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甘肃省陇南市辖县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以北周文、武、成、康的谥法为名。

历史

文县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已有人类活动,据考古发现堡子坝朱家台黄土坪文化遗址、石鸡坝哈南寨坪文化遗址等十处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文化遗址。

战国至西汉初为氐族所居。《史记·西南夷传》“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时置阴平道,属广汉郡。汉安帝永初二年(108)改广汉北部都尉为广汉属国都尉,治阴平。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

邓艾偷渡阴平作战图三国时期,阴平一带初属魏。蜀汉建兴七年(229)诸葛亮遣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蜀汉阴平郡领阴平、刚底、甸底、广武四县;炎兴元年(267年)魏将邓艾攻下阴平后,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汉灭亡。

西晋初年废阴平郡,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复置,属秦州。太康三年(282年)阴平属雍州,下统阴平、平武二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又改属梁州。晋怀帝永嘉六年(312)阴平郡郡守董冲逐太守王鉴,以郡降于“成汉”政权。汉民大部流移入蜀。氐羌人属仇池氐王杨芪搜统治。

东晋十六国杨氏世代居住此地,虽先后臣属于成汉、东晋、后赵、前秦、刘宋、北魏等南北政权,接受其封号,但实际上未置郡县。442年,杨难当族弟杨广香在阴平一带立“阴平国”。至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平蜀,在文县西元置阴平郡领曲水一县。又于文县西南置葭芦郡领建昌、正西二县。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周明帝二年(558)三月以阴平、葭芦二郡置文州,治建昌。

文昌楼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芦北、阴平二郡,以建昌、曲水、正西三县属文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州为郡,阴平郡辖县曲水、长松、正西三县。实行郡、县两级制。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置文州。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建立道制,文州属剑南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文州改置阴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郡为州,复置文州。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改属山南西道。唐僖宗文德初(889年)改置威戍节度使领文、扶二州。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入蜀。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文州归为蜀地,先后由三个政权所统属:前蜀王建十九年,后唐占川九年,后蜀孟知祥占川三十二年。后蜀清泰元年(934年)文州被撤。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灭蜀复置文州,隶西川路。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改属为利州路。后改属利州西路,利州西路与利州路时分时合,文州改属频繁。端平三年(1236)文州在蒙古军战乱中州郡县俱废。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又复置文州,属吐蕃宣慰司脱思麻路礼店文州蒙古汗儿军民元帅府,后裁府仍文州。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降文州为文县,隶陕西布政司巩昌府阶州。洪武六年(1371年)县又设守御千户所,隶陕西行都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隶秦州卫。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裁县归所,属阶州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又改置文县,县城有县令,所城守御千户所为守御。

清顺治初仍置文县,隶陕西巩昌府阶州辖。顺治十六年(1659)裁去千户所。康熙六年(1667)陕西与甘肃分治,设甘肃行省文县从属甘肃省。雍正六年(1728年)开始对部分省、府境进行大调正,文县直隶阶州,县境界己基本稳定。

1912年文县隶陇南道,1913年后改渭川道。

1931年文县属甘肃第一行政专员监察公署(驻岷县)。

1944年,文县划归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武都)。

文县实景1949年7月2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组建武都分区,文县属之。12月11日文县和平解放。1950年文县属武都专区直辖。

1950年下设6区47乡183个行政村。

1953年改划为九区:兴文、丹堡、玉垒、碧口、临江、梨坪、桥头、石坊、中寨和70个乡。

1955年调正为五区:兴文、丹堡、碧口、临江、石坊和35个乡镇。1963舟曲县博峪公社划归文县,县内置31公社。

1983年底改置24乡为乡人民政府,碧口、城关镇人民政府,全县时为309个行政村。

1984年4月省政府决定文县博峪划归舟曲辖。全县设两镇:城关、碧口,二十三乡:铁楼、尚德、横丹、丹堡、上丹、刘家坪、玉垒、范坝、店坝、肖家、中庙、临江、口头坝、尖山、桥头、屯寨、梨坪、舍书、石坊、石鸡坝、马营、堡子坝、中寨乡。

