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湾西北海区海流特征分析

阅读: 评论:0

红海湾西北海区海流特征分析
刘广平;何伟宏;邹晓理;王昭正;孙天山
【摘 要】利用2008年夏季和冬季的海流资料分析了红海湾西北海区潮流性质、运动形式、涨落潮流特性、余流特征.结果表明:红海湾西北海区属不规则半日潮海域,潮流性质属往复流,大致呈东—西向往返运动,具有一定的旋转流性质;平均涨潮流最大可达17.8cm·s-1,平均退潮流最大可达19.3cm·s-1;实测流受风和地形影响明显.余流受风和地形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在偏北风作用下,余流流向西偏南;在偏南风作用下,余流流向东偏北,余流最大可达18.9cm·s-1.潮能主要由东部向西传播至红海湾西北海区,潮能进入量值可达4.8×103W·m-1.
西安旅游2日游攻略【期刊名称】《热带海洋学报》
【年(卷),期】2018(037)005
【总页数】10页(P40-49)
【关键词】红海湾;海流;余流
【作 者】刘广平;何伟宏;邹晓理;王昭正;孙天山
今天北京发生大事了【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1
【正文语种】中 文
贵州龙里大草原旅游攻略【中图分类】P731.21
红海湾位于南海北部粤东沿岸中段(22°39′—22°51′N, 114°56′—115°27′E), 为半封闭海湾, 面积约300km2, 水深10~50m。湾北部较平缓, 自北向南倾斜, 西部沿岸坡度较大。湾西北有赤石河注入, 年径流量5.27×108m3, 径流量较小。湾内渔业资源丰富, 甲壳类(虾和蟹)资源尤为丰富, 分别是相邻的大亚湾及竭石湾的39.2和10.6倍, 是粤东海水养殖的主产区(贾晓平等, 2012; 宁加佳等, 2016)。近年来, 特别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设立以来, 红海湾西北沿岸经济高速发展, 临海工业的开发和渔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孙钦帮
等, 2017)。面对新的威胁与挑战, 人类活动对海湾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与调控原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海湾水文动力的研究为海湾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武文等, 2017)。
对粤东海湾及南海北部潮流动力的研究, 已有大量工作。曹德明等(1990)和方国洪等(1994)采用二维流体动力学差分法计算了南海北部的潮汐潮流特征; 夏综万等(2013)对粤东甲子海域潮波异常和南海北部潮波的传播进行了分析讨论; 杨万康等(2013)基于FVCOM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精细化潮汐、潮流数值模拟; 吴伦宇等(2015)分析了粤东甲子海域潮汐和各层潮流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杨国标(2001)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大亚湾海区的潮流性质、运动形式及余流特征。还有一些学者(吴仁豪等, 2007; 武文等, 2017; 严聿晗等, 2017), 利用数值模式研究了大亚湾水文特征和潮汐动力学特征。对于粤东沿岸流, 曾流明(1986)、于文泉(1987)、韩舞鹰和马克美(1988)通过对不同年份航次资料的分析, 报道了夏季粤东沿岸海域的风生上升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西南季风的强弱是影响该上升流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吴日升和李立, 2003; 庄伟等, 2005; Wang et al, 2012; Gan et al, 2009; Jing et al, 2009; 许金电等, 2014)。这些研究使人们对粤东海域潮汐和环流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观测资料缺乏, 以往对粤东海域的研究多分布在红海湾周围, 对红海湾浅水区的潮流特征研究
