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阅读: 评论:0

关于福建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福建省发展茶产业的先进经验,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524-27日,省委农办组织省农业厅、有关省辖市的同志和部分专家,对福建省发展茶产业的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团先后参观了福州市茶叶批发集贸市场、武夷山生态茶园、武夷星茶叶公司、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厦门茶叶市场等地,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茶叶生产企业、茶商进行了座谈交流,走访了基地茶农。所到之处,总的感到,福建省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茶农、从政府到涉茶企业,都积极在茶字上做文章,到处产茶,人人饮茶,人人知茶,确实无愧是茶的故乡。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认为,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省茶产业今后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只要突出优势,差异竞争,就可铸造河南茶叶新的辉煌。
一、福建省发展茶产业的主要做法
福建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是茶叶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其中武夷岩茶、铁观音、福鼎白茶、永春佛手茶、福建茉莉花茶誉满海内外,尤其乌龙茶和白茶更是福建特有的优势茶类。近年来,福建茶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09年,福建省茶园面积发展到254万亩;茶叶产量达到26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5左右,其中乌龙茶产量12万吨,
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80%;涉茶总产值超2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在许多地方,茶产业已成为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福建省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推动,实现了向茶产业强省的转变。
兰州市天气40天天气预报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福建省各级都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茶叶生产、科研、宣传的扶持力度,建立成规模的茶叶交易平台,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促进不同范围内的茶叶生产经营单位联合宣传和打造品牌。如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武夷山市茶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武委[2010]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叶品牌营销推广实施意见》(武委[2008]76号),指导当地茶产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福建省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积极培育、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100-300万元茶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全市茶叶的品牌营销推广、市场质量监管、茶文化宣传等工作。
三是整合品牌资源。为凸显千年茶树大红袍的品牌资源优势,武夷山市将大红袍资源进
行整合,对外大力宣传推介大红袍品牌,从而将品牌放大做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了商品优势、效益优势、品牌优势。目前,福建省已涌现出一批名牌产品,安溪铁观音是我国茶叶第一个驰名商标,八马日春旧继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武夷星大红袍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两个主打品牌安溪铁观音产值达65亿元,武夷岩茶达15亿元。
四是注重对外宣传。福建省通过举办茶叶洽谈会、安溪茶文化节、海峡两岸经贸洽谈会等展会,对外宣传推介福建茶叶。同时,积极引导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参与全国各地的茶叶评比活动,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借此扩大影响。90年代初,在全国首家进行了铁观音公开拍买活动,引起极大的轰动效应,这种炒作方式现在仍然被全国其它茶区所借鉴。走在福建各地的大街上,给人感受最深的是茶叶商店满眼都是,茶叶广告铺天盖地,宣传力度之大,宣传手段之广,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二)企业带动,提升了茶产业的竞争力。
福建省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建立外接市场、内连基地、带动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经营模式,不但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带动整个茶产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以武夷星茶叶公司为例。该公司火车停运最新消息查询12306201年创立之初便确定了“以
农为本、科技为先、产业带动、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以“传承历史,振兴岩茶”为己任,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通过建立茶叶生产基地,成立茶叶合作社,引进、开发、推广先进的种茶制茶技术,从茶叶的良种选育、有机种植、标准化生产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全面发展茶产业。在发展模式上,坚持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合作社、合同协议等形式带动当地农户种有机茶、走富裕路、建新农村,在当地建成茶叶生产基地2万亩,对茶农实行保护价统一收购与集中加工,促进农民增收达3亿元。在技术创新上,公司成立了福建武夷岩茶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以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茶叶机械化采摘、有机示范茶园建设、武夷岩茶自动化精制生产线研制、新产品龙凤团茶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研发工作,有效地带动公司科技水平的深入发展。在生产管理上,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坚持从茶园到茶杯,全程质量跟踪,高际准严管理,人人关注质量,实现了企业尤其是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管理。在培植企业文化上,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尊重人才,构建上下平等、男女平等的和谐关系,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的替能。经过8年多的发展,武夷星公司的大红袍产品占武夷山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3.7%,武夷岩茶市场占有率达到37%以上;利税达到1600万,占当地茶产业利税总额的78%,有力地带动了当地茶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突出特,保持了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一是茶叶单产高,规模效益明显。福建主产传统历史名茶乌龙茶,不论是安溪铁观音,还是武夷岩茶,均要求鲜叶有一定的成熟度,一般采摘标准为中开面采。因此,茶园单产较高,亩产达100公斤以上。
二是茶园管理精细,制作考究。作为南北两种不同品质风格的代表茶,闽南铁观音追求香气品质,按品质分清香、浓香、韵香,围绕香型特点不同,根据消费者消费需求,从品种选育、茶园改造种植、栽培管理、茶叶制作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而制作出不同品质特的铁观音。而闽北乌龙重点突出品种的重要性,传统五大知名品牌,尤其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极品茶,原料来源追求生态有机生产模式,加之注重火功与火候,品质风格岩韵突出,内质绝佳。