2004年,撤销横丹乡并入尚德镇,上丹乡并入丹堡乡,肖家乡并入中庙乡,店坝并入范坝乡,马营乡上半片并入中寨乡,下半片并入石鸡坝乡。屯寨乡改名天池乡。

2012年中寨乡撤乡建镇。

2014年7月,桥头、临江撤乡建镇,文县共辖6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

2015年临江乡、桥头乡撤乡建镇。

2016年,梨坪乡、天池乡、堡子坝乡、石坊乡、石鸡坝乡、丹堡乡、中庙乡、范坝乡撤乡建镇。

2月2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文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贫困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文县位于甘肃省最南端,与四川、陕西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是甘肃的南大门。东南与四川青川、平武县接壤,西邻四川九寨沟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接市辖区武都区。南达成都、重庆,西连九寨沟、黄龙寺,北通武都、兰州。地处东径104°16'16''-105°27'29'',北纬32°35'43''-33°20'36''。东西长217公里,南北宽156公里,幅员面积500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文县风景文县地处西秦岭山脉,南秦岭山带,是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地震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地表起伏大,岩石祼露,沟壑发育。全境为中高山地和河川谷地地貌类型。西秦岭岷山册脉的两大主脉插岗梁、摩天岭分布于县境南北两侧。从西向东横贯全境,构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最低点是东南部中庙乡的罐子沟,海拔550米,最高点是西部堡子坝乡的雄黄山,海拔4187米。由于江河穿越山,经多年河流沉降和淤积形成了一部分河谷川台地。河谷川地海拔从罐子河的550米——县城的946米——中寨乡新寨村的1600米,地势在阶梯式立体地理结构,沟谷与山顶高差常在1000米以上,山坡坡度在40~60度以上,局部地区至80度左右,形成悬崖峭壁,成为不能利用之地。多数山岭海拔在2700米以上,多数山沟长10~50公里之间。高山重叠,峰谷交错,沟壑纵横,谷地狭窄,超度陡峻,水流湍急。“山上雪花飞舞,山下桃红柳绿”是文县地形的真实写照。

陇南最高峰——雄黄山根据全国标准海拔1300米以上为高山山地计算,县境内90%以上为高山山地,10%为河谷川地,高山山地为插岗梁山地和摩天岭山地,河谷川地为白水江及其支流河谷川地和白龙江及其支流河谷川地。文县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1.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3%;3000-4000米面积435.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73%;2000-3000米面积1518.2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4%;1000-2000米面积2690.8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88%;1000米以下面积347.7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96%。

气候

文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亚热带北缘山地气候,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亚热带、温带、寒带叠次镶嵌的不同气候类型区。年平均气温5-15℃,无霜期260天左右,降水量400-1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数1200-1800小时,无霜期250-310天。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特点。

水文

碧口水库文县有“两江八河”(白龙江、白水江、龙巴河、洋汤河、马莲河、中路河、白马河、丹堡河、让水河、小团鱼河),360多条溪流,年径流量达9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分别是全省和全国的7.4倍和4.2倍,白龙江为嘉陵江一级支流,横贯文县七个乡镇,在文县境内全长104.5公里;白水江属长江三级支流,全长157公里,在文县境内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达254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75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文县是甘肃省的水力资源大县。电能理论蕴藏量303万千瓦,可开发量212万千瓦,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境内规划建设水电站132座,目前已建成水电站75座,装机容量111.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55.2亿千瓦时,其中,碧口水电站装机30万千瓦,苗家坝水电站总装机24万千瓦。

