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的协调发展

阅读: 评论:0

  收稿日期:2001-08-20; 修订日期:2001-11-18
  作者简介:方百寿(1967-),男,博士,华侨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研究。
论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的协调发展
方百寿1,董玉明2
(1.华侨大学旅游系,福建泉州362011;2.青岛海洋大学旅游学系,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该文论述我国客运索道建设状况及相关的研究现状,从争论的焦点、实质和背景三方面分析泰山索道建设引发的争论,运用景观生态学廊道等相关理论,论述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协调发展的前提,提出两者协调发展的三个途径。关键词:索道建设;旅游景观开发;景观生态学;泰山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07(2001)04-0039-05
1 国内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现状
客运索道可以作为特定工作环境(如在高山作业区、微波站、气象台等地)的职员交通工具;在旅游景区,
它可以运送乘客登山游览、海滩滑沙、滑雪运动和观光海底水下世界。客运索道可以按运行方式、抱索器型式和运载工具型式等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循环式应用最广泛,占73%(1996年数据),其次是往复式,占14%,再是脉动式,占13%[1]。
我国是使用架空索道最早的国家,溜索是架空索道的原始形式。我国古代在西南山区不少河流渡口利用竹索或藤索渡河。根据史料,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时)蜀守李冰已在四川建造了溜索[2]。我国现有旅游客运索道近300条,多数景区使用的是单线循环式固定抱索器索道(约占60%)。在滑雪场、滑沙场等娱乐场所多使用拖牵索道(现有50条),占国内索道总数的20%。1979年至今,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索道工程部已在国内设计承建客运索道106条,分布在我国27个省、市、区。其中只有重庆嘉陵江索道、晋城王台铺索道纯粹用于交通运输和职工通勤,安徽淮北电视台索道兼有通勤和旅游的功能,其余的103条索道全部用于旅游[3]。这些旅游索道分为空中游览索道(兼有交通工具的作用)、滑雪索道、滑沙索道和地面缆车等四类,空中游览索道多是单线循环式的吊箱、吊篮和吊椅,运载定员从8人、6人、3人、2人到1人不等;滑雪索道分拖牵式、单循环吊厢和吊椅式三种,运载人数为8人、2人和1人不等;滑沙索道多为可乘坐1至2人的单循环吊椅式。旅游景观受索道建设影响,如九华山索道对该地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影响、皖南齐云山索道对当地水土保持的影响[4],2000年实施泰山索道扩建工程引起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的学术争论[5,7,8,9,11,12]。
2 关于旅游景区索道建设的争论
2.1 争论的焦点:旅游景区该不该建设索道
在2000年,部分知名专家联名发出呼吁:为保护泰山,应该彻底拆除中天门至岱顶索道及其扩建的一切工程设施,恢复岱顶植被,呵护这一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6]。不赞成在泰山景区建索道的理由是:1)破坏地形和生态。1980年修建中天门索道时,月观峰峰面被炸掉1/3,破坏地形和植被达1.9万m 2。2000年扩建索道还炸掉了1.5万m 2第17卷 第4期2001年11月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G 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Vol.17 No.4Nov.2001
的山体环境。扩建后索道载客量由原先的300人/h 增至1650人/h ,导致在2000年“五一”期间,岱顶区0.6km 2在同一时段内达到了6万人,而这里生态非常脆弱,最大客容量为1万人。2)泰山旅游索道是一种视觉污染物。在泰山中轴线上下往复的索道,破坏了从岱庙、中天门到岱顶一条轴线三重空间、缓步升天的意境。3)促进自然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4)索道对游山是一种误导,旅要快、游要慢,看山如观画,游山如读史。泰山摩崖石刻的2/3以上分布在南天门以下,岱顶不到1/3。5)风景区有四项功能:科学研究、教育、旅游、启智,旅游只是其一。6)国务院在1987年批准的《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7]。支持和赞同在泰山景区建索道的理由是:1)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在景区建索道对植被破坏少、占地少、污染小,适应景区的环保要求。2)适应消费观的更新。在泰山、黄山、峨嵋山、华山,坐索道的青年人占73%,中年人约占25%;他们认为在风景区里乘坐索道是一种消费享受。3)索道加速游客周转。中天门索道营业统计显示,自上而下乘坐索道的游客占60
%~65%,中天门索道在加快疏散岱顶游客、减少岱顶人为污染和破坏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的精神完全一致。4)改善景区旅游条件和接待水平,进一步吸引游客特别是老弱病残游客,为景区增加新的旅游景观和游览内容,从而扩大了景区知名度。5)客运索道运输建设物资和生活物资,为景区建设、游客与职工的生活消费提供极大方便。6)较之与其它运输工具,索道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资金回收快,是许多景区的支柱产业[8,9]。
2.2 争论的实质:利益的再分配
