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内景点介绍

阅读: 评论:0

五朝楼观
迎面的是新建的景点“五朝楼观”,它以青铜微缩的形式重现了岳阳楼在不同朝代的风格,按照顺时针方向走,分别是唐、宋、元、明、清。它们全部都参照了各个朝代有关岳阳楼的书画和建筑符号建成,以青铜为材料,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建成,是全世界最大的青铜模型建筑。大家看这个宋代的岳阳楼模型,共有24个角,是滕子京所重修的岳阳楼,也就是《岳阳楼记》中所描写的岳阳楼了。清代岳阳楼以清代画家龚贤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其匾额为清朝康熙皇帝所书。
双公祠
是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该建筑坐东朝西,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为单层砖混结构。门额“双公祠”三字由范仲淹第二十八代后人范敬宜题写。门联为“一湖一楼一记,浮乾坤、控南北、叙乐忧,江山胜景辉映千古;双公双绩双德,联珠璧、会风云、昭日月,文坛佳话流播九州。”由北大教授龙协涛撰联,原书协主席沈鹏书。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分别为:(一)“岳阳天下楼”,展示岳阳楼的建置沿革、形制演变 、 历代名人咏叹岳阳楼的诗文。(二)“双公忧乐情” , 展示范仲淹与滕子
京生平以及对岳阳楼的历史贡献。展览力图通过场景、文字、图表、模型、文献资料、照片、拓本、书画等相结合的形式,再现岳阳楼的历史和演变,展示岳阳楼的建筑文化,揭示岳阳楼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弘扬“先忧后乐”的传统人文精神。
碑廊:
碑廊全长240米,宽约5米始建于1984年5月,那时廊长仅30米,碑石仅64块为了丰富名楼文化内涵,岳阳楼管理处历时3年,耗资达80万元重修碑廊。江西旅游团报名三日游现在新旧作品加起来共有139块,共分四个区,古代名人区,现代名人区,领袖区,岳阳楼记区。这些碑文包含了诗歌、散文、对联,书法上更是有草书、楷书、篆书、隶书。大家可以好好欣赏。
这条路是新旧景区的分界线。在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岳阳楼进行了新景区的建设,历时一年半。
牌坊三亚大东海附近有什么好玩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八百里浩瀚洞庭湖,可惜由于当地渔民的围湖造田,我们的岳阳楼已经不足四百里了。大家看这个牌坊: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说的就是我们
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南极潇湘说的岳阳楼南边通向湖南的湘江,北通巫峡是洞庭湖北边通向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由清代的张照所写,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所刻。“刘海粟书年方九十”一般年方都是用来修饰妙龄少女,像年方十八。老先生说,比起岳阳楼1700多年的历史,他算是年轻的了,可见大师的幽默。
双龙峡岳阳楼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岳阳楼的建筑特,可以用十个字概况: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岳阳楼没有打地基,靠的是四根楠木大柱,从楼底直贯楼顶,支撑全部重量。四根楠木代表一年四季,内圈的12根大柱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外面绕以20根檐柱,在加上四根楠木大柱就是一年的24个节气。岳阳楼共三层,这可能与大家心中的千古名楼有所出入。据说当时的建造者取得时天时地利人和之意。还有一说法是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家看来,三是最为吉祥的数字,也是最大的数字了。大家看这些飞檐,一楼雕的是凤,二楼是龙,取龙凤呈祥之意,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三楼雕的是祥云,象征着皇权,天子。大家看这个屋顶像什么,是不是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这就是盔顶,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匾:
岳阳楼有两块匾。上面这块“岳阳楼”匾额,是郭沫若先生1961年所题。下面是由国民党政府湖南省省长何建写的。