很少, 为此本文利用2008年夏季和冬季的调查数据, 分析红海湾西北海区(图1)的潮流动力学特征。
2008年8月30日—9月7日和12月6日—13日,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进行了红海湾西北海区的海洋调查, 每次调查分为大潮、中潮和小潮三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连续观测26小时, 观测分表、中、底三层(V6站只有表层和底层), 每小时观测一次, 10个站同步观测(表1)。调查仪器采用挪威AANDERAA仪器公司生产的RCM9型海流计, 配有精确的GPS定位仪。在T1站采用加拿大RBR公司生产的TGR-2050型潮位仪进行了潮位同步观测, 采样间隔10分钟, 并利用上海风云气象仪器公司生产的DYM3型气压表进行了同步气压观测, 用来订正潮位数据到平均海平面。在V8站(夏季)和V5站(冬季)利用天津气象仪器厂生产的DEM6型风速风向仪分别进行了风速、风向观测(每3小时间隔)。
由于流场的随机扰动或某种偶然误差会导致流速、流向产生个别的跳跃; 因此, 在计算分析前, 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 消去了噪声的影响(方国洪等, 1986)。接着通过引入差比关系, 进行潮流的准调和分析(方国洪, 1974; 方国洪等, 1986), 获得每一测点每层的O1, K1, M2, S2, M4, MS4等6个主要分潮流的调和常数、椭圆要素和观测期间的余流值。在差比数的计算上, 均采用长期验潮站汕尾站的潮汐调和常数。
图2为观测期间V5和V8站的风矢量图, 图中显示, 夏季大潮期间, 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 偏南风较强, 偏南风最大风速达到5.4m·s-1; 之后, 在中潮期间, 研究海区主要由偏北风控制, 偏北风最大风速达到2.9m·s-1; 小潮期间, 偏南风强于偏北风, 偏南风最大风速达到3.7m·s-1。冬季, 小潮期间, 研究海区由偏北风控制, 其风速最大达到6.2m·s-1; 中潮期间, 由较强的偏南风转偏北风; 大潮期间, 以较弱的偏北风为主。夏季, 研究海区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西南季风, 这可能是由于观测时间处于夏末秋初, 西南季风较弱。
星海公园介绍图3和图4分别是夏季涨潮期和退潮期的实测平均流速、流向图。图3显示, 在夏季涨潮期, 在红海湾西北海区, 各站各层实测平均涨潮流流向大致呈偏西向。大潮期, 最大平均涨潮流在V4站表层, 15.3cm·s-1, 流向224°(图3a); 中潮期, 最大平均涨潮流在V5站表层, 16.8cm·s-1, 流向272°(图3d); 小潮期, 最大平均涨潮流在V3站表层, 15.1cm·s-1, 流向263°(图3g)。
图4显示, 在夏季退潮期, 在红海湾西北海区, 各站各层实测平均退潮流流向大致呈偏东向。中潮期, 各站各层平均退潮流以东偏南为主, 大潮期和小潮期各站各层以东偏北为主。大潮期, 最大平均退潮流在V4站表层, 13.0cm·s-1, 流向77°(图4a); 中潮期, 最大平均退潮流在V4站表层, 14.0cm·s-1, 流向138°(图4d); 小潮期, 最大平均退潮流在V5站中层, 14.0cm·s-1, 流向102°(图4h)。
银川旅游攻略3日游夏季大潮期, 在偏北风和偏南风的作用下, 涨潮平均流和退潮平均流分别以偏西向和偏东向为主(图3a、图3b、图3c和图4a、图4b、图4c); 中潮期, 在偏北风的控制下, 涨潮平均流和退潮平均流均出现南偏, 涨潮平均流呈流向西南的趋势, 退潮平均流流向东南(图3d、图3e、图3f和图4d、图4e、图4f); 小潮期, 在偏南风与偏北风的交替作用下, 涨潮平均流以西向为主, 退潮平均流以东北向为主(图3g、图3h、图3i和图4g、图4h、图4i)。涨潮平均流在研究海区北部(V8站以北)以西偏北为主, 在南部以西偏南为主; 退潮平均流在大潮期和小潮期以东偏北为主, 在中潮期受偏北风影响以东偏南为主。大潮期流向与陈丕翔等(2013)通过数值模式模拟的潮流场结果基本一致。珠穆朗玛峰多高 海拔多少
