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内蒙古中部阴山山脉中段

阅读: 评论:0

简介

大青山摄影图在内蒙古,自东向西绵延着一条数百公里长的著名山脉—阴山山脉,它东与冀北山地衔接,西与贺兰山、北大山、马鬃山相通,构成了一条环内亚干旱、半干旱区南缘的生态交错带。这条生态渠道,在维护和保持内亚荒漠草原生态稳定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屏护山前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平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大青山就坐落在阴山山地中段,为阴山山脉的主要段落,它位于内蒙古中部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一线以北,是阴山山地中山地森林、灌丛—草原镶嵌景观最为完好的一部分,是阴山山地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

地质

大青山大青山山地为块状断裂的中等高度的山地,一般海拔为1500—— 2100米,西部的九峰山,可高达海拔2338米,相对高度100——700米。山地的基岩及地表组成物质是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页岩、砂砾岩以及残积、坡积层、洪积砂砾层构成。

生态

岩石主要由太古代、元古代的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和古生代、中生代的砂页岩、砾岩所组成。大青山南北坡不对称,北坡平缓,剥蚀残余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交错分布,逐渐与内蒙古高原连在一起;南坡陡峭,为明显的构造断块地形,断层崖被侵蚀切割,形成一系列断裂三角面,形势险峻。山麓分布有侵蚀残余的低山和众多的山沟,雨后洪流破山而出,造成复式带状洪积扇裙。山沟为流水侵蚀成为宽谷后,往往形成前山与后山的交通孔道。山上和山后气温较低,年均温0~4℃,山峰与山麓相差4℃左右,无霜期较短,山上和山后约为100天,比山前生长季约短1个月。以呼和浩特和武川相比,两地直线距离仅40公里,年降水量相差76毫米。山脉的屏障作用甚为明显。大青山森林覆盖率为11.5%。阴坡海拔1100米左右为干草原;1200 米以上出现灌丛及稀疏杜松林;1300~1500米有油松、侧柏、杜松混交林;1500~2000米有油松、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云杉、白桦、山杨混交林及油松和云杉纯林。阳坡1500米以下为干草原,18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草原。土壤为山地栗钙土─山地典型棕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北麓山间盆地和滩川地的水土条件较 好,耕地扩展很快,上限已达海拔1850米。山前丘陵和洪积扇地带为半农半牧区。

内蒙古大青山南部湿地鸟类共记录126种,录属于16目37科74属。水鸟72种(57.1%)。候鸟共110种(87.3%),其中夏候鸟58种、旅鸟52种。74种繁殖鸟中古北种58种(78.4%)、东洋种8种(10.8%)、广布种8种(10.8%),鸟类组成明显以古北界成分为主。该区域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种。记录大青山南部新分布纪录鸟类19种。湿地作为一个隐域性景观难以作为动物地理区划界线的依据。

历史

天祚帝逃亡之地

耶律淳(1063―1122),北辽皇帝,契丹族,契丹名涅里,辽兴宗的孙子,兵马大元帅和鲁斡之子。大青山天祚帝即位,封郑王、越王。乾统六年(1106年),任南府宰相,改封魏王。后出任南京留守。天庆五年(1115年),天祚帝兵败于金,退守长春。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谋废天祚帝,遣使拥立他为帝。他杀来使,通报天祚帝,被进封秦晋国王、都元帅。在燕云召募精兵,与金军作战,失败后收残兵数千人,还守南京(今北京)。保大二年(1122年),天祚帝被金兵追击逃入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大青山)。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位于武川县得胜沟乡的最南端,大青山深处,辖地面积496.0平方公里,距呼和浩特市约70公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国家100个景点项目之一。开辟这一地区,使其与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对坚持绥远抗战,牵制日军向大西北的进攻,掩护八路军在敌后抗战的翼侧,具有重要意义。

抗战年代,得胜沟乡得胜沟村一直是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被称为“塞外小延安”,此地山大沟深,地形险要,是当年大青山支队司令部、绥远省委、省行署机关的驻扎地,现有司令部、卫生队、教导队、电台等遗址,李井泉、姚喆、黄厚、杨植林等领导人住过的窑洞和办公用的石磨、树墩,存有八路军作战使用过的电台、战刀、、马蹬、火盆、粮食袋、火镰等革命历史珍贵文物。196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景区内留下一大批革命前辈戎马生涯的足迹,留下了大青山抗日军民奋勇杀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景区内除了众多的革命遗存,自然风景十分独特,沟沟相连、溪泉缠绕,水秀山青,山壑交叠,峰耸入云,山山有景,万木峥嵘,野兽出没,有狮子嘴、石门洞、佛爷洞、晾人台、响沙湾、虎头山、板嘴石窑等自然景点,各景点均以“奇、雄、特、险”取胜,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红带绿,红绿相互辉映。

本文发布于:2022-11-30 11:3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783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青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