反对者认为,索道以牟利为目的,建设索道使索道公司得小利,地方失大利。过去游泰山,游客在泰安住两至三天;现在坐索道上山,游客只需30分钟到达中天门,8分钟到达南天门,一天内游完泰山并离开泰安。景区收入只是索道票、公共汽车票,导致相关的饮食业、商业、旅馆业减少了收入,泰安的旅游业并没有因索道建设而兴旺发达,这里有80%的居民反对建索道[7,8]。支持者强调,游客乘坐索道本身也是一种消费行为,索道营业收入同样要纳入旅游业收入的统计。另一方面,由于索道所起的代步作用,使得相当一部分由于体力、时间限制无法上山游览观光的人们也能如愿,这样游客总人数的增加,使得门票收入、当地宾馆、饭店、商店、旅行社等相关第三产业的收入都得到了增加。如华山在未建索道之前,每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建成后的1998年,游客达到52万人次,1999年达到60万人次[8,9]。黄山光明顶酒店预订
2.3 争论的背景:初级阶段的旅游事业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交通便捷程度提高,国内旅游的勃兴,加上旅行社多景点促销的推波助澜,使得游客更倾向于在相同时间内参观更多景点。这反映出我国的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游客只满足于到此一游,这是观光旅游的浅层面要求。另一方面在风景区许多机构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在管理上缺乏协调统一,景区很难做到全面规划和科学管理。
3 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
旅游景区索道建设争论的核心在于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上,为了达到旅游景观生态的动态平衡,既要反对“不能动土”的生态静止观,也要避免无节制的人工景观开发。荷兰景观生态学遵循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GEM 模型,认为人类通过社会活动来满足社会需要,体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上,这同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侧方效果,导致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分野,可以运用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甚至行政系统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关系[10]。
页04第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第17卷
3.1 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协调发展前提
3.1.1 旅游目的与层次的多样性 经济学将消费市场需求特点归纳为:需求的无限扩展性、多层次性、复杂多变性、可诱导性和分散性。旅游市场同其它消费市场一样,具有上述特点,宜用发展观来
看待旅游消费,在具体地行业运作时,不能将服务内容和方式固定化模式化,不能要求游客都在一个层次上进行消费。游客的旅游情趣、雅俗爱好各异,对山水人文的欣赏观也不一样,只有提供多样性的旅游产品(如交通方式),才能满足千差万别的游客的不同需求。
3.1.2 旅游景观的发展观 由于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方式和生活品位差异很大,因而不能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旅游景观。以石刻为例,泰山成千石刻,既有秦汉(甚至更早)以来历朝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遗迹,也有、、邓颖超、彭真、舒同等当代领袖及书法家的题字,这应理解为文化的连续性,是历史的流动,是旅游景观发展的必然过程。又如泰山景区内的交通,古时只有靠斧凿肩扛修起的断断续续的古盘道,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修缮,泰山盘道才逐渐形成目前从山下到山顶合计6676级阶梯的壮观景象。如今景区内开通了到达中天门的汽车公路,架设了从中天门到达南天门的索道,这同样反映出人类文明不断延续、景观不断升级的历程。
3.1.3 索道交通的优势 目前各地(尤其是山区)的风景名胜区旅游通道有汽车公路、步行盘道、架空索道三种形式。与前两者相比,架空索道具有如下优点:1)对地形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大,最大坡度达100°,可直接跨越峡谷、河流等天然障碍及动植物保护地。2)两端站运距最短,尤其在地势险峻条件下,索道线路长度仅为汽车公路的1/10~1/30,为步行盘道的1/2~1/3,节省游客行程。3)受气候影响小,索道可在雨、雪、雾和小于八级风的恶劣天气下运行。4)占地面积小。索道占地通常不足2000m 2,且距离越长相对占地越少,而公路和盘道的占地与其距离成正比。如从泰山中天门到南天
门,步行盘道占地多达1.5万m 2;若修建汽车公路,其占地可达索道占地的百倍以上。5)对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破坏小。索道可依实际地形随坡就势架设,无需修筑桥梁、涵洞,不需开挖大量土石方,更为重要的是,索道建设造成的破坏可以恢复[11],而公路和盘道所造成的破坏都是永久性的。6)索道采用电力驱动,没有三废排放及噪音污染,适合风景名胜区对环保和生态的要求。公路和盘道是人为分隔自然环境,影响动植物生活、生长,而且汽车尾气及其形成的酸雨对区内动植物影响更大。7)索道安全可靠,且维护简单,自动化操作。8)基建投资比汽车公路和步行盘道少,劳动定员少,经营费用低,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收快。9)能耗低,索道一般仅为汽车能耗的1/10~1/20,可节约能源[12]。