早在1961年以前,岳阳楼上悬挂的是何健所题的匾额。1932年,岳阳楼因为年久失修,已经非常破败如果再不进行修缮,就有坍塌的可能。在当时驻留岳阳楼的道士的极力请求下,由当地的国民党政府湖南省省长何建带头发起,多方筹资3万银洋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因陋就简的修葺。完工后何健题写了“岳阳楼”匾额。
上面这块匾额题字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依照古制题字一般应是由右向左书写,可“岳阳楼”三个字是由左向右书写非常现代化;二是题字无落款。
新中国成立后,到1961年,政府出资对岳阳楼又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整。岳阳县政府经过合议,决定取下何所题的匾额,请主席题写匾额的,说自己的草书恐怕与岳阳楼不相谐调,还是请郭老来写。郭沫若写了几幅,不知道选那一幅好,就将所有写好的都装在信封里,在封面上写着“岳阳楼管理处收”,请选定。看了,觉得这几幅字
大同景点
体都略显拘谨,不是非常满意,偶然翻看信封上的“岳阳楼管理处收”一行字,“岳阳楼”三个字倒很潇洒流畅,便建议使用信封上的“岳阳楼”三个字。因而匾额题字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依照古制题字一般应是由右向左书写,可“岳阳楼”三个字是由左向右书写;二是题字无落款。如今,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匾额已经录入了《中国名匾》,郭沫若先生书写匾额的手迹原件则珍藏在了湖南省博物馆。
宁波必去的免费景点一楼:
大家和我进屋参观,这就是岳阳楼记的雕屏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巴陵郡。越(及,到)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同“俱”全,皆)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同“嘱”)予作文以记之。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也是1044年,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这几句话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的缘由。滕子京非常具有远见卓识,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他想到了与他同中进士
的同窗好友范仲淹,就修书一封,请人画了《洞庭秋月图》一并寄给范仲淹。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滕子京在收到《岳阳楼记》是非常高兴,想不到范仲淹可以根据一副山水画写出如此有政治思想的文章。就立马请了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著名雕刻机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屏合成为“四绝”可惜真迹只存在了短暂的33年,毁于宋神宗年间的一场大火中。现在的雕屏是由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张照所写。张照是乾隆皇帝的第一任书法老师,也是刑部尚书。深受康熙和乾隆皇帝的喜欢,被乾隆称为“王羲之之后的第一人”。张照这人非常的清高,惜字如金,那岳阳楼到底是如何才得到他的墨宝呢?当年岳阳的知府黄凝道就用了招激将法。当年,张照途经岳阳,要来参观岳阳楼。黄知府听到消息,很开心,打算请张照书写《岳阳楼记》。张照在登山岳阳楼后,即兴写了一副对联,就是我们前面看到的“南极潇湘千里月,被她巫峡万重山”就以“皇命在身,不可久留”为借口,打算离开。黄知府就着急了,这时天空乌云密布,风雨大作,将张照一行人的船给留住了。黄知府心生一计,立马命人摆宴席,为张照接风洗尘。在酒席上,黄知府和张照讨论书法诗词歌赋,最后把话题扯到岳阳楼记上,说:“当今世界上已经没有人的书法能和苏子美相媲美了”。张照这人很高傲,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说:“如果没有人敢与苏子美相
比,那我倒要试试”。黄知府就命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文房四宝拿上来。大家仔细看这个“居”字等会儿到二楼,将会看到另外一幅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一幅才是我们张大人的真迹,请大家随我到二楼参观。
二楼:
大家看这个居和一楼的有什么不一样。没错,这个撇比较长。这都要说到另外一个事件了。在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一位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记》雕屏这个块宝,想占为己有,便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整整十七个月的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赝品。这位艺雕高手即害怕吴知县的势力,又良心不安。就在这个居字上做了点小手脚,看这一排“曰君居心”就影射了吴知府的居心妥测,居心不良。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之际,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吹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吴知县让家人一人抱住一块雕屏,这样既可以保住雕屏,又保全家人。可是雕屏是由上等的紫檀木制成,紫檀木的密度比水大,因此雕屏全部沉入水底了。后来,在洞庭湖干旱的季节,雕屏才被当地的渔民打捞上来,渔民觉得这木材质量非常好,打算晒干做家具。正好被当地的一文士吴敏树发现,厦门方特梦幻王国一日游攻略
以120纹银从渔民手中买回。由于雕屏在打捞是不慎毁坏了部分字,吴敏树花了三年的时间临摹张照的字迹才将雕屏不全。这里的“歌互”“乐”等共十一个字都是后来补上的,有明显的修补痕迹。所以这一副才是真迹了。吴敏树为何花了三年的时间才临摹好张照的字迹,这又要说到张照这人非凡的才华了。整幅雕屏共用了四种字体:前面六排用的是楷书,到中间写景是行书,到后面是行楷结合,最后落款又成草书。这幅雕屏中所有重复出现的字写法都不一样,像这三个一,大家可以自己对比一番,还有七个忧,十个之字。大家看这边的“ 浩浩汤汤  ”共十八个点,每一个点的落笔和力道都是不同的。再看这个“怒”字,上面就像是两把利剑插入横眉,非常形象的表达了愤怒的情绪。张照认为当时的滕子京和范仲淹都因为主张革新而被贬职,心里是应该是郁闷又气愤的。而女子的娇媚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愤怒。还有这个把酒临风的“临”字,非常形象的表现出了喝着酒,吹着风衣袂飘飘的感觉,有些偏于象形字。雕屏:特别是文中“儒”“吏”“诗”“仙”四字,字形奇特,与文章整体存在鲜明的对比。原来是为纪念与岳阳楼有关的历史名人,大书法家张照在制作屏风时,喻事与事,怀古而做。“儒”指为岳阳楼提记的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吏”为公元1045年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诗”映流落巴陵,失意中写下《登岳阳楼》的诗人杜草堂;“仙”喻三游岳阳楼,三醉岳阳楼的八仙之一吕洞宾。
那么,既然一楼的是赝品,为什么也挂在这里。因为他至少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算是文物了。这两幅雕屏的意义都非常重大,他们是如何从中幸存的。当年,岳阳楼管理员将两幅雕屏都翻到背面挂在墙上,一楼的在背面写上“万岁”,二楼写上主席的《满江红》。
三楼:
下面我们到三楼欣赏的字迹。这是主席书写的杜甫的《登岳阳楼》。杜甫的这首诗让后人登临岳阳楼不敢再作诗,的书法让后人在这里不再敢挥毫,二者融一,恐怕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了。这幅雕屏是在1964年的秋天,主席从长沙坐火车回北京,途经岳阳时,在列车上即兴而书的。大家仔细读一读,能不能发现这里面哪一个字和原来的诗不同。主席将“病”字改为了“去”字。一种说法是主席当时已经有71的高龄,而且主席的墨笔字每每是随意挥洒,很可能是笔误。还有一说是,当年湖南有非常的血吸虫病,主席心系百姓,忧国忧民,病改为去有病去的意思。“水天一,风月无边”这是岳阳楼里最短的一副对联,是诗仙李白在游岳阳楼是留下的。也是李白对吕洞宾在游洞庭湖时留下了一个谜语“一二虫”的解。一是水天一,二是月中的二,虫是风里面的。这些蜂窝
状的被称为如意斗拱,没有用任何的铁钉,完全是自然结合的,和我们以前房子的木门的门拴是一个道理。这些斗拱支撑了屋顶的全部重力。
三醉亭
取名源于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据清光绪《巴陵县志》载:“吕洞宾,唐朝的进士,前往京城赶考时在岳阳遇见了汉钟离汉钟离教授吕洞宾神仙方术也因此吕洞宾没有前去京城了”。岳阳秀丽的风光,使吕洞宾赏心悦目,留连忘返。他赞叹岳阳的山好、水好、酒也好,所以三过必醉,而醉酒的地点都在岳阳楼。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巴陵知县熊懋(maoˋ)奖复修仙梅亭的同时,新建了望仙阁,以仰望吕仙重来。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望仙阁经重修,更名为斗姆阁,作为祭祀北斗星神的场所。清同治六年(1867年)改名三醉亭。

本文发布于:2023-09-10 08:3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15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雕屏   大家   知府   匾额   书法   毛主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