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精品教案(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模式)(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阅读: 评论:0

《回延安》精品教案(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模式)(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模式简介: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词学习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朗读激趣式诗歌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吟诵中感受诗词的音乐美,在教师引导下炼字品句感知诗词图画美,通过简介背景来理解诗情。
设计思路
主要采取朗读激发兴趣模式教学。必须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特别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学生对于那段历史比较陌生,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更多的去了解延安的历史和陕北的风土人情。诗人贺敬之的经历与创作的特,也要进行前期的调查。  可以说这节课上得成功不成功,关键看前面的铺垫和课上朗读的细致指导。
河北衡水中学这无疑也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备背景,备朗读,备情感。厦门旅游景点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情真意切,明白晓畅。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小组读等,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深刻领会“延安精神”以及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
2、 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现力量;
3、 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诗的艺术特;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云南景点图片
2、深刻领会“延安精神”以及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
课前准备
欣赏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相关视频,了解陕北风土民情。
查资料,了解革命圣地延安。
课时安排 一课时辽宁省景点旅游推荐
教学过程
请学生欣赏“信天游”歌词,谈一谈信天游。
小结“信天游”的基本特点:
长沙岳麓山索道
①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
伦敦国王学院世界排名
②韵律上:几节一韵,或一韵到底。
③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④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贺敬之:(学生查和交流作者的经历成就,能更好的走进作者,体会作者的情感。)
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枣庄市峄(yì)县人(今山东台儿庄)。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7岁入党。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对贺敬之创作活动产生巨大影响的是1942年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贺敬之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不少歌词,传唱至今的歌曲《南泥湾》就是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为慰劳三五九旅而创作的。
贺敬之是个在艺术上进行着不倦探求的诗人。从他的第一本诗集《并没有冬天》,到《乡村的夜》、《朝阳花开》、《放歌集》,到近作《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其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并呈现出自己的风格。代表作:《放歌集》《贺敬之诗歌选》
你了解延安那段历史吗?请搜集整理交流。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物资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延安是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哲学问题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的。在这里,党的“七大”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在延安实现的。
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本文发布于:2023-09-11 00:1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163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延安   革命   朗读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