3.1.4 索道建设的景观生态学前提 从景观生态学的意义上来说,索道可视为一类廊道(corridor )。生态学中的廊道是指与周围地区(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分为干扰廊道、残余廊道、环境资源廊道和种植廊道四类,廊道具有弯曲度或通直度、连通性等特征,它能够起到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的作用[10]。若视索道为一种人文旅游景观,那么它在整个景区中就成为一类干扰廊道,同样具有通直度、连通性等特征,而且索道廊道的宽度不大,属于线状廊道。索道两端的站房可视为结点,它们既可以扩大和加速客流量,提高客流效率,又可以降低客流过程中的人为污染和破坏生态的机率[13],在目前游人生态意识参差不齐的情况下,索道送客是一种生态管理的有效办法。有学者认为,运用景观生态学对道路进行生态化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保证道路畅通,允许客流迅速通过;
将道路连接成网,利于游人直抵观赏景点;保持沿途景不受破坏[14]。就旅游景观生态脆弱性而言,可将一景区划分为核心、过渡、边缘三区。其中核心区必须严加保护,不得随意开发,添加人工设施;过渡区可适当开发,控制客流量和设施规模;边缘区可通过详尽规划充分开发,达到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索道设施只能页
14第第4期        方百寿等:论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的协调发展
安排在边缘区和过渡区,风景区内的核心区禁止经济开发,控制区和服务点限制经济开发,区外开发区积极开发旅游服务基地,发展第三产业[15]。
3.2 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协调发展途径
3.2.1 索道即景观 有学者认为,缆车索道只能改善游览的交通设施,绝对不是景观[16]。但是,旅游景观并不等于风景,风景是指以自然景为主的美学观赏语,而旅游景观不仅仅指自然景,还包括人文事象,如建筑景观、民俗景观等。从世界范围来看,索道建设也是一种旅游景观开发,如世界双遗产秘鲁的印加帝国古城马古比古建有索道,以列马萨达山、澳大利亚凯尔恩斯保护区、南非泰勃山、美国巨石公园、新西兰皇后城、西班牙巴塞罗那古城堡等都建有索道[12]。索道即景观,含义有二,其一是索道成为被观看和欣赏的对象,历史上或异地的交通工具和方式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被加以开发和利用,形成景观招徕游客,如坐轿子、骑骆驼等,满足游客的视觉消费。在泰山景区内,那
些靠斧凿肩扛修筑成的古盘道,如今从山下到山顶六千阶梯,形成蜿蜒曲折的壮观景象,同样成为游人的欣赏景观。其二指乘坐索道的游客在这种特定的交通方式下所观赏到的新景观。在黄山,游客就因乘坐索道游览而产生了一些新景观:往复式索道两个车厢一上一下地相对运行,翱翔于云雾缭绕的天际之中,称之为“二仙醉酒”;运行的车厢在云山雾海中沉浮出没,被称作“海鳌虚浪”;牵引索在雾海中上下浮动,由远及近,被喻为“霸王挥鞭”。这是索道建设与周围景观成功结合的范例[11]。
3.2.2 索道建设的美化途径 索道建设要因地制宜,与周围景观环境在彩、形状、视角上保持协调与和谐,毕竟它在自然景观本底中属一种干扰廊道。具体而言,索道两端站房位置、索道走向、中间支架的形状和彩、吊箱或吊篮或吊椅的形状和彩都应该与所在自然景观的地貌、地形、地势、植被、水文、风向甚至动物种及相关的民间传说相配合和默契,尽量将视觉干
扰降到最底程度;技术处理上如站房体量要小,尽量“藏而不露”或者“露而生辉”[17]。同时采
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美化、柔化、香化、亮化、彩化索道在普通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和感受,吸收中国园林建筑中“以物衬景”的传统手法,将建筑美与自然美溶为一体,变索道建设为景观资源和欣赏对象,达到自然与人工的统一美。
3.2.3 索道建设的生态化途径 这里的生态化需求,包括上文提及的索道建设中的自身生态化优势如能耗低、电力驱动无污染、架设中的破坏小且易复原等,还涉及运行过程中对旅游者的生态化的提示
和要求,如要求旅游者在索道途中不能丢弃物品,提示他们自律和培养生态意识,因为生态化的过程需要供求双方的一致努力才能完成[18]。另一方面,从索道收入中拨出款项专门用于景区的生态保育,维持索道所在景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云南,一些景区索道的门票上注明“含自然资源保护费”,或者印有“山水有情,人间有爱”、“请保留天空清新美丽的倒影”等语句,这样无形中提高了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值得推广和借鉴。
综上所述,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之间并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对立,只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索道建设,就一定能促进旅游景观的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同样旅游景观开发也离不开索道建设,索道建设能形成一种新旅游景观,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索道建设解决游客的行和游,旅游景观开发解决游客的游与娱,两者都是目的地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应在共同利益和目标一致条件下携手合作,达到景观管理的最优化,共同推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福州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参考文献:
[1]
 周新年,等.我国客运索道现状与闽省索道开发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2):97-100.[2]
 黄红军.车马・溜索・滑竿———中国传统交通运输习俗[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3]
 中国客运架空索道网站(www.chinaropeway ).[4] 丁祖荣,邵建章.九华山客运索道建设对植被的影响[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7(4):76-81.
