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阅读: 评论:0

希腊时代文化特点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全国客运汽车票预订
一、希腊化时代的产生
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19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史学界开始称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古典时代以后到奥古斯都打败安东尼这一时期,为“希腊化时代”,是上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于欧、亚、非三大洲许多地区的时代,同时也是希腊文化没落的时代。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公元前334——前323年)、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公元前4世纪末——前3世纪)及希腊化文化的余波与渗透(公元前2世纪——前l世纪)三个阶段。
在“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这一阶段里,文化上的撞击以武力征服为先导,真正意大上的文化汇合尚未开始。但亚历山大对亚非广大地区的征服以及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的建立,不仅为欧亚非大陆间各主要文化的接触交流提供了可能,从而奠定了希腊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
而且仅就文化交流而言,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也就是传播希腊文化、吸收东方文化,并使两者合流的过程。“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阶段与希腊化王国的鼎盛时期大体同步。亚历山大死后,
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托勒密、塞琉西和马其顿三大鼎足而立的希腊化王国。希腊化王国时期,国际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各希腊化王国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倡办文化事业,从而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具有鲜明时代特的希腊文化在此时不仅形成,而且日臻成熟、繁荣。“希腊化文化的余波与渗透”阶段属于希腊化王国衰落解体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是:从东地中海地区看,文化创造的势头似已过去,但从整体看,希腊化文化还在四周扩散。罗马人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王国,却成了希腊化文化俘虏;巴克特里亚失去了与地中海的联系,却把希腊文化带入了印度。昔日的文化中心也并非死水一潭,某些分支如宗教、史学也正是在地中海及其周边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的。
希腊化时期的希腊文化虽然在广义上属于古希腊文比的范畴,且与希腊古典文化在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联系,但希腊化文化毕竟不是希腊古典文化,两者无论在地理范围、因素构
成,还是在精神实质上都相差甚远。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希腊城邦时代的呼喊,那么,希腊化文化则亚历山大开创之世界回鸣。希腊化文化是古埃及、巴比伦甚至古印度以及其他东方文化
与希腊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产物。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成果之巨、影响之深前所未见。它不仅首次沟通了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而且还揭开了欧亚非大陆间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蒙古公投并入中国
二、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
(一)多元性和开放性
希腊化时代是西方君主专制时代的开始,也是古希腊历史由独立城邦走向统一的世界性帝国的过渡时期,“世界国家”(Cosmopolis)一词就诞生于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东方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并由此奠定了希腊化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基础。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创建
过程中,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的过程,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在希腊化的过程中,各地区和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从前的宗教、城邦和公社的闭关自守性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在扩大,人们的活动超越了过去的城邦界限,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女性有了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出现了一些有名的女诗人,如艾丽娜,诺
西斯,安尼特,希腊化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希腊化时代的人们作为庞大王朝的子民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希腊化时期的世界主义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呈现开放的全球意识。
(二)希腊化时代的文明呈现颓势
公元前338年,通过喀留尼亚战役,马其顿国王腓力用武力统一了希腊,结束了古希腊的城邦时代。公元前334年,腓力之子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希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处于动乱和不安之中,频繁的战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到公元前3世纪,希腊城邦明显衰落,城邦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深化,城市当中的中产阶级消失殆尽。城2023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邦的衰落和王权的盛行势必减少公民的权利,自然也削弱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在雅典中心主义者看来,从亚历山大以来,不但希腊的政治自由和独立行动开始熄灭,而且多才的天才也开始枯萎。”“希腊化时代政治理论的贫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随着城邦政治生活的结束,在亚历山大曾经征服的土地上,政治体制都是君主专制,古典的民主政治
中国阴气最重的两个城市
思想被专制主义所代替,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日趋黯淡,城邦公民的自信和进取精神转为了被征服后的屈辱感和消极情绪,面对无法掌握的个人命运,以及无力改变的社会现状,人们开始逃避公共生活而转向个人的安身立命。因此,有学者认为“希腊化时代的哲学逐渐放弃了古典时代哲学对纯粹知识的追求”而“成为一门生活的艺术,越来越个人化了,伦理化了”。
希腊化时期最早的哲学思想代表犬儒学派就主张“返于自然”,在物质生活方面,把“自足”精神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带有明显的遁世彩。希腊化时期最大的两派哲学—斯多噶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的共同点是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彩和大同主义成分,斯多噶派具有明显的命定论彩,斯多噶哲学是希腊化时期的崇高产物,倡导平均、和平与人道。伊壁鸠鲁
12306app派的伦理与政治学说以功利主义为基础,教导人们尽量少参加政治,离索居,退出公共生活,表现出了消极的个人主义倾向,或者说是一种心理疲倦的表现。被称为激烈的失败主义哲学—怀疑主义哲学的主张更是典型的希腊化时期的思想,即想使个人从他所不能改造也不能理解的世界中逃脱出来,怀疑论学派追求心灵的宁静,表现出了挫折感和对未来茫然的态度。
乐山大佛一日游
怀疑论者甚至比伊壁鸠鲁学派更不关心政治与社会问题。希腊化时期的哲学与宗教表现出来的共同点是寻求把人类从艰苦的生活中拯救出来的办法,人们的宗教信仰由原来的重在仪式而转向了内心的告白,古典希腊城邦时期的市民崇拜已经失去了活力,大众更倾向于信奉有感情彩的私人宗教,并建立了一套繁琐的现世的仪式。
尽管希腊化时期的经济呈现出全面增长与繁荣的局面,但绝不是人人都能够享受到繁荣的。希腊化时期人们生活状况的反复无常,经常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必然会影响到这个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希腊化时期的文学与艺术特征都表现为以极端的方式运用与先进希腊成就的某些方面:乌托邦文学作品的涌现,是希腊化时期社会经济与社会矛盾紧张状况的反映。希腊化时期的文学作品增添了“世俗化”和“自我意识”的创作内容,却少见过
去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活力,金钱、宴会和爱情成为人们追逐的话题,缺乏的是深刻的思想内容。雕刻艺术作品表现出了这个时期雕刻艺术新的特质,刻意表现人的心理状态,不再突出古典时代雕刻艺术作品的教育意义。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早期的希腊建筑风格是对称与朴实,而希腊化时期的建筑所强调的是堂皇与奢华;早
期的雕刻追求的是把人道思想理想化,并以低调而克制的风格表达希腊人的节制观念,而希腊化时期的雕刻则着力表现极端的自然主义和未加任何矫饰的奢华。从希腊建筑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出乌托邦作品所含蓄地批判的那种华而不实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也是时代特征的一种表现。

本文发布于:2023-08-29 03:05: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02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希腊   时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