图5和图6分别是冬季涨潮期和退潮期的实测平均流速、流向图。图5显示, 冬季涨潮期, 红海湾西北海区, 各站各层实测平均涨潮流流向大致呈偏东向, 与夏季分布相似。在小潮期, 平均涨潮流明显大于大潮期和中潮期的平均涨潮流, 这可能是由于小潮期观测时段, 以较强的东北风为主, 而大潮期和中潮期东北风较弱。大潮期, 最大平均涨潮流在V4站底层, 10.4cm·s-1, 流向241°(图5c); 中潮期, 最大平均涨潮流在V5站中层, 17.8cm·s-1, 流向277°(图5e); 小潮期, 最大平均涨潮流在V3站底层, 16.5cm·s-1, 流向214°(图5i)。
图6显示, 在冬季涨潮期, 在研究海区, 大潮期和中潮期的各站各层平均退潮流流向大致呈偏东向, 与夏季分布相似, 小潮期受东北风影响, 南部海区平均退潮流以东南向为主。大潮期, 最大平均退潮流在V3站底层, 10.1cm·s-1, 流向85°(图6c); 中潮期, 最大平均退潮流在V4站中层, 19.3cm·s-1, 流向50°(图6e); 小潮期, 最大平均退潮流在V5站底层, 13.3cm·s-1, 流向164°(图6i)。冬季小潮期间, 受较强的东北风影响, 各站涨潮平均流流速普遍大于退潮平均流流速。
冬季大潮期, 在较弱的偏北风影响下, 涨潮平均流和退潮平均流分别以西偏南和东偏北向为主(图5a、图5b、图5c和图6a、图6b、图6c); 中潮期, 在偏北风和偏南风的影响下, 涨潮平均流以西向为主, 退潮平均流以东偏北向为主(图5d、图5e、图5f和图6d、图6e、图6f); 小潮期, 在偏北风的控制下, 涨潮平均流以西偏南向为主, 退潮平均流以东偏南向为主(图5g、图5h、图5i和图6g、图6h、图6i)。涨潮平均流在研究海区北部(V8站以北)以西偏北为主, 流向赤石河河口, 在南部以西偏南为主; 退潮平均流以东偏北为主。
由上述可知, 无论冬季还是夏季, 研究海区涨潮期间实测流平均流向大致呈偏西向, 退潮期间实测流平均流向大致呈偏东向, 实测海流受风和地形影响流向出现一定的变化。
根据潮流特征值F(F=(WK1+WO1)/WM2, WO1、WK1、WM2分别为主太阴日分潮流、太阴太阳赤纬日分潮流、主太阴半日分潮流的椭圆长半轴长度)来判断各站位的潮流性质(方国洪等, 1986)。调查期间, 各测站潮流特征值大部分在0.5~2.0之间(表2), 平均值为1.54, 表明红海湾西北海区属不规则半日潮流型海域, 与数值模式计算结果一致(杨万康等, 2013)。与部分测站表、中、底层性质不一致, 这主要是日潮流最大流速(WK1+WO1)的垂直变化要比半日潮流(WM2)的垂直变化大的原因(方国洪, 1984)。
图7为各站O1、K1、M2分潮潮流椭圆示意图, 从图中可知, 各站潮流椭圆长轴大于短轴, 表现出一定的往复流性质, 以M2分潮最为明显, M2分潮各站表、中、底三层的长轴均大于短轴。部分站位(如V3、V4和V5)O1和K1分潮潮流椭圆短轴也较长, 表现出一定的旋转流性质。各站表、中、底M2分潮潮流椭圆长轴方向基本一致, 而O1和K1分潮潮流椭圆长轴方向表现出一定的不一致性。O1和K1分潮潮流椭圆长轴方向表层与中层相差约90°, 表层与底层长轴方向基本一致。M2分潮椭圆旋转率绝对值最小值出现在V6站, 仅为0.1, 表明V6站所在位置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该站处于芒屿岛与陆地之间, 受地形约束作用较明显。

本文发布于:2023-09-14 06:1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6208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潮流   研究   海区   红海湾   观测   西北   流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