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工作,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 专访中共黄山市委书记 任泽锋

阅读: 评论:0

40  JUECE |决策 | 2020. 12
egion    区域
R “在黄山工作,  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本刊记者 付倩倩  姚成二 陈成诵
——专访中共黄山市委书记 任泽锋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决策》:作为一个地方的主政者,您怎样看待黄山的发展
任泽锋: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黄山有自身的特殊性。从生产要素来看,黄山森林覆盖率极高,可利用的土地很少,发展要素瓶颈较多,不可能像平原地带那样搞大规模开发。
黄山最大的特在于生态环境好,旅游资源富集。有人开玩笑说,相机掉地上,“咔嚓”一下也是景。这里还孕育出厚重的徽州文化,既保存有外在的古村落、古祠堂、古牌坊,也保留着内在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是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财富。
应该说,黄山一直是热度比较高的城市。老天爷留下了这么好的山水,老祖宗留下了这么好的文化,在这样的城市工作,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更要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很多事情要谋定而后动,做好顶层设计,不能
太浮躁,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决策》:地处山区,交通无疑是制约黄山发展的一大要素瓶颈。那么,黄山是如何打破瓶颈,重塑区域交通优势的?
任泽锋:黄山的交通建设已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从杭黄高速、杭黄高铁到综合交通体系的三次升级,跃升为皖浙赣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河北承德旅游攻略
一个地方的发展潜力释放,与交通改善相伴而生,这是一个关键性因素。黄山地处山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交通瓶颈。“十三五”期间,为加快推进交通由分散独立向综合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黄山提出“一港口两轨八铁九路”综合交通规划布局。
“一港”是指黄山屯溪国际机场;
“两轨”是指在建的市域旅游铁路、预留的城市轨道;“八铁”是以黄山
【访谈】
北站为核心打造“米”字型高铁城市,既有皖赣铁路,合福高铁、杭黄高铁建成运营,在建的昌景黄铁路、池黄铁路,拟建的宣绩(黄)铁路、杭临绩(黄)铁路,前期推进的黄(衢)金铁路;“九路”是指已建的徽杭高速、合铜黄高速、黄塔桃高速、绩黄高速、黄祁高速,在建的芜黄高速、黄千高速、德上高速黄山段,正在推进的北外环高速。
届时,黄山将实现“县县通高铁”,成为安徽第二个高速、高铁双“米”字型枢纽城市,实现1小时直达合肥、杭州,2小时融入上海、南京,5小时到达京津冀、粤港澳,进而为黄山产业更高层次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
未来黄山便捷的交通条件,加上自然生态和文化积淀,发展前景广阔。最近几年大家明显感觉到,来投资看项目的人多了,商界非常看好黄山,这已成为一个趋势性变化。
“缩小发展落差,
奋力崛起赶超”
《决策》: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黄山有怎样的目标?如何谋划产业发展,在融入长三角中缩小发展落差、奋力崛起赶超?
任泽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落差就是发展空间。“十四五”时期,黄山将聚焦省委提出的“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把缩小落差、奋力崛起作为基本导向,把生态优先、绿发展作为基本路径,把实干立市、干事担当作为基本要求,积极探索并坚定走出适宜黄山的全面绿转型之路,力争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前列、社会生态指标走在全国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快于长三角地区,
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长三角绿崇阳县属于哪个市
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
化旅游目的地,在加快建设更美丽更
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上迈出新
的更大步伐。
陶行知先生说,“世界上只有瑞
士可以与我的家乡相比。”瑞士的形
态与黄山非常相似,我们开展了针对
性调研,认为“十四五”时期,黄山
要对标瑞士,借鉴瑞士发展模式。
首先要聚焦“科创+”,加快补
齐新型工业短板。突出创新驱动战略,
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
兴产业,做大做强立足黄山生态资源
的绿产业,实施高新战新企业三年
倍增计划,全面实施“链长制”,培
育一批百亿产业和园区。
很多人笑谈农夫山泉是从黄山淌
渔家傲李清照下去的,但很少有人反思,为什么浙
江人能借此做成百亿产业,而坐拥一
流水质的黄山却没有?现在黄山培育
引进康师傅涵养泉、六股尖山泉水等
一批项目,已有了一些基础。
其次要聚焦“旅游+”,大力发
展全域旅游。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文化就会成为最具辨识度的标志。
要大力保护好徽州文化,让珍贵的遗
产留下来、活起来;更要创新业态和
产品,持续推进旅游品质革命,打响
“文旅新融合、黄山再出发”品牌,
建设全新、全景、全业、全球黄山,
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好的山水,全国各地都有,但把
优质山水与厚重文化紧密结合的地方
北戴河免费旅游景点有哪些
则少之又少,未来的发展机遇蕴藏在
寻差异化之中。比如黄山正在建设
的徽艺小镇,以保护传承技艺为核心,
突出非遗技艺创新,实施“百坊千店
工程”,将成为黄山文化体验新亮点。
《决策》:产业发展离不开平台
载体的支撑,“十四五”时期,黄山
将怎样锻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
任泽锋:通过实施新型工业化和
“旅游+”,夯实了黄山产业发展平台。
黄山高新区连续四年进入全省开发区
综合考核前30,2019年跃居第12位。
现有省级以上产业园区8个,总规划
面积达110平方公里。
黄山还积极打造产业协作新平
台,创新飞地合作、园区共建等新模
式,取得明显成效。黄山在上海湾谷
科技园设立反向飞地“斐迪园”,依
托长三角地区人才、研发、品牌优势,
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主导
产业,探索“研发孵化在上海、生产
基地在黄山,人才引进在湾谷”的反
陕西延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向飞地“黄山经验”。新安江—千岛
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杭黄世界级自然
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杭黄绿产业
园正在强势推进。
未来还有一个强力平台是黄山现
代服务业产业园,这是安徽省唯一省
级现代服务业园区。“十四五”期间,
将围绕“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先导试验浙江天台山旅游攻略三日游
区、高端旅游核心产业区、徽州文化
传承展示区、皖南旅游综合服务区”
总体目标,按照“产业、文化、旅游
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理念,聚焦文旅和文创、生物医药和
大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着
力打造“文创+科创”有机融合的创
新发展高地和对外辐射平台,激起黄
山新一轮发展强劲浪潮。
2020. 12| 决策| JUECE  41

本文发布于:2023-09-10 00:2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14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黄山   发展   旅游   产业   交通   文化   生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