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表达技巧概说

阅读: 评论:0

文言文的表达技巧概说
一、导言: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主要是为语言的表现服务,在表达叙述上达到作者所需要的效果 
(二)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托物起兴 写景抒情 寓情于景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反衬 烘云托月 想象 联想 照应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表现手法主要通过相应的方法巧妙恰当地反应揭示主旨,为中心服务
(三)结构手法,。常见结构手法包括承上启下、起承转合、悬念、照应、铺垫、衔接、伏笔、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四)修辞方法,包括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排比、反问、设问、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的运用等。
(五)选材剪材,主要指材料安排,包括主次、详略、繁简。
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1、合叙
所谓合叙,就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前后合并叙述,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目的是使句子紧凑,文词简洁。在叙述时,前两件事与后两件事分别对应,把本来可以用两句话叙说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这种修辞方法叫合叙,也叫并提。它的特点是将两件相关的事合并在一个句子里来表达,但在理解时却又要从文意入手,分别出同句中的有关的词或词组之间的相互搭配关系。运用合叙这种修饰方法,能使文字精简,结构单纯,对比强烈。“合叙”在表现形式上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1单句合叙
1.1.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诸葛亮《出师表》)
句中“性行淑均”,作为词组在句中充当谓语。作者将向宠的性格及品行两方面作出了评论,应理解为“性淑行均”。
1.2对句合叙
1.2.1A:冬——素湍——回清
B:春——绿潭——倒影
太原带孩子必须去22个地方按两条线索的相承关系,我们将它们合并起来即为: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显然,“合叙”是把应改合成一句的话分成了两句,把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中相关的词语“并”在一起,表达丰富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强调。意思是:冬天素湍回清,春天则绿潭倒影。
1.2.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上下文中的分承对应关系则更为复杂。
由合叙翻译公式,按相承关系此句应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惑之不解——或不焉——大遗。
新疆天气预报15天查询又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梁启超《谭嗣同》)句中程婴——西乡——足下,杵臼——月照——吾相对应。可见,合叙的翻译是由分而合。翻译时则按照句子的分承对应关系将其翻译为现代文。
1.3巩固练习:
(I)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怪柏……(《三峡》)
“素湍”即“雪白的激流”,“倒影”即“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素湍”二句为合叙,应交错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全句意思是说:雪白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亭午”即正午,应对“曦”(太阳);“夜分”即夜半,应对“月”(月亮)。全句意思是说:假如不在正午就见不到太阳,不在半夜就见不到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沿溯阻绝”应为“沿绝溯阻”之合叙。“绝”是“横渡”、“横穿”的意思,在此则可以略加引申为“畅通无阻”,“阻”是“险阻”的意思,不是后起义“阻止”、“阻隔”。全句意为:下行的航路畅通无阻,上行的航路艰险难行。
(4)官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陟”,晋用,提升。“臧”,善。“否”,恶。“陟罚臧否”即“陟臧罚否”之合叙。全句意思是说:皇宫中的近臣,相府中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两处的官吏,奖善罚恶,不应该有什么差别。淮阳太昊陵庙会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作奸”就是干坏事。“科”,指法律条文。“有司”,职有专司,指负责专职的官员。上例亦为合叙法,可交错理解为:“若有作奸犯科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若有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赏。
(6)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风霜高洁”即“风高”与“霜洁”的合叙,形容秋高气爽.霜洁白。全句意思是说:秋高气爽,霜洁白,溪水低落,石块露出,这是山里四季(不同的景)。
阿尔山自驾游攻略及费用(7)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兵”指兵器,“革”指铠甲一类。此句可交错理解为: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全句意思是:兵器不是不锋利,铠甲不是不坚固。
(8)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送东阳马生序》)上句分叙则是:县官日有廪稍之供,(诸生)无馁之患矣;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诸生)无冻之患矣。全句意思是:官府每天有米粮供应,没有挨饿的忧患了,父母每年有冬夏农衣服送过来,没有受冻的忧愁了。
综上所述,合叙句的语序一般都是前后相承搭配的。两相比较,则可以看出,“分叙则文繁”,缺乏生气;“合言之较有变化,免于板滞”(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即显得简洁明快,又显得文气畅通。
这种修辞手法应该和“互文”放在一起学习,“互文”是分开来写,合起来理解;“合叙”则是合
起来写,分开来理解。这两种修辞都有使文句富于变化而避免呆板,使行文简洁避免烦琐的作用。还可以形成排比句式,使行文更有气势。
附录:
(1)《韩非子•五蠹》:“近古之世,桀纣而汤武征伐。”本来可以说成“(夏)桀而(商)汤征伐,(商)纣而(周)武征伐”,是平行的两件事,作者合起来说。两件事前后对应,分别相联。《水经注•江水》(课文题《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实际意思是:自非亭午不见曦(日),自非夜分不见月。课文又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教材注释和《教师教学用书》均译作:“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这里采用的是直译,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但略加推敲便会发现问题:按此种译法,极易被认为“雪白的急流”和“碧绿的潭水”都“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事实上,“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着清波”,却难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方可现出其“碧绿”,也才可“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因此,原句运用了“合叙”法,原文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译文应变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出师表》中有多个合叙的例子。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这句话的前面是把“作奸犯科者”和“为忠善者”合并在一块叙述,与之相承搭配的后面的“刑”和“赏”合并在一块叙述。在理解它时应该分开来叙述:“作奸犯科者”论其“刑”,“为忠善者”论其“赏”。“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性行淑均”即“性淑行均”。此句译文应是:将军向宠,性情善良,行为公正。“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查《三国志•蜀志》可知“侍中”指的是郭攸之和费祎,“侍郎”指的是董允。翻译时就要把合叙改成分述。“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应是“此皆良实,志忠虑纯”。
(3)《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其意实为: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就是说,不知道句读的从师,不能解答疑惑的反而不从师。不这样理解,原文就无法解读。这种句式一般称之为“双提分承”。《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即“渔于江,侣鱼虾;樵于渚,友麋鹿”。这种双提分承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书面作品中也有运用的。如秦牧《土地》(曾选作高中课文)有一句:“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实际意思是说:水库像闪亮的镜子一样布满山谷,运河像一条条衣带一样布满原野。这种句子显示出书面语言精于加工的特,有一种严谨精致的美。
(4)一般的合叙,前面两件事在前的,也承接后面两件事在前的。可以写成简单公式:ABAB。但是有的作者处理合叙时,前后结构作了变通处理,出现了错综变化,呈现出这样的模式:ABBA。如:《孟子•公孙丑下》(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兵革非不坚利也。”“兵”与“利”发生关系,“革”与“坚”发生关系,实际意思是说:“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作者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理解上要分开来,次序上又有错综变化,无疑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再如《五人墓碑记》中“赠谥美显”也是“合叙”,分开来说,就是“赠显谥美”。“赠”是对死者追封爵位,自然非常显赫;谥号是对死者追封的称号,自然非常美好。崇祯曾经赠周顺昌为太常卿,谥号为“忠介”。课文上对“赠谥美显”的注释是:“指崇祯皇帝赠周顺昌为太常卿,谥为忠介。美显,美好而光荣。”教参书的译文是:“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由于没有把握其合叙的句子结构,教参的翻译与课文的注释发生了矛盾,教参没有把“赠”的含义加以落实,把本来的两件事当成了一件事。
(5) 并 提(合叙)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并列地放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就叫并提。也有人称之为"合说分解"。
例37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六安周边一日游景点推荐
译文:不理解文句,倒急于向老师学习;不能解答疑难问题,却反而不愿向老师求教。
例38 耳目聪明(《后汉书•华陀传》)
译文: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分明。
例39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如果有做坏事,犯国法的,交给主管官员对他们进行处罚;如果有尽忠尽善的,则交给主管官员对他们进行奖赏。
上述例句都运用了并提的修辞方法,译文都对句子的并提部分作了调整,使它们成为两个平行的句子。
三、文言文的修辞
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文言文中的修辞包括比喻、夸张、借代、比拟
、设问、双关、对比、对偶、排比、反复、讳饰、互文、并提等等。
(一) 比 喻
文言文的比喻与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本体和喻体,也有比喻词,当然,有的只出现喻体,有的没有比喻词。
例1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o项羽本纪》)
译文:如今人家好像是厨房的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这样紧迫的情况,还要向人家告辞干什么呢?
例2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史记o屈原贾生列传》)
译文:使自己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例1用"刀俎"和"鱼肉"比喻对方和自己,将两种对比强烈的不同地位和危急的形势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例2用"污泥"和"浊秽(环境)"比喻邪恶的势力,用"蝉蜕"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比喻具体形象,句子通俗易懂,屈原的周遭环境和他的人生态度在比喻句中有了清晰
的交代。
菲尼克斯太阳(二) 夸 张
夸张,主要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比较强烈的感觉,从而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发布于:2023-08-29 06:03: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024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合叙   句子   意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