矿藏资源

高楼山截至2009年,文县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30余种,其中硅石矿带绵延达100公里;重晶石探明储量4000万吨,远景储量近1亿吨;碧口地区铜矿探明金属储量近15万吨。全县25个乡(镇)均有黄金分布,著名的阳山金矿,初步探明储量308吨,控制储量在进一步扩大中,类卡林型金矿中,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六大矿。在前震旦系碧口下亚和震旦系碧口上亚成矿带广大区域内,有铀、锰、铁、钴、硫、镍、煤、磷、水晶石、冰洲石、毒重石、大理石、石灰石等。

生物资源

文县大熊猫文县有两个总面积为2500多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省自然保护区,栖息着100只大熊猫,2000多只及羚牛、雪豹、大鲵、林麝、黑熊等38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全部兽类77种;鸟类275种、一级保护4种,二级保护24种;高等植物2160种,甘肃新记录33濒危珍稀植物珙桐、香果树、红豆杉等617种。

文县有亚热带海洋类鱼资源68种,有野生花卉“黄海棠、红海棠、毛杓兰、西康兰、铁橡树、京山梅、太师、台灯树、紫牡丹、映山红、黄杜鹃、红杜鹃”等100多种。有虫草、贝母、当归、大黄、白芪、天麻、猪苓、杜促等1260多种野生、家种中药材。

绿食品山野菜珍品有蕨菜、微菜、皇菜、黄花、水蕨、刺嫩芽等20多个品种。与此同时,拥有珍贵大型林木真菌蘑菇、香菇、羊肚菌、猴头菌、牛肝菌、松茸、黑木耳、金耳、银耳等194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1月,文县辖14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305个行政村。

名称面积(平方公里)政府驻地邮编居委会村委会村民小组
文县499474640073051305
城关镇154文津区74640041764
尚德镇209尚德746400-2069
324铁楼746400-1651
518丹堡746410-1557
345刘家坪746410-417
200碧口中街74641231282
282中坪746413-19118
487田家湾746411-22140
玉垒乡238玉枕746412-1256
石坊镇132石坊746409-1431
堡子坝镇280堡子坝746405-1674
石鸡坝镇252.18746408-1760
中寨镇378.82中寨746407-2076
113临江746401-1352
222桥头746404-23117
天池镇277屯寨746404-836
130老爷庙746401-1040
217柳家746401-1568
梨坪镇171李家坝746402-2269
64板石746401-1028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文县总户数9.0360万户,总人口24.4765万人,常住人口22.86万人。出生率13.99‰,死亡率6.69‰,人口自然增长率7.30‰。

2016年,文县总户数9.05万户,总人口24.7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9.15万人。

2014年,文县总人口23.5084万人,出生率9.06‰,死亡率3.36‰,人口自然增长率5.7‰。常住人口23.3306万人,城镇人口2.4547万人。

乡镇总人口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常住人口非农村人口
合计23.508411.613211.895223.33062.4547
城关镇2.9191.44201.47702.89611.2732
碧口镇1.70830.84390.86441.67270.6756
尚德镇1.15290.56950.58341.15230.0569
中寨镇2.19871.08621.11252.16550.0385
桥头镇2.26741.12011.14732.26190.0491
临江镇0.77650.38360.39290.76880.0376
1.06410.52570.53841.05990.0254
丹堡乡0.82280.40650.41630.82270.0413
刘家坪乡0.17090.08440.08650.16620.006
0.56010.27670.28340.55980.0198
范坝乡1.11780.55220.56561.11080.0241
中庙乡1.24860.61680.63181.23560.0344
口头坝乡0.69690.34430.35260.69690.0139
尖山乡0.42320.20910.21410.42280.015
梨坪乡1.25460.61980.63481.23590.0153
舍书乡0.43810.21640.22170.43360.0129
天池乡0.67470.33330.34140.67070.008
堡子坝乡1.51360.74770.76591.50350.0423
石坊乡1.03570.51160.52411.03620.0529
石鸡坝乡1.46450.72350.74101.45870.0125