页24第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第17卷
[5] 孙玉军.旅游风景区索道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管理[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3):97-100.
[6] 侯仁之,等.保护泰山,拆除中天门———岱顶索道[J ].中国园林,2000,(5):9.
[7] 谢凝高.索道对世界遗产的威胁[J ].旅游学刊,2000,(6):57-60.
[8]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11-04(9).
[9] 蒋宁.浅谈风景名胜区内旅游索道存在的合理性[J ].旅游学刊,2000,(6):61-63.
[10]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21-23.
[11] 解传付.对中国风景旅游区客运索道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2(1):21-25.
[12] 蒋宁.曝光索道———反论索道存在的合理性[DB/OL ].hppt ://www.linktrip/news/newday/20
01-05.
壶口瀑布课文[13] (美)R 福尔曼,M 戈德罗恩.景观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18-225.
[14] 赵弈,李月辉.实用景观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21-222.河南洛阳旅游景点大全景点排名
[15] 谢凝高.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复兴山水文明[J ].中国园林,2000,16(2):36-38.
去青岛旅游的攻略[16] 姚亦峰,吴忆明.现代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与旅游开发[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1):52-55.
[17] 周新年,等.客运索道设计原理及其应用研究Ⅱ.各类客运索道分析与建设客运索道应考虑问题[J ].福建林学院学
报,2000,20(3):207-210.
[18] 方百寿.旅游生态与生态旅游[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1):85-88,110.
Study on the Compatible Development B et w een the Construction of
Rope w ay and the Exploitation for Landscape
FAN G Bai -shou 1,DON G Yu -ming 2张家界旅行攻略
(1.Depart ment of Tourism ,Huaqiao U niversity ,Quanz hou 362011;
2.Depart ment of Tourism ,Ocean U niversity of Qingdao ,Qingdao 266071,China )
Abstract :Reviewing the distributing and running conditions of ropeways for visit and interrelated research publication in China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debate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ropeway at Taishan Mountain ,including the focus ,background and essential of the debate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compatibl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ropeway and the exploita 2tion for landscape through using the theories of corridor in landscape ecology.At last the article brings forward three approaches to the compatible development for them.
K ey w ords :construction of ropeway ;exploitation for landscape ;landscape ecology ;Taishan Mountain
(上接第38页)
参考文献:
[1]
 路程.大坝建成后三峡风光更加迷人[N ].中国三峡工程报,1998-04-10.[2]
 张立明.长江三峡库区旅游产业战略布局探讨[J ].经济地理,2000(5):117-120.[3]
 刘学锋.长江三峡旅游业发展探析[J ].生态经济,1999(4):29-31.[4]
 胡素华.三峡旅游难说再见[N ].中国三峡工程报,1999-04-02.[5] 彭业华.告别三峡?[N ].中国三峡工程报,1996-06-12.
Influence of the Three G orges Project on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Three G orges Tourism Layout and Countermeasures
L I Guo 2ping ,YE Wen
(The School of Tourist and Geography ,Y unnan Norm al U niversity ,Kunming 650092,China )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impacts of the Three G orges Project on changing of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traffic and tourism line of the Yangtze three gorge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hree G orges Project is the leading facto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three gorges tourism layout.Furthermore ,the author forecasts the trend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three gorges tourism layout.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iming at the forthcoming tourism layout of the Yangtze Three G orges.
K ey w ords :Yangtze Three G orges ;tourism layout ;evolution ;countermeasures 页
34第第4期        方百寿等:论索道建设与旅游景观开发的协调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9-05 22:27: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123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景观   建设   开发   游客   景区   泰山   生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