三是注重改革创新,产品更新快。福建的茶农和茶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创制出清香型铁观音,这一产品的出现,迎合了消费者需求,很快风靡海内外,吸引了一大批消费乌龙茶的新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年来,又陆续开发了韵香型铁观音、焙火型铁观音等具有新品质特点的铁观音新产品,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也巩
固了福建茶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的不败地位。
(四)文化引领,奠定了茶产业的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与文化结合。文化与科技是当前茶产业发展的双翼,福建茶产业的发展与茶文化的传播密不可分。茶文化对福建茶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福建省倡导茶文化,提倡茶道、茶艺表演活动,将各种茶文化综合在一起,形成乌龙茶独特的品饮方式。优美的音乐,喻意深刻的茶艺解说词,华丽的服装,雅致、清心、娴熟的表演手法,使消费者既满足物质享受,又达到精神享受。
二是坚持与旅游结合。借助武夷山这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平台,主打茶旅游品牌,茶在山中,山中有茶,实现了山与茶的有机融合,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促进。6株有千年树龄的大红袍古茶树更是成为武夷山景区的一个著名景点。
适合暑假带孩子去旅游的地方
三是坚持与普及结合。福建省茶叶知识的普及非常深入,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农民,人人懂茶识茶,了解茶的历史、茶的文化,更能动手表演茶艺、弘扬茶道,形成了非常好的人脉资源。许多茶区的众从小都生活在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当中,从小学习采茶、制茶、品茶等,对茶文化的内涵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型茶人。
二、我省发展茶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近年来,我省茶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2009年,全省茶园总面积发展到1 00万亩左右,干茶总产量3 59万吨,茶叶总产值25亿元。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大别山区、桐柏山区的优势主导产业。与福建省相比,我省茶产业发展既有比较优势,但同时又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我们必须正视问题,更新理念,因势利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把我省茶产业做大做强。
(一)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是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河南茶区主要分布于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区和汉水流域,年均温度在15°C以上,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黑龙江工程学院70-80%,年有效积温4800-5100°C,土壤呈酸性反应,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种茶面积约400万亩,且不与粮、棉、油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作物争地,是我国绿茶生产的最适宜区之一,而且茶区污染和病虫害都很少,是生产无公害茶叶较为理想的地区,绿食品茶、有机茶发展空间大。从发展潜力看,目前尚有300多万亩宜茶荒山土地可以利用,可开发资源潜力较大。
二是区位优势独特。我省茶叶主产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称,茶区集中分布的信阳、南阳和驻马店三市,京广、京九、陇海、宁西铁路枢纽交汇,高速公路网络纵横交错,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充足,这些都为茶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是茶叶内在品质好。河南茶区属高纬度茶区,四季分明,紫外线辐射量大,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茶叶芽肥叶嫩,内含物丰富,特别是影响香气和滋味的芳香物质、氨基酸等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中,奠定了生产优质绿茶的坚实基础。信阳生产的信阳毛尖、赛山玉莲、仰天雪绿、金刚碧绿等名优绿茶,多次在国际、国内茶叶大赛中获奖。
四是消费市场容量大。河南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9900多万,有深厚的中原文化积淀,中国八大古都河南省占四个,饮茶文化氛围浓厚,随着河南经济崛起,茶叶消费将呈刚性增长。就省内市场而言,如果按人均饮茶由现在的0 1 5千克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0 38千克,则销茶量可增加到3 6万吨,产量与消费量缺口在1万吨以上。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看,随着茶为国饮理念的倡导普及,茶叶作为集保健饮品、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于一体的天然消费品愈来愈受到国民的青睐,给茶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我省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河南茶产业发展虽然有其独特优势,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福建、浙江等产茶先进省相比,从单产、效益、科技创新与研发能力、产业化水平、精深加工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茶叶
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茶园基础薄弱,产出水平低。目前,全省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老茶园面积有20多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0%常州免费的景点有哪些地方左右,茶园建设标准低,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小,影响茶叶质量以及机械化采摘和修剪的推广,导致茶园产出水平低。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不足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6%,与先进省份50-60%的推广率相比差距更大。无性系茶叶的采摘时间早于普通茶叶7-10天,芽头齐、品种纯,产量高出一般茶叶三分之一,适于机械采摘和炒制。但推广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投入大,每亩仅茶苗就需要600元,比普通茶多400元,且管理复杂,茶苗成活率低于普通茶苗,超出了一般茶农的经济承受能力;第二,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垦新茶园缺乏有效劳动力。同时,目前可机采的茶园很少,绝大多数仍属传统的人工采茶,加之有效可采摘时间短,主要集中
在春季,茶叶单产水平较低,每亩仅为30公斤,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不及福建茶叶单产100公斤的三分之一。另外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我省部分地方片面追求走高端商务路线,认为芽尖越小越好,提前采摘、过小采摘,不但导致产量低、价格高,而且给人茶叶是贵族食品的印象,极其不利于茶叶的推广普及。
上海房价即将暴跌二是茶叶产品单一,产业延伸不够。福建省的茶叶产品涉及乌龙茶、绿茶、花茶、白茶、红茶等多茶类的生产与加工,而且各式茶具和涉茶文艺节目的开发蔚然成风,已成为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省茶叶产品大部分仍为散形茶,在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茶具开发等方面基本上属于空白,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特别是一些县区仅生产高档春茶,夏、秋茶生产很少,茶树鲜叶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整体效益不高,每亩茶园的纯收入只有1 000元左右,影响茶农的收益和茶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信阳毛尖作为绿茶,具有氧化变质快、不耐储存、升值空间小的特点,但现在茶叶主产区普遍缺乏冷藏设施,不利于茶叶的保鲜和贮藏运输。

本文发布于:2023-09-08 20:3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133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茶叶   产业   发展   福建省   生产   福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