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桃花源记比较阅读【优质】

阅读: 评论:0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略无阙处()素湍绿潭()
哀转久绝()隐天蔽日()
飞漱其间()沿溯阻绝()
属引凄异()夏水襄陵()
2.翻译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本文写春冬之景,用_____________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用_____________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4、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特点: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6、作者写三峡四季景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
7、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8.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古人常用“三”字形容“多”或者“少”,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你也举出两个含“三”字,其含义也是表示“多”或者“少”的成语、俗语、典故等。
②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答案:
3.素、绿、清、影寒、肃、凄、哀
4.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5.A
6.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7.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8.〔士别三日、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言两语、三头六臂;〕
我的赏析:〔前一句从时间和距离角度突出水流之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后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水流急湍、波浪汹涌的特征,形象生动,给读者以亲见之感〕
桃花源记陶渊明
石花五中供稿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经查证并无“怡然自得”版本,纯属误传)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
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缘溪行()⑵落英缤纷()⑶欲穷其林()⑷屋舍俨然()⑸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⑹便要还家()⑺具答之()
⑻咸来问讯()⑼怡然自乐()⑽便扶向路()⑾诣太守()⑿处处志之()⒀寻病终()⒁未果()⒂后遂无问津者()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⑴阡陌交通,鸡犬丰闻交通古义:今义: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
⑶乃不知有权,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今义:
⑷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今义:
三、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此中人语云不跳为外人道也
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
海螺沟温泉酒店哪个好四、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既出,得其船复前行便舍船
皆出酒食乃不知有汉不复出焉屋舍俨然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
⑵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
⑶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
⑷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
⑸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⑹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
六、阅读〈桃花源记〉1-4段,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中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是()
A、暮春落花时节
B、深秋时节百花凋谢之时
C、科末春初时节
黄龙九寨沟三日游D、夏天水涨时
2、文中描写“世处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3、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5、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的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6、文中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是:
7、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是:
雅安二日游最佳安排8、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入括号中。
()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
9、“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一句运用的修辞是,这一句的意思是:
10、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上起作用?
11、文中哪几句表明桃花源人听到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1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14、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15、由“豁然开朗”这个成语的意思可以联想到陆游的两句诗:
七、通读全文,回答问题
1、文中最后写刘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安康旅游攻略自驾游最佳路线2、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
3、写出本文中至今仍沿用的成语(至少写三个)。
4、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八、每个人都曾构想过自己的理想,用恰当、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你的理想王国。
西藏纳木错湖简介<<;桃花源记>>参考答案:
一、⑴顺着,沿着⑵繁多的样子⑶走完⑷整齐的样子⑸类⑹通“邀”,邀请⑺全,都⑻都⑼快乐的样子⑽沿着,顺着⑾到⑿做标记
⒀随即,不久⒁实现⒂访求,探求
二、⑴古义:交错相通今人: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⑵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⑶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⑷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三、D 四、C
五、⑴(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⑵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的人完全一样。
⑶(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⑷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来往。
⑸(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
⑹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了酒饭(来款待他)
六阅读1、A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豁然开朗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先世避秦时乱7、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发现)(访问)(离开)9、借代老人小孩4个个都安闲快乐。
10、这句话表现了桃花源的与世隔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黑暗,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在结构上,它总结上文,并与“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呼应。
11、“不足为外人道也”。不愿离开的原因:⑴桃花源中生活安宁;⑵桃花源人能安居乐业⑶桃花源人和睦相处。
12、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13、⑴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⑵桃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⑶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⑷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山东金乡天气预报15天查询14、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源桃花林小溪尽头。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七、
1、暗示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流露了作者对无法实现理想社会的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2、一是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二是寄托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3、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说他与世隔绝,孤陋寡闻,不问世事。

本文发布于:2023-09-04 17:4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106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桃花源   渔人   三峡   突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