民族

文县民族以汉族、藏族、回族为主,同时散居有撒拉、彝、蒙、苗、满、土家、东乡、朝鲜、仡佬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11个,少数民族有33个村60个社,分散居住在铁楼、碧口、石鸡坝、堡子坝、梨坪、天池、丹堡、刘家坪、城关、中寨等十个乡镇,共2201户864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

经济

综述

2017年,文县实现生产总值24.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026亿元,第二产业6.0336亿元,第三产业13.9114亿元。

2016年,文县实现生产总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13.4亿元,增长9.6%。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亿元,增长17.7%。职工平均工资50212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50元,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89元,增长8.6%。

2015年,文县完成生产总值23.35亿元,同比增长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增长12.2%。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4.0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2.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和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92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23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4.1%。

2020年,文县完成生产总值55.71亿元,增长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74亿元,下降18.9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7亿元,增长4.7%。

年份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口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收入
2011年15.25亿元-3.34亿元2.24亿元8160元1986元
2012年17.37亿元-----
2013年20.39亿元68亿元5.63亿元3.78亿元16884元3459元
2014年21.13亿元65.84亿元5.75亿元3.7亿元16188元3456元
2015年23.35亿元75.21亿元6.45亿元4.01亿元17920元5023元

第一产业

文县李子坝茶园2014年,文县土地资源总面积750.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9.6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2.59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8.38万亩,比上年增长0.2%;油料种植面积3.01万亩,比上年增长2.4%,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比上年增长3.5%;药材种植面积5.5万亩,比上年增长3.8%,其中党参种植面积4.91万亩。比上年增长12.9%;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6万亩,比上年增长5.7%。粮经比例由上年的73.72:26.28调整到72.98:27.02。全年大牲畜存栏5.59万头。猪存栏9.1万头。羊存栏4.57万只。家禽存栏33.4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7983吨。鲜蛋产量达到1003吨;全县养鱼网箱达到1887口,水产品产量达到1114吨,比上年增长11.4%。

2014年,文县粮食总产量达到74060.09吨。比上年增长7.1%,其中夏粮产量达到18066.45吨。比上年增长7.8%;秋粮产量达到55993.64吨,比上年增长6.8%。药材产量达到4770吨。比上年增长6.8%;蔬菜产量达到75421.4吨。比上年增长9.3%;油料产量达到3290吨,比上年增长3.1%。全年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89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全年新修水平梯田面积0.37万亩,累计达到23.56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7万亩。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9.25万亩。

第二产业

文县工业以煤炭、水电、水泥、酿造为主。

碧口水电站2013年,文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8亿元,比2012年增长18.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比2012年增长39.1%,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0%。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4.8%,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用水量下降4.3%。

2014年,文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6937万元,比上年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087万元,可比价比上年增长6%。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7717万元,同比下降2%;集体企业完成507万元,同比增长2.7%;私营企业完成5621万元,同比增长10.4%;股份有限企业完成2494万元,同比增长26.4%,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完成28748万元,同比下降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8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5983.3万元,比上年增长42.8%

2016年,文县完成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14.2%,新建成投产了文县中庆塑料制品厂、李子坝水电站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30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9亿元,增长5.6%。

第三产业

2014年,文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95万元,同比增长12.8%。分销售地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4297.7万元,同比增长16.9%;乡村实现零售额23197.3万元,同比增长7.3%。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8085万元,同比增长17.3%;零售业实现37387.7万元,同比增长11.3%;住宿业实现3800万元,同比增长4.8%;餐饮业实现8222.3万元,同比增长17.1%。

2016年,文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109万元,增长9.7%。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8亿元,增长3%;贷款余额53.6亿元,增长10.3%;居民储蓄存款40.3亿元,增长16.5%。

社会

教育事业

文县一中2013年,文县新补充教师182人,普通本科上线人数比2012年增加86人,创建市级示范性中小学5所、幼儿园2所。2013年,文县完成专利申请14件,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907万元。

