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张家寨的平面规划分析

阅读: 评论:0

百张家寨的平面规划分析
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民族文化,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民族村寨旅游吸引物既可以是少数民族村寨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是人文景观,可以是少数民族的乡村建筑、服饰、饮食、节庆、婚丧嫁娶、文体活动以及工艺制作等显性的文化要素,也可以是居民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特征,民族村寨旅游是融观赏、考察、体验、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百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开发民族村寨旅游的有利条件,当前百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处于初始阶段。
一、百市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百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属珠江流域右江河的上游,北部与贵州省接壤,西部与云南省毗连,南部与越南交界,边境线长360.5公里,东南与南宁相连,东北与河池市为邻。全市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15%,是广西面积最大的一个市。百背靠大西南,位于滇黔桂3省结合部,铁路、高速公路、百机场、右江航道等海陆空交通枢纽近年
目屿岛来大大地改善了百的交通状况。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百地处西部大开发经济区的中心位置,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成为大西南出海通道“黄金走廊”和进军东盟市场的“桥头堡”。
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奇异的自然风光,特殊的社会历史变迁进程孕育了独特的地方民族文化,百市是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壮、苗、瑶三个民族所占的比例较大。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服饰、节日、婚俗、歌舞、工艺等民俗风情,观赏性与参与性极强。其中,那坡黑衣壮和隆林德峨民族风情特显著,大量游客走进民族村寨、体验民族风情、了解民族历史。百壮族的“歌坡节”、田林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跳坡节”、隆林彝族的“跳弓节”和“火把节”、仡佬族的“拜树节”,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壮族文化、那坡黑衣壮文化等各民族自己独特的饮食、服饰、节日、婚俗、歌舞、工艺等民俗风情,观赏性与参与性极强。
从2011年起,百市积极开展生态村的创建,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右江区永乐镇华润百希望小镇2个村获得自治区生态村命名。截至2018年,百市拥有自治区级生态村222个,生态乡镇16个,市级生态村454个。此外,2017年百市右江区龙川镇六能村六换屯
、汪甸瑶族乡两琶村大琶屯、德保县城关镇那温村等17个村(屯),被自治区民宗委列入“十三五”期间全区重点培育少数民族特村寨名单,使之成为广西民族文化的品牌、特旅游的名片、展示美丽广西的窗口。百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以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为基础,开展试点村屯建设,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百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丰富,建设成效显著,基本上形成特民族村寨旅游线路全铺开。(表1)
二、百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月庐山旅游攻略(一)开发形象定位规划欠缺。部分民族村寨及其主管部门仍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定位不精准,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没有深刻认识,没有细分目标市场,没有开发出针对性的旅游产品进行市场营销。民族村寨的开发定位直接影响到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特点,民族村寨旅游产品开发的市场定位有没有针对性的客源是其开发的重点和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关键。同时,对村寨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保护缺失,一些旧民居建筑格局遭到破坏,开发气息太浓会失去原有吸引力,开发进程中有的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机。
重庆旅游攻略五日游及住宿>陕北天气
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大格局、全要素规划,如果民族村寨无法对自身旅游发展优势准确认知
和定位,没有结合旅游发展编制民族村寨旅游规划,景区景点的建设只停留在对其他景区发展模式的单一模仿上,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文化特点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特,就失去了村寨原有的资源吸引力和目标客源市场。
上海十大豪宅排名(二)文化传承困境是村寨旅游开发难点。民族村寨文化是民间原始文化的象征,其肩负着原始与地方文化根基传承的使命。大多數民族村寨旅游活动位于民族聚居核心区,在村寨原址上开发打造,随着旅游开发民族村寨中文化保存最好、文化积累最深厚、特最为鲜明的资源往往由于游客的大量进入或景观的打造面临消逝的风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资讯的发达,往往会给原就十分脆弱的民族文化猛烈的冲击,破坏了民族村寨发展的持续性,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建筑景观,语言、服饰、歌舞、习俗、传统手工艺往往会趋于商业化或城市化。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一些民族村寨原有的民族建筑、服饰、发型、饮食、节日、生活方式等被或被当地主流民族同化,生活习俗与外来者日益趋同,民族文化的同化、退化现象普遍存在,带来文化传承的困境。
民族村寨不仅是旅游者感受村寨自然风光、感受民族文化,获得精神体验和心灵享受的场所,更是村落成员自身美好生活,展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空间。纵观旅游开发进程
中的民族村寨,不管是从理念、建筑、景观还是从文化、旅游商品、运作管理等都过度出于经济收益考量,导致民族村寨文化的开发失去本真,失去淳朴和吸引力。对于开发主体利益相关者,往往更注重经济回报而无暇顾及村寨文化传承与保护。
(三)村寨文化项目开发层次较低,社区参与有限。民族村寨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有耕作、养殖、狩猎等生产文化,有居住、服饰、饮食、交际等民族生活文化,有生育礼俗、成年礼俗、婚嫁礼俗、丧葬礼俗等民族礼仪文化,有家族制度、乡规民约、街圩等村落文化,有民间音乐、美术、工艺、舞蹈等民间艺术文化,有民间游戏、体育竞技、杂技等民族娱乐文化,有岁时节令文化,有民间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戏曲等民族口传遗产,以及民间信仰、祖先崇拜、宗教信仰、礼俗禁忌等民族精神文化,可谓丰富多彩。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地区原本具有神圣意义的一些祭祖、祭祀、婚丧嫁娶等仪式被商业化开发表演,随着旅游的开发,民族村寨文化原有意义不断弱化消失。
对于民族村寨居民来说,由于自身经济水平有限,旅游开发往往由企业或相关投资者主导,作为社区居民地村民,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获取收益的途径有限,要么通过参与民族歌舞表演,要么通过出售本民族特手工艺品或者农产品,部分村民出售自己的民居或场
地获取回报,部分村民与企业形成雇佣关系服务于游客,旅游业改变的只是原来单纯依靠农业收入转变为主要依靠旅游业收入为主的模式,有资源条件的部分原住村民和大部分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整体而言,社区居民获益不大,出现分化现象。企业投资者才是旅游开发的最大赢家,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考量,企业往往对民族村寨浅层次的开发,以考虑经济回报为主,这也制约了村寨旅游居民的社区参与性,旅游开发带来视野的开阔和环境的变迁,村寨居民有多种外出务工获取收益途径选择,这也进一步导致文化传承面临断层和失传的境地。

本文发布于:2023-09-02 13:0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070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民族   旅游   村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