施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以新制度、新机制建设一批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经评估合格,每年给予100万元的运行费用补助。发挥平台创新引领支撑服务作用,新获得认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的给予100万元奖励,省级的给予50万元奖励;新获得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奖励;新认定为省级引进重大研发机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资助200万元、非独立法人的资助100万元。引进与建设特别重大的研发机构,采取“一事一议”制度,
给予特别支持。支持高新区以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主导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对新获评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列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补助的,按非财政资金购入科研仪器、设备和软件购置费15%的比例给予后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高新区经备案的技术转移机构年度技术交易额累计300万元以上的,按技术交易成交额的2%给予奖励,单个机构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支持高新区向上争取资金,市级科技资金与项目向高新区倾斜,支持园区建设发展。(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教育局、财政局)

本文发布于:2023-08-28 13:0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012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产业   发展   创新   建设   漳州   高质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