2014年,文县学校总数261所,教职工2906人。其中:专任教师2727人。在校学生数32671人,其中:小学在校生14000人,初中7794人,高中4190人,中等职业学校1270人,幼儿园511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初中入学率99%。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为99.4%、97.6%、82.9%。2014年,文县高中招生4190人,减少0.4%;初中招生2653人,下降1.2%;小学招生2172万人,下降2.5%。

社会保障

2010年,累计拨付各类民生保障资金21.13亿元。农村低保对象由2007年的19986人增加到45591人,人均低保金由每月18元提高到70元;城镇低保对象由2006年的5314人增加到8507人,人均低保金由每月80元提高到113元;五保供养对象由737人增加到1486人,人均补助由每月50元提高到133元。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人数由2006年的986人增加到1287人,平均养老金由每月604元提高到1361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由2006年的3151人、6761人和2172人分别增加到6809人、14311人和306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152人。924名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8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进一步加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力度,累计发放扶持资金4800万元。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累计发放住房补贴90万元,建成了北门廉租住房小区,新建廉租房226套。建成了城关中心敬老院和71个农村五保家园。

截止2012年末,文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58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578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520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52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258人,五保户供养人数142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187542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108853人。

2016年全年,文县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44亿元;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助标准提高到362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年提高到3300;农村五保年供养标准从3500元提高到4114元;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6562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265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265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5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627人,五保户供养人数148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186744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110983人。

文体事业

截止2014年末,文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全年演出82场次,观众达10万人次;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万余册;博物馆1个;文化古迹7个,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4处,市级2处;文物藏量890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

医疗卫生

文县实景截止2014年,文县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32个,规模较大的是文县第一人民医院、文县中医院、文县第二人民医院,其中县级以上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疾病防控中心1个,社区服务中心2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个,乡镇卫生院24个。拥有核定床位673张,实际开放病床531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1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199人,注册护士91人,药师(士)25人,技师(士)24人,其他77人。

广电事业

截止2014年,文县共有广播电视室259个,广播覆盖人口19.45万人,广播覆盖率79.7%;有电视发射台1台,通电视的行政村305个,其中通有线电视的村数96个,城区及碧口镇区有电视节目192(套),农村有电视节目50(套),全县电视覆盖人口23.8万人,电视覆盖率达97.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645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620万元、移动业务总量7700万元、联通业务总量800万元、邮政业务总量525万元。

乡村振兴

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旅游

地方民俗

玉垒花灯戏

花灯戏,因最初在正月十五日演出,台前台后挂满花灯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现在陇南文县玉垒一带,又称为“玉垒花灯”。

铁楼“白马人

白马舞蹈铁楼,为文县四大边寨之一,因古传掘地一大铁炉而得名,又叫铁炉寨。历史悠久,开发较早,铁楼藏族乡旧寨草坪有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境内的白马藏族,又称“白马人”,性情豪放,能歌善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白马藏族人和传统藏族不同,如不懂藏文,不信奉活佛、喇嘛;白马藏族人信奉原始宗教,服饰区别于藏族,历史上军事组织和皇朝统制形成地方特,民间传统与藏族有别,不与外族通婚,亦不与其他藏族通婚。

池哥昼

文县白马藏家山寨跳的面具舞“池哥昼”,已有千年历史,具有祈祥纳福、期盼山寨平安、五谷丰登的寓意,已被列入全国首批“非遗”保护工程项目。

名特小吃

文县绿茶名优特产:文县出产大量农业特产品,不但种类多、分布广,而且产量高、品质优。文县以油橄榄作为近期主导产业,茶叶、纹党、蔬菜、花椒、水产作为近期见效的重点区域产业。。“谷云春茶叶”、“阴平冬枣”和“贾昌柿饼”获得绿产品认证,文县绿茶、文县纹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小吃:文县众依托多样化的农作物和农业特产品,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物质,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特的饮食文化。各小吃争奇斗艳,主要有米皮、面皮、洋芋搅团、箭头子、面疙瘩、酸菜面片、豆花面、凉粉、油茶、包谷面搅团、洋芋丝丝饼子、卷膜、炒卷膜、肉夹馍、碧口臭豆腐、米粉、豆丝、小笼包子、牛筋面、黄豆面、玉米拌面饭、臊子面、小豌豆面、八宝粥等。

综述

文县境内有三国古战场遗址,邓艾偷渡阴平凿山修筑的古栈道、忽必烈之子阔端攻陷文州后焚毁的古代城廓、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与清军战斗过的中寨、屯寨、铁楼寨、哈南寨四大边寨,有朱元障本征伐蜀连连攻破的临江关、火烧关、五里关、玉垒关、悬马关等五大雄关和南起甘肃四大名镇之一古称小苏州的碧口-范坝-店坝-对树沟-摩天岭-凋楼河-清凉寺-永宁寺-凤凰山、让水河与丹堡河构成的百里自然风景区,有白马河60里白马民族风情区、位列中国四大天池之一的洋汤天池(文县天池)-天池生态公园近30个自然景观。

文县天池

文县天池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文县以北约100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包括洋汤天池、盆景池、饮马池、黄岭沟,共同形成一个大的景区,其中的洋汤天池系全国四大天池之一。洋汤天池方圆40多华里,形如葫芦,九曲十八弯,周围奇峰竞秀,松柏峥嵘,湖面千顷碧波,映红漾绿,并以诸多神奇美好的传说和“天池三绝”著称,是国内有名的高山明珠。文县天池是由于远古时期的地壳活动,致使地壳断裂,洋汤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文县天池有九道大湾和一百零八个小湾,方圆20公里,水深97米,水域面积80公顷。

白马河景区

白马河畔取水的白马藏族姑娘白马河生态民俗风情景区,位于文县城西3公里白马河的铁楼藏族乡境内,是古白马氐的后裔白马藏族聚居区。生活在这里的白马藏族人民秉性耿直,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生活衣着、婚丧祭祀至今保留着古老习俗。

白马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一种传统祭祀活动中的民间舞蹈“池哥昼”,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池哥昼”,也叫“神面舞”。“池哥”是白马人对“面具”的读音,“昼”译成汉语为跳,即跳“面具舞”的意思。这种面具舞被赋予了祈祷丰收、安宁、驱恶辟邪的意思。白马藏族同胞“池哥昼”(面具舞),场面庄重热烈,既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又充满浓郁的娱乐彩,极具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神秘的面具舞无不诉说着白马人世世代代生活的艰辛,这些闪耀着民族精神的魂魄,经历悠悠岁月的无情蹂躏,穿越历史的长河,一直沿袭至今。

白水江保护区

陇南文县发现野生大熊猫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位于甘肃省最南端,行政区划上隶属陇南市武都区、文县的9个乡镇。总面积为18379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3%。主要任务是保护大熊猫、珙桐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区内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5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约占全国数量的十分之一)、、羚牛、豹等10种,二级保护的42种。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三个大熊猫保护区之一。1993年7月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2000年11月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即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黄林沟

文县实景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未开发)位于天池乡境内,是白龙江上游支沟,海拔在16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集高山湖泊、翠海、彩林、奇峰异石、动植物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山环绕,溪水潺潺,景秀美,被称做“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

著名人物

姓名身份姓名身份
肖藉明代官员,官居五品,敕封明代湖广按察使,官居从三品
清同治年间副贡生米重
程海寰中共地下党工作者,诗作《甲后吟草》等中共党员,烈士
刘润寰曾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等职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其他名人:张秋爆、

获得荣誉

2020年1月8日,文县被确定为甘肃省最具科学教育竞争力县。

2020年8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民族风情百佳县市。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7:2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3/1174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